第 80 节
作者:宫本宝藏      更新:2021-02-19 11:25      字数:4952
  董小漫当初买铺子的时候有一间曾经做过饭馆的,后面有个不小的院子跟屋舍。收拾一番之后,董父董母并董小刚就搬了过去。
  这番下来也算是董家人在城里站住了脚,虽然暂时住的是闺女的房子。住进去的第一天,董母就想将宅子钱给了董小漫。
  只是董小漫却说:“等着时机成熟了,你们再给小刚买个大点的成亲之用。现在我这铺子到底做什么用,还没有个法子,暂时就这么住着吧。”
  二郎也在一旁相劝,董母也就半推半就的应了下来。
  剩下一个酒铺跟一个糕饼杂货铺子,董小漫觉得考察市场在说。二郎却是决定酒铺很有发展的,谁家不买酒来喝呢?
  董小漫倒是想卖酒可是这也得有懂酒的人啊,二郎却笑话她:“难道所有的卖酒郎都是先懂酒再卖酒的?不过就是一直摸索着而已,咱们一边干一边学罢了。”
  董小漫却道:“凡是都得长远了想,咱们这么多铺子不可能什么都会。我看不如干一个行业吧,这样学起来倒是不费劲。”
  二郎摇头:“你忘了粮价涨的的事儿了么?每逢灾年总是粮店老板赚钱了,布点老板却赔了买卖。若是咱们只干一行保不齐哪年就赔了呢,咱们又不是什么大店必须懂得多,还要自己酿酒的。不过就是寻那会酿酒的买几坛子再卖出去就是了。没什么的。”
  董小漫见二郎说的倒是有一番道理,想想鸡蛋分篮子放的经营策略也就同意了。
  酒,前世董小漫几乎就没接触过。只是曾经看电视**江湖里曾经有过一个关于不同的酒配不同的杯子的说法,让她记忆犹新。
  董小漫将那说法说给二郎听。二郎也不得不赞叹那品酒人的厉害。董小漫问道二郎想要从哪里购酒的时候,以为二郎会去城里的大酒行批发却不想二郎早就笑话她不懂行情。
  “我这两年也交了两个生死兄弟,其中一个就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只可惜到了他爹这辈子早就破败的不成样子。他也只是听闻他爹跟他爷爷回忆他们家的辉煌的事情。”二郎想着当时那人说话的神情,满脸的骄傲之色:“他们家米店、酒铺、饭馆、客栈、布店甚至还有自己的镖局。听他说家里倒是有过酒坊,雇了很多的老匠人酿酒。可是那真正的美酒却是从最出名的地方押运回来的,每年一趟那长长的车队都是上好的美酒。”
  董小漫想起一个朋友开水果批发,所有的水果都是去产地上货。比如柚子就专门去广西柚子园子批发柚子,葡萄就要去新疆找当地合作。
  一是保证质量二来价格相对就要便宜很多,这一招到可以利用。反正酒又没有保质期。越老越好越久越醇香。
  “那你是想去当地寻酒了?状元红就去绍兴找?葡萄酒还要去西北?梨花酒还要去江南喽?要这么说那世上的酒可就多了,你能买得过来么?”不是董小漫她抬杠,她只不过觉得这个方法太不可行了。
  二郎正色道:“我倒是觉得挺好,咱们就专门买上一些这样的酒。平常人酒家还少么?咱们就卖当地买不到的好酒,就是给那些馋酒的人喝的。”
  董小漫心头又想起后世一句话: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这不是她发家致富的宗旨么,靠的就是那点不同的创新。
  怎么现在有了基础了,反倒是缩手缩脚起来了呢?难道女人有了孩子心思稳定了,就害怕冒险了么?还是男人都是厚积薄发,成熟晚的家伙?
  “你总不能为了一点酒就跑的那么远吧?一次带回来少了不合算,带回来太多也没那个资本啊。”董小漫继续打击着二郎的积极进取的心思,二郎却不以为意:“这有啥难的,京城里什么样的人物没有?我跑一趟回来就行,我在那里看见过不少的骆驼商队。那里就有不少子的美酒。有鞑靼人、回鹘人、羌人、藏人等等,要买些好酒还不简单?”
  董小漫愕然:这该不会有丝绸之路了吧?南北大融合?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时候啊,心里的兴奋刚冒了个头头又被自己鄙视了一下:就自己这仨瓜俩枣的银子,还想当大老板?你以为你是沈万三还是乔致庸啊,傻了吧唧的二。
  鄙视完自己,董小漫又问二郎:“那咱们得买多些啊?多了买不起。少了去一趟京城也不划算啊!”
  二郎又道:“我这正想跟你商量呢,我想着去京城里看看。这两年我倒是见识了不少的世面,所谓商人就得是走南闯北的才叫生意。”
  董小漫心想:我也知道,我比你更想游山玩水呢。关键是我得能出去算啊,等到啥时候我能出去溜达了,我就算没白来这个世界一回。
  “那你准备啥时候走啊?现在么?”董小漫心里有些不舍,更多的是不安,总感觉自己手上很多的事儿没弄明白呢。
  “赶早不赶晚啊,家里这两个铺子你先租出去吧。等到我回来了,也许咱们再开一个也不错。”二郎见董小漫不乐意,赶紧补上一句:“知道你想开个点心铺子,可是如今你身边还有两个孩子呢。我若走了你又忙着开铺子,这孩子怎么办呢?”
  董小漫一怔,心里不是滋味起来。前世自己还没有孩子呢,现在有了孩子想干什么也不行。其实也不是董小漫非得干点买卖不可,她也不是闲得慌,就是觉得整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没了生活的意义。当然生活的调味剂换上了老宅那一群极品,她宁愿整天窝在巴掌大的院子里。
  见二郎没有像别的男人那样不允许自己妻子抛头露面,心里倒是觉得二郎挺尊重自己的。没想到二郎紧接着又说道:“你若想开铺子也可以,只是不可再自己当个老板娘整天在外面抛头露面了。”
  董小漫垮着脸道:“开店迎客,还能戴个帷帽不成?”
  二郎道:“你可以雇人干啊?就像及第园你交给小刚来管,旁的也一样的道理啊。”
  董小漫见二郎首次跟自己提起及第园,赶紧说道:“你就不问问我为啥让小刚出头么?你就不想把及第园老板的位置给要回来么?”
  二郎不在乎道:“那个园子本就是个好名声的买卖,实际上赚不了什么钱的。你开那个还不是想着那房子大?至于开店不过就是想赚几个钱来挣回些房子的本钱,我若这都不知,岂能配跟你做一辈子夫妻?”
  见二郎如此了解自己,董小漫心里美滋滋的跟吃了蜜一样甜。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如今已经是开花结果了。虽然前面生活不如意,可是现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了。
  没有办法,一个妇人开门做生意人家都会觉得她的男人是才是当家的。若是一个单身女人,那就不得不多想想了。
  人家都管她叫张二奶奶,可没有人叫她董氏、董大姑奶奶之类的。可见女人还是得靠着男人啊,起码得冠夫姓呢。
  两个人谈论了很多天,终于研究妥了到底怎么过接下来的日子。二郎一心要给两个孩子谋求福利,同时也想去外面闯一闯。
  董小漫也是厌烦了她那讨厌的婆家,想着二郎若是发达了,他们远走高飞也是不错的。至少离得远,心里也舒服呢。
  二郎现如今将董小漫放在心里首位,宠爱惯着董小漫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本来就是两口子一辈子的事情,自己父母大哥不给力,媳妇儿就立马显现出来对自己的情谊了。
  所以董小漫如何亲信自家人,二郎是一点都不管的。这事儿若是大朗想要打个主意,不用董小漫不高兴,就是二郎自己也不能同意的。
  董小漫将酒铺给租了出去,租期为一年,租金为一两银子。里面原来破损的老旧的东西,董小漫都给添置成新的了。
  点心铺子董小漫自己想开一个,二郎对此只有一个要求:董小漫一不能亲自做老板娘整日的当街吆喝,二不能太过劳累,若是生病了那就关门不干。
  前者有大男子主义的嫌疑,后者却是让董小漫感觉到宠溺的小因子。
  点心铺子一直都是董小漫的梦想,有了店面啥都不是问题了。全新的模具全新的炉具所有能用得上的食材应有尽有。
  不到半个月,董小漫的点心店开张了。名字就叫做花好月圆,牌匾上黑底红漆写着四个大字右下有个小楷书张记字样。
  董小漫又花了大价钱印制了一些防油纸,上面印着花好月圆字样以及张记的双心交汇图。这算是董小漫的一个连锁分店吧,及地园的牌子也换上了张记双心交汇图。
  董小漫还特意咨询了一些人,得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品牌效益了。至于版权商标貌似还没有一个完整地体系,但是可以去衙门里注册也就是留个备份已被查用。
  董小漫一心要有自己的品牌,又花了钱找人融通得了这么一个张记得身份。就在大家都笑话董小漫小题大做,故弄玄虚的时候,董小漫开始了她的连锁商铺生活。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开了赔本的店
  董小漫沿用了之前卖的不错的产品路线,走街串巷吆喝然后告知现在店家有了铺子,具体位置是哪里。老客户只要说了自家的位置,就能便宜两成钱。
  经营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每天每种提供都是有定数的,来晚了就没有了。
  糕类:芙蓉糕、桂花糕、蜜枣松糕、红糖松糕、绿豆糕、南瓜糕、萝卜糕、红豆蒸糕八种。
  饼类:南瓜豆沙酥饼、辣酱葱花蛋饼、千层发面饼、手抓饼四种。
  甜点类:蛋挞、双皮奶、蛋卷、芝麻花生酥糖块四种。
  董小漫暂时还没有找到能够令自己满意的师傅,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好的师傅工钱太高,自己一时半会儿的还承担不起。
  在可能的范围内,董小漫选了这几种试卖。随着季节的迁移有些品种就会出现变化,比如夏天炎热自然不能再上注入手抓饼、蛋饼之类的热热的东西。
  取而代之的自然得是一些开胃的比如山楂糕、凉糕之类的才能卖的好一些。
  开张几日经营的并不好,董小漫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是粮价依然昂贵的时候。人们已经害怕了,哪有那些闲钱来吃呢?
  好在家里人口多,每天做的食品也不多。搁放上几天,估计要变质不得不吃的时候董小漫才从店里拿了回去。
  孩子自然是不能吃的,珏儿欢欢年纪小。董小漫也舍不得让他们吃隔上几天的点心。董父董母勤俭惯了,每次都舍不得吃上几块。小刚小虎偶尔吃上两口还可以,要他们完成任务似的吃东西那可难为死了。
  只有董小漫、珠儿、尔雅、小薇能够享受的了如此待遇,二郎在回乡下检查佃农工作的时候也会包上一些给张老爷子带回去。
  柳如意侧面打听了董小漫生意不大好的情况,心里倒是有几分烦躁。毕竟董小漫不挣钱,说明自己开门做生意也是赚不了钱怕是要赔钱的。
  柳如意锁着眉,一边哄着环儿睡觉一边思量着以后的打算。大朗进了屋就见柳如意面上不好看,下意识的以为是李氏又生事了。
  “她又欺负你了?”大朗准备歇一会,一边说着一边就坐在炕上将鞋子脱了。
  闻到些许的酸味,柳如意心下叹了口气。起身给大朗倒了盆水。大朗见状皱眉道:“又要给我洗脚?等晚上一块洗吧,一会儿还得干活去呢!”
  柳如意见状想开口又忍了下来,继续回到儿子身边也跟着躺了下来。
  大朗眯着眼睛深舒一口气,就听见柳如意在一旁道:“我听说董小漫开了个糕饼铺子,没人买怕是赔了不少钱呢!”
  大朗嗤笑一声继续闭着眼睛翻了身:“老二就是惯着她,用命换回来的银子打了水漂了吧?我见着老二给爹娘拿回来的糕饼,我就知道那是卖不出去的才拿回来的。哼。在那装孝心呢。”
  柳如意好像每天见大朗的酸气,也跟着闭着眼睛嘟囔道:“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呢,还是董家人精明,那土地在那放着呢,多好啊。”
  说到这里大朗哈哈大笑,也不睡了翻过身看着柳氏道:“你是不知道他们董家人多蠢那!换了人家的地,还跟人家签什么文书让人家接着种地还给钱!”
  柳如意平时不大愿意跟村里的妇人来往。她嫌弃她们无所事事东家长西家短。那些人也背地里说自己是个不正经的人。
  “还有这样的事儿?”柳如意还不知道董小漫跟佃户们签订的劳务合同。
  “可不是呗,那些人给董家种地,董家给提供种子。两家三七分成呢,听说过年的时候还给了好些的米面菜肉呢。”听见那些人夸赞董家人实在厚道,又听他们说二郎夫妻怎么怎么好的的时候,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自从二郎成亲之后,大朗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