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男孩不逛街      更新:2021-02-19 10:51      字数:4837
  奶奶又是一个性格十分坚韧的奶奶。
  葵花听妈妈说过,奶奶早先出身在一个大户人家,一直到年轻的时候,过的都是好日子。
  奶奶的两只耳朵上都有耳环,耳环上还有淡绿色的玉坠。奶奶的手指上,有一枚金戒指,奶奶的手腕上还有一只玉镯。
  奶奶曾经想将它们卖掉,或卖掉其中一种,但都被爸爸妈妈劝阻了。有一回,她将一对耳环当给了城里的当铺,爸爸妈妈知道了,卖了家中的粮食,第二天就去城里,将那对耳环又赎了回来。
  葵花在与奶奶一道往家走时,总觉得今天的奶奶好像哪儿有点儿不一样。可是,她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到底有哪儿不一样。她就又去打量奶奶。
  奶奶笑着:“看什么呢?”
  葵花终于发现,奶奶的两只耳环已不在奶奶的耳朵上了。她用手指来来回回地指着奶奶的两只耳朵。
  奶奶不说话,只是笑。
  葵花突然丢下奶奶,一个劲地往家跑,见了爸爸妈妈,大声说:“奶奶耳朵上的耳环都不见了!”
  爸爸妈妈顿时明白奶奶今天一天去了哪儿了。
  晚上,爸爸妈妈一直在追问奶奶把那对耳环当到哪家当铺,奶奶就是不回答,只重复着一句话:“要盖茅草屋!”
  妈妈望着桌上的钱,哭了,对奶奶说:“这对耳环在您耳朵上戴了一辈子,哪能卖呢!”
  《金茅草》4(2)
  奶奶只是那句话:“要盖茅草屋!”
  妈妈抹着眼泪:“我们对不起您,真的对不起您……”
  奶奶生气地说:“尽说胡话!”她将青铜与葵花都揽到她的臂弯里,抬头望着天空的月亮,笑着说:“青铜、葵花要住大房子啦!”
  《金茅草》5(1)
  爸爸借了一只大船,带着青铜,在一天早晨,离开了大麦地。
  那天早晨,奶奶、妈妈和葵花都到河边送行。
  “爸爸,再见!哥哥,再见!”葵花站在岸边不住地朝爸爸和哥哥摇手,直到大船消失在了河湾的尽头,才一步一回头地跟着奶奶回去。
  从此,奶奶、妈妈与葵花就开始了等待。
  爸爸和青铜驾着大船,扯足风帆,日夜兼程,出河入海,于第三天早晨来到海边。他们很快就租下了一片很不错的草滩,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
  已是秋天,那茅草经了霜,色为金红,根根直立,犹如铜丝,风吹草动,互为摩擦,发出的是金属之声。一望无际,那边是海,浪是白的,这边也是海,草海,浪是金红的。海里的浪涛声是轰隆轰隆的,草海的浪涛声是呼啦呼啦的。
  草丛里有野兽,大麦地没有的野兽。爸爸说,这是“獐”。它朝青铜父子俩看了看,又一低身子,消失在了草丛中。
  父子俩搭好小窝棚,已是明月在天。
  他们坐在小窝棚门口,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只有轻风,四周不见人影,也不闻人声。海浪声也不及白天的大,草海就只剩下沙沙的声音。远远地,似乎有盏马灯在亮。爸爸说:“那边,可能也有人在租滩打草。”
  海滩太大,这盏在远处闪烁的小马灯,便给了青铜一丝宽慰,使他觉得这茫茫的海滩上,有了同伴——尽管那盏马灯实际上离他们很远。
  一路劳顿,非常困乏,父子俩进入小窝棚,听着海浪的喘息声,想着大麦地,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来,他们就开始刈草。
  爸爸手持一把大刀,那大刀又弯又长,装一把很长的柄。爸爸将柄的一端抵在腰间,双手握住长柄,然后有节奏地摆动着身体。那大刀就挥舞起来,刀下便哗啦啦倒下去一片茅草。
  青铜的任务就是将爸爸刈倒的茅草收拢起来,扎成捆,然后堆成堆。
  爸爸不停地挥舞着大刀,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淋湿了,额头上的汗珠,扑嗒扑嗒地落在草茬上。
  青铜也忙得汗淋淋的。
  青铜叫爸爸歇一会儿,爸爸叫青铜歇一会儿;但,谁也没有歇一会儿。
  望着茫茫的草海,无论是爸爸还是青铜,他们都会不时地想到大房子。尽管他们还正在刈草,但那幢大房子却总是不时地出现在他们眼前:又高又大,有一个金红色的屋顶。
  这个大房子,矗立在天空下,鼓舞着父子俩。
  海滩上的日子非常简单:吃饭、刈草、睡觉。
  偶尔,父子俩也会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海边上去,走到海水中去。虽然已是秋天,但海水似乎还是温暖的,他们会在海水中浸泡一阵。使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在海里游泳不像在河里游泳,在海里游泳,人又轻又飘。
  那么大的海,就只有他们父子俩。
  爸爸看青铜在海水中嬉耍时,不知为什么,心会突然有点儿酸痛。自从青铜来到这个世界上后,他总觉得有点儿对不住这个孩子。特别是在青铜失语之后,他和青铜的妈妈,心里就从没有舒坦、平静过。日子是那么的清苦,他们又是那么的忙碌,很少有时间顾及儿子。他就这么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他们感到很无奈。然而,儿子却从来没抱怨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他没有。没有就没有——没有时,儿子却倒显得自己过意不去似的,想方设法地安慰他们。“孩子心里很苦。”奶奶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他又将青铜带出家门,带到这片荒无人烟的海滩上。他心里一阵发酸。他将青铜拉过来,让青铜坐在他面前,然后用手用力地给青铜搓擦着身上的污垢。他觉得儿子的身体很瘦,鼻头一酸,眼泪差点儿涌出眼眶。他用微微有点儿发哑的声音,向儿子说道:“再刈一些日子草,盖房子的草就够了。我们要盖一幢大房子,要给你一个房间,给葵花一个房间。”
  青铜用手势说着:“还要给奶奶一个房间。”
  《金茅草》5(2)
  爸爸用清水冲下青铜身上的污垢:“那当然。”
  阳光温暖地照在大海上。几只海鸥,优雅地在海面上飞翔着。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青铜开始思念妈妈、奶奶,还有大麦地,当然最思念的是妹妹葵花。他越来越觉得,大海太大了,草滩也太大了,大得让人有点儿受不了了。有时,他抱着草站在那里,心思如鸟,飞向了大麦地,手中的草便哗啦啦地落在了地上。
  爸爸总是说:“快了,快了。”
  他们的身后,已是一大片被刈的空地。两座巨大的草垛,已经像金山一般矗立在海边上。
  每天,青铜还要做一件事,这就是提着一只铁桶,翻过高高的海堤,去堤那边提一桶淡水。这条路似乎很长,当爸爸消失在他的视野里时,他会觉得特别的孤独——孤独像海水一般要将他淹没掉。
  这一天,他却感到无比的惊喜:他在提着一桶淡水翻越海堤时,看到一个与他年龄差不多的男孩也提着一只铁桶正向大堤顶上爬来。
  那个男孩也看到了他,也是一副惊喜的样子。
  青铜将水桶放在堤上,等着他。
  他愣了一阵,快速地爬到了大堤上。
  他们面对面地站着,像两只来自不同地方的小兽那样,互相打量着。
  那个男孩先说话了:“你是哪儿的?”
  青铜的脸微微一红,用手势告诉那个男孩,他不会说话。
  那男孩用手一指:“你是个哑巴?”
  青铜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他们在大堤上坐下,开始吃力地交流起来。
  青铜用树枝在泥土上写了两个字:青铜。然后拍了拍胸脯,又用手指着那男孩的胸脯。
  “你是问我叫什么名字?”
  青铜点了点头。
  那孩子拿过青铜手中的树枝,在泥土上也写了两个字:青狗青狗是短篇小说《金色的茅草》中的人物,见短篇小说集《野风车》……
  青铜用手指在“青铜”的“青”字下画了一道,又用手指在“青狗”的“青”字下画了一道,笑了起来。
  那男孩也觉得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青”字很有趣,也笑了起来。
  青狗告诉青铜,他也是和爸爸一起来这里租滩刈草回去盖房的。他用手指着远处的两座草垛说:“那就是我们的草垛。”
  两座与青铜家的草垛差不多大的草垛。
  青铜也想与青狗多待一会儿,但青狗说:“不了,我要赶快提水回去了。回去迟了,我爸就会发火的。”他好像很惧怕他的爸爸。
  青铜心里想:自己的爸爸有什么好怕呢?
  青狗说:“明天,还是在这个时间,我们在这里见面,好吗?”
  青铜点了点头。
  两人便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回去的路上,青铜心里很高兴。见到了爸爸,他说:“我在大堤上遇到了一个男孩。”
  爸爸听了很高兴:“是吗?那可太好了!”他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儿子还能遇到别的孩子。
  从这一天起,青铜与青狗便天天在海堤上见面。在交谈中,青铜得知,青狗没有妈妈,只有爸爸。而爸爸是一个脾气非常恶劣的人。他想告诉青狗,他的爸爸却是一个特别温和的爸爸,但他没有告诉青狗。他也很难让青狗听明白。直到他们最后告别时,青铜才知道,青狗的妈妈在十一年前,丢下了还不满一岁的青狗,跟一个唱戏的男人走了。原因是在他爸爸娶她时曾答应过她盖三间茅草屋的,而这茅草屋却一直未能盖成。爸爸告诉他,妈妈长得很漂亮。妈妈要走时,爸爸抱着他,跪在地上求她,并发誓三年后一定盖成茅草屋。但妈妈笑笑,还是跟那个唱戏的走了。
  青狗并不恨他妈妈。
  在坐着装满茅草的大船回大麦地的路上,青铜心里一直为青狗难过。
  青狗的出现,使青铜觉得,他原来有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啊!他会在收草捆草时,情不自禁地看一眼爸爸。他觉得爸爸是那么的宽厚与温暖。感觉到这一点后,他就更加卖劲地干活。
  《金茅草》5(3)
  他们终于有了第三座草垛。
  这一天,当夕阳的余辉从大海上又反射到天空时,爸爸拎着刈草大刀的长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仰天长叹了一声,然后对青铜说:“儿子,我们的草够啦!”
  青铜看着那三座被夕阳的余辉笼罩着的草垛,真想跪在地上朝它们磕几个响头。
  “明天,你去向那个孩子告个别,我们就回家了。”爸爸在心里似乎很感激那个叫“青狗”的孩子。
  青铜点了点头。
  这是海滩上的最后一个夜晚。明月当空,风平浪静。秋意更重了一些,处处虫鸣,因为这已是它们的尾声了,所以不免有点儿凄清。
  青铜父子,疲倦深重,不一会儿,就入梦了。
  五更天,爸爸出窝棚解小便,揉着眼睛朝远处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有三堆大火,山一般高,正在燃烧!疑是梦境,再仔细一看,果然是三堆大火。他连忙跑进窝棚,叫醒青铜:“起来起来!外面着大火了!”
  青铜被爸爸拉出窝棚外,三座“火山”,已是烈焰冲天。
  青铜似乎听见了青狗父子的嚎叫。
  那三堆火山,确实是青狗家的三垛茅草在燃烧。
  其实在此之前,有一处小一点的火苗,已经熄灭了,那就是青狗父子俩睡觉的窝棚。
  火光是从窝棚里着起的。青狗的爸爸这天晚上喝了酒,睡着了,未熄灭的烟蒂从他手中滑落在了地上的草里。好在青狗被火烘醒了,急忙将爸爸唤醒,父子俩才得以从火中逃脱。
  一眨眼,草棚便在火中消失了。随即,火像无数条蛇一般,吱吱吱地叫着,朝那三垛草游去……
  青铜和爸爸赶过去时,那三座“火山”,已基本熄灭,朦胧曙色中,青狗父子俩正朝海边走去……
  那天傍晚,青铜家的草船扯起了风帆,开始了航行,他站在船头望岸上,见到了在海风中站立着的青狗。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原来他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最幸福的孩子,一个运气很好的孩子。他朝青狗摇手时,早已泪眼朦胧。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为青狗祝福,为青狗的爸爸祝福。他想对青狗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金茅草》6
  自从青铜和爸爸驾船离海后,葵花就一天一天地盼望着他们回家的日子。
  每天早晨,她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粉笔在柱子上画上一道。爸爸走时说过,他们一个月以后回来。她要一天一天地计算着。
  放学后,她并不立即回家,而是站到桥上去,朝大河那边眺望。她多么希望,爸爸和哥哥驾着草船,忽然出现在霞光里!
  总是奶奶过来劝她:“回去吧,还没到日子呢。”
  最近几天夜里,葵花几次在梦中大叫:“哥哥!”
  把奶奶和妈妈都叫醒了。奶奶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