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0:27      字数:4986
  这时,武太妃冲着她笑道:"姐姐,我这个孩子不懂事,竟敢质疑太后,冒犯了妳了。"
  魏王却神色肃然的开口道:"事关皇统,不可不慎哪,本王心里正疑惑得紧,太后来得正好,妳可识得这个女人吗?"
  太后半玻ё叛郏邢傅亩⒆沤鹗习脞谩A季茫獠呕夯嚎诘溃海Ъ宜坪踉龏叄浚?br />
  金氏点点头,对着太后语焉不详的张了张口,伊伊鸣鸣忙着说了好些话,却无人能听懂半句。
  董卿上前道:"启禀太后,听说此妇家住在泰山山脚下,夫家是个农户。"
  太后闻言,这才晃然大悟道:"喔,经妳这一提,哀家倒是想起来了。十九年前,哀家曾经接受过此妇的招待,在她家的农舍内产下皇儿。当时我因为没有奶水。还让皇儿吸了她好几天的奶呢,我还记得她的小儿子只大了我皇儿二个多月……,当时,我意外早产,没能带上奶妈同行。幸亏是她替我照顾好皇儿。"
  魏王朝着太后作揖道:"太后,此妇背后有一道胎记,据说跟皇帝身上那一道半圆的红色胎记一模一样。妳可知道为何会如此吗?"
  魏王正说着,武太妃自然也没闲着,她立刻将金氏给拉了过去,转过她的身子。然后强拉下她的衣襟,睨了一眼,紧接着惊呼一声道:"哎哟。果真有一道半圆形的红色胎记啊,皇上还小时,本宫曾见过他的龙体,与此妇身上的胎记,果真是一模一样啊!"
  武太妃此举。分明是在怀疑太后。
  在场的众位诸王,表情不是纳闷。便是疑惑……看起来是有点儿怀疑,又有点儿相信,犹如身处在十里迷雾当中。
  产婆所述十分的真实,皇上是卫太后所亲生,可那金氏又是怎么一回事?她身上的胎记跟皇帝分明是亲母子的凭证啊。
  究竟。。。。。。。。那一个为真?
  太后一对杏眸缓缓的掠过在场的诸位王候,一脸的哀痛道:"哀家明白了,诸位叔伯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不就是在怀疑哀家跟皇帝吗?你们心里若感到疑惑,何不去凿开先帝的陵寝,拖出他的棺木,取出骸骨,来个滴血认亲呢?皇帝是他的亲生血脉,拿针刺破皇帝的手,将一滴鲜血滴在先帝的骸骨上,仔细看看会不会被他的骸骨给吸收进去吧?!诸位还待着做什么?咱们还是快到皇陵去滴血认亲吧!"
  "姐姐,妳别激动啊,帝王之家,千秋万代,首要是父传子,然后才是兄弟相传,然后才是叔侄……"武太妃皮笑肉不笑道:"皇上这一血脉所继承的可是刘氏皇朝的万里江山啊,将来他的子嗣也同样会继他而传承皇位,今天妳不给诸位王候一个安心,各位叔伯们带着忐忑不安的心回到封地去,可是会天天梦见开创我朝之太祖爷爷,日日不得安心,夜夜睡不着觉啊!"
  "好好好!哀家明白了……。。"太后悲恨不已的咬牙切齿道:"我怀胎数月,咬着牙,忍着痛,流着血所生的亲生儿子,这才吸了几天别人的奶,怎就变成别人家的儿子了?世上怎会有这种没天理的事情啊?"
  "奇耻大辱啊,我卫姬这一生何尝这般的受辱了,皇太叔,各位叔伯们你们都来瞧一瞧,可得瞧仔细了……"
  话犹未落,便转身背对着众人,蓦地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扯下了衣裳,当众露出了雪白的臂膀。
  在场的所有人见状,立刻吓得窸窸窣窣跪了一地,低头不敢直视。
  "母后!"
  太后竟然当众半露鳯体,刘陵惊呼一声,立刻奔过去,迅速的解下自己身上所披的披风,急急忙忙地往太后的身上包覆了上去。
  "别遮上!"太后断然的扯下皇帝覆在自己身上的披风,落泪道:"诸位叔伯不是想看胎记吗?那就睁大眼,仔细的瞧个清楚,不过就是一个胎记吗?她有,哀家也有!"
  一朝之太后竟当众半露鳯体,皇族颜面尽失,魏王低着头,垂着脸,一脸的愧色道:"太后切勿动怒,其实稍早二位产婆已经说明太后当年是如何的产下皇帝的,本王只是感到疑惑,为何那位金氏妇人身上会有着跟皇帝一样的胎记?本王仅是疑惑,并不是怀疑太后及皇帝啊。"
  太后冷冷说道:"哀家是什么样的人?跟先帝是何等的恩爱,难道你们还会不知晓吗?我怎么会背着先帝做下紊乱皇族血脉,让先帝教养别人的孩子,还视如己出之事呢?在你们的眼里,我卫姬居然会如此这般无耻的羞辱自己的丈夫的吗?"
  "太后切莫伤心。臣想,这是一桩精心策划多年,意图陷害皇上的诡计啊!"董卿顺势道:"这世上之奇门异术何其的多,其间的奥秘,博大精深,皇上是为太后所亲生,那金氏身上却有着跟皇帝相似的胎记?显然,她身上的胎记是以十分精妙的方式弄上去的,此事让下官不得不怀疑,这是一桩谋划已久的阴谋啊!"
  刘歆闻言,转头恶狠狠地瞪着董卿。
  董卿此话分明是指向他了,利用金氏来癈皇帝之事,是由他所发起,他罪责难逃。
  刘歆怒道:"董卿,妳胡说!金氏身后的胎记绝非人为所弄上去的,此事本就令人费解,就算本王受到了暪骗也在情理之中,我刘歆是为了维护皇族之正统,绝无谋逆之心啊。"
  语罢,他膝行至皇太叔身旁,抬眸看着他道:"皇太叔,请为歆儿作主啊!"
  皇太叔这等高龄的老人,最看重的无非是子孙和乐,后代绵延。
  他绝对不忍心坐视,看着他年纪轻轻便命丧黄泉。
  但见皇太叔一脸的懊闷,捋着须,不发一语。
  刘歆哀求道:"皇太叔,您发句话吧,歆儿的命就在一线之悬了啊!"
  不料,皇太叔却是狠狠地踢了他一脚,大声怒骂道:"你兴兵作乱,罪无可赦,你让我该说些什么呢?"
  刘歆闻言,脸色"刷地"一声白了,吱吱唔唔道:"皇太叔,难道您忍心看着歆儿死去吗?歆儿还未达弱冠之年啊!就算我父皇在世,他也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悲凄凄的迈向黄泉啊!"
  皇太叔眉头紧蹙,脸上的皱纹因为神情的丧气而更显得老迈,良久,他终于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你是气死老夫了!"
  语罢,抬头看着刘陵道:"皇帝,你打算怎么处置刘歆这个混账小子?"说到这里,却是略显艰难的开口道:"无论如何……他都是你的亲手足啊!"
  皇太叔终究还是替他求情了。
  凭他的辈份,皇上是不能不卖给他面子的。
  "谢谢皇太叔!"刘歆急忙朝着他磕头。
  刘陵心里早已有定见,他徐徐开口道:"刘歆举兵造反,罪无可赦,不过,朕念在他是先帝之子,朕唯一之兄弟,留他一条性命。英王刘歆裭夺王爵,癈除封号,降为庶民,没收所有封地及家产,发放回户藉地,圈禁终身。"
  闻言,刘歆双腿一软,顿时跌坐在地上,双眸失神,低声喃喃道:"癈封号,降为庶民,没了,我什么都没了……"
  皇太叔睨着他,冷声道:"至少,你这条小命还是保住了,皇帝仁厚,你还不快谢恩?"
  不!他还有一个贵为太妃的母亲,还有赵王的兵马。
  这次的兵变,刘陵的心里跟赵王已经有了嫌隙,赵王何尝不明白?此后他定夜夜不能安寐……,他迟早还会再反。
  赵王的兵马,很快就会为他所用。
  刘歆迅速的回过神来,朝着刘陵,低低的磕个响头,闷声道:"刘歆谢皇上不杀之恩。"
  这时,却见武太妃突然上前,冷不防的"噗通"一声,竟跪在皇上及诸王跟前。
  182 一分不少
  这时,却见武太妃突然上前,冷不防的"噗通"一声,竟跪在皇上及诸王跟前。
  刘陵见了,脸色微变,立刻起身,欲将她扶起,沉声道:"太妃,妳这是在做什么?妳可是我父皇的嫔妃啊,况且妳还贵为太妃。"
  武太妃落泪道:"我这一生,就这么一双儿女,他们可都是先帝的子女啊!长安即将远嫁,而我这个没出息的儿子罪有应得,被癈去了封号,朝廷收其封地与所有产业,本无可异议,可发放回户藉地,圏禁终身,这不是断了我们母子之情,终身不得相见了吗?求皇帝念在先帝的份上,让刘歆留在皇城里吧。"
  武太妃以哀兵姿态,当众跪地求情,她频频拭泪,满脸的悲伤,诸王见了于心不忍,纷纷替她求情。
  董卿担心英王留在帝都内,将来跟武太妃里应外合,于是忙不迭上前奏道:"禀皇上,臣有一议,不如每年太妃的生日,责命英王得已入皇城几日,与武太妃共享母子天伦。"
  武太妃潸然落泪道:"歆儿虽然不成才,可他还是先帝之子啊。他已经失势,没了王爵及任何的财产,远在他方,他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那些负责囚禁他的人可会给他好脸色吗?天冷了会替他备衣,病了会替他延医吗?只有在天子的脚下,他才能真正获得照料啊!"
  一个母亲悲伤的眼泪,着实令人动容,更何况刘歆还是刘氏皇族,这一落难,可也不能让人给欺负去了。皇太叔心想太妃之言有理,便转头对着刘陵请求道:"皇帝啊,你就看在先帝的面子上。善待自己的亲弟弟吧,让他圈禁在帝都内,好让太妃随时能照顾啊!"
  "是啊!是啊!"诸王也忙着替他求情。
  刘陵迫于亲族的压力,只好抬抬手道:"朕明白了。"
  让刘歆留在帝都内,若他心里不甘心,还怀着野心,是很可能会跟武太妃暗通款曲,关于这一点倒是得严防不可。
  正沉吟中,这时,但见董卿向前朝着他作揖道:"皇上。此次的战乱,英王并非是单独兴兵,赵王也曾与他合谋。如今既然已经决定削去了英王的封爵,那么赵王是否也该一并处置了?"
  连手兴兵的三位王候,英王只保住了一条性命,他所有王爵的身份尊荣以及财产,全数被褫夺。
  宁王在最紧要的时刻撤军。并以金氏为交换条件,因此虽然被削爵为民,却仍保留其私人产业。
  宁王跟英王失去了王候的封爵,得在期限内返还朝廷所分封之封地,也不能蓄兵,定得交出手中全数的兵马。
  现在。就剩下赵王了。赵王在宁王撤军之后,他立马转而奔向皇上的阵营,美其名为将功赎罪。实则暗藏祸心。
  听见董司马居然向皇帝建言处置他,赵王忙不迭道:"皇上明鉴,小王是遭受到了英王的蒙骗,因此才会跟着他一同举兵,可小王终究没有一错再错。反而悬崖勒马,投效皇上。在讨伐英王之事上戴罪立功,难道本王不该功过相抵吗?"
  董卿瞥了他一眼,不疾不徐道:"若是赵王能早些投效皇上,那才真是戴罪立功了,可你却是在宁王撤军之后,预料到皇上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胜算,你这才见风转舵,反过来急急忙忙的投效于皇上。见风转舵,这算什么功过相抵?"
  赵王红着脸,恼羞成怒的拍桌怒骂道:"董司马,我皇族之事,何时轮得到妳这个下官来插嘴了?妳好放肆啊!居然敢对本王这么说话?"
  未及董卿开口,皇太叔却是开口说道:"姓刘的全数留下来,其余人等都先退下吧!"
  "遵命。"董卿只得作揖道。毕竟她并非皇族,而皇族每到这个时候,便会关起门来,自行解决纷争,此举,无非是为了维持皇族尊贵的颜面。
  片刻,一干人等,连同皇太后及太妃皆退了下去。
  大厅内只留下众位刘姓王候,面色沉重的对视着。
  皇太叔悲痛的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怎么,就没几天平静的日子过了?动乱层出不穷,老头子何止痛心疾首啊!这阵子风波不断,是该严正的整顿肃清了。"
  刘歆垂着头,低声道:"太叔公,歆儿再也不敢了!"
  皇太叔怒骂道:"你这个畜牲,就不能让老头子安生几日吗?"
  刘陵俊美的脸庞着实黯沉,他的剑眉紧蹙,心下暗忖着,这些日子以来的纷争,让他的心里有所深刻的顿悟,国土那么容易起动乱,动辄战乱,起因皆是诸王的权力着实太过了。
  所以,他的父皇多年来才会苦心经营,最后终于留给了他浩浩荡荡的六十万大军。
  刘姓一家,原本该是众王所拱立的皇帝,现实上,中央反而处处受制于地方,政令不能通达,诸王各自壮大……。他的父皇深为此而苦,因此便开始筹措粮饷,招兵买马,一个皇帝拥有那么多的兵马,是为了压制诸王。
  可,这仅能治标,不能治本。
  太祖建立朝廷之初,为了彻底消灭前朝势力,巩固权势,于是大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