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作者:想聊      更新:2021-02-19 10:15      字数:4950
  姨太赔命。
  刘四姐您方才叫人催大少爷来了吧?
  钱太太嗯,天刚亮,城门也就是才开,也许觉新已经在路上了。
  刘四姐唉,钱大姑太太,您一夜都没有合眼,您去睡一会儿吧?
  钱太太(摇头)不,我不睡。(和刘四姐共过了一夜的苦难使她对刘体贴起来)你把这碗
  鸡汤喝了吧,我看她现在也吃不下。
  刘四姐我也吃不下。(把鸡汤又倒在炭盆过上的小锅内,焦虑地)怎么会产后的人不能
  吃东西?
  〔床前摇蓝中小儿啼声,刘走过来,摇了两声,啼声渐止。
  钱太太(回头望一下)唉,这才不值呢,一个丫头!为着生一个丫头,这才不
  值呢!(沉思)刘四姐,(刘悄悄过来)我看这样子不成,还是赶紧请一
  个洋大夫来看看吧。
  刘四姐洋大夫?
  〔正中有人叩门声。
  张二(在门外)刘四姐,开水来啦。
  刘四姐(走到门前)哦。(由门缝取进水壶,和颜悦色地)劳驾您张二爷,您进来把这
  窗户再弄严点吧,这面还是进风。
  张二(在外)不要紧,没有风,外面下着大雪呢。
  刘四姐(恳求地)您进来弄弄吧,我够不着。
  张二我们不进月母子房。(仿佛说完就走了)
  钱太太张二!张二!
  〔钱喊着走出正中门。刘四姐拿起一张方凳放在窗前,预备上去,重掖严紧这临时的窗幕。
  瑞珏(似由昏昏沉沉中醒来,微弱地)不用弄了。
  刘四姐(连忙下来)二小姐,您,您好些么?
  瑞珏(失望地)不要弄了,弄不弄都一样。
  刘四姐(摸摸珏的前额)二小姐,您觉得怎么样?仿佛烧得比刚才还利害些。
  瑞珏(没有答应刘的话,满心期望着觉新来)他还没有来么?
  刘四姐(安慰地)就来了,要不,再叫人催催吧?
  瑞珏(低促)不,不要催。(体贴地)外面下了雪,路上不好走呢。
  刘四姐奇怪,大少爷怎么还没有来?
  瑞珏(哀痛地希望着)他,他会来的。他能早来就早来了。我能等,能等,就
  怕这个身体,由由不得我,——
  刘四姐二小姐,您别这么想,别这么想。
  瑞珏(低弱地)孩子呢?
  刘四姐(把孩子抱起)这儿。
  瑞珏(望了一下)可怜哪,这个小孩儿!(抓着刘四姐的手)刘四姐,你日后好
  好替我看着她呀。
  刘四姐(凄然)二小姐。
  瑞珏(微笑)一会儿大少爷会把海儿带来吧?
  刘四姐一定,一定会带来看妈的。
  瑞珏(摇头)不,不会,海儿还病着呢,我都忘了。(忽然眼泪流出来)哦,妈!
  妈!女儿想你呀,想你呀!
  刘四姐(也忍不住流下泪)是啊,要是老太太在身边,看见二小姐生儿育女,吃
  了这么多的苦,她,她老人家——
  瑞珏(含泪自语,声音低弱得几乎听不见)生儿育女,吃苦受难,都是应该的,就
  是——
  〔钱太太由正中门上。
  钱太太(掸着身上的雪)好了!来了,来了!
  刘四姐(期望地)大少爷吗?
  钱太太(高兴地,连连)大少爷,大少爷。
  〔觉新慌慌由正中门上,满身都是雪。一进门就立在门前,望着珏,满腔的情感使他说不
  出一句话。
  钱太太(低声,对刘)走,我们先出去。
  〔刘点头。
  〔钱与刘出了门。
  瑞珏(悲喜交集)明轩!
  觉新(感动地)珏,我的可怜的珏!(走到床前)我来了,珏!
  瑞珏(凄婉)我等着你呢,我的明轩,你好么?
  觉新(点头,温和而感动地)好。(一面恍凄而爱怜地凝视着她,不觉缓缓摇头)
  瑞珏(痛苦地微笑)我一直在祷告,千万等我见着你,我,我才能走。
  觉新(忍住要流下来的泪)不,别这样说!瑞珏,你不走的,你不离开我!不!
  (蹲跪在她的床前)
  瑞珏(沉痛地凝望着)我是不肯离开你,我的好人!可我,(微弱地叹了一声)我
  不成了!
  觉新(悔恨)他们为什么不昨天就告诉我这情形。
  瑞珏(抚慰)是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怕他们找你,逼你回来。
  觉新(痛切)不,珏,你会好,你就会好的。可你真该告诉人叫我昨天晚上
  就来的。
  瑞珏(哀凄地)你不能得罪家里的那些人哪。
  觉新(说不出的苦痛)瑞珏,我的瑞珏——
  瑞珏(摸着新的手)不,不要说了,明轩,我的人,我懂,你不要难过。你
  待我好,这不是你的错。是我,是我怕那些人又为难你,我才不愿意
  叫人找你去的。
  觉新(紧紧握着她的手)珏!
  瑞珏(微笑)你看我能等,我能等,你来得再晚,我还是能等,能等。“死”
  再利害,再催得紧,“死”也不能够把我——
  觉新(急切)珏,你不要提到死,你不要——
  瑞珏(断断续续地)现在你到底来了,我看见了你,我的人。我知道,不成
  了,我,我要走了。(苦笑)别太难过呀,我的好人,我真是不愿意提,
  我怕看你伤心,我怕看你那伤心的样子,新!可我舍不得糊糊涂涂地
  跟你分开,分开,——(新哭出声)明轩,你不要哭啊,我一想到以后
  没有人照护你,我的心好痛啊,好——
  觉新(泣不可抑)珏,不分开,不分开,你不会走的,你不能走的。
  瑞珏(如同扰慰孩子似地)是,我不走,我要为你,为你还留一会。(看觉新,
  忽然立起,急切地拉着他)明轩,你要上哪儿去?
  觉新我要去找医生去。
  瑞珏(急切地)不,你不要再走,我没有多少工夫了。(苦闷地)好黑呀,明
  轩,你把两个窗户的幔子都拉下来吧。
  觉新(犹疑,哄着她)不,珏,那冷啊!
  瑞珏(哀恳)我要亮,我要亮光。明轩,你听我一次话吧。
  觉新(低声,哀痛)好。
  〔新走到两个窗前把幔子都拉起。一片银光反射进来,屋内突然明亮。窗外浩浩无际的大
  雪洒落下来,盖满了远处的坑谷和高陵,雪压低了树捎,左面的坟堆也渐渐平坦,大地是
  一片皓白。
  瑞珏(望着那孩子睡的摇床,慈爱地)明轩,你还没有看看这个小孩呢?
  觉新(愧惭地)嗯,珏!(跑来俯视小摇床)她真像你呀,珏!
  瑞珏(凄恻地微笑)你猜对了,她是个女孩。
  觉新(忽然)珏,你记得我们说的笑话么?等我们到了七十,八十了——
  瑞珏嗯,我也正想着这个呢。(脸上浮土悲哀的笑)到了七十,八十了,儿子
  儿媳妇站在这边,——
  觉新(不觉随着她)女儿跟姑爷——
  瑞珏(似乎是高兴地接下来)——站这边。(突然意识到,哀痛地)可现在我——(低
  低哀泣起来)
  觉新(抚慰地而又像急切的恳求地)珏,不,不,你一定要活下去的。
  瑞珏海儿好了点么?
  觉新好多了,他说明天就要来看妈妈了。
  瑞珏(仿佛自问)明天?(泫然绝望)可怜,都这么小,这两个孩子。
  觉新(大恸)珏,你好苦啊,你真不值得呀,嫁了我。
  瑞珏(凄婉而哀切地)不,不苦,我爱,我真爱,我值得。明轩,你一生太委
  屈了,以后,我真希望你——
  〔觉民护着琴由正中门走进,二人面上都冻得通红,带着紧张而悲戚的神色进来。
  觉民(望望她,同情地)嫂嫂。
  瑞珏你们来了。
  琴小姐(近床前)你好吧。
  瑞珏(藏起她绝望的悲哀)好。
  琴小姐(鼓励)你,现在精神并不坏呀。
  瑞珏(回光返照,微笑)我现在是觉得精神忽然好起来了。琴表妹,姑妈已经
  答应你们了吧?
  琴小姐嗯,答应我跟二表哥一同出去读书了。
  瑞珏(一双苦痛凹陷的大眼望着他们,像望着天上的飞鸟一般羡慕)真好,你们真幸福。
  觉新(对民)三弟呢?
  觉民他走了,他给我一个纸条带给你。(把一张纸条交给新,新默默看着)
  瑞珏三弟回来了。
  觉民嗯,又走了。
  瑞珏(温和地)什么话,念给我听听吧。
  觉民(由新手中取回纸条读)“大哥,我走了,生活是要自己征服的。你应该
  乐观,你必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任何事情都没有太晚的时候,
  你要大胆,大胆,大胆哪!”
  瑞珏(望新,恳求的目光)明轩,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呀。
  〔正中门推开,刘四姐携带淑贞走进。淑贞渐渐又恢复从前的活泼,脚又放得能自由跳动
  了。
  刘四姐少奶奶,袁成把四小姐送来看你了。
  淑贞(跑到床前)嫂嫂!
  瑞珏你怎么来了?
  淑贞(微笑)我,我要来看你。
  琴小姐(惊讶)你怎么一个人就敢——(望着她的脚)
  淑贞(欣然)你看,我现在可以自由走路了。
  瑞珏(拉着贞的手)你快活么?
  淑贞快活。嫂嫂,(天真地)你呢?
  瑞珏我,我也快活。
  淑贞好大的雪呀,嫂嫂,外面才好看呢!
  〔外面杜鹃啼声。
  琴小姐(低声,对民)这不是杜鹃?怎么下着大雪杜鹃还——
  刘四姐(笑着)这是那个佃户的斜眼孙子学的。
  〔不断的杜鹃啼声传来。
  瑞珏(忽然)明轩,你记得我第一天来的夜晚,杜鹃在湖边上叫么?
  觉新(泫然)记得,那时候是春天刚刚起首。
  瑞珏(梦一般地迷惘)嗯,春天刚刚起首。
  觉新(绝望袭进他的心,凝视着她,沉痛地)现在是冬天了。
  瑞珏(声音低弱而沉重)不过冬天也有尽了的时候。(逐渐闭上眼)
  淑贞(忽然)大哥,你看,嫂嫂闭上眼了。
  觉新珏——
  〔大家匆忙却是静静地围上去,钱太太也推门走进。
  〔外面杜鹃一声声凄婉而痛彻地鸣唱着。
  〔窗外正落着漫天的大雪。
  ——幕落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①——《家》重版后记
  《家》这个剧本是根据巴金同志的同名小说《家》改编的。
  我记得是一九四二年,重庆的酷热如蒸的日子,我在重庆附近唐家论的
  长江上,浮泊着的一只江轮里,俯扑在一张餐桌上,写着这个剧本。那是一
  个不大的江轮的餐厅,早晚都很清静,只有中午和黄昏时,一些轮船上的水
  手和我一同进餐。他们见我打着赤膊,背上流着一串一串的汗珠,还在昼夜
  不停地写,一位中年人惊讶他说:“真是!你们写戏的,原来也很辛苦啊!”
  这一生,我忘却许多应该记住的事情,但这一句话,不知是否为了它的诚恳,
  我却一直记得。
  在那轮船上,我大约住了三个月,度过整整一个夏天。在这期间,我每
  写完一段落,便把原稿寄给我所爱的朋友。我总要接到一封热情的鼓励我的
  信,同时也在原稿上稍稍改动一些或添补、或删去一些。在厚厚的复信里,
  还有一叠复写过的《家》的稿子。自从我写《北京人》,我的所有的文稿都
  是经过我所爱的朋友的手,或抄誊过,或略加改动过。我的这位朋友,在“四
  人帮”横行时,经常不断地探视我,在相对无言中,曾给了我多大的勇气与
  韧力啊!但是她身体衰弱了,没有等到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到来,终于过
  早地离开我和孩子们。对于革命,对于社会,我的朋友是默默无闻的。然而
  我将永远感激她。因为她通过我,总想为人民的事业尽一点力的。
  如今,我和众多的文艺工作者一样,要鼓足所有的力量,为提高中华民
  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尽心写作,如果我身边仍然有我所
  爱的朋友,那该是多么好啊!
  但我将不气馁,决不停止我的战斗。我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为了祖
  国,为了谆谆教导我们的党,和许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
  自然,也为了我这小小的不能忘却的纪念。
  有一件事,必须在此地提的。
  那一年,当我终于完成《家》这个剧本,我送给已金同志看时,心里是
  很不安的。我伯他不同意我的改编,尽管大致情节与人物都是根据原作,但
  终有些不同的地方,而我的老友巴金同志读完后,便欣然肯定。这使我终身
  不能忘怀。
  当初,我把《家》的剧本交给已金同志时,他还是旺盛的中年,如今巴
  金同志却已满头的白发,似乎是皤然老翁。但我知道他有许多写作与翻译计
  划,他充满蓬勃的朝气,为着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我祝我的老友巴金健康长寿。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四日
  ①这是作者在
  1979年
  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山新一版时写的后记。
  一九四六年
  桥(多幕剧,只发表两幕)
  结我自由去认识,去想,
  去信仰,
  并且本着良心,自由地去讲,
  关于一切其他的自由。
  ——弥而顿
  人物表
  沈蛰夫——四十九岁,懋华钢铁公司总经理。
  沈承灿——其子,二十七岁,懋华钢铁公司炼钢厂副厂长。
  沈老太太——沈蛰夫的母亲,年六十八。
  凌光斗——六十四岁,懋华钢铁公司创办人,前任董事长。
  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