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节
作者:公主站记      更新:2021-02-19 09:28      字数:4974
  “娘说笑了,能孝顺你是媳妇的福气!”大少夫人说罢端着剩下一半的参汤离去,出了主院,她气得端着碗丢进了湖里,参汤浮在水面上瞟了一会儿,不多久消散了去。
  大少夫人一走,司马夫人道“娘这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府上的事情还得你多帮衬些。”
  “是,若娘明白,娘好生养着,还年轻呢,总会好的。”陶若宽慰。
  “你啊,就知道宽慰娘,娘的身子娘还不明白吗?比起以前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活了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看开了。”司马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说“安国候府不小,你可得多花些心思。”
  她点点头“娘放心,有娘督促着,若娘自然不敢怠慢的。”
  司马夫人这一病在床上躺了十几日才好了些,陶若每日打理家事,倒也不觉得过得慢,每日都去看看司马夫人,大少夫人倒是有心了,每次她去她都在,侍奉左右,陪着说话聊天,或者帮着端茶倒水之类的。
  陶若怎么会不明白她的用途,想着在司马夫人生病期间,以表孝心。以后司马夫人会看在她孝心的份上把家事交给她打理。
  如今她看来,这个机会恐怕不大,司马夫人明白,谁能打理好这个家事,她就算孝感天地,也不是打理家事的料。所以她丝毫不担心。
  倒是二少夫人时不时在她耳边酸溜溜的说上几句,陶若道“同样是媳妇,大嫂对娘可要有心多了,二嫂就不怕她一个人得宠了?”
  二少夫人觉得她说得有理,打理家事这件事情她插不上手了,若是得了司马夫人的欢心,总不至于亏待了她,还能落得一个孝顺的好名声。第二日她炖了一碗参汤过去。
  她先去,大少夫人后去,瞧着她陪着司马夫人说话,气得差点鼻子都歪了,二少夫人扭头对着她得意的笑。
  司马夫人的身子好些了,让陶若带着几个孩子过去给她瞧瞧,陶若教三个孩子,嘴巴甜一点,对他们的祖母多说些动听的话。
  他们很是乖巧,一张嘴跟抹了蜜似的,惹得司马夫人笑口常开。而大少夫人,二少夫人的孩子,瞧着只是羡慕,躲在奶娘身后不敢挨边。二少夫人暗暗在小儿子的手臂上捏了一下,他才支支吾吾的凑过去。
  司马夫人瞧着给了他一块点心,捏着明旿的小脸逗趣。
  一个上午下来,司马夫人心情高兴,大少夫人,二少夫人心里难受,暗自不屑,又暗自羡慕,想着回去要好好教导几个孩子,太丢脸了,一句话都不敢说,跟哑巴似的。
  中秋佳节的前两日,她在厨房和厨娘一起做月饼,第二日要送出去,司马夫人的娘家,大少夫人的娘家,二少夫人的娘家,还有王家。
  需要做的不少,府上的下人们也要吃的,不过那都是厨娘们制作的。司马夫人得知做月饼,把大少夫人她们也叫去了厨房,她坐在一旁看着,明旿趴在她腿边边吃红枣边看着他娘忙碌。
  月饼出锅时,大少夫人连忙给她准备了莲蓉馅的月饼,司马夫人拿着咬了一口“今年的月饼味道不错,你们累了一个上午了,都吃一点吧!”
  陶若点点头,让乳母准备着,她们移步坐在花园中的亭子里用茶吃月饼。倒也其乐融融,闲情逸致。
  月饼做好的倒也没她们什么事情,只要一笼一笼的蒸好冷着就行了,第二日打包好送出去,算是送节礼。
  下午明昭他们吵着要吃红枣,她带着他们在后院拿着竹竿打红枣,三个孩子欢喜的拾起地上的红枣,还不让奶娘他们帮忙,三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明昭拾起了一大捧还算乖巧,他看着坐在一旁的司马夫人,抱着红枣过去“祖母,祖母,你看昭哥儿拾了好多,全都给祖母吃好不好?”
  司马夫人听得心里一暖,给他擦拭了满头大汗,捧着他的脸,额头抵着额头“当然好了,昭哥儿最孝顺了,祖母可是没白疼你啊。”婢女洗了明昭拾的红枣给她吃,她觉得是她吃过的最甜的红枣呢!
  大少夫人得知他们在后院打红枣,带着女儿儿子过去凑热闹,容秀,明兼一起在捡着红枣,不知道明兼和明昭怎么了,只见明昭一把推开了明兼,明兼没站稳,被他推得来了给底朝天,随即哇哇大哭。
  奶娘们惊慌的各自护着自己的小主子,大少夫人见状,连忙给明兼抹泪,对明昭道“好好的,怎么推哥哥?”
  明昭看了一眼她娘,然小短腿一迈,躲在司马夫人身后,委屈的说“三哥抢昭哥儿的红枣,昭哥儿红枣是给祖母吃的。”
  司马夫人闻言,训斥大少夫人“两个都是孩子,他们都还小,再说了推了一下又怎么了,你一个大人跟小孩计较什么,瞧把昭哥儿吓的?”说着低声细语的哄着明昭。
  大少夫人瞧着心中不甘,陶若拉着明昭的手说“娘,要怪就怪若娘没教导好,怎么也不能让他推人。”说着对明昭道“昭哥儿,今日的事情是你不对,不应该推兄长,他是兄长,你要尊敬知道吗?快去道歉!”
  明昭听着点点头,看了看他娘,走到大哭的明兼面前,道“三哥对不起,都是昭哥儿不好。”
  大少夫人道“昭哥儿客气了,是兼哥儿的不是,应该让着弟弟的,对不对?”明兼扭头不看他,一副不乐意的模样。
  司马夫人瞧着心中有数,倒也没多说,他们别扭了一会儿,又开始拾红枣,这次是大少夫人拿着竹竿打红枣,一颗颗红果果的都落了下来。
  其他的几棵红枣树,小厮们踩在梯子上一颗一颗的摘着,那些红枣是用来晒干储藏的,自然要好一点。
  而她们打红枣不过是一种乐趣而已,不多久司马夫人面前多了很多红枣,都是孙子孙女们孝敬的。二少夫人听说她们在枣园,也带着三个儿子过来凑热闹。
  傍晚司马玦回来,陶若给他端了一碟月饼,一果盘红枣,他笑眯眯的吃了一个月饼,又吃了几颗有些摔坏了的红枣,陶若解释说是三个儿子的孝心,特地给他留着,他盛情难却的多吃了几颗,味道还是不错了,不枉费他心疼三个儿子。
  大少夫人瞧着儿子屁股上青了几块,一边给儿子抹药,一边恨恨的说“娘也真是的,受伤的是兼哥儿也没见她心疼几句,倒是推人的昭哥儿还有理了。”
  “少夫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夫人最心疼玉玦园那一房的人了,可不是一点委屈都不让他们受。夫人也真是偏心。”花枝忍不住嘀咕两句。
  大少夫人听得脸都黑了“哼,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安国候府上下没有人不知道了,她倒是有手段,一边哄得娘团团转,一边才伪善的装好人。以为得了娘的欢心就能得了这个家业,她是做梦,我这个长媳妇还在,还轮不到她那个三媳妇呢!”
  花枝点点头,很是赞同。
  第二日送出去了月饼,还有一包红枣,今年的红枣结得不少,司马夫人吩咐让送些出去给他们尝尝。
  中秋节司马夫人照样要入宫的,陶若和司马玦依然不能入宫,大少夫人又是一阵兴师动众的,打扮得富贵华丽的进宫,不过和其他夫人一比,倒也没出挑多少。
  司马玦无事则带着是三个儿子坐在乌篷船上,在荷花池玩了好一会儿,摘着不少莲蓬回来,三个孩子欢喜不已,一上岸就奔向坐在亭子里的陶若,献宝的把自己摘得莲蓬给他们的娘。
  陶若笑眯眯的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剥了莲蓬喂给他们吃,司马玦剥了几颗塞她手里,陶若笑眯眯的咬了几下,顿时觉得苦涩难挡,用袖子遮着嘴巴,皱眉“相公,你是不是忘了剥莲心了?”
  司马玦看了看自己面前,除了莲子皮根本没见莲心,而她的面前,堆着一小堆的莲心,他意识到自己确实没剥莲心,顿时不好意思起来“是为夫疏忽了。”
  陶若笑了笑宽慰“没事,莲心清火了!“
  他听得更加不好意思了,扭头假意看着湖面,原本想好好的体贴她一番,谁知道弄巧成拙了。
  正文 第一四四章 嫉妒
  陶若生辰;司马夫人让嬷嬷翻箱倒柜的给她找了一支她的镂空牡丹红宝石发簪送给陶若作为生生辰礼物;
  二少夫人说是想看看;陶若看看司马夫人,见她微微点头;她含笑打开锦盒;拿出镂空金牡丹看了看;受宠若惊的说“娘;这么贵重的礼物怎么了能收下,娘还是拿回去吧;若娘收不起!”
  “有什么收不起的;是娘送的能有什么收不起的;除非你是嫌弃寒酸了。”司马夫人故意压她。
  陶若为难“怎么会寒酸,是太贵重了。”
  大少夫人瞧着嫉妒得恨;这支金簪她也是进门没几日瞧着她娘戴着的,随后也不见怎么戴着,不过发簪很是好看,中间镶嵌着一颗红色宝石,单是那颗红宝石都不便宜,可不是寻常的玛瑙,玳瑁能比的。
  如今却送给了她,大少夫人瞧着都刺眼,忍不住酸溜溜道“若娘就别客气了,娘可是心疼你,不然也不会吧心爱的发簪送给你,别枉费了娘一遍好心,大嫂和二嫂就是想要也没有呢!”
  听出她话语里的酸味儿,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二少夫人笑说“大嫂羡慕就羡慕呗,怎的拉上我,若娘一向孝顺娘,又帮着打点家事,是该好好的奖励一番,娘可是公正之人,不会偏心的,前段时间大嫂生辰,娘不是也送了一只贵重的发簪给大嫂?” 一番话说下来,司马夫人含笑点头“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了若娘,趁着这个机会,娘自然好好好奖励她一番,你们放心,娘不是偏心之人,等如月生辰了,礼物也不会轻了的。”
  二少夫人笑着起身“多谢娘关爱!”几句话她也得了一支发簪,倒也不吃亏,余光瞟了一眼强颜欢笑的大少夫人,她得意一笑。别以为就她能得了贵重的生辰礼物。
  陶若生辰,收到不少礼物,虽然没做酒,沐雪,文瑜,王夫人还是让人送了些礼物过来,她一一记下,等她们生辰了,自然买更贵重一点的礼物送回去。
  被她们这样一说,陶若也不好矫情了“多谢娘的发簪,若娘很是喜欢!”
  “喜欢就好,来,娘给你戴上。”司马夫人招招手,陶若在大少夫人,二少夫人的目光下,不好意思的在司马夫人面前微微蹲着身子,让她给自己簪着发簪,她总觉得今日自己似乎出了风头。
  司马夫人对她这般的偏爱,她们看在眼里肯定不舒服,想来以后是得多留意一番,毕竟人心善妒,若是她们真的做了什么,她可就吃亏了。
  簪好发簪,司马夫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对大少夫人她们说“若娘簪着这支发簪确实好看,你们瞧瞧是不是?”
  大少夫人,二少夫人强颜欢笑的看了一眼,大少夫人道“若娘花容月貌,配着这支发簪可真是锦上添花了。”
  “大嫂说得对呢!”二少夫人压住心中的妒忌,含笑说。
  “两位嫂子缪赞了,是娘的发簪好看,倒是让若娘沾光了。”陶若谦逊的说了几句,给司马夫人续杯茶,几个人边吃点心边说话。
  午饭在花厅用饭,她吩咐厨房做了不少饭菜,都是大家喜欢吃的,倒也不是借着自己生辰,大肆挥霍什么的。
  一顿午饭吃得其乐融融,放下碗筷后,陶若让婢女们收拾碗筷,她亲自给司马老爷,司马夫人倒茶,摆着瓜果茶点。
  在花厅说话坐了一会儿,各自回去休息。
  司马玦一回去就拿出一个长锦盒给陶若,她知道是生辰礼物,其实他们是夫妻,一早送不就好了,每次他非得用了午饭才拿出来,让她猜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她打来一看,瞧着是一副画卷,以为是出自哪个名家之手,对于书法字画这些东西,司马老爷是最喜欢收藏的。
  她疑惑的让乳母帮忙打来一下,瞧着画上仿若真人的女子,温婉含笑,手执团扇倚靠在廊柱上,画中人可不就是她?
  “这是。。。”她意外回头。
  “是以前的,一直没画好,上色,今年腾出时间修饰一番,又拿去书斋装裱,作为你的生辰礼物,娘子可喜欢?”
  她当然喜欢,抚了抚画中人的脸,她点头。
  乳母笑着道“三公子画得可真好,不知道还以为是少夫人坐在画中了,可真是栩栩如生,传神得很。”
  司马玦笑笑,陶若又看了几眼,让乳母小心翼翼的收起来,乳母收好放在桌上退了出去。她一离开,司马玦抓住了陶若的手,问“你点头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知道他是故意的,她含笑不语,他抓着的她手捏了捏“若娘,你说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你说呢?”陶若反问,抱着锦盒进了里间,想着放在哪儿才好,左右张望了一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