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节
作者:公主站记      更新:2021-02-19 09:28      字数:4947
  不多久,客人越来越多,寿王妃招待不过来,让沐雪好还招待司马夫人她们,司马夫人询问贤妃娘娘可送了礼物,沐雪说是今个一大早就算了一对金锁出来。
  司马夫人听得满意,若是贤妃娘娘能诞下皇子,她也不只是贤妃,便是贵妃也不为过了。因着贤妃娘娘的宠爱,安国候府得了不少荣耀,几位公子借得了重用。
  府上也请了戏台子,陶若她们陪着司马夫人看戏,陶若抱了一会儿婴儿,瞧着眉目干净,,眉眼越来越像沐雪倒也忍不住逗弄一番,小郡主玉雪可爱,惹人喜欢。
  沐雪瞧着,道“三嫂似乎喜欢女儿,不如以后生一个女儿?”
  “你三哥有这个想法,不过想着等三个孩子大些了,再生养一个!”还别说,他听来的那种方法,倒也有效,照样同床,只要不弄在里面,倒也不会怀喜。
  “三哥这是心疼三嫂了!”两人咬耳朵说话,倒也不怕被人听见了笑话,司马夫人瞧着她们感情甚好,倒也不担心以后陶若当家,会亏待了出嫁的女儿,毕竟她们从小交好,比姐妹亲厚。
  下午时一同离去,寿王妃,和沐雪亲自相送,寒暄了几句她们便上了马车,马车行驶了一会儿,司马夫人想起了什么,说“去年倒是个好年,沐雪生了儿子,听说荣国府的四少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
  “是,前些天还去喝了满月酒呢!娘记性真好!”陶若笑着说。
  司马夫人笑笑“女人最大的本分便是为夫家开枝散叶,其他的倒也不图什么了!”陶若听着点点头,并未多说,免得一句话不对惹恼了她。
  司马夫人说了几句,倒也不再多说,接过她倒的热茶,喝起来。
  王老爷二月初四生辰,他虽然去衙门,作为儿女的人还是要给她祝寿的,陶若算是王家的半个女儿,自然也不能失礼了。她带着乳母和礼物上门,三个孩子一个都没带着。
  王夫人瞧着她回来笑着招呼她坐下,两人闲话家常几句,谢清霞不多久,瞧着陶若神情依然淡淡,陶若也没多好的脸色给她,淡淡的行礼坐下,听说过了元宵没多久王远之就去了边关,陶若也送了口气。
  她们坐了没一会儿,文瑜的车架到了,她一回来陶若也松了口气,等着她和王夫人寒暄几句,便和陶若坐在一起,两人亲亲热热的说着话,把谢清霞晾着,谢清霞也不在意,和王夫人说着话。
  快午饭时,文珠带着孩子回来,是个女儿,才几个月大,她也不怕冷着孩子,毕竟是二月初,天气不热。
  几个人站在一起,明显她显得寒酸极了,文珠还特地打扮了一番,如今一看,还是她最寒酸,心里很是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给王夫人请安了便坐着,王夫人客气的询问了几句,让移步外间用饭,再叫上两位姨娘。
  陶若瞧着赵氏护着肚子,明白她这是有喜了,想来还不到三个月,王夫人对她也是在意,让人好生伺候着,倒是把谢清霞挤到一旁了。
  如此一看,谢清霞在府上也不见得多愉快,想想便觉得她也挺可怜的。
  午饭后她和文瑜去青瑜园说话,文瑜说了不少在荣国府受的气儿,让陶若给她拿主意,无非是些后院的争宠之类的,文瑜的相公是庶子,在府上的地位并不高,连带着被其他嫡子媳妇看不起也是常有的事情。
  陶若让她多讨荣国夫人欢心,若是得了她的眼,在府上也有地位,让她不要表现得太过厉害,要温顺,要恭谨。
  文瑜一一记下,想着回去就按照她说的去做,文瑜知道陶若在府上很得司马夫人疼爱,她还听荣国夫人夸赞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想来她说的不会有错的。
  直到离开王府,她和谢清霞也没说上话,这让她有些奇怪,平时谢清霞可是遇不上也要找机会说上两句的,这次倒不像是她的作为了。
  转念一想,她识相了也好,免得给自己添堵。
  回了安国候府,陶若去了主院问安,司马夫人和她说了几句让她回去休息,陶若去了厨房吩咐几句这才回了自己的园子。
  三个孩子在园子里玩耍,奶娘扶着明旿走两步停一下,又走两步抱着,他倒是玩得很高兴。
  看见她回来三个孩子都很高兴,娘娘娘的叫着,她一个人抱了一下,又让乳母拿了红枣给他们吃,最后抱着明旿逗趣,看着明昭兄弟在园子里你追我赶的玩的不亦乐乎。
  府上的其他两位小姐也到了及笄的时候,三小姐司马沐华二月二十六及笄,司马夫人把陶若叫到身边,让她帮着些,厨房的事情依然交给她打理,让她跟着多学学一点,陶若点头,进进出出的听从司马夫人的差遣。
  大少夫人想挨边尽力,被司马夫人一句好生修身养性给堵了回去。在园子里生了半天闷气,进来大公子是越来越不喜欢她了,总是去偏房坐坐,看看。她又是一股闷气堵着,嫉妒得很。
  三小姐虽然是庶出,终究是安国侯府的小姐,倒也不能怠慢了。及笄那日府上来了不少女眷祝贺,司马夫人亲自给她行及笄打理,开脸挽发,按照礼制一步一步来,给她穿上艳丽的衣裳,戴上漂亮的发簪珠钗。
  这闺阁女子一过了及笄大礼,便会有人上门求亲。陶若在司马沐华及笄没多久便被佟氏请了过去喝茶。
  她进门这几年,与两位姨娘并不是特别亲近,她们也没特别的示好,今日把她请过去,陶若还是有些意外的。
  两人见礼后寒暄几句,佟氏准备了茶点请她喝茶,喝得差不多是,佟氏开始说道正事上了,她说“若娘如今在夫人面前说得上话,姨娘斗胆有些事情想请若娘能够在夫人面前提上两句。”
  “姨娘客气了。这有些话姨娘不如当面跟娘说,转来转去的容易变味的。”陶若不想揽麻烦上身,委婉推辞。
  佟氏笑着摇摇头“这话啊还是得经过若娘的口呢!”说着她拿出一个锦盒给陶若,说“姨娘瞧着若娘喜欢玉簪,前些天去了首饰店敲了敲,觉得这支玉簪不错,若娘戴着肯定好看便买下了,若娘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陶若只是看看了一眼几透彻的玉簪,推了回去“姨娘客气了,能说上话自然会说,若是姨娘为了三小姐的事情,大可不用担心,娘会为三小姐谋得一个好婆家的,毕竟她也是府上的小姐不是?自然不会亏待了她!”
  听她一语道破自己的想法,佟氏暗暗惊讶,道“若娘说的也是,不过有些事情,三小姐还得仰仗你这个三嫂帮衬着一些。”
  “姨娘放心,只要是好事,定然不会袖手旁观的!”她说“厨房还有些事情要吩咐,若娘也不好多留了,改日再来拜访了。”
  佟氏点点头,听着她一番话暗暗松了口气,知道她言之有理,倒是自己多虑了。
  正文 139第一三八章 丑事
  如今的安国候府在金陵城可是煊赫鼎盛的人家;别的不说;单单说贤妃娘娘在宫中受宠;为皇上生下了小公子,如今说是已经传出怀喜四个月;若这胎是皇子;皇上老来得子;定然是欢喜不已;对安国候府的嘉奖肯定不会少。
  安国侯的爵位不可再升,便把贤妃娘娘的几位兄长翟升重用;司马老爷也是在朝中身居要职;一派显贵之气。
  因此;司马沐华虽是妾室所出,她一及笄还是有不少大臣遣媒人上门探口风;司马夫人倒是慎重,好生招待着,却也不轻易漏口风,
  等人一走,她问陶若“若娘,你说该给沐华找一户如何的人家的好?”
  “娘,三妹的婚姻大事理应娘做主,若娘插嘴于理不合啊!”陶若婉言推辞。
  司马夫人听得满意,说“你说吧,是娘让你说的,无妨,好坏都不会怪罪于你。”
  陶若点了点,道“娘只当听了个笑话吧,若娘最笨,心思也笨。”司马夫人笑了笑不语,她说“三妹妹是庶出的女儿,自然不能抢过沐雪的风头,所以,廉王府的亲事不能答应。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可答应,如此在三品以上,一品以下的官员中,挑选与府上交好的,有利的,品行不错的人也就是一段佳话呢!”
  “若娘还真是说道了娘的心坎里了,娘可真是没看错你!”陶若说的正好是司马夫人考虑的,如今发现两人想法一致,倒是有一种默契的感觉,而且,司马夫人发觉陶若的处事越来越像年轻的自己,心中更是欣喜。
  “娘说笑了,若娘不过是胡言乱语而已!”陶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司马夫人笑笑,拿着她的手拍了拍“胡言乱语能够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是不易了”她说“娘再问你,你说这些人中,选哪家的公子最好?放心说罢,娘不会责备于你!”
  陶若想了想说“昨日骠骑大将军夫人来了府上,听她的口气有意结亲,虽然是武散官,可府上的公子,却是个个英勇善战,军功卓越,若是。。。”
  陶若还没说完,司马夫人摇头道“若娘,武官不可!”
  陶若一时不解,司马夫人道“安国侯府已经是文官中的风头人物,贤妃娘娘身怀龙种,若是生下小皇子,而安国侯府又于武官结亲,如何都会被人怀疑意图不轨,文武原本就是不相容,若相交,便是会引起天子的疑虑。如此不行!”
  陶若听得一身冷汗,正要下跪请罪,司马夫人拦住了她,说“无事,不知者不怪,以后你就会把前朝与后院的事情联系起来的。”
  她点点头,问“娘属意谁家?”
  司马看了她一眼,笑着道“今日的工部尚书家的倒是很有诚意,再则是给嫡子娶亲,沐华嫁过去也不会委屈了!”
  “娘亲说的有理,听说工部尚书公子饱读诗书,才华出众,一表人才,与沐华倒也是一段佳话。”
  如此,司马沐华的亲事定了下来,不多久工部尚书夫人便让人上门提亲,司马夫人手下礼品,答应这门亲事,而佟氏让人请陶若过去坐坐,陶若并未推辞,在听佟氏感激之言时,她说“姨娘客气了,这些都是娘给安排了,若娘可受不起你的感激,娘一心为了府上的事情,沐华也是娘的女儿,自然不会亏待了她的。”
  她说“姨娘若是要感激,就多去娘的园子多侍奉一下吧!”说着她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也不想多应付佟氏,她可不敢居功。
  桃李盛开时,春日算是真正的来了,陶若无事跟着司马夫人学习处理府上的事情,厨房她已经打理得井井有条了,绣庄的春衣送来时,她给司马夫人过目,司马夫人看了一眼,让她一家一家让婢女送过去。
  陶若点点头,大少夫人无事过来陪着司马夫人说话,投其所好的,也看了几本经书,倒是让司马夫人对她好了一些,没事让她抄抄经书。今日瞧着衣裙好看,又侍候司马夫人更衣试衣服,陶若寻了一个借口离开,她总要给大少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不是?
  陶若带着自己院子里的衣服回去,其他的都让婢女一一送过去,孩子们都是喜欢喜新厌旧的,她的衣服一拿回去,他们就吵着要穿上,陶若没办法,让奶娘给他们换上,这才乖乖跟着她识字认书,倒是让她哭笑不得。
  天气好时,她若是无事就会和两个孩子在园子里放风筝,他们也喜欢,多次看见园子里的风筝,府上的其他孩子也会过来一起玩。
  容秀也想去玉玦园,大少夫人瞧着天空中飞的各色风筝,瞪了容秀一眼“纸鸢有什么好玩的,回去坐着。”
  容秀害怕她娘,老老实实的回去坐着,小手拿着针线学习刺绣,大少夫人扫了一眼,在心里哼哼两声,让花枝关了窗户不让容秀看见。
  陶若她们园子里倒是欢声笑语一片,有时司马夫人也坐不住,去玉玦园看看,大人坐着喝茶说话,四五个孩子在园子里玩得满头大汗,倒也其乐融融,看着就让人高兴。
  大少夫人得知司马夫人有时也过去时,让容秀在园子里放风筝,她们都不怎么会,多次放不上去,气得大少夫人黑了脸,婢女腿都跑瘸了这才把风筝放上去,可她们园子里人太少了,司马夫人压根不想过去坐坐。倒是让她白费了一场心思。
  春夏之交雨水甚多,一连下了好几场雨,陶若无事就教习两个孩子识字认书,又陪着他们做游戏,时间倒也过得快。
  木华的亲事在四月初十定了下来,等六月底出嫁,司马夫人把陶若叫去,让她帮着置办些嫁妆,陶若有些受宠若惊,推辞了几句便应承了。
  第二日是双生子三岁生辰,司马老爷和夫人向来看重他们,自然不会亏待了这对双生子,让陶若好好热闹热闹,就连司马老爷中午还回来用午饭,也不怕来路奔波。她都这样了,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