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节
作者:公主站记      更新:2021-02-19 09:28      字数:4963
  “她又用了什么狐媚手段,居然让安国候府不计较身份地位的迎娶她这样一个不要脸的孤女?”
  雪霁听着不敢胡乱出声,毕竟她也觉得这个表小姐真是好手段,一边把大公子迷住了,这边又迷住了司马公子,还让二公子为了她下药,可真是有手段的狐狸精。
  人说狐狸精最后媚=惑人心,表小姐恐怕是狐狸精转世吧?
  “凭什么,凭什么,姨娘,凭什么她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能嫁娶安国候府,凭什么我这个堂堂的王家小姐要嫁给一个小吏?”文珠得知消息,气得哇哇大叫,气着就要去找王夫人理论。
  乐氏连忙抱住了她“珠儿,你别冲动,难道夫人的耳刮子还没吃够吗?你这样去一定会受到责罚的。”
  “责罚就责罚,总比被她们欺骗了的好。”文珠不顾乐氏阻挡,非要去找王夫人理论,乐氏没办法,知道她这是不撞南墙心不死,非得头破血流了她才甘心。
  果然没多久,文珠脸颊红肿,一脸泪痕的回来,乐氏早料到,如今看着还是心疼,毕竟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十月怀胎的苦,只有生下她的人才知道。
  文珠看见乐氏,委屈的扑上去,嚎啕大哭“姨娘,姨娘,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我不甘心,为什么安国侯府会看上她,她何德何能,无身份,无地位,她怎么能嫁入侯爷府?”
  “好了好了,姻缘天定,这都是命,你不甘心也没用。”乐氏安抚道“等钱生当大官了,你也是大官夫人,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再说你可是正室。”
  吃了半辈子妾室的苦,乐氏觉得就是小门小户,只要是正室都过得比大门大户得宠的妾室好。
  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她嫁入安国候府还不是正室,还是嫡子,还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娘,我不活了不活了。。。为什么我这么命苦,为什么?”若是她能嫁入兴国侯府就是死也知足了,可是,可是他已经娶妻。
  王恒之得知安国候府向王家求娶陶若,还是那个比他出众许多的司马绝玦,他的心像是被挖了一刀,难受得他觉得呼吸都有些疼。
  王夫人观察他的神情,把他痛苦的神情尽收眼底,不动声色道“这是一门好亲事,陶若毕竟是我们府上出去的,她又从小养在府上,除了我们王家在没有其他亲近的亲人,以后王家就是她的娘家。”
  “若娘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能合司马夫人的心意,嫁过去她就跟着享福了,你也把心收收,多关心关心清霞,她才是你的妻子,是跟你共度余生,白头偕老的人。”
  “娘,孩儿知道了,若是没什么,孩儿先走了。”王夫人不再为难他,该说的都说了也就够了,再说陶若嫁了人,他也就不会再存着念想了。
  虽说对王家百利无害,可王夫人心里还是不欢喜,没想到她那么好命,倒是让人嫉妒得很。
  王恒之失魂落魄的回了园子,想起他娘的话,他心中抽痛,若娘要嫁人了,还是比他出众的安国候府公子。他是应该替她高兴的,可他嫉妒了,不愿意她家人,就这样一辈子生活在园子里他都愿意。
  可是。。。
  闭了闭眼,王恒之觉得难受极了,官袍未换坐在书房不让任何人打扰。谢清霞冷笑了一下,凉凉的想,想必是为了那个女人,她要嫁人了,他心里不舍了,嫁人了好,断了他的念想。
  谢清霞原本想让雪霁出去说说她的丑事,坏了那个女人的名声,搅了这桩亲事,可她想来,若是这桩亲事搅黄了,她这个相公还不整日整夜的想着,念着?
  只有她嫁人了,成为别人的妻子,他们才能端了念想。免得她整日担心,若是那日那个女人说服了娘,把她纳为妾室,她在这个园子里可是一点地位都没有,那个女人太可怕了,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会拿针扎人眼睛的女人,可见她有多狠心。
  这样一想,谢清霞也不会理会书房的人,以免讨嫌,他本来就讨厌自己,虽然她不想承认,事实就是如此,否则也不会在成亲洞房之后,就再也没和她做那档子事,虽然同床,只是各睡各的。
  这让她觉得无比的委屈丢脸,却又不好对她娘说。
  陶若知道司马家上门求亲的时间不晚,王夫人把她叫去却是用了晚饭之后,她行礼道“见过姨母!”
  王夫人看了她一眼道“今天有人上门求亲了,是向你求亲的。”陶若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王夫人冷眼看着,问“知道是那户人家吗?”
  “不管是哪户人家,我都不嫁。”陶若倔强道。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有人不计前嫌娶你就够了,你还有脸子拿乔,你那点心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恒之就是下辈子都不可能。”
  陶若沉默不语,王夫人气得一时没说话,屋子里安静了半天,王夫人气消了些,道“今日司马家上门求亲了,以后老实的呆在府上,别胡思乱想,你是王家养出来的人,王家就是你的娘家,以后嫁去了司马家,也应该为王家多想想。”
  “我不嫁!”再次出声道。
  王夫人气得脸都绿了,起身就要扇耳光,陶若仰着头,她倒是要看看她现在敢不敢打她。说不嫁是为了气她。知道自己多不识好歹,她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就不可能有意外。
  因此她肆无忌惮了,就想气气她,看她生气的模样,她心里欢喜不已。
  王夫人顾忌着以后,若是如今把她打了,以后她去了司马家,若是记着今日的巴掌。倒是得不偿失了,所以现在得对她好一定。
  扇耳光的手改成抓着她的手,道“若娘,安国候府可是多少世家小姐想嫁进去的,你若是不识好歹,悔亲也不是不可以,那你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悔亲的人可是嫁不出去,倒是你去庵里做姑子吧!”
  陶若听着不言语了,王夫人看着满意了,道“回去歇着吧,没事别乱走,好好的在园子里修心养性,别去了司马家丢了王家的脸面。”
  陶若依然不语,只是福身行礼,缓缓离开。
  她一走,王夫人掀了茶杯“不知道好歹的东西!”如果不是司马家看上了,也不会轮着她。
  柳月看着她生气,劝说道“夫人别气了,表小姐就是这么个脾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王夫人哼哼两声没了言语。
  正文 101第一百章 手笼
  文珠的亲事定在十二月;陶若在王家排在文珠之后;她的亲事自然不能在她前面;所以得把文珠嫁出去了才能准备陶若的亲事。
  王夫人想着接二连三的嫁妆顿时有些头疼了;这一年店铺的进账不多,还没以前一个月的进账多;她都快愁死了。
  为了这个嫁妆;她可是把以前存着的银子都拿出来了。文珠哪里可以寒酸一点,可司马家自然不能寒酸了。不然可不被人笑话了。
  文珠得知听了亲事,也不去找王夫人闹了,她知道找也是白找,他们决定的事情她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想着她整日以泪洗面,觉得自己真是命苦,她们一个比一个好,文琬去了皇宫享受荣华富贵,谢清霞那个女人进了他们府上,以后会是王家的女主人,那个不要脸的东西嫁去了安国候府,又是一门天大的好亲事,她何德何能?
  文瑜那个小贱人就更不要说了,王夫人还能委屈了自己的女儿,她原本想进宫,如今成了泡影,她想嫁去兴国侯府,可人家已经娶亲了,她觉得自己就是最命苦的人。
  文珠过得浑浑噩噩,以泪洗面。陶若倒是过得平平静静,得了司马家的福气,自从司马家上门提亲之后,王夫人就吩咐下去,在饮食穿着方面,对她好了许多,到了以前还没闹翻的时候。
  想来是为了讨好她,毕竟以后她可是侯爷府的人了,乳母,铃儿,小薇她们在府上也得了仆人们的讨好恭维。
  重阳节她是照样要出门一趟的,头天她给王夫人说了,王夫人思量了一会儿,点头准许她出府去祭拜。
  用了早饭她换了一身素色衣裙,马车府门外等着了,她带着面纱出门,乳母,铃儿跟着,除了车夫,还有一位小厮,这倒是王夫人的厚爱了。
  马车轱辘轱辘的出了城,陶若跪在她爹娘的墓碑前道“是不是爹娘看女儿太可怜了,所以给了女人这样一桩好姻缘?”
  自然无人回答她的,千言万语都之化为一抹苦笑,她说“爹娘放心吧,以后会好的,都会好了,女儿不会有事,女儿很坚强的。”
  下山进城,她们都有些饿了,乳母建议去酒楼坐坐,陶若点点头,她们去了凤舞街的酒楼。她还是第一次来,这个酒楼还是她的店铺,她们并未惊动掌柜的,一切出面都是羽宝斋的掌柜的。
  她们要了一个包厢,乳母让车夫和小厮去楼下用饭。用了午饭她又去了羽宝斋,觉得前面的都不好看,与掌柜的对了一个眼色,她去了里面,乳母和铃儿在外面等着,小厮车夫站在马车旁等着。
  陶若听着掌柜的说话,等他说完,她说“谣言可以不用传了,反正很多人都已经不上门了,久了会被发现的,若是他们的店铺出租就租下来,做点食盐和茶叶生意都行。”
  “是,小的记住了!”掌柜的点点头,对这个主子,他想来是敬佩的,以前不知道是个小主子,因为总是那个妇人出面,后来知道背后的主子一个没及笄的小姐,他都惊讶了,不过他家主子确实有经商的天分,这些年他也赚了不少,有心想自己做店铺,无奈有字据在她手上,没她的准许,他是不能随便开属于自己的店铺的。
  半个下午时她们回府了,陶若去给王夫人问安后离。
  日期一定下来,王夫人就买了大红的锦缎给文珠,让她做嫁妆,文珠哭了几日,看着红色的锦缎,倒也没说什么了,就算她哭死他们也不会改变主意,她只有认命的份,在乐氏的帮助下开始缝制嫁衣。
  陶若倒是没想到云氏还有脸上门,与她交情不深,她被关着时自然不会往来,以前也闹得不愉快。
  只是如今她待嫁闺中,对方还是安国侯爷府,云氏肯定坐不住了,让婢女提着一个食盒,食盒里放着一碟点心,她道“今日做了些点心,表小姐若是不嫌弃就吃一些吧。”
  陶若看了一眼碟子中还算精致的点心,笑了笑道“让云姨娘费心了,只是我这牙有些不舒服,不喜欢吃甜食。”
  知道牙不舒服时借口,云氏也不好说什么,笑了笑,道“这可不好,表小姐还是请大夫瞧瞧的好。”
  “有劳云姨娘记挂了,过两日应该会好的,倒也不用请大夫。”她勉强敷衍着。
  屁股仿佛黏在椅子上,云氏赖着不走,和她说着说那,陶若不想敷衍了,道“若是无事,云姨娘还是先回去吧,我还有些事要做呢!”
  她都逐客了,云氏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坐下去,起身和她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她一走,陶若对乳母她们道“以后她来就说我休息着,或者有事忙着,别让她轻易进门。”
  “奴婢记住了!”乳母道“这个云氏可真是墙头草,以前小姐被关着的时候她还在后面嘲笑,如今小姐身份不同了,她就来巴结了。”
  陶若听着没说话,云氏就是那种吃软怕硬,捧高踩低的人,她很久就知道了。
  下午文瑜过来找她说话,文瑜过来,王夫人也没说什么了。她不说文瑜便放心大胆的过来找陶若,两人说这话日子倒也过得很快,眼眶这就要下雪了,文珠成亲的日子是腊八那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下雪没多久,沐雪送了拜帖来府上,第二日她便上门拜访了,陶若和文瑜含笑出去迎接,谢清霞知道不是来找她的,她之露了一个面,并未和她们多说,她看着陶若她们就眼睛疼。索性眼不见为净。
  三人去给王夫人请安,王夫人让文瑜好好招待沐雪,文瑜含笑点头,和她们一起去了红芜园,园子里点着炭火暖烘烘的,她们解下披风让婢女挂着,说说笑笑的坐在软榻上说话吃点心,陶若让乳母坐了咸成的特色点心,她们吃的不错,倒也吃的欢喜。
  三人好久不在一起,有一大堆的话要说,说说笑笑的就到了中午,王夫人让人请她们去主院用饭,谢清霞也在,陶若并未和她说话,一桌的的人安静的用了午饭,有陪着王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她们才离开。
  文瑜要回去休息一下,陶若带着沐雪去了她的红芜园,两人刚坐下没一会儿,沐雪让婢女拿了一个包袱出来,道“这是三个让我转交给若姐姐的,若姐姐看看可喜欢?”
  沐雪说话时含笑看着她,陶若听说是司马玦送的,心里有些怪异,还是不好意思的脸上发烫,打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