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津股巡览      更新:2021-02-19 07:54      字数:4937
  残酷,便想起昔日在学校图书馆结识的朋友——《读者文摘》,苦于无钱订阅,于是磨缠同学小杨,求他在给我投刊前先让她阅读那本不属于她的《读者文摘》,从中汲取生活的勇气。
  一种异样的情绪在我心里升起。终于,在那间低矮的茅草屋里,我觅到了那双无助又受了惊吓似的眼睛。“生活太沉重了。”她轻轻叹息道。我挺了挺胸,那篇《生命的烛光》在心头掠过,于是一字一句地对她说:“长夜终被征服!”而后递给她我积蓄多年的《读者文摘》,便离去了。
  后来,我便常光顾那间茅屋,帮着熬汤送药照顾她母亲,也和她探讨《读者文摘》的精义;再后来,我和朋友东拼西凑集资使她进了镇办工厂;她母亲的病有了好转,她有了位很笃实的男友。
  当一切都有了转机时,女孩常对我流露出感激之情。每当此,我便阻止说:“其实,天上与《读者文摘》为友者本是一家人。”
  经历过此事后,对那原本结在心中的疙瘩也豁然有了祛除的偏方:这世界原本有炎凉的一面,《读者文摘》也并不是上帝拯救一切的万能之手。然而,有了那爱心铸成的支柱,才能在人心的苍穹中撑起一角蓝天。“看清这个世界,而后爱她。”这岂止是一层境界?!
  
  Number : 6477
  Title :一刊架起两岸情
  Author :彭荣生
  Issue : 总第 126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我和台胞柯露露小姐在机场分别的时候她很激动。虽然五日的寻祖之行没有找到亲人,但由于有我们这些对台部门的同志相伴,父老乡亲的热情款待,她在家乡过得还是很开心。她拉着我的手哽咽着:“彭先生,彭先生……我回去给家人说我找到亲人了,故乡的人都是我的亲人……”说着她从兜里掏出一支刻着兰花的钢笔,无论如何要留给我做纪念,看是一支普通笔,又推辞不过,我只好收下了。可是用什么回赠呢?翻遍行李袋,只有那本刚收到的1990年第1期《读者文摘》,权用它做礼物了。我用那支兰花钢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了几句赠言:“悠悠人世,云阻山隔,唯有友情,网罗五湖四海。”然后很不好意思地送给她。谁知她却像得到珍宝般的紧紧地捧在胸前,连声道谢……
  柯小姐离去后,这一幕也很快在我脑子里消逝了,因为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分别的场面毕竟太多。
  想不到两个月后,我收到柯小姐的一封来信。她说她回到台湾后,她的一帮好友姐妹,对她带回去的礼物最感兴趣的是那本《读者文摘》。他们争相传看,都认为是一本很好很好的杂志。他们又问那写赠言的是何许人。她说是大陆一个很有才气的很帅很不错的小伙子。于是她的那帮姐妹们出于好奇,同时也想了解大陆,就想同这位“很有才气的很帅很不错的小伙子”通信,云云。看了柯小姐的来信,令我啼笑皆非,一个五大三粗的山野蛮子居然很帅……不过我倒很乐意和她们通信,一是我也想知道台湾青年在干什么,想什么;二是我的对台工作有交友、宣传的任务。
  果然不久,一位在某德育护专任教的叫杨荷的小姐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她极认真地读完了那本《读者文摘》。她认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从内容到形式,给人一种隽永、高雅、清新、自然的感觉。文章不仅富有哲理性、知识性、使人受益,还十分耐读,余味无穷。她说,杂志中那篇《吾貌虽瘦,必肥天下——周总理逝世经过》的文章她读了三遍,流了三次眼泪。周恩来也是台湾众多青年崇敬的伟人。读了那篇文章,更增添了他们对这位伟人的敬仰之情。末了,她希望我多给她谈谈大陆青年的理想和追求,有什么好书介绍给她。
  我给杨荷小姐回信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这个老读者对自己所钟爱的杂志《读者文摘》的看法;二是周总理在大陆青年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三是我们这些大陆青年实现“四化”的理想和抱负。后来杨荷小姐来信说,她把这封来信读给她的学生们听了,大家都因为能了解大陆而兴奋不已。
  以后又有一位姓许、一位姓黄的台湾小姐给我来信,除了谈社会、家庭、理想、道德等方面的话题外,也都说到了那本《读者文摘》。我都尽我所能一一所复,尽量满足她们感兴趣的问题。
  我和这几位台湾青年保持了长期的通信联系,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今年三月,柯露露小姐给我寄来一个极精致的“好友通讯录”,那上面有三十几位“好友”的姓名和通讯地址,除台湾外,还有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好友,我的姓名和地址也被收了进去。她在信中说,为有我这个大陆的好友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我也很高兴,因为这就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外界、介绍自己的更广阔的空间。这真是:
  莫说海峡难相通,
  一刊架起两岸情。
  
  Number : 6478
  Title :红色的拐杖
  Author :钟淑坚
  Issue : 总第 126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那一年,我十八岁。
  十八岁的姑娘,应是如酒似蜜,娇媚万千的。但我却因残疾而不美丽。在我仅半岁时,可憎的小儿麻痹症使我双足残废,不幸的人生由此开始。
  中学毕业一年了,我仍然找不到任何工作。待在家里,空虚、悲怨、自卑、绝望。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自身的价值,真没意思!
  在这些灰暗的日子里,唯一渴望的是每月收到《读者文摘》,就像别人每月领到工资一样。每当得到它,仿佛一个穷人得到一笔财富,总舍不得一下子用完,要慢慢地享用。它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1986年2月,我在《读者文摘》里读了一篇短文《一根小拐杖》。那小故事说: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靠拐杖走路。有一天,他爷爷趁他不在意把拐杖染成红色,使他高兴了。后来颜色不再新奇时,爷爷又给它挂上个银铃,使孩子走起路来很神气。孩子长大后做了医生,他把那红色的小拐杖挂在诊室的墙上,把爷爷的教训传给病人:勇于负起重担,就不觉担子沉重了。
  读过后,我热泪纵横,我觉悟到,自卑与消沉,使我软弱不堪。这篇短文给我的鼓舞,何止一根拐杖给我的力量!我决心要振作,勇于承担人生的沉重,去热爱生活,我把自己的拐杖也涂成红色,像一把火炬,燃亮我生活的迷途。
  为了解决工作问题,我决定自谋出路,在路边,开了一个小档摊。一把太阳伞,一个小木箱,撑起了我的生活。红拐杖让我克服了一切心理障碍,使我勇于面对现实。还在看档的闲暇之时,自学起大学中文课程。自命为“路边大学”。
  现在,我的生意扩大了,大学的课程也自修完了。一个残疾人,撑着一根红拐杖,终于可以自强自立地生活了。
  
  Number : 6479
  Title :上帝只掌握一半
  Author :罗秋菊
  Issue : 总第 127期
  Provenance :《涉世之初》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
  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
  Number : 6480
  Title :湖畔奏鸣曲
  Author :列金娜·埃泽拉
  Issue : 总第 127期
  Provenance :文学故事报
  Date :1991。12
  Nation :苏联
  Translator :
  鲁道夫慢慢腾腾走在通往托马林田庄的林荫道上,他是为了借船才到这个面对“游蛇湖”而远离集体农庄中心的住家来的。原以为将会与一个男人交涉此事——那样事情就简单多了。结果遇着个女的——劳拉。当时,她正在用一把相当钝的锯子锯一块厚木板。
  “有事吗?”她抬起头。那张长方的、完全没有晒黑的面庞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令鲁道夫感到几乎是一副绝世禁欲的神情。
  “是艾迪斯派我来的。维亚泽村的船全都坏了,所以让我……”
  劳拉稍稍思索了一下,说:
  “我答应您用到明天晚上。当然,这时间太少了,但是星期一早晨我必须去滨湖镇。”
  “我一定按您说的时间放回原处。”
  劳拉微微一笑。她把围裙解下来,拿着钥匙,两人一同向暮色渐浓的湖边走去。湖畔的景色,连同那些黑沉沉的树木、小船和系留小船的处所,就像一幅漆画。
  鲁道夫出于礼貌,道了声:“那好,明天见!”就迈步上船,撑离了湖岸。
  “再见,医生!”
  鲁道夫心里一惊。原以为邻近各村对他都还不了解,看来他未免有点天真。乡下的一切事情都传得很快。
  小船伴随着轻轻的潺潺水声远离了湖边小栈桥,那女人还一直站在原处。她那匀称的身影掩映在深暮时分忧郁、晦暗的光线之中。鲁道夫向她挥了挥手。她没有回答。
  劳拉是村里的女教师,她的丈夫里奇因酒后打猎,误将同伴当猎物打死,被判了刑,还在狱中。劳拉带着一双儿女马里斯和扎伊加,跟婆婆和小姑住在这个托马林田庄。很显然,这个由老弱妇人组成的家庭,主要的劳动和家务都落在劳拉的身上。眼下因水井上的辘轳坏了,明天早上做早饭的水也没有了,她必须趁天还看得清楚,把辘轳修出来。在婆婆的帮助下,两人架起了新的辘轳,打上了一桶沉甸甸的井水。婆媳俩都高兴地笑了。
  忙完一家人吃晚饭,安顿好孩子们睡下,劳拉坐在沙发上等着外出跳舞未归的小姑。不知不觉地,她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第二天天刚破晓,鲁道夫已经到了湖上。直到天快黑了,他才把钥匙还给劳拉的婆婆,当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家。
  鲁道夫是里加来度假的医生。他被那种疯狂的生活节奏、病人、女人折磨得疲惫不堪之后来到这里,钓鱼、采蘑菇、劈木头、打水、收拾房顶,或赤露着晒得黑黝黝的身子,在荒僻、杂草丛生的湖畔走走,精神得到暂时的休息。
  他前天才刚刚来到这里,此刻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乱如麻地想着……
  鲁道夫的思绪突然被打断了——电光一闪,他看到苹果树之间有个打着漂亮雨伞的人影。接着,地面上又像被黑水淹没了一段,罩起了一片黑暗。他倾耳听听,只有雷声,鲁道夫立刻深信是自己错了。但马上他又听到了狗叫声,接着有间房子的灯开了。房东叫了声他的小名,鲁道夫一边穿衣,一边下楼梯。
  “托马林家的劳拉,她孩子病了,所以才来请你。”房东在下面大声说道。
  “晚上好!”劳拉说了一声,她虽戴着头巾也照样淋湿了头发,“扎伊加……我的女儿突然发烧 。差点就到40度……对不起,打扰您了。”
  “好,稍等一下,先看看我的急救箱。我们开车去。”
  小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徐徐地向前驶去。劳拉就像怕冷似的缩成一团,紧靠在角落里坐着。
  到了家,劳拉领着鲁道夫给扎伊加检查病情。当劳拉坐在那儿,俯身看着小女儿时,长长的头发垂到枕头上,衬托着她那副洋溢着无限温存的面孔。鲁道夫心中一动:“我在哪里才能看到这种……?”做完了检查,鲁道夫嘱咐劳拉该怎样做时,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劳拉的面孔,它依旧闪耀着一种内在的光彩。
  婆婆和小姑很热情地送鲁道夫上车,而他总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劳拉始终没有再出来。
  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劳拉划船来到了湖上,转过半岛,维亚泽村展现在眼前。随着锤子声音望去,劳拉看到了待在屋顶上的鲁道夫。此刻鲁道夫也看到了远处船上的劳拉,很想从高处向劳拉招招手,但又一想,她未必能看得到自己。
  鲁道夫把房顶收拾好后,匆匆吃过早饭,一个人悠闲地沿湖岸向滨湖镇走去。在镇上乱转的时候,他忽然从背影认出了前面走着的那个女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