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2-19 07:03      字数:4867
  尤其对于汉人耍是防得严密。
  事有凑巧,这日在隘口把守鹏官是昨天曾参加成吉思汗的狩猎的,他曾亲眼见到明慧公
  主和李思南并辔出猎,也曾亲眼见到成吉思汗把御箭赐给李思南,并要他做“金帐武士”。
  李思南大模大样地说道:“明慧公主约我到北山打猪,我来不及到她的帐幕和她会合,
  只好各目赶去了。你可有见着公主么?”往北山打猎,有几条路可走,这个隘口则是距离公
  主的住址较远的。
  把守隘口的那个军官躬腰说道:“三公主想必从另一条路去了。小的没有见到。”
  李思南道:“好,那么拜托你代为留心,如果三公主从这里来,请你告诉她,我先走
  了。”那军官迭声说道:“是,是!”恭恭敬敬地送李思南出了隘口。
  李思南出了隘口快马加鞭,兼程赶路。李思南穿的是“金帐武士”的服饰,马上又栓有
  成吉思汗所踢的御弓,这张特大号的铁胎弓,蒙古的高级军官都是认得的。是以他在路上虽
  然也曾遇上蒙古出征的官兵,却是无人敢向他盘问。
  第三日已到了库伦池北的草原地带,草原上地旷人稀,往往走上二三十里,才碰见一群
  牧人,兵士则是没有遇上了。李思南进了草原,心情轻松了许多,想道:“成吉恩汗忙于调
  兵遣将,迸犯中原,想来无暇理会我这点小事。即使爹爹请得动木华黎派人追我,他们也未
  必知道我是逃向何方。”
  阿儿格山在库伦池北三百里外,这是李思南早已知道了的,但松风谷是在山中何处,李
  思南却不知道。他沿途向牧人打听,牧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名。李思南心想:“山中大约总
  会有猎人吧?到了山里再向猎人打听也还不迟。”
  第四日过了草原地带,进入山区,山路崎岖,越来越是难走。这一天不过走了一百多
  里,人马俱是疲累不堪。
  第五日到了阿儿格山山脚,只见层峦叠嶂,高可矗天,骑着马是跑不上去的了。李思南
  绕着山脚策马缓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条入口,谷口形如喇叭,仅容一人一骑通过,进了山
  谷,逐渐开朗,只见野草高逾人头,山溪如脉络般在谷底混淆流过。李思南心里想道:“这
  里倒是个水草肥美之地,可惜没有垦荒。”
  心念未已,忽见山坡上有烧焦的野草,李思南细心观察,泥土也有翻过的迹象。李思南
  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一见便知这是有人开垦过的梯田,大约因为开荒没有成功,半途而
  废。李思南好生欢喜,寻思:“既然有人曾经在这里开荒过,山中定然住有人家!”
  不料在谷底走了十多里,一个人也没遇上。两旁的树木,大都是榆树和其他杂木,“如
  果到了松风谷的话,两旁一定是松林的。”李思南心想。
  阿儿格山绵延数百里,也许松风谷是在重峦叠崎之间,但无人可以打听,要找到松风谷
  那就无殊海底捞针。
  李思南正自感到心焦,忽听得马铃声响,李思南以为是山中的猎人,大喜叫道:“喂,
  你知道松风谷在……”回头一望,大喜变为大惊,未曾说出的话登时就似被冷空气凝结了。
  骑马追入谷中的是一个身材魁伟的蒙古武士,李思南在参加狩猎那日曾经见过此人,知
  道他是“金帐武士”中名列第二的神箭手哲别。箭法之精,不在成吉思汗之下。
  哲别飞骑赶至,哈哈笑道:“李公子,三公主约你打猎你不去,却到这荒山来做什
  么?”
  李思南道:“我又没有向你们卖身投靠,喜欢到哪儿便到哪儿,你管得着我么。”
  哲别笑容一敛,沉声说道:“你别忘了你的父亲是在给我们的大汗当差,我奉了大汗之
  命兼受令尊之托‘请’你回去!正管得着你!”
  李思南的坐骑虽是骏马,但奔驰数日,马力已乏。哲别则是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一次坐骑
  的,因此李思南虽然快马加鞭,两人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
  李思南喝道:“我是誓死不回和林的了,你苦苦相逼,我唯有与你一拼!”拨转马头,
  盘马弯弓,“唰”的一箭射出。
  哲别哈哈大笑,“你要与我比箭?好,我让你三箭!”话犹未了,李思南的那枝箭已是
  射了到来,哲别举弓一拨,把这枝箭打落。
  李思南无意要他相让,但李思南射的是连珠箭,箭在弦上,却是不得不发,说时迟,那
  时快,哲别刚刚打落他的第一枝箭,第二枝箭又已是流星闪电般射到。
  李思南用的是成吉思汗的铁胎弓,当真是强弓猛箭,劲力奇大。哲别仍然用他的铁胎弓
  拨箭,只听得“唰”的一声,箭虽打落,哲别的这张大弓,却已给这一枝箭当中劈开。
  哲别叫道:“好箭法!”口未合拢,第三枝箭又到。这一箭竟然射入了哲别的口中,哲
  别粗壮的身躯登时倒下,俯卧马背。
  李思南只道已经射死了他,说道:“谁叫你苦苦相逼,这可怨不得我!”话犹未了,哲
  别突然坐起,哈哈笑道:“这啮簇法你还没有学过吧?”李思南射进他口中的那枝箭,他早
  已吐出,拿在手上了。
  弓力如此强劲射出的箭,哲别居然敢用牙齿咬着箭头,而且不受损伤,他这“啮簇法”
  当真是神乎其技,举世无双。李思南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哲别的“神箭手”确是名不虚传,
  尚在他估计之上。
  哲别笑道:“你用的弓箭远胜于我,至于箭法嘛,虽也不错,却未必就胜得我了!这箭
  是大汗赐给你的,我不敢要,还给你吧。”他不用弓弦,随手就以“甩箭法”弹出,劲道之
  强竟然不亚于用弓发射。李思南骤吃一惊,只顾护身,想不到这枝箭却是射他的马。“卜”
  的一声,箭穿马腹,登时把李思南抛落。
  李思南跑上山岗,居高临下,抢先占了有利的位置。哲别翻身下马,紧跟着跑上山岗,
  哈哈笑道:“你的箭法我见识过了,好,现在再领教领教你们汉人的剑法!”
  李思南居高临下,唰地一剑刺下去。哲别举起盾牌一挡,右手的长刀斜劈上来。刀剑相
  交,李思南气力不及他大,给他用力一推,不由得倒退一步。
  李思南急急换招,抽剑进剑,刺他脑门的“百会穴”。这一招“鹏搏九霄”本来是达摩
  剑法中一招极厉害的杀手,但哲别仍然是用刚才的法子对付他,盾牌高举,护着顶门,长刀
  劈出,刀法看来笨拙,其实却是拙中藏巧,只这么一挡一劈,又把李思南这一招繁复精奇的
  杀手解开,而且又冲上了一步。
  几个回合一过,李思南给他逼上山岗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李思南所占的地利己经失
  掉,不多一会,哲别便抢得了攻势,杀得李思南只有招架之功。
  李思南奋勇力战,哲别笑道:“好个倔强的小子,怪不得大汗喜欢你。你别担心,跟我
  回去。大汗还是会好好看待你的,只要你告诉我们,你到这阿儿格山来做什么?”
  李思南咬紧牙根,不理不睬,趁哲别说话的时候,快剑反攻,一招“龙门三鼓浪”,剑
  花错落,连环三式刺出,只听得“叮铛”两声,前两剑给盾牌挡住,第三剑的剑尖却从盾牌
  旁边穿出,把哲别束腰的腰带削断了
  哲别怒道:“好,你这小子当真是敬酒不吃要吃罚酒呀!”一句话未曾说完,就劈出了
  六六三十六刀,比李思南的剑使得更快,他有盾牌护身,只攻不守,威力无形中又大了一
  倍。
  激战中,李思南踩着一块石头,脚步一个跄踉,哲别一刀削将过去,喝道:“小子,撤
  剑!”李思南伏倒地上,一个“燕青十八翻”,滚出了三丈开外,避开他这一刀,迅即又跳
  起来,喝道:“要我撤剑投降,除非你把我杀了!我是剑在人在,剑亡人亡。”
  李思南虽然没有给他的长刀砍伤,但在地上那一滚,手脚都给荆棘刺得鲜血淋漓。哲别
  道:“好,你不愧是个少年好汉。但你要打是打不过我的。”
  李思南手上的鲜血染红了剑柄,仍是牢牢握紧,说道:“打不过也要打!你来吧!”哲
  别笑逍:“何必再打,你们汉人的剑法我见识过了,也不过如此。再打还有什么意思?”
  李思南怒道:“我的剑法敌你不住,并不等于是汉人的剑法比不上你们蒙古的刀法!而
  且,我也还未曾输给你呢,你就敢大言不惭!”
  忽听得有人接声说道:“不错,这蒙古鞑子自以为了不起,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井底之
  蛙!”
  哲别定睛一看,只见树林里蹿出一个汉子,身材比普通人略矮一些,虽然貌不惊人,但
  双眸炯炯,极是有神。
  哲别极为自负,听了这人的说话,不禁心头火起,“哼”了一声,说道:“我怎么是井
  蛙之见,倒要请你这位‘高明’指教!”
  那汉子冷冷说道:“汉人的上乘剑法,你根本没有见过。就是这位李公子的剑法,其实
  也要比你的刀法高明,你不过占了气力大的便宜罢了。我说几招给你听听,例如刚才他使的
  那招‘李广射石’若然双方气力相等,你用‘二郎担山’的刀法焉能封闭得住?又如那招
  ‘龙门三鼓浪’,最后一式,若不是你的盾牌卸去了前两式的力道,他的剑尖就准能洞穿你
  的小腹。又如……”接连说了几招,果然说得极为中肯。李思南在旁边听得又是佩服,又是
  惭愧。
  原来这人说的只是哲别的缺点,而李思南自知,由于自己临敌的经验不足,他刚才所使
  的达摩剑法,其实也是破绽甚多,远远未能发挥原来剑法的精华。
  哲别怒道:“口说无凭,动手方知。只要你能在百招之内能够与我打个平手,我就向你
  认输,免得你又说我占了气力大的便宜。”
  那汉子哈哈笑道:“百招之内,你早已输了,不信你就试试。”
  哲别大怒,盾牌一举,横刀就劈出去。那汉子身躯一矮,一招“铁锁横江”,剑光如
  练,削他双足。
  哲别身高七尺有多,这短小精悍的汉子攻他下盘,正是避敌之长,攻敌之短。哲别如果
  蹲下来就不易使力,只能把长刀下垂,每一招都是垂直的斫出去,才能避免给对方削着双
  腿。他的盾牌可护上盘、中盘,对下盘的照顾却是难以灵活,如此一来,哲别的有利条件,
  无形中大打折扣,果然给那汉子杀得应付不暇,仅能招架。
  哲别怒道:“你这算是什么打法?你敢挺起腰来和我光明磊落的交手么?”那汉子笑
  道:“用兵之道,贵在临机应变,比武也是如此,你管我是什么打法,只要打得赢你就行。
  你别急,打到最后,你就知道是谁挺不起腰来。”
  激战中,那汉子有一剑几乎刺着哲别的膝盖,却给哲别的刀头嗑开。李思南叫了一声
  “可惜”,心里想道:“峨嵋派中有一套扫叶刀法,注重于攻对方的下骼,此人的剑法似乎
  是从扫叶刀法变化而来,莫非他是峨嵋派的弟子?他刚才那招若是削得再低三分,准能得
  手,他的剑法如此高明,不知何以错过了这个机会?”李思南不知,俗语说“旁观者清”,
  所以这汉子看得出他的缺点,他也看得出这汉子的疏漏之处。
  哲别穿的是一件宽大的皮袍,刚才和李思南交手之时,他的束腰带已给李思南削断,皮
  袍松开,影响了纵跃的灵活。只因李思南的本领和他颇有距离,和李思南交手之时还不怎样
  觉得,如今换了一个本领更强的对手,纵跃不灵,可就要大大的吃亏了。
  这汉子和他绕身游斗,专攻他的下盘,不但剑法古怪,身法也矫捷之极。在山岗上交
  手,不比平地,纵跃不灵,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哲别给他杀得手忙脚乱,心头火起,大怒喝
  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举起盾牌,猛地就砸下去。
  他比这汉子高二尺有多,要用盾牌打这汉子的天灵盖必须弯下腰来。这汉子哈哈一笑,
  猛地喝道:“且叫你看看是谁挺不起腰!”身形一飘一闪,哲别的盾牌砸了个空,说时迟,
  那时快,只觉劲风飒然,这汉子的剑尖已经指到了他的小腹。哲别用了一记“挂刀”的招
  数,垂直斫出,这汉子不让他的长刀碰着,剑炳一撞,哲别腰未挺起,已是给他撞着了胁下
  的肋骨。
  原来哲别的盾牌是用来护身的,如今拿来助攻,腰腹之间就露出了空门,是以这汉子才
  能一举奏效。此时他们打了大约只有六七十招,这汉子说过百招之内便要胜他,果然兑现。
  这汉子的剑柄撞正哲别的肋骨,用的又是重手法,饶是哲别铁骨铜皮,也禁受不起。哲
  别大吼一声,盾牌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