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套牢      更新:2021-02-19 06:19      字数:4845
  ,我们不得不面对大量的这类攻击。对于这类针对我们编辑方针和报道风格攻击,我们总结出的应对经验是——更加竭尽全力地捍卫我们的独立性,更加严格地遵循我们的专业核心价值和编辑方针。事实上,这也是惟一的应对方法。
  南方周末:半岛播放过很多关于人质的录像带。有人认为,半岛成为恐怖分子介入国际媒体的平台,甚至成为“恐怖分子的代言者”。半岛如何看待这些批评?如何处理敏感画面?
  半岛电视台:我相信这种指责很大程度上是歪曲的。半岛是一家新闻机构,不管事件是什么,我们向观众提供尽可能完整的画面。让我们明确一点,基地组织、统一圣战组织以及绑架等已经成为今日伊拉克、中东和伊斯兰世界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愿意向你们澄清半岛对于录像带和录音带等问题的编辑方针:我们从纯新闻的角度看待这些东西,并从中寻找新闻价值;接下来我们会仔细研究和编辑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去除其中的夸大其辞、煽动仇杀、引导谋杀、人身辱骂、捏造谣言的元素;再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我们会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按照我们“品位与庄重守则”重新审阅。举例来说,恰恰与许多有意或者无知的攻击相反,半岛从未播出过伊拉克境内人质被杀的过程,无论是斩首、枪杀或是被其他方式杀死。如果某些屠杀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它们都是伴随着战争的内容一起出现的。
  在政治和人道因素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容易。我们每天都从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我们不断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我相信,一直以来我们无愧于自己的事业,无愧于我们的专业道德守则。
  南方周末:半岛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它能够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吗?
  半岛电视台:还没有。在阿拉伯世界,半岛虽然已经成为引导媒体和社会变革的一股力量,但在某些地区,媒体多年来受到管制,公众能读什么、听什么、看什么都被限制着,在这种地方半岛自然是不受欢迎的。作为拥有4000万观众的电视频道,我们本应成为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最好的桥梁,但因为有人从中作梗,劝广告商“想清楚”,不要在半岛投放广告,实际上造成了针对我们的经济封锁。很遗憾,中东地区的广告业似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太看重实际的商业利益。不过话说回来,我相信商业思想最终还是会占上风的,情况表明最近的广告量正在上升。
  南方周末:半岛在它未来的战略构想和经营目标是什么?
  半岛电视台:我们的目标是,在中东地区继续保持媒体可信度及公正程度最佳的位置,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则成为一个可信度高的次要的消息来源。一位哲人曾说过:攀登顶峰固然不易,而坚守巅峰则是难上加难。我们正翻开半岛历史上新的一页———建立系统的电视基地。这将包括改组采编与行政结构,在我们的“旗舰”产品阿拉伯语频道和阿、英语网站的基础上,增设半岛国际频道、英语播音的新闻和时事频道、半岛纪录片频道、半岛儿童频道等。现在我们已经开设了半岛体育频道,并建立起半岛传媒培训与发展中心。
  (标题为编者所加,风端、夏空译)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政坛瞩目“苏州现象”
  南方周末   2004…11…18 12:24:21
  三任市委书记先后担任省级要职 地级市苏州如何成为“省长摇篮”
  政坛瞩目“苏州现象”
  □本报驻京记者李梁
  11月10日,久旱的苏州终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冬雨,送走了持续数天的27度反常高温天气。
  在这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苏州政坛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热度:几乎在同时,两任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和王珉分别出任陕西省代省长和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候选人,加上已就任江苏省省长的前苏州市委书记梁保华,一夜之间,地级市苏州成为省长的“摇篮”。
  半个月来,这场不一般的人事变动牵动着苏州当地干部们敏感的神经,从平静的办公室到喧哗的酒楼,各种传闻在干部们口中被反复咀嚼,兴奋与不安、憧憬和担忧,种种心态不一而足。
  这些心态在采访中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本报记者到苏州市委宣传部联系采访,被婉言拒绝。一位副部长的回答颇有意味:省里领导特别强调,“苏州最近一段时间要低调发展”,因此不安排也不接受全国各大媒体的采访。
  从苏州走出的官员
  10月28日下午,苏州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王珉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会场,许多干部习惯性地迎上去打招呼:“王书记”。
  几乎可以确定,“王书记”很快就会变成“王省长”。刚从吉林回来的王珉已卸任苏州市委书记,而是出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同时被中央提名为吉林省长候选人。
  而就在此前三天,西部大省陕西发生重要人事变动,王珉的前任、已调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两年的陈德铭出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陕西省原省长贾治邦调往国务院某部门任职。
  对于王珉的升迁,苏州的干部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本来就是副省级干部,到苏州工作前任江苏省副省长。苏州尽管是地级市,但是由于它在江苏省无可撼动的经济地位,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苏州的领导班子历来“高配”,市委书记兼任省委常委,成为省委核心决策层的一员,比其他地级市整整高出一个级别。
  事实上,陈、王二人分别主政陕西和吉林二省,正暗合中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两大战略决策。苏州市委研究室的一位干部说:“苏州的干部都觉得很光彩,这说明‘苏州经验’开始走向全国。”
  从梁保华到陈德铭再到王珉,三任苏州市委书记学历都很高。梁保华于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陈德铭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度考入南京大学读书,拿到博士学位。而王珉与他的接任者王荣都有共同的特征:出身高校,博士生导师,典型的学者型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人担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时间都很短。梁保华担任市委书记刚好两年半,而陈德铭2000年12月到2002年5月任苏州市委书记,任期不足两年,而王珉从接任到离开,在苏州的全部任期也不过两年半的时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般来说,由副省级干部到正省级干部是官员升迁中的关键一环。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升迁,显然,外向型经济发达的苏州成为他们施展政治才能的绝佳舞台。
  “三任市委书记出任省长,除了表明中央对他们本人工作的肯定外,也表明了中央对苏州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肯定。”苏州市委一位干部认真地说。
  三位省部级干部的苏州之路
  梁保华到苏州任市委书记,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当时的苏州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对苏州招商引资的一些做法不满意,新加坡政府与苏州市政府就新加坡工业园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矛盾。苏州市那一届市委与市政府也存在不协调的地方。苏州除有一个和新加坡合办的工业园外,还建了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方对新加坡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各保一个”,常常因为招商引资的问题产生分歧。
  结果在高层的安排下,苏州市委书记和市长被全部调走,梁保华走马上任,他面临的紧迫任务是:稳定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大方向,同时稳定苏州干部队伍。
  上任伊始,梁保华带着包括当时的苏州市长陈德铭在内的代表团亲赴新加坡,和李光耀等人进行艰苦谈判并取得成功,确保了中国政府在园区持大股,从而使苏州走外向型经济的方向没有发生动摇。
  梁保华的另一个动作是对苏州干部队伍进行大幅调动。一个令许多干部记忆犹新的高招是,他将新区主任王金华改调到园区任同样职务:你不是管新区的吗?现在让你去管园区,看你怎么办!
  这一招果然见到奇效。招商经验丰富的王金华摒弃“门户之见”,迅速进入新角色,新加坡工业园区除在新加坡撤资当年受到影响外,第二年入园资金迅速回升,引资额大幅增长,到去年已达150亿人民币。王金华也因此而仕途顺利,今天已是苏州市委副书记。
  苏州市委一位曾经历过“梁保华时代”的老干部说,梁保华是省委秘书长出身,心思缜密,工作细致,并且谨言慎行,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决不贸然出手。
  梁保华在任市委书记期间,这几件事情抓得“非常漂亮”,令当时省委领导较为满意。2000年12月份,上任仅2年零4个月的时间,梁保华即调离苏州,出任江苏省副省长,并进而成为省政府的掌舵人。
  梁保华在苏州任市委书记时,陈德铭任市长,梁保华的上述工作实际上也是和陈德铭共同完成的。陈德铭英语水平很好,在新加坡谈判的时候,他直接用英语和新加坡方对话,对顺利完成谈判颇有功劳。
  1999年左右,苏州的乡镇企业又因1996年的第一次改制不够彻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陈德铭与梁保华一起花了两年的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二次改制”。改制后乡镇企业大多迈入了良性发展的道路,2001年,全市赢利的企业已经占到了70%。
  梁保华上调后,陈德铭升任苏州市委书记,独立挑起苏州市发展的担子。除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一工作常抓不懈外,陈德铭还有一个着力点:苏州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陈德铭实行“退二进三”的策略,将工业从城区往外搬,然后进行老城区改造,恢复过去的许多商业老字号,使老城区成为城市商业和服务业中心。
  陈德铭善于运筹。在他的手里,吴县成为苏州的吴中区,经过城市东西、南北道路拓宽,苏州市城区由过去的“扁担形”变为“方块形”,形成了东西联动、南北畅通的格局。
  陈德铭的调离十分突然。据他读博士时的导师、南京大学教授周三多回忆,一天他接到陈德铭电话:“前几天中央找我谈话,调我到陕西任常务副省长。”没过几天的一天凌晨,他再次接到陈德铭的电话:“周老师,我在办公室里收拾东西,明天就到省里,省委领导要给我送行。”
  周三多说,当时陈德铭家里也有困难,老母亲重病在身,岳父岳母年龄偏大,身体也很不好。但中央对他委以重任,自是不容推却。所以走的时候他曾向中央表态,到陕西后一定努力工作,只希望退休后回江苏就可以了。
  陈德铭性格沉稳,讲话温文尔雅富于书卷气,思维开放外向,为人随和,与东南亚乃至欧美工商界和政界都有广泛接触,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价为“罕有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官员”。
  据苏州大学一位研究苏南经济的学者介绍,陈德铭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和苏州许多外商都成了朋友。他的突然调离,当时让苏州许多外商很是“伤心了一阵子”。
  在苏州大学教授任平的眼中,陈德铭具有“浓烈的人文情怀”。离开苏州到陕西后不久,《苏州日报》头版上专门刊发了他从陕西寄来的一封信,题目为《来自黄土高坡的思念》。今天提起这封信,陈德铭的一些老部下仍然感动不已。
  接替陈德铭出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是江苏省副省长王珉。王珉为南京航空学院博士毕业,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1987年曾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理工大学从事研究近两年。
  王珉同样没有让外商失望。在他的任上,苏州外资引资迈上巅峰,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苏州市注册外资接近87亿美元,在内地城市高居榜首,远超第二名上海市的61亿美元。
  王珉在任期间,开始着手苏州经济的转型工作,希望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改变苏州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形成多条腿走路的局面。但由于他被调往吉林,很多具体的措施和意见都还没来得及实施。
  大批苏州干部省内任职
  事实上,苏州一直是既出经验又出干部的地方。苏州的干部走向全国之前,已经在江苏省内各级党委政府大量任职,执掌诸多重要岗位。频繁的领导更替对于苏州市及下属各县级市的干部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最为典型的是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