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一意孤行      更新:2021-02-19 05:08      字数:4883
  目录
  内 容 简 介
  引  子
  第一回 巨舟血案
  第二回 辛府风云
  第三回 娇女遭劫
  第四回 初涉江湖
  第五回 杀人灭口
  第六回 激战雁山
  第七回 酒楼风波
  第八回 马车救驾
  第九回 独斗功曹
  第十回 龙争虎斗
  第十一回 含冤蒙垢
  第十二回 勇救伊人
  第十三回 洞中冥怪
  第十四回 负重致远
  第十五回 孤胆英雄
  第十六回 共历艰危
  第十七回 深入虎穴
  第十八回 情怀惆怅
  第十九回 一封秘信
  第二十回 母女相悖
  第二十一回 血染东山
  第二十二回 悔不当初
  第二十三回 道逢知己
  第二十四回 智赚二龙
  第二十五回 逢凶化吉
  第二十六回 阴阳洞前
  第二十七回 洞中魑魅
  第二十八回 全军覆没
  第二十九回 松萝共倚
  第三十回 万里追踪
  第三十一回 剑谱之谜
  第三十二回 无声霹雳
  第三十三回 误中奸计
  第三十四回 剑谱当饵
  第三十五回 血战阴洞
  第三十六回 劫后余生
  内 容 简 介
  一尊稀世珍宝翡翠古佛神像,在众目睽睽之下,由大厅直飞当院,瞬即不见;在一艘商船上,百余名船员陈尸舱底,满船货物不翼而飞;在戒备森严的将军府内,有人连连留刀寄柬,索要宝物;魔王鬼影,到处作乱。  一群正义侠士,为缉拿凶手,舍身犯险。冲破敌人暗中布下的层层迷阵,迭遇凶境。双方既比武功,又斗心智;刀光剑影,目乱神迷。经过反复较量,黑道终被制伏。
  引 子
  杭州。
  南大街中段,本城首富梅员外奢华的府第里,此刻灯火辉煌,一片灿烂。
  后花园中,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人头攒动,语声沸扬。
  花园布局精巧,楼台亭阁,样样齐备,兼之草木扶疏、万卉吐艳,真个是人间天堂。
  今日是梅员外六十大寿,满城官吏士绅,云集一堂,喝酒行令,好不热闹。
  “请各位安静,敝主人有话奉告。”管家大声喊道。
  梅员外等人声一静,含笑道:
  “各位,老夫暂扰大家豪兴,有一言相询,不知各位可曾见过当代圣僧长汀子大师么?”
  寿宴正欢,何以提起高僧?
  有人应道:
  “梅员外说的,可是人称布袋和尚的那位?”
  梅员外道:
  “不错,正是这位圣僧。”
  又有人道:
  “布袋和尚不是在奉化岳林寺圆寂了么?”
  “是的,布袋圣僧于三个月前,在岳林寺大暇东廊下的盘石上涅浆。”
  满园宾客听得真切,立时议论纷纷。
  布袋和尚以杖背布袋常入市集,见物就乞讨,遍街里巷,随处就卧。他敞着法衣,腆着大肚,肥胖浑圆的脸上笑口常开。若有人请他卜卦,竟是无一不准,今人兴叹。
  涅架前,说偈曰:“弥勒真弥勒,身份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世人认定布袋和尚为弥勒佛显化。
  梅员外请大家暂息议论,续道:
  “老夫虽为商贾,却一生信佛。布袋圣僧乃弥勒佛显化,只恨世人不识。老夫眼拙,冥顽不化,虽与圣僧有数面之缘,也敦请圣僧至寒舍说法讲佛,但终因福缘浅薄,不曾得到圣僧的允诺,实乃平生之憾!圣僧圆寂后,老夫捐资十万两,修葺岳林寺,以便世人奉香、沾润佛泽。但圣僧肉身已化,不得再瞻仰圣容,故又请能工巧匠照圣僧形貌塑泥胎像一尊,安置寺中。又另请南京名匠,为老夫雕制一座小佛像,以便放置家中,日日顶礼膜拜。正巧圣像昨日完工,借此机缘,欲与各位诚笃一拜!”
  说到这里,遂命家人请出玉佛。
  管家遵命匆匆而去,不一会捧来一只尺高木匣,恭恭敬敬递到员外手上。
  梅员外将木匣置于席上,亲手启开木盖,捧出一尊碧绿晶莹的佛像,然后举起与大家观看。
  满园宾客,顿时轰动。
  这尊坐佛像高八寸,宽约六寸,通体由一块上好翡翠雕成。单说如此大的翡翠,就是价值连城,堪称一绝。
  有那见过布袋和尚的,异口同声夸赞玉佛,与布袋和尚一模一样,维妙维肖。单说这手艺,又是一绝。
  这佛像以布袋和尚神貌为模本,布袋和尚乃弥勒显化。就凭这一点,是为第三绝。
  如此珍贵的一座玉佛,怎不让人叫绝!
  座中有那礼佛虔敬的,当即合十下拜。
  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梅员外手中的玉佛,突然从他手中挣脱,飞向他身后丈余的大树,晃眼没于密枝浓荫中不见。
  大惊之下,梅员外转身朝大树奔了两步,突然一声不响,扑倒在地。
  他身无伤痕,就这么气绝。
  第一回 巨舟血案
  黄埔码头。
  蓝天大海,水天一线。
  大海上,千帆竞发,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漂浮在水上。
  古人诗云:“乍见远舟如落叶,复看遥舸似行杯。”说的就是此种景象。
  堤岸下,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舟,和飘洋过海的巨船。
  虽然太阳刚从海平面上跃起,但码头上人头攒动,有卸货的、有寻人的,还有兜卖小吃水果的,熙熙攘攘,宛如闹市。
  人丛中,有三人摩肩接踵,在人堆中碰来撞去,好不容易才挤到岸边。
  这三人一个叫黄廷贵,另两个叫张阿发、林永昌。
  黄廷贵是这一带著名的牙侩,以撮合本地及外地客商与蕃人的买卖为业,从中渔利。
  张阿发、林永昌则是他请的保镖,乃广州武林泰斗五虎门门下高足。
  黄廷贵指着一艘双桅三帆,形状与其他船只迥然不同的巨船,惊讶地说:“咦,它不是停泊在这里幺?昨夜怎么不派人来联络。”
  林永昌道:
  “莫非昨日到来晚了,哈姆达尼不便来找?”
  “那今日早上也该来了呀!”
  张阿发道:
  “瞧大船上静悄悄的,恐怕水手们还没起床呢!”
  黄廷贵道:
  “不对不对,每年船只靠岸,哈姆达尼都要回蕃坊家中,哪会在船上过夜?”
  林永昌道:
  “上大船看看去。”
  黄廷贵道:
  “只好如此了。”
  他们当即叫了一只小船,往泊在离岸边二十多丈的巨舟划去。
  可是,无人放下绳梯:
  “喂,船上有人么?”张阿发大叫。
  无人应声。
  三人喊叫一阵,仍无人理睬。
  林永昌道:
  “我先上去吧。”
  他提起一口真气,使个“旱地拔葱”,一下跃到船舷上。
  甲板上无人,他踏着梯级往下走。
  还未下到中舱,目睹的景象使他毛发倒竖,吓得大叫起来。
  舱中尸体横陈,惨不忍睹。
  他立即来到舷梯边,将绳梯放下,叫道:
  “出事啦,快上来!”
  黄廷贵、张阿发急忙爬上巨舟,随林永昌下到中舱,两人见此情景,也口下得大叫。
  黄廷贵乃生意人,腿也吓得软了。
  林张二人检查尸体,发现并无外伤,死者不是遭人点了死穴,就是被内家掌力震伤了内腑。
  “快、快……看看哈姆达尼船长……”黄廷贵哆哆嗦嗦说道。
  林张二人架着他,又寻到船长室,哈姆达尼已然气绝,躺在床铺上。
  “走,看货……”林永昌吓得连声音也哑了。
  他们来到底舱,一满舱的货物,早已搬空。这艘巨舟上,除了死尸,竟是一艘空船。
  天!船上原本载着多少财富?
  从大食国运来的,有珍珠、龙脑、乳香、珊瑚笔格、琉璃水精器、龙涎香、蔷薇水、千年枣、猛火油、锦毯、花蕊布……
  其中乳香的使用,已遍及全国,是现时的抢手货。
  这样一艘巨舟上,要装载多少货物?
  而如此多的货物,又被谁搬走下?
  三人再也不敢耽搁,急急下船,要到官府去报案。
  须知此事非同小可,死的全部是大食国人,非本国人可比。
  此外,这批货物属驻广州蕃坊首领辛加陀罗所有。
  辛加陀罗由大食国航海来天朝做生意,舶来大食国稀有货物,又将天朝的绸缎瓷器等等运往海外,疏通了大食国与天朝的友好往来。
  当朝天子为嘉奖辛加陀罗其人,封赏为“归德将军”。
  辛加陀罗奉命建立了蕃坊,专门留居大食国商人,管理行政事宜以及民事纠纷。
  他虽不带兵、不授实职,但仅这个封号,在广州府自然是高人一等。
  试想,这样一位显赫人物的商船遭此大劫,莫说地方官府,就连朝廷只怕也要严加追究呢!
  回到码头,三人急忙上了林永昌的马车,命车夫往城里赶,到辛加陀罗府上报信!
  车帘放下,马车驶动,三人在车厢里惊魂未定,对此案作了种种猜测,对马车异乎寻常的颠簸也没放在心上。
  从码头到蕃坊这段路,此刻似乎也变得特别的长,他们六神无主,渐渐连说话的精神也没有了。
  好不容易才到了蕃坊,车已停下。
  黄廷贵迫不及待,头一个掀起车帘往下跳,双足一落地,他立刻愣庄了。接着林张二人也跳了下来和他一样,惊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什么蕃坊?什么将军府?
  这里礁石林立,海浪拍岸,寂无人踪。
  原来,他们不过远离了码头,沿着岸边跑了半天。
  “王贵,你疯了么?”黄廷贵对着仍坐在车辕上的车夫吼叫。
  车夫慢慢转过身来,三人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哪里又是他们熟悉的王贵?分明是一个相貌凶恶、满脸横肉的中年陌生人。
  “你、你是谁?”黄廷贵质问道,“怎么把车赶到这里来了!”
  那人咧嘴一笑,那样子实在叫人起鸡皮疙瘩。
  “大爷把车赶到这里,是为你们选了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
  “此处风水不错,三位葬在这里,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了。”
  林永昌听出路数来了,喝道:
  “好小子,蕃船上的人是你杀的,货也是你劫的!”
  大汉又是一笑:“不错,是大爷干的。”
  张阿发怒道:
  “杀人越货,贼胆包天,今日你自投罗网!”
  “啊哟,这么凶呀,货又不是你的,要你操什么心哪!”
  一个脆生生娇滴滴的声音在车厢后响起,三人急忙扭头一瞧,却是一个穿红衣的娇娃。
  林永昌嚷道:
  “原来藏在车厢下面,好狡滑的强盗!”
  张阿发喝道:
  “来两个捉一双,解官问罪,你们把货藏到哪儿去了?”
  汉子道:
  “告诉你又何妨?这批货拉到苏杭南京出手,此刻早就走出百十里地去了。”
  黄廷贵仗着有五虎门的高手在场,瞧瞧对方不过一男一女,除了那个男的令人畏惧外,女的不过是个娇娃,没什么可怕的。
  他厉声道:
  “大胆!你们知道劫了何人的货么?只怕你们……”
  汉子喝道:
  “少废话,你马上就要魂归地府,还敢如此张狂?”
  黄廷贵也喝道:
  “二位贤弟,将这两个贼子拿下!”
  “慢,还有我呢?着什么急啊?”
  车厢底下又钻出一个穿白绸服的女娇娃。三人一愣。
  汉子道:
  “二位玉女,将三人做了,还有事等着我们做呢!”
  两个女娇娃齐声应道:
  “遵命!”
  “呛啷”一声,两女抽出长剑:
  林永昌、张阿发也扯出云头刀,刀头呈圆形,与一般刀略有不同。
  可是,对方有三人,黄廷贵怎么办?
  林永昌小声道:
  “愚兄对敌,贤弟护住黄阿叔……”
  言未落音,红衣娇娃长剑已攻到,剑势凌厉,功力不凡。
  林永昌一惊,急忙举刀相迎。
  张阿发未及回答,白衣女也已然攻到。
  白衣女是左手使剑,剑招狠辣诡奇。
  这一交上手,哪有分神的空儿?
  “啊!”一声惨呼,出自黄廷贵之口。
  林永昌、张阿发同时一惊,这一分神,他们也惨叫一声,中剑倒地。
  离码头百十丈的集镇上,有一座宽敞的四合院,这里是同心帮帮主镇海金刚卓群贵的总舵。
  同心帮帮众都是出海打鱼的穷渔夫,他们为了在海贼、渔霸的欺凌下找口饭吃,盟誓插香组成了同心帮。
  此刻,上房客室里,卓群贵正与两位副舵主翻海蛟汤豹、穿浪鲤费彰议事。他的妻子喻凤、独女卓瑛也在坐。
  蕃船血案发生于七月九日夜间,整整两日后的今天,才被人发现向官府报了案。
  官府立即派来大量兵卒,将码头围了个密不透风,禁止一切人出入。
  卓群贵开言道:
  “自从我同心帮建立以来的十年里,众弟兄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