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2-19 04:41      字数:4863
  莱基说,情绪的目的就是“强化”或提供额外的力量,而不是充当“一种信号”,表示你脆弱。
  他相信,人其实只有一种基本情绪(即兴奋).兴奋通过恐惧、生气、勇敢等形式体现出来,至于具体是哪一种,那取决于我们当时心中的目标是什么,取决于我们内心是想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还是知难而退或破坏目标。“真正的问题不是控制情绪,而在于控制用哪一种选择倾向接收强化的情绪。”(普雷斯科特·莱基《自我一致:关于性格的一种理论》,纽约岛屿出版社)
  如果你的意向或态度是勇往直前,如果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危急时刻、无论形势多么艰难都要取得成功,那么关键时刻的兴奋情绪便会强化这种倾向。它会给予你更多的勇气、更多的力量,帮你勇往直前。如果你头脑中看不到最初的目标,而且你矢志追求的目标背离了危机、希望通过逃避危机而渡过危机,那么这种逃避的倾向也会得到强化,从而让你经历恐惧和焦虑。
  不要把兴奋当成恐惧
  许多人习惯性地把兴奋感误解为恐惧和焦虑,从而把兴奋感解释为不应有的体现。
  任何正常人,只要从智力上看对面临的形势有充分认识,在危机出现时都会变得兴奋或紧张。如果不将这种情绪导向某个目标,那么它要么会变成恐惧、焦虑,要么会变成勇气、信心,但不会像你头顶“锅炉”上的情绪蒸汽那样,急速膨胀、越来越多。这并不是表明你脆弱的征兆,而表示你还尚未利用的额外力量。至于这些力量怎么使用,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
  心灵处方
  不要在心中充满恐惧、焦虑或紧张的状态中思考,而只在充满兴奋之情的状态下思考。在走到聚光灯下完成任务之前感到有数兴奋,这并不是坏事。
  经验丰富的演员懂得,上台表演之前出现的这种兴奋感是个好兆头。许多演员在登台表演前的那一刻,都刻意让自己的情绪兴奋起来。有些深谙此道的人告诉我说,即便在主持“今晚秀”节目多年以后,强尼·卡森在后台做准备时仍然非常“亢奋”,以至于在大幕拉开、走上台发表开场白的一刹那会感到恶心。全美演讲家协会的奠基人卡夫特·罗伯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高人,多年被许多营销组织奉为美国人最喜爱的演讲家之一。他经常说:“不要想着把胸中的小鹿赶出去,只用让它们队列整齐地飞翔就行了。”
  许多人在赛马下赌注时,都要看哪一匹马在即将走上起点标杆时看上去最紧张。驯马师也知道,如果一匹马在即将开赛前紧张不安或生气勃勃,那么它很可能会超常发挥。“生气勃勃”这个词很不错。在危机即将来临前产生的兴奋感是一种勇气和热情的体现,你应该这样理解它。你不需要摆脱这种情绪,而是要把它们整理成一支整齐的队伍,作为一种力量为你所用。
  其实,缺少这种兴奋感反而会带来问题。不久前,我在坐飞机时,遇到一个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面的人。在交谈过程中,我问他在公众场合演讲是否还像过去那样多。他说,是的,实际上,我已经更换了工作岗位,以便能够发表更多的演讲,现在每天至少要演讲一次。由于知道他喜欢演讲,我就说,从事这种工作也不错啊。“是啊,”他说,“从某个方面讲的确不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那么好。现在精彩演讲可没有过去那么多了。由于我讲得太多、太频繁,以至于演讲对我来说已经都是陈词滥调的老一套,在我的内心深处再也找不到那种有点兴奋的感觉了;而正是这种感觉告诉我‘你肯定讲得好’。”
  有些人在某一次重要的笔试过程中特别兴奋,以至于无法做到思路清晰,甚至手上始终拿着铅笔无从下手。而另一些人在同样环境下却能唤醒自己的思维潜力,以至于可以超常发挥,因为他们的头脑比平时更高效、思路比平时更清晰。此时,记忆库中的资源更容易被调动。其实,使二者产生区别的并不是兴奋这种感觉,而是运用它的方式。
  可能发生的最糟糕情况会是什么样
  有许多人倾向于把危急时刻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挫折全方位放大。我们的想象力与自己作对,往往小题大做。要不,我们就根本不去想象,不思考现实危机到底有什么样的潜在威胁,而是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就像每种简单的可能结果或威胁都生死攸关一样。
  如果你白天在电视上看过肥皂剧(我承认我是看过),就立即能看出这些节目中都贯穿着一条共有的细线:情节的发展总是一个危机连着一个危机。
  不过,在这些剧目中,每件事都代表一个危机,而从总体看,每个剧中人也都根据夸大了的情绪作出反应。这些白天肥皂剧中,通常是一个“表现拙劣”的演员在自己无可挑剔的家中,做出这样那样让人哑然失笑的事。在这些肥皂剧中,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伴随着同样让人极为振奋的情绪映入我们眼帘。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像这些肥皂剧中描绘的那样,因为说到底,如果一次交通事故只是一些小摩擦、只是给你带来些许不便,那么它给你带来的激动和狂躁,肯定达不到使你和别人身受致命伤而送到医院救治的那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激动那样的程度。而在肥皂剧中,“小摩擦”和“大车祸”就是一回事。你肯定有这样的识别能力。
  我曾经为一位女士提供咨询,她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特别不幸,与生活中的每个人交往也感到非常不快乐。她天天都要和丈夫、姊妹或邻居“擦”出点火花或发生点口角,没有哪一天相安无事地度过。她在描述这些口角时,其措辞激烈程度甚至超出了肥皂剧编剧所能想象的程度。她把最无关紧要的问题都想象成大规模的危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就像一头巨大的怪兽那样践踏着她的尊严。她甚至把糟糕的天气都个人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不好。地毯上溅了一点饮料,这事很简单、很小,但在她看来,就要打电话报告成5级火警。她已经成了“肥皂剧王后”。这种人随处可见(在婚姻中、工作场合、政坛),他们不仅毒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周围的每个人。这种人对于事件和周围人的行为,作出了与应有的激动情绪不相符的反应,他们就像一枚炸弹,投入到每种环境和形势当中。不过请不要忘记:对于她来说,过于激动的情绪是一种恰如其分、无可指责的反应,要想改变这种反应,会涉及到改变她自我意象的根基。
  如果面临真正的危机,你就需要很多兴奋和激动情绪。激动本身在危难关头是很有用的。然而,如果你高估了危险或困难,如果你对虚幻、歪曲或不切实际的信息作出反应,那么就很可能唤起超出环境需求的兴奋情绪。因为真正的危险远没有你估计的那么严重,所以,这些兴奋的情绪都无法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创造性行动是不能消除它们的。鉴于此,它们就会一直停留在你内心,以“紧张”为存储方式禁锢在你身上。过度的激动情绪会有害于而不是有助于现实表现,只是因为它不恰当。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贝特朗·罗素曾经描写过一种技巧,说他很好地利用这一技巧来缓解过分的激动情绪:
  当有某种灾祸威胁时,要严肃认真地考虑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要“真实”地看到这种可能后果就在眼前,给自己充足的理由去相信:这毕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不是那么可怕的灾难。这些理由始终可以找到,因为无论怎样糟糕,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也达不到“天塌下来了”那样的可怕后果。当你稳定地盯着最坏的可能性一段时间并信心满满地对自己说“是啊,毕竟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担忧之情急剧减少。你也许有必要将这一过程多重复几次,但是在最终,只要你在面临可能最坏的情景时毫不退缩,就会发现你的担忧情绪全部消失,而被一种振奋之情所取代。
  我认为,在自我意象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在危机面前正确反应、镇静自若的人、在逆境中总能成功地找到机遇,这也很重要。认为自己“在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的人,和贝特朗·罗素的建议没什么干系。
  人生很漫长
  有许多人任由自己被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主观臆想的威胁扔出正确的轨道。他们总是固执地把这些威胁当成孤注一掷或生死攸关的抉择。
  对少女来说,仅凭她发现男友甚至是暗恋的男孩和另一个漂亮女孩坐着亲切交谈这一件事,便有生死关头那样的不寻常含义。“我简直想死!”她叫道。我们都知道,从此时起几年之后,她甚至想不起来这件事和这个男孩。人生是漫长的。但是,有许多成年人一辈子总是像十几岁的不成熟青少年那样做事。有些人任由自己被很小甚至想象中的威胁抛出“人生轨道”,总要固执地把这些威胁想象成生死攸关、不成功则成仁的抉择。
  假设一位专业推销员拜访一位重要的潜在客户。他有可能把这次上门推销当成一件事关生死的大事。她心里想:如果这笔生意我做不下来,几个月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我完成不了公司的定额,得不到奖金,那么,我和丈夫制定好的度假计划就要泡汤,可我怎样对丈夫说呢?我的销售经理肯定会缩小我的推销区域:如此等等。与客户见面这一件事的意义就像地震那样不同凡响。然而,一年之后,这次擦肩而过的机遇可能会被更大的成功所补偿,幸运之神甚至会突然垂青她,使她推销出新产品,或者让她通过意想不到的渠道得到更大的订单。如果这次“生死攸关”的上门推销事件发生在3月,那么到圣诞节来临时,它可能只是过去所做事情中的一个“污点”,但从整个推销生涯来看,它根本无关紧要。人生是漫长的。
  许多人在危急关头都会产生这种“生死攸关”的感觉。也许这种感觉是从我们朦胧而遥远的过去继承下来的吧,因为对于原始人来说,挫折通常是死亡的同义词。
  不过,无论它起源于何处,却有无数病人的经历表明,这种感觉可以通过冷静而理性地分析当前局面得到治疗。你不要自动地、盲目地、焦躁地作出反应,而是扪心自问:“如果我失败了,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呢?”提醒自己:“人生很漫长”,事先就做好放“马后炮”的心理准备。
  大幕在第二出戏开演时升起
  仔细考虑会发现,日常生活中这些所谓的“危急形势”,多数根本就不生死攸关,而是一种机遇,它即便不能促使你前进,至少可以让你保持住当前的位置。比如说,作为一名推销员,发生在身上的最糟糕的事会是什么事?她可能得到一份订单、获得比上门推销前更好的收益,也可能得不到订单,那也不比她上门推销之前的形势糟嘛。求职者要么得到想要的工作,要么得不到。如果没有得到,也不过处在与申请前所处的同样的形势。
  很少有人意识到简单地变化一下心态能带来多么大的变化。我认识一位推销员,他在改变这种心态后收入翻了一番。过去,他在推销时总是战战兢兢、心烦意乱(“一切就看这次买卖了”),而现在他的态度是:“我只有获得的可能,没什么可失去的。”
  伟大演员沃尔特·彼得根曾经讲述他第一次上台表演是怎样完全“砸锅”的。他当时吓得要死。然而,在第一出戏结束、第二出尚未开始之间,他自己这样琢磨:我已经失败了,因此没什么可输的;如果我就此便完全放弃表演,那么作为一个演员,我便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既然如此,我再次上台时,就真的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第二出戏开始时,他轻松自信地上台,一下子取得了成功,并由此轰动一时。
  看来,如果你平静地调整情绪,充分利用逆境,就永远有“第二出戏”在等着你上演。
  有一段时间,美国著名歌唱家弗兰克·西纳特拉非常落魄,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几乎没有人还记得他有这段经历,人们只记得西纳特拉是演艺界的一位巨匠。拳王乔治·福尔曼曾经彻底告别拳坛,去当福音传教士勉强度日,只是为了挣一点足以养家糊口的钱;当他重返拳坛时,人们纷纷嘲笑他、奚落他。第一次上台比赛时,他的亮相很不受欢迎,因为他在媒体几乎没有朋友。他曾经讲述为什么要故意以一种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模样返回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