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2-19 04:41      字数:4918
  深深渴望的力量
  要想让理性思维有效改变信念和行为.就必须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与其相伴。
  为自己描绘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描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要唤起对这些目标的深深渴望,对它们充满热忱;要仔细分析它们,在脑子里来回查看。你当前的消极信念是通过想法加情感形成的。如果能产生足够的情感或内心感受,你就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将过去的消极信念一笔勾销。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你将发现自己现在运用的过程以前常常在运用,它就是:担忧!唯一不同的是你使自己的目标由消极的改变为积极的了。担忧时,你首先会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一种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目标。你忍不住对它思来想去(仔细思考它),把它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描绘给自己。你反复认为它真的可能发生。
  这种不断重复、对可能性的不断思索,会让最终结果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产生与其相应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沮丧).所有这些情绪都与你不想看到、你所担心的那一最终结果对应。现在,不妨改变目标图像,以便从此同样容易地产生“美好”情绪。不停为自己描绘某个想要的最终结果,并对其深思熟虑。这样做也能使美好的可能变得越来越真实可信;同样,与其对应的情绪如热情、快乐、鼓舞和幸福也能自动产生。
  理性思维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还记得吗?自动机制既能作为一种失败机制,也能作为一种成功机制,成为二者的难易程度一样。至于成为成功机制还是失败机制,那取决于你提供什么样的数据让其加工、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它将要实现的目标取决于你。许多人都无意识地、不明智地通过怀有消极态度、习惯性地在想象中向自己描绘失败,来设定失败的目标。
  你也还记得:自动机制对你提供的数据并不进行推理或提出质疑,而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并作出相应反应。
  许多人在公众场合应邀上台发言时都怯场,这很有意思。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怯懦是所有成年人共有的最常见的三四种恐惧症状之一。怯懦能让你呆若木鸡。然而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至少在美国,没有哪个人在公众场合不会说话却能在台上停留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公开露面时如果有点紧张、忘记几句台词或者开玩笑之后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无伤大雅,不会有什么可怕后果。过度恐惧与担心犯错误之后会受到可能的惩罚有关。
  这种自动机制所接收的,应该是与环境有关的真正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是:了解事实、形成正确判断、评价、发表意见。在这种关联中,多数人都容易低估自己、高估面临的困难。
  心理学家丹尼尔·W·约瑟琳写道:“我做了大量实验,想查明阻滞思维的有意识努力之真正原因何在。实际上,其原因似乎总是由于某种倾向的存在,即:夸大困难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过于看重脑力劳动,害怕它们发现你无能。”
  其实不过是一场游戏
  阿兰·夏皮罗博士在他的著作《高尔夫的精神危险:战胜它们,结束自毁式回合》中列举了6条精神危险,其中前4条与我们的话题直接相关,其寓意远远超出了高尔夫比赛本身。以下是他的描述,但我做了简化:
  危险1:对恐惧的恐惧。陷入这一危险困扰的高尔夫球员在开始一个回合之前,会体验到预期的焦虑,击第一杆时会战战兢兢,而在关键时刻又会“卡壳”。
  危险2:失态。体验这种感觉的高尔夫球员会把球杆扔到地上、扔进某个水障或者将其缠到树上。
  危险3:大喜大悲。这些高尔夫球员总是突然瞧不起自己。他们的情绪可以从打出一记困难的标准杆之后经历狂喜,一下子转变为击中球座后使打出的球无法进入下一个球洞。这些高尔夫球员在打完一轮比赛后,可能连续好几天得意洋洋或垂头丧气(当然,这要根据他们往常的表现来定)。
  危险4:担心别人怎么想。这种人在高尔夫球场害怕会陷入窘境,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别人的玩笑非常敏感,觉得别人老在密切注视他们,或对他们评头论足。
  显然,这些危险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堵塞伺服机制。当然,分析后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不合理的。危险3是典型的对生活中的事件反应过度,发生这种事几天或几周之后,才知道这样的事件多数看上去根本没有当时想象的那么重要。饱受过度反应这一坏习惯折磨的人,离狂郁症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在一生中,他们至少有一半时间会处在深深的然而毫无来由的痛苦中;他们慢慢会让自己的自我意象相信“我没有自控能力”;还导致别人避免与他们交往。危险3还能使其他危险变得更危险。
  有一个经典的高尔夫故事,讲一个周末常去打球的水平一般的人,一天回家时心情特别郁闷,闷闷不乐地干了一些家务。最后,妻子忍不住了,说:“宝贝儿,别忘了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他生气地反驳:“你根本不知道打高尔夫最该死的事是什么!”
  不错,这的确只是一场游戏。今天不过只是今天。错误不过是一个错误。我们应该用理性思维去培养长远眼光,超越这些让人心灰意冷的精神危险。然而,表现为意志力的理性思维(如“我不会失态”、“我不会过度反应”)是一个失败的命题;将理性思维创造性地用于形成想象中的全新“心像”、向自我意象输入鲜活的新证据、向伺服机制传递一个新目标,这样的思维过程才是成功的过程。
  事实并非如此
  检验和分析导入的信息、接受真实信息并排斥不真实信息,这都是合理的有意识思维的任务。许多人都被某个朋友偶然的一句话吓倒,如:“你今天早上的气色可不大好。”如果某人冷落或怠慢他们,他们便会盲目相信这种行为意味着他们低人一等。多数人每天都会受到消极暗示。如果有意识思维此时正在工作,我们就不必盲目接受这些暗示。“事实并非如此”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
  在《与内心傀儡作斗争》一书中,作者将此现象形容为“脑边缘系统的抢劫”,意思是指始终处于潜伏状态的自动失败机制突然“造反”,静候良机将控制力从你的理性思维和自动成功机制中夺走。说到底,自动失败机制和自动成功机制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最锋利的刀刃才能将其分开。他写道:“……有位网球球友对我说,‘小伙子,你又长胖了。’不出几个小时,由于被‘看似发胖,这一不合理的恐惧感所笼罩,我开始拼命节食。秤上的读数显示我才减掉3镑,不过,引发这种恐惧感的,是对‘看似发胖’的认识,而不是我真的胖了。今天,如果有人对我再说这种话,我会跑到卫生间,关上门,对自己‘内心的傀儡’大喊:‘不要在乎这种冷冰冰的话。不要觉得不安。你听见我的话了吗,里面的东西?好了,今天晚上,我们先不吃土豆泥和肉汁,但仅此而已。’”
  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腾出时间给自己练习理性思维”,这样做很有效,而且也为你确立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心像”做好了准备。这种“心像”在必要时能一下子唤起,帮你做到在过度反应时突然被打断。
  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去解决
  形成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这也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我过去曾经失败过,所以将来可能还会失败”,这种结论既不合逻辑,也不合理。在不去尝试、不存在任何相反证据的前提下,就提前作出“我做不到”的结论,这是不合理的。倒不如学学下面这个人:有人问他会不会弹钢琴。“我不知道。”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别人问。他说:“我从来没试过。”
  前迪斯尼大学校长迈克尔·万斯写过一本书《跳出框框思考》,他也是研究创造性思维的权威。他说,他曾向一位公司管理人员就该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提问。在聆听对方详细介绍该问题的普遍性和严肃性之后,万斯问:“谁在解决这个问题?”那位管理人员回答:“没有人”。“为什么不解决呢?”万斯问。“因为解决不了。”管理人员回答。
  我猜这位管理人员对万斯说“因为解决不了”时,腔调中带有恼怒和不耐烦。他认为万斯是个傻瓜,连这么简单明显的道理都不懂。
  许多人一生中的表现就像这位管理人员,相信环境无法得到改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甚至相信:明明看到别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成功、繁荣或幸福,他们不知什么原因却无法得到。结果,他们对自动失败机制释放的“精神危险”没有还手之力,就像一个血友病患者哪怕被一张纸割破口子都会致命一样。
  搞清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
  搞清你想要什么、选择想要实现的目标、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目标而不是不希望实现的目标,这也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一旦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却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不想要的东西上,这是不合理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二战时还只是个将军。有人问他:如果你的进攻军队在意大利海滩被人扔进大海,会对全体盟军的胜利产生什么影响?他说,“那肯定非常糟糕,不过我从不允许自己的脑子想那种事。”
  那么,你让自己的脑子想些什么呢?
  多数人在日常工作中,从不对那些匆匆进入大脑(或者被迫进入他们大脑中)的东西进行任何控制。电视、广播、报纸、偶然谈话、无意中听到的交谈、一丁点批评之辞甚至广告牌都能控制他们。有一种很麻烦但发人深省的练习,就是随身带一张便笺或笔记本,将突然想起的每个想法都记下来。每天结束时看一眼所记的内容,亲眼看看你决定思考的那些想法是多么微不足道!多数情况下,我们就像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的懒鬼,电视遥控器的电池没电了,却懒得起身换一块新的,而只是整晚坐在那里锁定那个偶然遇到的电视频道看个没完!
  你总应该做得比这个家伙好吧?
  时刻保持警惕
  密切关注手头的任务,关注你在做什么、周围在发生什么,以便这些输入的传感信息能让你的自动机制始终对当前环境了如指掌,并使它能够自发作出反应。这些都是有意识思维的工作。借一句棒球场上的用语就是,你必须“始终盯着球看”。
  然而,创造任务或做手头工作却不是你有意识理性思维的任务。忘了以它必定要运用的方式去运用有意识思维,或者企图以它必定不运用的方式去运用有意识思维,遇到这两种情况时,我们都会陷入困境。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把创造性想法挤出创造机制之外。由于尝试过却没有做到,我们便变得担忧、焦虑、沮丧。自动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起作用的。我们看不到“车轮”是否在旋转,无法了解表象的背后在发生什么。由于它通过对当前和眼下的需求作出反应而自发工作,因此,我们事先没有任何迹象,无法保证它能会带来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的信任是被迫的,非信任它不可。只有通过信任和身体力行,我们才能接收到信号,才能创造奇迹。简言之,有意识理性思维要选择目标、搜集信息、作出结论、进行评价和预测,并让事态向前进展,但它并不保证结果。我们必须学会做自己的事、按照最理想的假设行动,至于结果,到时候自己水到渠成。
  心理控制训练
  1.和自己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诚实评价一下你有没有不打算解决的问题,而不打算解决的原因只是认为它们无法解决,从而作为“事实”加以接受;评价一下你是否生活在毫无建树甚至有损你形象的环境中,其原因只是你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它们。好好反思吧!运用当前的理性思维去挑战这些信念,然后运用想象力去“逛商店”、“货比三家”,去尝试新的念头,看看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想我在本章提出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与你在内心发现的以上几个“事实”有关。
  “为什么我相信自己做不到?”
  然后自问:“这一信念是以确切的事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