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炒作      更新:2021-02-19 04:41      字数:4897
  软.你整个身体只是松弛而伸展地摊在床上。
  心像3
  许多人发现这种心像最能让人放松。在记忆里搜索过去有哪些让你轻松而愉悦的场面。每个人生活当中都有某一时候感到自由自在、浑身轻松、心态平和。从过去的经历中挑出浑身轻松的画面,再想想画面中有哪些细节。你也许置身于某个靠山的湖畔垂钓,画面中一片宁静。如果是这样,就特别注意所处环境中附带出现的小东西。想想湖水中平静的涟漪。当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了树叶静静的沙沙声吗?也许你想起完全放松地坐着,在一面打开的壁炉前坐了很久,甚至有些昏昏欲睡。壁炉中的木柴是否发出了噼啪声、火星四溅?当时还能耳闻目睹到什么?也许你回想起阳光明媚的一天,你在海滩上放松。身底下的海沙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你能感到懒洋洋的阳光像自然界的实物一样抚摸你的身体吗?有没有一阵微风吹过?海滩上空有没有海鸥飞翔?这些伴随的细节你能想起并刻画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天练习能使这些心像或记忆越来越清晰。学习效果也能累积。这些练习能强化心像和客观感知之间的联系。你将变得越来越擅长于自我放松,而这一点本身又能被你在将来的练习过程中“记住”。
  第五章|运用理性思考的力量获得成功
  ◆要想让理性思维有效改变信念和行为,就必须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与其相伴。为自己描绘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描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
  我获取事实,我耐心地研究事实,我运用想象。
  ——伯纳德·巴鲁克
  当我开的处方和“把运用天赋的推理力量作为改变消极信念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使用”一样简单时,许多病人都非常失望。对某些人来说,这样做似乎天真得不可思议,而且极不科学。然而这种处方却有一个实在的优点:管用。正如后面将要看到的那样,它建立在绝对科学的发现成果基础上。
  有一种广为接受的谬论认为,理性的、合理的、有意识的思维对潜意识过程或手段没有影响,并认为要想改变消极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就必须从“潜意识”里挖掘出一点东西来。
  你的自动机制完全不带有个人色彩。它像机器那样运转,根本没有自身意愿。它总想努力对你当前的信念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解释作出恰当反应:总想为你提供恰当的感觉,去实现你在有意识时决定追求的目标。你要通过想法、信念、解释、意见等形式向它提供素材,而它也只对这些素材起作用。
  为潜意识机器充当“控制旋钮”作用的,正是有意识思维。只有通过有意识思考(尽管可能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潜意识机器才能形成自己的消极反应或不当反应模式;正是通过有意识的理性思维,这种自动反应模式才能得到改变。
  你现在就能得到积极效果
  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心理治疗”通常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专家引导某位病人追溯遥远的童年,就像考古学要求的那样去追寻和挖掘。结果呢,人们普遍达成共识:只要去治疗一次,你就要经常进行心理治疗。
  还记得一位经理人告诉我,说他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行为希望改变,但绝不同意一周接一周地去拜访精神病专家,无休止地挖掘和讨论童年时代的事。虽然不能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精神病专家,但要想获得健康的自我意象,并不只有华山一条路,而且老实说,这种精神病疗法也并不能准确地代表所有医生的疗法。
  于是,我问他是否真心希望发生某种变化,是否在从来不回忆童年时代的条件下也能做到这一点。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我和他讨论起本章的观点,即运用眼下与想象一致的理性思维,去改变自我意象。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列出的公式,不妨在分母前面加几个字,于是公式变成了:
  用简单的话来说,在继续用制导导弹来比喻自我控制的条件下,我们运用蓄意的、有意识的理性思维去选择“靶子”,然后再运用想象力,以一种能被自我意象接受和实施的方式,把“靶子”传递给自我意象。
  用理性思维检验自我强加的限制
  不妨设想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况:食物的喜好与厌恶。我曾经有位朋友从来都不吃绿豆炒腊肉,而这种配菜我爱吃得不得了,往往还就着上好的牛排一起吃。我多次想说服他试着吃一点,但他固执地说他讨厌绿豆。最后,我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饭馆里共同进餐,他勉强同意尝一点我推荐的菜,用他的话说,这道菜是“你那该死的绿豆”。“就是为了你不再给我找麻烦”,他说。
  咬了第一口之后,他低声咕哝“嗯”,又试着吃了第二口,接着是第三口。他说:“这些东西味道还真不错。”
  几个月之后我们再次共同进餐时,他主动点了绿豆炒腊肉!
  如今,他认为有好几种原因使他不喜欢绿豆的味道。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晓得他是否知道。我也不打算知道,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透露过。但是,他并不需要仔细搜寻童年经历,不需要把年轻时各种体验亮到大众面前,不需要费尽心思躲在楼梯口偷听大人谈话,以便挑战自己的信念,并在长大后的此时此刻,去检验这种信念的真实性。
  诚然,几乎没有哪种心理问题像喜欢或厌恶绿豆炒腊肉那样无伤大雅。但是,与你品尝绿豆的味道相比,渴望自我完善、感觉良好的方式也不会复杂到哪儿去。
  虽然我承认精神病学专业人士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我仍然坚持认为:多数人无需深入分析过去经历的人生大事,便可以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技巧以及其他相关的自我完善方式,来解决大部分困扰他们的自毁问题。
  别惹火烧身也许再好不过
  对过去挫折的记忆和令人不快的痛苦经历一起埋藏在潜意识之中。但这并不表示为了改变性格,就必须“挖掘”、暴露或检验这些记忆和经历。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通过“试错法”实现的,即通过“进行试验、没有达到目的、有意识地记住错误程度然后在下次试验中纠正”这一过程来实现的——直到最终“击中目标”或完成成功的尝试。从此,成功的反应模式被记住,在未来的试验中得以回忆和“模仿”。一个人掌握“掷马蹄铁”游戏的技巧、扔飞镖、唱歌、驾车、打高尔夫球、在社交中与别人打交道或者学习任何其他技能时,都必须遵循这个道理。因此,从本质上讲,任何伺服机制都包含对昔日错误、挫折、痛苦以及消极经历的“记忆”。这些消极经历不仅不会阻碍学习过程,恰恰相反,它有助于学习过程,只要将这些经历作为反馈数据合理利用即可。这些经历可以看成对你想要达到的积极目标的偏差因素。
  然而,只要错误被发现、错误的前进路线被纠正,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忘掉错误,就应当牢记和巩固成功的尝试。这一点同样重要。
  只要将有意识思维和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实现的积极目标上,对昔日错误的这些记忆就不会造成有害后果。因此,我们最好“不要惹这些麻烦”。
  我们的过失、错误、挫折,有时甚至是耻辱,都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它们必须作为通往终点的手段,而不能作为终点本身。一旦完成本职任务,就应当忘掉它们。如果有意识地仔细盯着错误,或者从内心对出错感到愧疚并由此贬低自己,那么,我们就不识时务地使错误或挫折本身成了有意识地留在想象或记忆中的“目标”。世上最不幸的人,是那些顽固地总想重温昔日时光、在想象中一遍遍割舍不下过去经历、总为过去的错误自我批评、总为曾经的罪过不停自责的人。
  有一个新词用来指代在不对过去追根问底的前提下控制情绪和自我形象,叫做“基于解决方案的疗法”。如果你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想参考当前流行的新书.建议读读比尔·奥汉伦的《把事情做得与别人的不一样》。
  “遗忘”的力量
  当有人要求奥托·格雷厄姆说出足球界某个伟大接球球员最重要的特征时,这位克利夫蓝褐色人队伟大后场球员说:“瞧我这该死的记性。”不少球员和教练也和我这么说,而且这种场面在媒体采访中也年复一年地出现。其意思是说,接球球员所具备的最重要技能,是不断忘掉刚刚漏掉的可以接住却没接住的好球,以便将精力集中在“靶子”上——即成功接住下一个向他所在方向传来的好球。
  我曾多次在电视上欣赏足球比赛,看着射门的球员射出一脚臭球,连20~30码的近距离射门都失之交臂,却立即转身投入到比赛中。哪怕整场比赛意义重大,在面临下一次距离更远、难度更大的射门时,他们仍然毫不犹豫。与身体力量和射门技巧相比,射手先遗忘、再重整的能力同样重要。
  为过去的错误和过失而不断自责(无论是若干年前还是数分钟以前的事)于事无补,反而在另一方面使你将要改变的行为成为固定模式而无法改变。如果我们老是停留在失败的记忆上,并且愚蠢地得出结论,“我昨天失败了,所以我今天还会再失败”,那么对过去失败的记忆反过来便会影响当前表现。然而,这并不“证明”潜意识反应模式本身会重复、会永存,或者表示在行为得以改变之前,埋藏在深处的所有失败记忆都必须根除。如果说我们成了受害者,那是我们的有意识思维使然,而不是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因为我们下结论、选择将要关注的目标形象,都要靠性格中与思维有关的那一部分来作出。一旦改变思维、不再为过去费尽心机,昔日的记忆便伴着错误一起,无法对我们起作用。
  不在乎过去的失败、一路向前
  如果在催眠过程中告诉某个害羞、怯懦、冷漠的人,让他相信或自认为是一个胆大、自信的演说家,他的反应模式便会立即改变。他此时此刻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他就能做到什么。他的注意力完全交给了想要实现的积极目标,而根本没有考虑过去的挫折。
  多萝西娅·布兰迪在优秀图书作品中讲述了这一观点怎样使她硕果累累,成为一名成功、优秀的作家,以及怎样开发、利用她自己从不知道的才华和能力。在目睹一次催眠演示之后,她既觉得好奇,又感到吃惊。后来,她无意读到心理学家F·M·H·迈尔斯写过的一句话。她说,这句话改变了她的一生。迈尔斯的这句话解释说,催眠主体展示出的才华和能力,应归功于在催眠状态下对过去失败的“记忆清洗”。如果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做到这一点(多萝西娅·布兰迪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普通人身上具有的天赋、能力和力量,仅仅因为对过去挫折的记忆而受到阻滞、得不到利用,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在清醒状态时,却能通过无视过去的挫折、“表现得像绝不可能失败一样”,从而能够运用这些同样的力量呢?她决定一探究竟。行动的前提是:那些力量和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只要她勇敢向前,表现得“像它们真有一样”,而不是怀着试探之心、不虔诚,那么她就能运用这些力量和能力。不出一年,她的作品数量猛增,销售量也翻了几番。另一个让人惊奇的后果是:她发现自己在公开场合演讲的能力突飞猛进,成了一名炙手可热的演说家,而且对演讲乐此不疲。相比之下,此前她不仅没体现出丝毫演讲才华,还恨透了在公开场合讲话。
  有了本书诸多章节中描述过的那些心理控制练习,再加上为期12周的心理控制课程中提供的更具体、更复杂的精神训练练习,我的努力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你凭自身想象“像梦想成真一样去做事”,并鼓励你反复地、创造性地那样做。
  在《赢得幸福》一书中,贝特朗·罗素写道:
  我并非生下来就幸福。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歌曲是:“厌倦了尘世,尘世充满了我的罪孽。”……长到少年时,我憎恨生活,始终处在自杀边缘,然而自杀念头却被进一步学习教学的愿望所阻止。如今,恰恰相反,我事受着生活,几乎可以说,每过去一年,我就更热爱生活几分……这主要是因为我越来越不那么过度关注自己。像其他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