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南方网      更新:2021-02-19 04:03      字数:4920
  “咱们这地里都种什么呢?”看着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姜暖适时地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东家大小姐是看过那些地的,除了去年被马婆子逼着种了苞米,往年我们都是中几季水菜的。应季下来交了租子每年还能余下个一二两的。算是不错了。”青山爹接口道:“老实家也是一样。年年我们都是一起下种施肥的。就是他家的地少些。”
  坐在青山爹身边的黑瘦汉子一直默默地吃饭默默的听着大伙说话,如今见青山爹说道了自家才慢慢地点了点头说道:“咱那地不能种苞米,勉强种上了,也是产的没有别人家的好。留不得种子、”葛老实也就是如意他爹,因为为人平时木纳少语就是吃点小亏也不会去争辩,所以得了一个这样的外号。他的大名叫做葛满金。
  姜暖对他们都是以姓氏来称呼的。比如青山爹姓陈,就是陈叔,而葛老实自然是被称呼为葛叔。
  “苞米咱是肯定不种了。”那些苞米搭在墙头时候的样子姜暖是见过的,颗粒并不饱满,碾成苞米面后也是麸皮很多,吃着口感也是很糙。所以她也赞成不种这个。
  “我听在我院子里那些做工的工匠们说镇上有农部推行新农的衙门?”姜暖问道。
  “快别提那些官老爷了!说起这个我就来气!”青山娘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大着嗓门说道:“那些人根本不会种地,不知道哪里寻来的什么种子,就贴了告示让大家种。那不,去年那些苞米您也看到了。长得那么高大怎么在咱那沙地里种?信他们的就是一年白种!”
  姜暖挑了一下眉,没有说话,她知道苞米在后世那是很好的农作物,产量高种植范围广,只是现在可能是它才来到这片土地上吧,大多数农户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它的种植习性,所以第一次失败也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玉米确实是不适合在她家那样的土质的地里种植的。
  “明天咱去镇上看看吧。然后再决定今年这地怎么种。”姜暖提议道,“反正也要买种子,我也跟着大家学学如何种地。”
  “行。”见她并不坚持再种玉米,那两家的心已是放下不少,青山娘痛快的答道:“我陪您去。”
  “娘,今年我想辞了药铺学徒的工,回来帮爹种地。”青山突然说道。
  “啥?你都学了两年了,眼瞅着就出徒了咋就不想做了?”青山娘诧异的问道。
  “是啊,青山哥,你在药铺多好,回来种地有啥出息?”挨着如意娘坐着的是她的三女儿葛秋慧,也忍不住开了口。
  “秋慧!”如意娘小声叫了她一句:“大人们说话,你姑娘家家的搭什么茬……”
  意识到自己失言的葛秋慧立时红了脸,赶紧低下头去绞着衣角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题外话------
  95紫罗兰1991收到两张评价票,一张是三星的。看来俺还要多多加油才行啊-鞠躬感谢!00
  第五十九章 责任
  “如意娘,你别说秋慧,丫头说的对!”青山娘扭头看着青山继续说道:“这里也没外人,你给娘说说,是不是药铺里有人欺负你?”
  “娘,您别瞎猜了,没有人欺负我。我就是不想在药铺里做学徒了。我实在是不喜天天鼓捣那些带着苦味的东西,哪里有咱地里的庄稼看着舒服。”青山也放下了手里的筷子,看着他娘正色说道。
  “不行!”听到儿子的这个解释青山娘一口回绝:“想进药铺子做学徒的多着呢,人家是挤破了脑袋也进不去。你这个要不是你老姨给你说了几次情,人家也不收呢。”
  看着儿子脸色有些不好看,如意娘也觉得自己说话急躁了些。于是放缓了口气继续说道:“再学个一年半载的出了徒,你要是不愿意在镇子上混饭吃,咱这里离着皇城又不远,你去城里的大药堂谋个差使也是好的。别看咱是小门小户出身,好歹你也是读过三年书摸过砚台的,识文断字的人咋能再‘抽抽’回庄子来?”
  听着青山娘苦口婆心地发表着‘高论’教育着自己的儿子,姜暖没事人儿一般的看着热闹。完全没有体会到自己不就是从皇城大宅门里被人使了绊子赶出来的么,要说更是‘抽抽’地可以了!
  “咳咳。”青山爹注意到姜暖面上似笑非笑的专注表情,赶紧咳嗽了两声止了他家婆娘的长篇大论,用一家之主威严的口气开了腔:“这都瞎咧咧啥呢?没见东家小公子都快睡着了?说着说着就不说正事儿了,自家的事儿等会再说。咱别耽误大家伙儿的功夫……”
  到底是男人霸气啊!青山娘马上就收了絮叨,朝着姜暖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心里一急就忘了正事儿,还是大小姐您说吧。”
  “我要说的都说完了,明天一早先去镇子上转转。咱就这三十亩地,可是要养活三家子人呢。所以都别急,看看农部衙门里又有了什么新东西再说吧。”姜暖把自己安排又重新说了一遍。
  地是她家的,所以在这些人中间她说话比男人还霸气,一番话说出,大家便没了异议,只等着她明日在镇上回来再做主张。
  领着困得点头哈腰的阿温回了姐儿俩个临时借住的小屋里,姜暖端着木盆想到厨房打些热水给他洗洗小脚,临近厨房的窗户边时正好传出留下来帮着洗碗收拾的葛秋慧细声细气的声音:“婶儿,青山哥这主意拿的糊涂,您可不能让他由着性子乱来,现在回家来种地,将来一准儿得后悔死……”
  装作啥也没听见似的走了进去,姜暖对二人道了辛苦,端着木盆回了屋子,舒舒服服地把两个人的脚都洗了,有端着盆子出来倒水的时候正听见青山爹在和青山说着话:“你自小就有主意,说说你是咋想的?”
  “我觉得咱东家小姐是个有见识的,她心里头藏着很多东西。光凭这十几天在她院子里帮忙我就看着吃惊!她出的主意都在点子上,爹,您看她给屋子底下那口窖留的风道没有?这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呢,不是每年都有人晕倒在菜窖里熏死?有了风道是不是就安全多了?所以我信自己的眼光,跟着东家小姐干准能有出头之日的,甚至都是我们不敢想的好日子呢……”
  青山爹说了什么姜暖并没有听到。直在门口站了很久她端着一盆子洗脚水也没想起要倒掉。
  忽然的就觉得自己的心就沉了下来,肩上也压了担子一般。
  信任。这是青山对她的信任。
  这个言语不多,与她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青年凭着他自己的分析与直觉,做出了要跟随她回家务农种田的决定,这让姜暖十分的吃惊!她是一点也没有想到青山做出离开药铺的这个决定竟是与自己有关系的。对于他言语中对自己的夸赞姜暖没有一点飘飘然的沾沾自喜,只觉得很重很重!她甚至有些踟蹰起来,万一自己以后做出的判断失误可怎么办?那她耽误的可就不只是自己了……
  在这些不堪的后果被无限放大后,姜暖的脑子忽然又清明起来,她把手中的盆子里的水贴着墙边泼了出去,自嘲地嘀咕道:“你还能不能有点自信了?与其想着这些有的没的问题担惊受怕不如赶紧滚回去睡觉……看人家青山多有眼光,你自己倒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不能够啊!就姐姐这运气……”
  这话没说完她自己就住了嘴,乖乖地滚回屋里睡觉去了。因为她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在马路边上蹲着看狗打架都能被车撞死,实在是没什么运气可言的……
  离尚武庄最近的镇子叫做放马镇,两处不过四五里的路程,所以姜暖没觉得走多一会儿便到了这里。陪她一起来的不只是有青山娘,连如意娘也拉着如意跟着一起来了。
  只是姜暖到了镇子上并不急着去农部在这里设置的衙门里去,而是优哉游哉地领着这几个人在街道上闲逛了起来。东瞧西看的,不管是铺子也好,还是被游商担着扁担挑着的货物她都会仔细地看上一看,遇到哪些感兴趣的东西还会追着人家盘问一番。就这样走着走着,倒是把青山娘和如意娘先给逛糊涂了。因为姜暖看的问的东西太多,她们也分辨不出东家小姐到底想要找什么了……
  “好了!”姜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终于住了脚,她转身对着身后的几个人说道:“不逛了,咱们赶紧去干正事儿吧!”
  “嗯,是要赶紧去农部的衙门一趟。那里的官老爷可是到了用膳的时辰就不见人影的。”如意娘压低了声音说道。
  “那个不急,我是说我们先去吃饭,这个才是正事。”姜暖说着话已经朝着一个面条摊子走去。
  “……”吃饭才是正事?如意娘和青山娘对着望了望,无语地跟了过去。
  三个大人两个孩子围了一张桌子坐了,五碗面很快就端了上来,上头还放着几块比指甲盖还小的肉片。让了一下,姜暖招呼着大家吃了起来。
  “一点都不好吃!”阿温才喝了一口汤就低声说道:“还没有阿姊做的好吃。”
  “这个小公子说的对,大小姐煮饭的手艺我们真是佩服的很。这面怎么嚼也没有您擀得劲道……汤也腥气。”青山娘接口道。
  姜暖笑了笑,依旧一边往四周看着,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东西。她并不饿,只是在认真地观察着这个新的环境,暗暗地寻找着可以挣钱的机会。在心里没有底之前,她是不会贸然做出任何决定的。必须让自己更多的了解现在的这个环境才行。
  现在她肩上的责任可是不轻。
  ------题外话------
  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4今天是温暖遭遇浪漫的时刻!祝大家元宵节情人节都快乐!又想吃巧克力又想吃汤圆可怎么办?那就去吃巧克力汤圆吧~OO~还是早点贴出吧,俺发现才改了时间就掉了好几个收藏!这让俺的心都碎了~晚上捉虫~
  第六十章 落花生
  一碗面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姜暖尽管不饿依旧都给吃掉了,这是她的习惯。上一世便是如此,因为早早的便开始打工挣钱,她知道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极少浪费东西。
  喝了一口面汤,果然如青山娘说的一样腥气,她皱了眉,扭头看见面摊子旁的做面的男人每次将面盛到碗里后都会在里面拌上一勺子猪油,就那样白白腻腻地直接拌在汤里,难怪喝起来味道并不好。
  “要是用素油呛个锅,味道会好很多。”她自言自语地说道。心里开始怀念起原来常吃的东西来。生活在古代,对于她来说其实是一种倒退,而且倒退的彻底!所有的一切都让她要从新接受。若不是她生存能力超强,早就会因为‘水土不服’疯了去!毕竟这里的一切都太原始了,各种信息的交流更是慢到连生活的节奏都变得蜗速了……
  有时,她甚至会有一些错觉,觉得这里的时间都比过去禁耗。当然这只是她的错觉而已。
  看着众人都吃的差不多,又打听了农部在镇上衙门的所在,这回姜暖没有多做耽搁,带着几个人直接寻了去。
  说是推行新农的衙门,却是设在了一处并不惹眼的所在。门口更是连块带字的招牌匾额都没有,所以几个人一路寻来迫使费了一番功夫。
  “这是老母鸡下蛋一次一个窝啊!”青山娘一边向敞开着门的院子里探头探脑一边撇着嘴嘀咕:“这些人都是做老鼠的,年年挪窝,去年还不在这里呢。也不知道折腾个啥。”
  在门口四下看了几眼,姜暖也有些心凉。不是说这里是专门推新新农的么?看这架势,门庭零落,分明就是在应付差事呢。
  果然,当几个人狐疑地走了进去,内里的情景也如此,还真就做到了‘表里如一’,除了正房屋檐下堆着的几个麻袋以外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
  地方虽然常换,但是换汤不换药,看着和过去没啥两样的情景,青山娘泄气的说道:“还是这德行,去年我们来买苞米种子的时候就是如此。这些官老爷啊,拿银子拿的太容易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咬牙让我家青山多念几年书,考个秀才啥的,到衙门上谋个差使倒是清闲。”
  “怎么都没人?”姜暖看着奇怪,随口问了一句。
  “能有人么,他们这里推行的东西都是奇奇怪怪的,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地都没见过呢。这些官老爷又不会种,你问问他们该啥时播种,用不用育苗这等寻常问题他们也是答不出的,谁敢拿自己一年的口粮收入开玩笑来种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儿?”如意娘也开了口,语气与青山娘一样,都是不屑的。
  “不是,我说的是怎么连个管事的都没有呢?”既然来了,哪怕是再失望,姜暖也要看一看的,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