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节
作者:击水三千      更新:2021-02-16 23:54      字数:4805
  自向汉宫而来。
  长诗姑母的精神已经稳定了下来,站在昭阳宫的天桥之上,眺望着远方。
  我在宫女的引领下来到她的面前,恭敬道:“姑母!”
  长诗姑母回过头来,目光显得空洞而迷离:“胤空……”
  我将那两盒人参交给宫女,关切道:“姑母的身体可否好了一些?”
  长诗姑母叹了一口气。幽然道:“我好累,就好像做了一个漫长的梦一样。”
  从她疲惫的眼神中,我隐约猜到她的心中定然藏着不为我所指的秘密。也许她在大汉的生活并非像表面看起来那样风光。
  我低声道:“姑母还需多多保重身体,千万不可过度操劳。”
  长诗姑母点了点头,望向远方的天际:“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还能不能够重返大康?”
  “姑母说笑了,如果你思念故乡,随时都可以回去,胤空相信,父皇一定会双手欢迎的。”
  长诗姑母缓缓摇了摇头道:“百姓都羡慕我们皇族的生活。殊不知我们还远远比不上他们自由,哪怕做一件小事都要思前想后……”她双目中又涌出泪光。我生恐她再度激动起来,慌忙岔开话题道:“近日怎么没有见到表哥他们?”
  长诗姑母道:“她帮助你姑父安排大寿乐舞之事,这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出息,这方面倒是有些长处。”言语之中颇多失落。
  我暗自猜想道:“其实长诗姑母和晶后也有相同之处,只不过她缺少晶后的手腕和机遇,无法将儿子扶植成帝王的人选。”
  以为白衣少女沿着长桥缓缓向我们走来。正是大汉国师段晶,我看着她的绝代风华,呼吸不由得为之一窒。
  桓小卓的美丽和我所遇的女子全然不同,给人一种冷若冰霜的感觉。
  她的目光平静地宛如无风的湖面。看不出她任何的心理波动。
  长诗姑母笑道:“段姑娘来了!”
  桓小卓淡然笑道:“皇后今日可好些了?”
  长诗姑母道:“好些了,多谢段姑娘费心。”
  桓小卓道:“这是段晶的职责所在,皇后又何须跟我客气。”她的目光自始至终没有向我看上一眼,我甚至开始怀疑,轻颜对我所说的是否是事实?一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是又有两位嫔妃过来探望长诗姑母,她将两人迎入宫内,我刚好获得了和桓小卓单独相处的机会。
  桓小卓似乎并没有和我交谈的意思,转身想要离开。
  我看到四下无人,低声道:“桓姑娘请留步!”
  桓小卓娇躯一震,停下脚步缓缓转过头来,目光却在这瞬间已经恢复了初始时的冷静:“平王殿下好像认错人了。”
  我微笑道:“胤空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有自信。”
  桓小卓冷冷道:“人通常在自信的时候才会犯极其低级的错误。”
  我呵呵大笑了起来,走上前去,双目灼灼盯住桓小卓冰冷的双眸低声道:“无论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有些时候你永远无法放开。”我所指的便是桓氏家族的学海深仇。
  桓小卓的目光终于闪动了一下,我敏锐的把握到了她的变化,以此作为突破,步步进逼道:“你不会想看到秦汉联盟的局面出现,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
  桓小卓冷冷摇了摇头:“龙胤空,你太自信了,也太骄傲,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我就是段晶,大汉国的国师,你今日在我面前所说的一切话,我马上就可以告诉陛下!”
  我又向前走了一步,和桓小卓之间距离已经不到一尺,彼此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见。我一字一字道:“桓姑娘大可一试,胤空如果没有这点胆量,又怎敢在国师面前说出这番话来?”
  我们久久对视着,过了许久,桓小卓的目光终于低垂了下去,她轻声道:“我可以忘记你今天所说的话。希望平王殿下好自为之!”转身向远处走去。
  我在她身后道:“有些话可以忘记,可是仇恨可以忘记吗?”
  桓小卓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她挺直了娇躯,头也不回地向远方走去。
  我看着桓小卓完美的背影,唇角泛起了一丝微笑,我敢断定桓小卓不会放弃对项晶的报复,她绝不愿意睁睁看着秦国和汉国结盟。两国的结盟便意味着项晶重新找到了政治支点,在动荡的政局之中获得了喘息之机,桓小卓岂会给她这样的机会?“她一定会来找我。
  三日之后,四国前来拜寿的贵宾陆续抵达汉都。
  黄昏时分,桓小卓让人邀请我前往她的山庄一聚。我对此早有准备,晶后抵达汉都以前,桓小卓一定回来找我。
  桓小卓在汉都城西郊有一处山庄,这是汉成帝在两年前赏赐给她的,这两日我对她来到汉都之后的情形做一番了解,却几乎一无所获,桓小卓如何成为大汉的国师,始终如同一团迷雾般萦绕在我的心中。
  山庄坐落于汉都城郊,三面环山,前方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沿着小溪中的白色圆石,来到山庄门前,却见匾额上书写这潇洒飘逸的两个字‘明溪’,想到山庄的名字便是因门前的这条小溪而命名。
  我和唐昧将坐骑交到下人的手中,随着前来送信的少女走入山庄。
  经过一个莲池,跨越一道拱形的白石桥。石桥两边是朱红色的栏杆。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显然从外面引入溪水而成,进入院内,放眼望去满眼皆是绿意。柳径揄荫中,风亭水榭,点缀得十分雅致。居住得屋子,只有这边东西北三个院落和当中一座大厅。全是木质结构,古朴中饶有天趣。
  那小溪在院落中曲折回转,其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变化,院中的水流汇集到正中,形成一泓清澈的水潭,水潭之上用原木搭建成一个水榭。
  桓小卓一身白色长袍,静静坐在水榭之中等候。
  我向唐昧使了一个眼色,他留在原地等我。
  我独自一人向水榭中走去。
  桓小卓似乎并未留意到我的来临,妙目凝望远方的群山,目光宛如天际边的那一丝浮云一样缥缈。
  我微笑到:“桓姑娘好!“
  桓小卓的目光终于落在了我的脸上,她淡然道:“我还是更愿意你称呼我段晶。“
  我点了点头,在她的对面坐下,微笑道:“段姑娘今日找我过来,究竟有什么事情?“
  桓小卓伸出纤手,握住桌上碧绿色的茶壶,为我在面前的茶杯中倒满香茗。
  我品了一口,但觉一股清香从肺腑中升腾而起,茶乃是正宗的龙井,却泡出了不同的韵味,不由得脱口赞道:“好茶!”
  桓小卓微笑道:“平王可知这茶好在何处?”
  我深深吸了一口,又品了一口,闭上双目惬意的摇了摇头道:“茶叶应该是雨前的龙井,学问却在泡茶用的热水之中。”
  桓小卓饶有兴趣的望向我。
  我看了看那茶水道:“清澈纯澄,不含任何的杂质,这水应该是蒸出来的,不过……”
  桓小卓的唇角已经泛起笑意,看来已经被我猜到了其中的奥妙。
  我又道:“饮入口中,清澈无比,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水定然是取自冬日的落雪,化成水后,又经蒸馏,方才成为这番模样。”
  桓小卓每目流露处欣赏之色,她轻轻点了点头道:“平王殿下果然学识渊博,你猜的不错!”
  其实这和学识没有任何的关系,融雪取水之法,大康皇宫之中我见过多次,只不过像桓小卓这般再加上蒸馏一道工序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桓小卓打开桌上的木盒,里面是用来佐茶的茶点,她微笑道:“我并未准备酒宴招待殿下,殿下不会责怪我失礼吧?”
  我哈哈笑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茶水虽淡,可以清心,其味隽永持久,能和国师这样的才女对面而坐更是胤空的福分。”
  我悄悄观察这桓小卓的表情变化,她的表情始终平静如常,对我这充满挑逗性的话语竟是毫无察觉。
  桓小卓道:“项晶明晨将会抵达汉都。”她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阴冷的杀机。她的这句话等于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我轻声道:“这些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头。”
  桓小卓的美眸望向我,她冷冷道:“我所遭遇的一切,会让项晶加倍的偿还!”
  不知怎么,我的内心中蒙上一层厚重的阴霾,桓氏一族之所以会落到那种下场,并不仅仅是晶后一人的原因,已经战死沙场的白晷,也许要负上更大的责任。不过这件事我不想对桓小卓说明,只有利用她对项晶的仇恨,才能够和我站在同一立场之上。
  我故意道:“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桓姑娘又何必念念不忘……”
  桓小卓盯住我道:“我对付项晶不正是你心中所希望的吗?你又何必惺惺作态?”
  我喟然叹了一口气道:“这几天我反复想过,破坏秦汉联盟的确是我盼望的事情,可是我却不想利用桓姑娘来达到我的目的。”
  我盯住桓小卓的美眸道:“活在仇恨之中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我不愿看到你继续这样下去……”
  桓小卓的美眸中竟然闪动出两点晶莹的泪光,她猛然扭转过娇躯,生恐我看到她脆弱的一面。
  我虽然想让她给我帮助,可是却不想让她感觉道我在利用她,欲擒故纵,让她心甘情愿的为我所用,这才是我所期望的结果。
  桓小卓道:“我永远无法忘记我弟弟妹妹临死前的目光……她既然已经害死了我的爹爹,……为何还不放过我们?”
  女人很难理解政治的残酷,虽然我也不清楚究竟是谁对桓氏下手,不过他们这样做一定又自己充分的理由,杀掉桓氏一门,可以震慑朝中的群臣,晶后之所以能够顺利执掌大秦的政权,桓氏的鲜血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我忽然联想到了自己,将来争夺权位的时刻到来之时,我会如何对待我的对手,我的反对者?想根除周围的异己,最好的方法恐怕是杀无赦,从古至今皇权在手的帝王为何最喜欢用满门抄斩的方法,归根结底便是为了免除后患。
  请继续期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续集
  ~第九十七章试探~
  我静静端详着桓小卓,仇恨果然可以改变一切,过去的那个桓小卓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我面前的只是大汉国师段晶。
  桓小卓道:“汉成帝想对大汉用兵早就蓄谋已久,而且这次联盟功绩大康对五国都有好处,你很难将他们分裂开来。”她停顿了一下又道:“汉成帝虽然不会杀你,可是已经让大都督李慕雨严密关注你的动向,你的处境好像并不是那么乐观。”
  我淡然笑道:“这件事那个李慕雨早就警示过我。”
  桓小卓点了点头道:“李慕雨是汉成帝手下最为得力的助手,此人无论是武功还是心计都深不可测,你千万不要轻敌。”
  “桓姑娘,你因何会成为汉国的国师?”
  桓小卓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那年我父亲蒙难之后,经平王求得赦免令,以为此事告一段落,举家前往秦国南部的故乡,没想到那项晶……表面放过了我们,竟然在暗地里又派出兵马阻杀我们,可怜我桓氏满门皆无辜丧命……”她妙目通红,对往事的回忆让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后来我被师傅救起,并教给我一身艺业。我师傅跟汉成帝早就相识,后来汉成帝请我师傅入宫为皇后治病,师傅便让我代她前来,汉成帝为了感谢我救治皇后,方才赐给我国师这个称号。我只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根本无法担起国师的职责。”
  桓小卓的目光回归于平静,她的理由却不足以让我相信。汉成帝不会这么简单就将国师的称号赐给她,救治长诗姑母的病症至多可以获封御医之职,辅佐朝政方才是国师之责,也许其中的原因她并不想告诉我。
  我缓缓放下茶盏,微笑道:“我想求桓姑娘帮我打听一件事。”
  桓小卓道:“平王请讲!”
  我起身走了两步,凝望远方的群山,低声道:“我听说秦国商人田循投靠了大汉,并将手中的缪氏藏宝图敬献给了汉成帝,不知此事可否属实?”
  桓小卓点了点头道:“的确有这件事,那田循现在仍然在李慕雨的保护之下,至于那张藏宝图,应该是汉成帝亲自保管,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任何人都不知道它的下落。”
  她似乎猜出了我的真正目的,低声道:“你是不是想窃取那张藏宝图?”
  我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微笑道:“只有得到那张藏宝图才能毁去汉、齐两国合作的基础。”
  桓小卓淡然笑道:“平王恐怕并不只是想毁掉汉齐两国联盟这么简单。缪氏宝藏中埋藏着巨大的财富,有意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