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节
作者:打倒一切      更新:2021-02-19 02:29      字数:4811
  康路会意,负手收好圣旨,面上却恭敬的对太后行了个礼,瞥了一眼身后的一个小太监道,“还不快为太后娘娘奉茶?”
  小太监会意,连忙应允,脚步却已经加快的退了下去。
  太后明明看到康路身后拿着的圣旨,却只当做没看到一般,泰然坐在了皇帝身侧的位置上,“皇上政务繁忙,看来一大早召见孙大人是有正事要商量呢,连早朝都免了。”
  皇上打着哈哈道,“母后向来了解儿臣的,不过是为了鲁阳的事情,正好母后过来了,咱们也好把事情就这么说清楚,孙大人刚刚回禀,鲁阳一夜未归,不仅如此,孙府更是连只信片语都没有收到,想来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朕眼下不能坐以待毙了,定要做些什么才是。”
  皇太后接过小太监端上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心中冷笑,鲁阳不是你的女儿,你当然不担心,一夜过去你才想着要有所动作,不能坐以待毙?说的倒是好听!“不知皇上所说的定要做些什么?就是让康路公公下去宣读圣旨吗?”说到“宣读圣旨”四个字的时候,太后故意挑高了声线,震得刚刚走到泰和殿门口的康路双肩一颤。
  他下意识的收回了刚迈出去一条的腿,转过身对着皇太后讪讪一笑,不敢发一言。
  皇帝的面上越过一阵不悦,却很快便消失无踪了,他重重叹息了一声随即道,“母后这是在埋怨朕了?朕也是无可奈何啊,这次的事情,穆荣林做的委实有些过分,可我们拿他也是没辙,若是贸贸然就这样与他杠上,恐怕……”
  “皇上,穆荣林在我北夏的地界如此猖狂,他这是在往我皇族的脸上甩巴掌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殿下面站着的孙志典已经冷汗直流,原本太后不过来,此事或许会顺利,但现在宣旨的康路一直站在泰和殿门口,太后和皇上却僵持着没有结果,也不知道脱下下去会如何,他脑中正在极力思索着,耳边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孙志典回眸,却见一个侍卫打扮的男子大跨步冲了进来,跑到殿下方孙志典身旁的位置突然停下了脚步,深深跪下喘息回道,“报,皇上,刚刚宫门外有孙府之人来报,称鲁阳郡主已然回府,且是与孙夫人一同的,两位贵人是去佛寺里为老夫人和六公主烧香,回府才听闻发生了如此变故,特地名人过来禀报。”
  泰和殿内的三个人具是愣住了,最为震惊的便是坐在高位上的皇帝,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下意识问了一句,“回来了?”
  那回报的侍卫双手交握于身前郑重嗯了一声。
  太后紧皱着的眉头却是舒展开了,一夜的担忧在这瞬间烟消云散,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不知怎么的,刚刚还没觉得身体疲乏,这么一放松下来立刻就觉得双腿发软了。李嬷嬷发觉皇太后身子不太对劲,慌忙搀扶着自家主子,跟皇帝言语了一声,便将太后扶着走出了泰和殿。
  太后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情却是好了很多,不管怎样,上官那个丫头没事儿就行。
  一时间,大殿之内只剩下孙志典和皇上两人,皇上几乎恨得牙根痒痒,眼神极为不悦的盯着孙志典的头顶看,看的孙志典头皮发麻。
  “孙大人,鲁阳跟你夫人上山拜佛,你竟然恍然无所觉,还跟朕在这儿盘算了一日,说实话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朕?”
  孙志典刚刚漂浮起来的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他猛地跪在了泰和殿上,双膝触底的时候发出哐啷巨响,但孙志典却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也根本感觉不到双腿的疼痛一般,深深俯了下去,磕了个响头方才道,“皇上饶恕,微臣昨日命人把整个府中都翻找了一遍确实没见到鲁阳郡主,又想着那传闻中看到鲁阳被人劫走的事情想来不假,便也没有过问内人,往日里内人出府都是跟我打过招呼才出去的,或许昨日微臣太过忙碌,内人只跟老夫人打了招呼,内人……”
  “好了!不用再解释了,幸亏刚刚康路没有出去宣读圣旨,否则朕的脸面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居然是一场闹剧,居然只是一场闹剧!”皇上有力的手掌重重拍在了一旁的龙椅柄上,声音中仿佛有道道充满寒气的利剑,刺得孙志典一颗心已经摇摇晃晃。
  他心中早已经将上官罗漪骂了千百遍,这件事情不用想都知道必定又是上官在搞的鬼,可是她又是如何在这么多京中人的眼皮底下将一切做得如此滴水不漏的呢?眼下若再不将话题转移,皇帝越想越是发怒,一会儿会怎么处置自己都难说,孙志典越想越是恐惧,双腿都开始不停发颤,突然,他脑中亮光一闪,瞬间有了新的想法,“皇上,昨日是实实在在有人瞧见鲁阳郡主被人掳走了的,且那些人就是穿着西疆的服饰,若这些人没有看错,那么……真正被西疆二皇子掳走的人是谁呢?”
  皇帝转念一想,的确,现在不是该气愤的时候,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如果那被劫走的不是上官罗漪,那又会是谁呢?皇上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抖了抖浓眉道,“孙志典,朕命令你现召集人马在全城搜捕,定要查出昨日的原委,到底被他劫走的女子是谁,那些公然劫掠民女的人有是谁!”
  孙志典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如果穆荣林掳走的是别家女子,这事情也可以大做文章,毕竟这里是北夏的京都,西疆的二皇子不管身份如何尊贵,在异国国都也没有资格做出如此大胆的行径!什么全城搜捕?他们早就确定穆荣林的藏身之处了,就是英王府旁边那处宅邸!
  ☆、第二五七章 究竟是谁?
  孙府,上官坐在二夫人的佛堂中,闻着满屋飘散的檀香味道,不由缓缓勾起了唇角,“二夫人,这次罗漪能够逃脱,多亏了您的帮助。”
  二夫人仔细端详着上官,柔和的目光又落在了为上官包扎伤口的绿萝身上,微微一笑,“傻丫头,这个时候你不找我帮忙,还能找谁,这样客套的话就不要说了,若不是你六公主肚子里的孩子恐怕就保不住了,该说谢谢的人是我才对。”
  六公主坐在上官身侧,此刻满脸赶集的伸出手盖住上官的手掌,“是啊罗漪姐姐,都是我的错,若不是我在殿内莽撞没站稳,你也不会出手救我,若不是因为救我你也不会成为宴会的焦点,那穆荣林也不会瞧上你了,还好你没事,否则我恐怕要自责一辈子呢。”六公主下意识的抚了抚小腹,满脸的自责与愧疚。
  六公主心思单纯,显然是误会了穆荣林要抓上官的目的,误以为穆荣林是从宴会的时候才盯上上官的,不过是对上官一见倾心,所以才想出要劫走她,以她的清白来要挟,让她作他的皇子妃,跟他回西疆。
  其实云沫公主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自然,她必定猜不到,穆荣林之所以盯上上官,不过是因为她是一直站在夏明远身后的女人罢了,或许是因为上官一路走来光芒太盛,给穆荣林这个初来乍到的人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印象。总之,这事情是跟六公主没有半点关系的,即便没有救六公主的义举,即便没有这次的手上。穆荣林该下手还是会下手。
  但是这些话上官不打算做过多的解释,当下只是翻手覆在了公主的手上,安慰道,“公主,此事真的与你无关。现在养胎才是最要紧的,其他的事情你不要过多忧虑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毫发无伤!”
  二夫人将一切看在眼里,面上拂过一层浅笑,“是啊公主,罗漪的事情她自会安排。你现在该多注意身子才是,太医开的方子今日可服了?”
  “母亲,您放心吧,都按时服了。”
  “恩,那就好。”二夫人点了点头。重又面向上官道,“罗漪啊,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那穆荣林既然敢有一次对你的不轨行动,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在他没有离开北夏之前,你可要处处提防着,万不可出现像昨日的事情才好。”
  这说话的语气,是透着十足的担忧。上官自然听得出来,没错,穆荣林。原本上官就没打算对他手下留情,没曾想他居然主动招惹过来,那就别怪别人翻脸无情了,“二夫人放心,罗漪自有打算。”这些细致的事情,上官本就不打算跟二夫人和六公主说。一来此次泥沼太过深了些,她们知道的越多。越是不安全;二来,她们深处大院多年。虽说见过你争我夺却也不会习惯上官的这些手法,说出来难免吓到她们。
  六公主还想再问,却被二夫人拉住了手。简单包扎了伤口之后,上官便从佛堂中出来了。冬语早就守在大门口,一见主子出来连忙上前回禀,“主子,公子那头都准备好了。”
  上官眼角闪过一抹促狭,“好……”
  英王府侧畔,一处原本比较寻常的宅邸,此时此刻成为了来往路过的百姓们看热闹凑热闹的焦点,几百名衙役有的骑着高头大马,有的手拿长枪肩并肩站在宅邸门口,皆虎视眈眈的看向府内。
  这些衙役中,为首的便是兵部尚书孙志典。什么人竟然能劳烦兵部尚书亲自出马?不单单如此,兵部尚书身旁的高头大马上还端坐着一个样貌俊朗的青年男子,不是最近风头正盛的英王殿下又是谁呢?可见态势的紧张了。
  百姓们奔走相传,有些怕事儿的自然躲得很远,但却不乏一些天生爱热闹的,早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了,只等着一手消息出来,好传出去威风一下。
  然而宅邸之内,正厅中,穆荣林却正在惬意的喝着茶水,听着手下禀报宅子外头的情况后,只是狡黠一笑,“竟然劳动这么多人过来?看来我还真低估了上官罗漪的力量了。那个什么……英王的,来了吗?”
  手下深深垂下头,“回殿下,门口领军的是兵部尚书孙志典,那个英王刚刚才到,就在孙志典的身边,也站在门口呢。”
  穆荣林一口茶水咽下,竟哈哈大笑起来,“很好,太好了,等的就是你夏明远!”笑声恐怖而又阴森,震荡着四周墙壁仿佛都在颤抖。不多时,穆荣林笑够了,起身,伸开双臂,一旁自有婢女上前为她更衣。
  所谓“人靠衣装”,不一会儿,穆荣林便换了身行头,散发着熠熠光彩的月白色长衫,袖口和领口还悠悠然透着金丝滚边儿,淡雅之中尤先富贵,更衬得男子帅气逼人。一旁服侍着的婢女们都不由脸红了。
  穆荣林见此状,哈哈大笑起来,挎着步子走出了房间,“来人啊,把大门打开,应北夏的贵客入宅!”
  手下们闻言,动作都是极快的,跑到自己主子的前头,就把宅邸的大门打开了,轰隆隆的声音过后,两扇红漆大门被拉开,露出宅子外头密密麻麻站着的兵马,穆荣林见此状却没有丝毫的慌张,拱手于前迎接贵客般站在门口对着孙志典和夏明远道,“贵客到访,穆某真是有失远迎啊,孙大人和英王殿下既然已经来了,为何站在门外,不如进宅来共饮一杯如何?”
  孙志典眉毛一挑,下意识瞧了一眼身旁的英王,一张帅气俊朗的脸此刻已经因为极力克制着愤怒而极尽扭曲,孙志典下意识的认为夏明远必定不知道上官已经回府的事情,否则他是万万不会管这档子闲事儿的。这样倒也好,待会儿不管在这个宅子里搜查出什么人来,都直接交给英王处置,让英王跟穆荣林杠上,他跟皇上自然也有交代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顷刻之间,孙志典的心里已经有了盘算,看着穆荣林倨傲的脸,一时没有言语,只等着一旁的夏明远开口。
  夏明远高高坐在马上,俯视着宅门口站着的穆荣林,眼中鄙夷尽显,愤怒难耐。心中却是嘲讽不已,穆荣林,成足在胸的你待会儿会怎样呢?“穆殿下,本王一大早听闻有百姓举报,说看到有良家妇女被掳到了这所宅子里,事情关乎穆殿下的安危,我北夏不得不重视,还望穆殿下谅解……”
  穆荣林负手而立,眼中充满了自信,“所以英王殿下这是打算彻查我的宅子喽?天子脚下还有王法吗?原来这就是你们北夏的待客之道啊?”
  “我们北夏素来对远方来客喜乐相迎,但这也要区分对待的不是吗?若是客人都没有个客人的样子,在京都的地盘上劫掠民女,那么我身为英王殿下,势必也该给百姓们以说法,当然我倒不是直指穆殿下如何了,只是打个比方,穆殿下带过来北夏的必定都是精锐强将,但难免,难免会有纰漏,若穆殿下行得正坐得直,不如就让本王搜一搜,这么多百姓都瞧着呢,待会儿事情怎么样自有分晓。”
  “我不过是说句玩笑话,英王殿下何至于此?说起来宅子里倒真的有位贵客,但却不是什么劫掠过来的,而是上门叨扰的,我的朋友,说起来英王也是熟识的,不如进院子来一座,大家会一会?”
  一边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