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节
作者:片片      更新:2021-02-19 00:26      字数:4970
  “是呀,是呀,咱们几辈人都住在这里,虽说年年有洪灾,可也从来没冲毁过家园呀!”
  “他说的轻巧,一句搬迁就叫我们舍弃一切,我们以后可怎么生活呀!”、、、、、、
  吵闹声、哭泣声一时间铺天盖地而来。
  二皇子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看着衣衫尽湿的百姓开了口“乡亲们,我就是二皇子。你们听我说,我知道你们的难处。舍不得家园、舍不得祖辈生活的地方。可是,请你们想想,接连半月有余的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而且越来越大。新筑的堤坝很有可能负重不了连绵不绝的河水与山洪,如果冲毁了堤坝,到时候你们再走就来不及了。”
  “那万一不会冲毁呢?你以为一大家子人能说走就走啊?”
  “就是,就是、、、、、、”
  二皇子用力一挥手“乡亲们,听我说。如果不会绝堤,你们到时搬回来就是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且,如果此次你们有什么损失,我保证会一一赔偿给你们的。四方寺内,我已叫人打扫出了地方,你们在哪里可以安安心心、平平安安的等山洪过去再回来。吃喝方面你们也不必担心,我早叫人备好了。”
  闹哄哄的声音慢慢小了下去,乡亲们看着面前这个泥水尽湿衣袍、一脸恳切的年轻人有些动摇。
  “您是说,在四方寺内我们的吃喝您负责,搬迁造成的损失您也会赔偿给我们?”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说。
  “对,你们的家畜就不要带走了,只带细软与衣衫、被褥。你们到四方寺后,我会派专人前来向你们一一统计你们的家畜,会按市价赔偿给你们的。请你们相信我!”二皇子大声而坚定的说。
  “那、那乡亲们,我们就听二皇子的吧,他这也是为了我们好啊!你们看,堂堂一个皇子,为了我们都成什么样了,有这样的皇子是你我百姓之福啊!”老者举着双手,激动的对乡亲们说。
  “柱子爹说的对,我们搬吧!”
  “搬吧,搬吧。二皇子也是为我们好!”、、、、、、越来越多的附合声响起,
  百姓慢慢退了下去。
  宋砚面带微笑的看着松了一口气的二皇子“做的好!”
  二皇子一笑“您说的对,百姓是最淳朴的,我若是真心为他们考虑,急他们所急、忧他们所忧,他们最讲理不过。果然要以理服人!”
  “主子,二皇子,张太医与匡先生请你们暂回营地,有事相商!”浑身湿透的宋福急奔过来,喘着粗气说。
  离河边不远的营地里,一处帐蓬内,张太医捋着胡子,摇头晃脑的看着一封信,一边看,一边拍案叫好。
  “什么事?”宋砚夹着一股湿气大步进入帐内,二皇子紧跟其后。
  “别着急,别着急,是好事,来、来,你们俩先喝一碗姜汤去去湿气。”张太医笑呵呵的说着,倒了两碗冒着热气的姜茶。
  宋砚与二皇子一饮而尽,宋福抱了两套干净的衣服进来“两位主子,还是先换了干的衣衫吧,这样穿着也不舒服。”
  换过干净的衣衫后,宋砚与二皇子满足的同时叹了口气。
  “到底什么事啊?”宋砚坐在椅子上,再次问道。
  张太医神秘的拿出一封信递过去“知善小姐来信了!我看了简直是茅塞顿开、尤如醍醐灌顶,又如吃了人参果,浑身毛孔都开了,舒服啊!”他摇着头,拿腔拿调地说。
  第二百六十三章防与堵
  宋砚早被那句“知善小姐来信了”给吸引住了。
  他在身上蹭了蹭手,小心翼翼的接过那几张薄薄的纸片,温柔的摸挲着,脸上浮现起柔情的笑意。
  又突然瞬间沉了脸,不满的看向张太医“是我的信,为什么你会看?”
  匡先生笑了,解释道“知善小姐在信封上写着张太医、匡先生亲启呢!所以我们才看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给你们的?”宋砚一边疑惑的咕噜着,一边看了起来。慢慢的,他脸上越来越谨慎,身子也坐正了。看完后,他又将信递向一旁的二皇子。
  二皇子疑惑而急切的看着,看完后,眼里有惊奇与惊喜闪烁。
  “怎么样,是不是吓了一大跳?”张太医感慨而激动地说“太好了,写的太好了。简直就是及时雨,不,是黑夜中的明灯啊,指引了我与老匡未知的方向。一直以来,我们俩简直就是在原地打转啊,只知道治,却不知如何防,如何切断。”
  匡先生点点头“有了知善小姐这张单子,咱们以后要进行的事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你们认为可行?”宋砚问道。
  “岂止是可行?简直就是千金难换、旷古难寻的良方!”张太医不客气的瞪了他一眼。从他手上抢过信“你看,她详细的为我们指出了,我与老匡未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瘟疫一发便是一发不可收拾,以致于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一家尽死孑遗。百姓惊逃,城之为空。那是因为传染,人与人、人与畜,喝的水、进的食,甚至是气体。都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历年来瘟疫会如蝗虫过境,过境寸草不留的原因。她建议我们:
  1。 做好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处理好粪便、垃圾和污水,消灭苍蝇、和老鼠。找一个地方,深挖坑洞,在河里打捞上来的死人、家畜先用烈火焚烧。再用石灰掩埋。切断他们的传染源。
  2。 注意饮水卫生,不要再喝河水与井水。趁着大雨,最好喝高山泉水,而且水要用火烧开再喝,千万保护好水源,别让死人与死畜接近,污染水源。
  3。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剩菜剩饭,不生吃或半生吃各类食品;剩饭剩菜要煮透后再吃。
  4。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5厕所的卫生管理:灾害时要搭建临时厕所。临时厕所一定要做到: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远离水源至少30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缸、桶、陶瓷缸来代替粪池;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挖坑,坑的周围或底部可用石灰膜衬里或水泥和砖砌成。厕坑应做到不渗不漏,粪坑满时应及时清除。厕墙、厕顶可用草席、布或其它材料围档。上堤的禽畜也应建临时栏饲养,栏里的禽畜粪便可随时用土垫圈。粪便做到及时清理,减少蚊蝇孳生。垃圾粪便的卫生处理:洪灾期间的垃圾、人畜粪便、淤泥和其它废弃物都要及时清理。对垃圾粪便应进行卫生处理,洪灾期间最好采用高温肥法。堆肥场应选择远离水源,地势较高、水不到的地方。通常是将清除的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进行堆积,堆好后用薄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同时用药物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
  7对于已发病的百姓脸取隔离。远离正常未发病的人群。由专人护理,护理人员需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地面上撒生石灰,哦隔离衣与那个口罩什么的,她说她随后会派家仆送来。对未染病的百姓,每天发放大青根汤,作到预防为主。”张太医一口气念完,喘了几口气,扬了扬手中的书信,接着道“我与老匡研究的治疗瘟疫的药是绝对没问题的,再加上知善小姐的预防与切断法。我相信,历朝历代各位名医束手无策的瘟疫不会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宋砚的嘴一直就欣喜而骄傲的咧着,连连点头称是“对,有我们知善的指教,我也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加尽善尽美。那这样,叫李守备抽调出一队人马,再联合城里的大夫,马上把这个隔离区建立起来。地址就选在四方寺的旧址那边,那里虽然荒废已久,但好在有墙有瓦,稍微收拾一下容纳几百人不成问题。马上修建起茅房,在四方山最高处的山泉派专人把守,不要污染了水源。另外,再叫一小队人马随河流打捞死人与死畜,捞起来后马上焚烧,然后深埋。”他站起来,看向二皇子“你马上找李守备商量,从即刻起开始动手。记住,这才是大善大仁,大功大德的事。你一定要兢兢业业、勤勤勉勉的做好。”
  二皇子强压心底的激荡,深深一揖到底“谢师父,谢二位先生,定不负各位之期许。”
  大皇子帐蓬内,大皇子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叫来随从“你马上六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送回京城,呈给父皇。”
  随从拿着书信退下,他露出一个阴冷的笑。
  林府内,林知善带着自家的针线班子正在紧赶慢赶着。东篱看着自己手上粗厚棉布制成的,前面什么也没有,后面系带的衣服迟疑地问“小姐,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啊?”林知善针线不停“这叫隔离服,是隔离病菌用的。咱们要多缝制一些,因为这些穿过一次后便要焚烧掉,不能再穿第二次。还有口罩与手套也要多缝一些,大家这两天辛苦了,今晚咱们加加班,争取全部完成,明天 我会给大家一个大大的红封的。”
  针线娘子们闻言都道不敢,手上的飞针走线却越加快了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林知善派祝妈妈叫来罗安,指着几大包袱东西对罗安说“罗安你辛苦一趟,马不停蹄地将这些东西送到宋砚将军手中。”
  罗安看着林知善泛着血丝的眼睛一抱拳“小姐放心,罗安定会完成任务。”
  “好,东篱把准备好的干粮拿来!”林知善转首叫着东篱。
  东篱与青杏将两个包袱放到罗安手里“这是小姐为你们准备的馒头、牛肉与榨菜,在路上用的。”
  罗安感激的点点头“谢小姐,谢二位姑娘,奴才告辞了,马上与兄弟们出发。”
  “好,祝你们一路平安。”林知善笑着挥挥手。
  “小姐,回去睡一会吧,你眼睛又红又肿。”青杏心疼的说。
  林知善点点头“是要睡一会,明天宫里还有宫宴呢!你们也熬了一晚上,也去歇息吧,不用守着我。”
  东篱与青杏将她送进卧房,又叫来雪雁,方才下去歇息。
  一觉睡到黄昏,林知善才神清气爽的起来,换过衣衫后照例到春晖堂请安。
  “善儿哪,听说你这两天带着针线房的人在赶什么东西?”顾氏带了丝嗔怪看着女儿“昨晚还一夜未睡?看你这眼睛红的跟兔子眼似的!”
  林知善一笑,摇了摇顾氏的手臂“我没事啊娘,刚才补眠了,您看,我现在不是精神很好吗?”
  “好了,说你一句,还我十句,牙尖嘴利的!”顾氏板着脸轻轻弹了一下她洁净的前额。
  “妹妹是为淮河百姓做善事呢!娘,您就别说她了。”木氏笑嘻嘻的奉了杯茶在顾氏手里。
  “你娘不是怪你妹妹,是心疼你妹妹呢!”老夫人转了转佛珠,笑着开口。
  顾氏笑着刚要开口,却见林明德父子笑容满面的跨进房来。
  “哈哈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林明德坐在椅子上,捋捋短须开了口。
  “瞧您高兴的,是捡着金元宝还是怎么了?”顾氏亲手递过去一杯香茗,笑着打趣道。
  “真是妇人之见!金元宝就值得我这个堂堂国公爷高兴?”林明德故意吹胡子瞪眼的说。
  “我告诉你们吧,今日在朝堂上啊!皇上前后接到两封六百里加急。一个是大皇子呈的,一个是二皇子呈的。大皇子的奏折里先是为自己歌功颂德一番,后面话音一转,暗示二皇子不敬兄长,擅自作主,独断专行,引起百姓不必要的恐慌。二皇子的奏折里则只是谈了对眼下洪水后对灾民如何安置与善后的几点建议。他提出四点,一是要帝王承担责任,官方免费抗疫;二要建立防疫管理,设立边境检疫;三要官方免税减租,疫区施财赈灾;四要妥善安葬亡者,救济抚养遗孤。此奏折一读,全殿大臣先是寂静无语,后是纷纷叫好。唉,两份奏折,两个皇子,心性如何?品德如何?高低立现哪!唉哟喂,皇上那脸上的表情可真是精彩纷呈,煞是好看哪!哈、哈哈哈!”林明德说的酣畅淋漓,抚掌大笑。
  “是呀,二皇子真了不起,把自己的私心完全抛开,真正做到了急人所急,忧人所忧!”木惠也夸赞道。
  太夫人笑得与有荣嫣,林知善也感叹这二皇子两口子真是聪明人,举一反三的事情做得一件比一件漂亮,不动声色的就把大皇子甩开了好几条街。
  第二百六十四章他不像你
  一家人谈谈笑笑的用过了晚膳。
  “陛下怎么过来了?可曾用过晚膳?”皇后笑眯眯的站起来,向刚进殿的英宗行了一礼。
  英宗神情复杂的看着她,抬了抬手“皇后请起吧,朕无事,就是随便过来瞧瞧。”
  “陛下怎么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是哪个胆大的惹您生气了?”皇后笑着拉起他的手往凤榻上走去。
  “来,来,来,您请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