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节
作者:片片      更新:2021-02-19 00:26      字数:4985
  林明德叹了口气,认命的抬起头来,看向顾氏“是常山王的天娇郡主。”
  “什么?”闻言大惊的顾氏,眼中射出怒火,玉手狠狠一拍桌子,猛然站了起来“不行,我不同意!”。
  “唉哟!我的姑奶奶,别吼了,小声点。”头大如斗的林明德站起来,拉住顾氏。
  “好,你说,给我说清楚。怎么出去转了一圈就把儿子的终身大事给订下了?”顾氏狭长的凤目满是怒火“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我跟你没完。管她郡主、公主,我不点头,她休想进我林府的大门。”顾氏气呼呼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紧盯着林明德闪躲的眼睛。
  “唉,这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总之一句话,明天常山王与常山王妃就要上门了,明儿个你先好好接待了他们再说吧!”林明德跺了跺脚,也倒在椅子上,与顾氏大眼瞪小眼。
  半晌,顾氏眨了眨有些酸痛的眼睛“今天下午我还在跟知善说别跟那个天娇郡主走得太近。你晚上出去一趟怎么就把她给招回来了呢?”顾氏简直是痛心疾首。
  林明德揪了揪胡子,挣扎着说“你以为我愿意?你也知道像我们这等人家,说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给你解释清楚的!再说了,知行是家中二子,无爵位继承,又只是一个小小县令。常山王还没嫌弃呢,肯将唯一爱女下嫁予他,你倒好,反而拿起矫来,在这挑三拣四,嫌东嫌西的。”越说,这话就越顺溜了。
  “哼!哼哼!”顾氏被他气得连连冷笑,阴阳怪气地说“对,我家知行是二子,没有爵位继承,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常山王为啥还上赶着将自己痛如珠宝的女儿下嫁?你就不想想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林府好歹也是功勋世家,家中人口简单,他们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兄友弟恭。你我慈和,对待儿媳妇有如亲生女儿一般,且不逼着儿子纳姨娘收通房。善儿许配的又是当今皇后的胞弟,如若常山王百年之后,常王妃与常王世子要动周娇娇,怎么也要掂量掂量不是!可你想过没有,以后咱们就与未来的常山王与古家站在了对立面了,你就由着常山王算计你?”顾氏说着,不由气得连连捶打着一旁的小圆桌,狠狠剜了一眼林明德。
  林明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我也有不得不答应的苦衷不是。”
  “苦衷?你有什么苦衷,非得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卖了?”顾氏毫不相让,步步紧逼。
  林明德眨了眨眼睛,说不出话来。
  他总不能告诉顾氏,自己听了常山王一通肺腑之言,同情感慨之余,一不小心便上了那老狐狸的当了;林知行为了打探常山王的情况,留了周娇娇十日,便在常山王嘴里成了郎有情、妾有意了,并以孤男寡女共处十日,互探家中情况作为暗中的要挟吧!
  他动了动嘴唇,在顾氏的冷眼相逼下,败下阵来。
  “总之,这门婚事也并不像你想像中的那般糟糕,至少,以周娇娇的出身,及现在的容貌礼仪是配得上知行的。虽说常山王妃与常山王世子不待见周娇娇,可毕竟常山王还健在不是?最多十年,十年后,他小俩口已是能过上好日子了,还怕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王妃与新任常山王吗?到了那时,谁还能保证,常山王府依然如今日一般让人敬畏不敏?”。他想到朝堂上的瞬息万变,重新恢复了往常的从容、冷静。
  顾氏心里也知道这门婚事是不可能轻易推脱的,听他这么一分析,脑子重新变得冷静起来,愤懑的脸上有了一丝松动。
  第一百九十章蛛丝
  顾氏心里也知道这门婚事是不可能轻易推脱的,听他这么一分析,脑子重新变得冷静起来,愤懑的脸上有了一丝松动。
  林明德又加一把火,凑到顾氏耳边轻声说了一句“盗窍税银的贼人踪迹一事便是常山王打听出来,人家也没到圣驾前邀功,马上来告诉于我。我这才让宋砚与知义星夜赶往,这也是人家结亲的一片诚意不是。他说了,从此后与宋林两家福祸与共。”
  顾氏轻轻吁出一口气来,低声说道“事到如今,也是没办法的事了。可恐怕从此圣上会更加防备林府了,他会恩准吗?但愿知行与宋砚此次能顺利捕获盗匪。”
  “放心吧,有蜀王老王妃与常山王呢!明日一觉醒来,便会传来好消息。夜深了,咱们回房歇息吧!对了,还要去告诉娘一声。明日常山王与王妃上门,记得好好招待,不要管常山王妃脸色如何,咱们只装作不知,看常山王脸色行事便是。”他温柔小意的搂过顾氏,两人向门口走去。
  京城郊外,宋砚与林知义带领一众属下星夜兼程,终于在拂晓赶到了青龙山下。
  在薄薄的晨曦中,蜿蜒数十里的青龙山真如一条沉睡中的巨龙一般,静静卧在黎明的薄雾中。
  林知义扭头看了看神情冷厉的宋砚“青龙山范围太广了,若是一寸一寸搜过去,恐怕要几个时辰。”
  宋砚点点头“林大哥说的极是,探子来报有两条道路直通山里。你我各带一队人马进山,若是发现踪迹,以此为信号。”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长筒递给林知义。
  林知义接过点了点头,一提缰绳向东边驶去,他身后的将士急忙跟了过去。
  宋砚拍了拍身上的马,一夹马腹率先驶进了山林,宋福带着将士急步跟上。
  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树林里粗大的树藤条相互缠绕。如同罩上了层层叠叠的大网,也极似暗绿色的海底,一丝阳光也透射不进来。
  兵士们猫着腰,踩着轻轻的步子,提着手中的兵刃警惕的搜索着,晨雾浸湿了他们的头发。
  宋砚下了马,将马交给一旁的侍从,自己轻轻行走在落叶满地的地上,突然。他停住步子,作了个勿动的手势。
  后面的兵士马上像就被了穴道一样,保持着原有的姿势纷纷停了下来。
  偌大的树林里只有微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与鸟儿在树梢的鸣唱声。
  一声尖利的呼啸声破空响起。在寂静的空气里显得极为尖细凌厉。
  一支利箭快如闪电般笔直的射向宋砚。势如破竹,带着杀戮之意迎面而来。
  宋砚轻轻向后倒向地面,利箭擦着他的鼻尖射在他身后粗壮的树身上,颤动不已,他身子未挨地又向侧边一翻身,顺势跃上树冠。他鹰般敏锐的眼睛看向利箭射来的方向。向树下的宋禄作了个手势,宋禄腾空而起,抽箭、拉弓,箭似一道闪电急射而出。远处传来一声闷呼声,有重物倒地。
  树叶纷纷飘落下面。亮白的剑光伴随着树叶如一张大闪罩在兵士的头上,兵士纷纷执着利刃迎上去。
  叮当的兵器撞击声。剌入肉体的扑噗声纷纷响起。
  半个时辰后,宋砚看着手中利剑上滴落的血迹,看了看脚下血泊中的尸体,沉声说道“留几人看看这些人身上有没有什么线索,其余的人继续搜索。”
  阳光渐渐变得强烈起来,透过茂密的树枝照射在众人身上,一个士兵咦了一声,叫道“大人,此处有一新坟头。”
  宋砚一个纵身落在坟头,细细观察起来。
  坟头的土显然是新土,四周还有不少凌乱的脚印,他走上前一掌劈开新立的墓碑。尘土飞扬中,露出一个漆黑的大洞。
  宋福上前掏出一个火熠子,躬着身子小心的进入洞中,一柱香的时间过了,露出宋福激动的脸“大人,就是这里。”
  宋砚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黑色长筒拧开盖子抛到空中。
  随着清脆的响声,黑筒绽开一朵耀眼的花朵盛开在空中。
  “留四人把守在洞口,其余的人跟我下去。”宋砚沉声说完,跳入洞内。
  借着手中火把的光亮,宋砚看清楚里面是一个大大的溶洞,显然是天色形成。
  不时听到滴水声响起,越往里面越是宽阔。
  背后传来林知义冷静的声音“你们也遇袭了,没事吧?”声音里有一丝关切之意。
  宋砚回头一笑“不妨事!”。
  林知行点点头,上前与他一起慢慢向里面走去。
  忽然,二人一起停住了脚步,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冷意与警戒。
  宋砚作了个手势,轻如狸猫的侧着身子慢慢向洞中走去。
  那股焦臭味越来越浓,他的手轻轻按在了腰际。
  看着洞内,他发出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招了招手。
  众人走上前一起呆住了。
  洞内靠近里侧的空地上,上百具尸体叠放在一起,已被烧得焦黑,那股焦臭味显然便是由此来的。
  林知义心中一沉,慢慢走上前去,伸出手触摸了一下最上面那具焦黑的尸体“还有温度,肯定是昨夜烧的,咱们来晚了一步。”
  宋砚上前细细打量了一下尸体,沉声道“全是一剑毙命,然后再集中在一起焚烧的,显然是想毁尸灭迹。”他扭头看了看空旷凌乱的洞腹“你们四下搜查一番,看还能不能找到有用的东西。”
  他看了看几口新挖的土灶,与灶上空无一物的铁锅“土灶、大锅、柴火,他们果然是将税银全部溶了!”他看了看旁边一堆灰烬,上前用手仔细的翻看着,取出一块铜钱大小的残留物,举到眼前细细观察“这像是一种模具,看已全部烧毁,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模具。”
  林知义用手摸了摸一堆味道剌鼻的黑色黏状液体,自言自语道“黏稠、剌鼻,还隐有光泽,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溶银子的?”。
  宋砚拍了拍手上的灰烬与脏物,站起身来。
  “林大哥,我们把这残留的东西分开装好,带回刑部,再请一名老银匠来问问,看看是否全是溶银所需的东西吧!税银显然已被溶化掉运走,而这些死尸显然是他们请来的银匠,事成之后被杀人灭口了!”他看了看那堆焦黑的尸体,幽暗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痛恨与同情。
  林知义点点头:“你运上这些东西先回城,我在四周向山上的住户与山下的村子打听一下,银子就算被溶掉也有两百万两,他们想悄无声息的运走,绝无可能。”
  宋砚点点头,指挥着手下小心的将那些可疑物装了起来。
  一行人带着疲惫与沮丧慢慢向山下行去。
  宋砚俊杰的容颜有一丝憔悴疲惫之色,更带了一丝凝重,薄唇紧抿。突然,他看向身侧的树叶,只见青翠碧绿的树叶上有一片黑色的污渍;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打眼。他伸出手摘下那片树叶,摸了摸上面的污渍,又凑到鼻旁闻了一闻。
  他抬眼看向另一侧的大树,沉思了一下,他唤过一人轻声吩咐了几句,那人点点头,向队伍后面走去。
  林府大门口,林明德与顾氏笑容满面、热情洋溢的迎进了常山王夫妇。
  宾主坐下后,常山王向林老夫人恭敬的作了一个长揖“老夫人,十余年未见,老夫人仍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呀!”。
  老夫人倾了倾身子,抬手“不敢受王爷的礼,常山王请坐,今日贵客临门,鄙府真是蓬荜生辉!”。
  常山王一笑,看了看笑容满面的林明德“本王与林国公二十年前曾一起征战青海,算得上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老夫人便是我的长辈,这个礼是万万应该的。”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王爷太客气了。”
  常王妃笑着看向顾氏“怎么不见贵府三小姐?”
  顾氏有礼的说“小女在自己院子绣嫁衣呢,已叫她前来给王爷、王妃见礼了。”话刚说完,门口已站了一位玉立婷婷的少女。
  清晨的艳阳照在她滑如凝脂的秀颜上,折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晕。她端庄的走进来,向常山王夫妇深施一礼“知善见过王爷、王妃。”落落大方、仪态端庄。
  常山王点了点头,面上尽是慈祥的笑意“林国公的儿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真是羡煞老夫了。”
  常山王妃赶紧从手上抹下一个温润通透的羊脂玉镯套在林知善纤细的手腕上,满怀歉意的说“今日来得匆忙,也没给三小姐准备礼物。这只镯子伴我多年,还望三小姐不要嫌弃。”
  林知善又赶紧行礼,郑重的谢赏。
  林明德呵呵一笑,看向常山王“天娇郡主也出落得秀丽大方、端庄有礼。这都是王妃教导的好啊!今日怎地没随您二位过府?”
  常山王妃含了一丝浅浅笑意在嘴角“那孩子越大是越懂事了,总算不负王爷所望。本是要过来的,但临了被蜀王老王妃叫去了。”
  顾氏一笑“那是王妃您教导的好呀!我记得天娇郡主比我家善儿还大上几月,恕我冒昧的问上一句,可曾给郡主议亲啊?”她看向常山王妃。
  第一百九十一章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