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片片      更新:2021-02-19 00:25      字数:4810
  一大早,老夫人、顾氏便着好诰命脉服,带着林知善向皇宫赶去。老夫人穿着紫红色超一品诰命服,头戴翡翠东珠环绕头面,看上去雍容华贵。
  顾氏穿着大红诰命服,头戴赤金红宝石头面,衬得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林知善也薄施胭脂、身着嫩红湘萝裙、头上梳着朝云髻,一圈碎钻镶珍珠头面,随着头部的摆动,折闪出耀眼晕光,更衬得脸色如莹、容色绝丽。
  入得皇宫,早有太监等候在一侧,恭敬地引着众人向皇后凤仪宫走去。
  进得内殿,林知善屏声静气,低首敛目,跟随太夫人、顾氏身后下拜“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夫人,夫人快快请起。”只听见一道清丽的嗓音响起。三人又再谢过,方缓缓起身。
  “来人呀,给老夫人、夫人、三小姐看座。”
  老夫人忙称不敢。
  “老夫人不必推辞,您老乃长辈,得高望重,应当的。”清丽嗓音言辞切切。
  早有宫女端过锦凳,老夫人又再谢过,方轻轻挨着锦凳一角坐下。顾氏、知善立在两侧伺候。
  宫阶上的丽人身着九凤翔天裙,头戴九凤金钗,华贵逼人,令人不敢直视。
  “这便是林家三小姐,名唤知善吧?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宋后笑容满面。
  林知善裙裾轻动,站于阶下,头微抬,目光却不敢直视,仍目光下垂口称“娘娘千岁。”
  少女端站于阶下,发丝鸦青、肤色晶莹,身量稍嫌单薄,更显体态婀娜风流。
  宋后心里不由暗赞一声。招招手“来,到我身边来,让本宫好好看看你。”
  知善心里一突,眼光微转,望向老夫人,老夫人仍是笑容满面,不着痕迹地点点头。
  林知善走上前,宋后一把拉着她的手“真真一个妙人儿,难怪被老夫人疼若至宝。真是让人打心眼里就想捧着宠着。”
  此时林知善挨得近了,宋后看清了她长睫下的双目,修长凤目如藏有泓潭水,眼波流转之间似有瑰丽之色,让人不自禁地沉醉其中。
  宋后暗暗心惊:好一双勾魂夺魄的眼睛。然神态端庄,不卑不亢。站在自己面前,不慌不乱,不急不燥,文静优雅。
  心里便有了几分真心的喜欢。“碧荷,把我那对紫水晶镶碎钻头钗取来。”“是,娘娘。”
  不多时,碧荷捧着一只黄花梨木的首饰盒,恭身递给宋后。
  宋后打开取出,只见深深的紫水晶雕成一朵朵如意花,花蕊却用点点碎钻圈成,华贵高雅、天然成之。
  “这是本宫少女时期的首饰,最是心爱,今日见你心中十分喜爱,赐予于你吧。”
  “这、、、知善谢过娘娘厚赏,知善一定珍而重之。”迅速作出决定,林知善跪拜谢恩。
  “快起来,真是一个爽利孩子。有将门之风。”宋后哈哈一笑,亲自扶起。
  老夫人、顾氏又急忙谢恩。
  宋后一摆手,温声道“自入得宫来,多亏林妹妹帮本宫协理宫中琐事,如亲姐妹一般,今日一见知善,更觉她温柔可爱。真如自个侄女一般。还望老夫人、顾夫人以后让知善多多进宫陪本宫聊聊天。如今本宫身怀六甲,走动不便,望老夫人见谅不能亲陪您到林妹妹宫中一叙了。”
  “叨扰了娘娘凤体,真是罪该万死,娘娘歇息一会罢,累着龙子便不好了。老身领儿媳妇和孙女到贵妃宫中略坐也就该走了。”老夫人告罪。
  “好,老夫人慢走,碧荷,引老夫人到贵妃关睢宫。”
  “是,娘娘。老夫人、夫人、三小姐请。”碧荷打起帘子。
  第十七章姑母
  更新时间2013…7…1 21:20:40  字数:1276
  “参见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跟着老夫人、顾氏,林知善下跪行礼。
  “快,快起来,此处没有外人,不必行此大礼。”香风拂动,只见一淡妆丽人哽咽上前,一手扶起老夫人,一手扶起顾氏。
  “礼不可废,娘娘不必如此。”老夫人眼噙泪花,打量着眼前的丽人。
  “唉,这便是知善吧,我有差不多一年未见过了,都长成大姑娘了。”
  林知善见过礼后,打量着自己的姑姑林贵妃。
  体态风流,肤色白嫩,自己的鼻子与嘴唇跟她很是相似。看来自己与姑姑有五分相似呢。
  与皇后的华贵相比,姑姑衣着头饰清雅得多,如果说皇后是国色芳华的牡丹,姑姑便是一朵月下百合,清纯却有暗香的妖娆。
  “一入宫门深似海,见自家亲娘和嫂子一面,都万般不易,今日得见,又知家中一切安好,本宫这心里真是欣喜若狂。”贵妃拭拭玉颊上的泪珠,紧紧拉着老夫人的手。
  “娘娘放心,家中一切安好。您要自已保重才是呀。二皇子近日可好?”
  “嗯,皇儿是个争气的,上书房的大学士时常夸奖来着。诗书武功一日不曾放下。”
  “那就好,二皇子是个争气的,得陛下看重,娘娘在宫中的日子才有睁头啊!”老夫人缓缓吐出一口气。
  “皇后娘娘宽和大度,大皇子爱护幼弟,咱母子在宫中日子不难过。只希望二皇子能知兄友弟恭,文学武功能有长进,以后能为大皇子辅佐这一片大好河山。”林贵妃清晰而肯定地回答。
  与老夫人一样,顾氏、林知善都错愕地盯着林贵妃。
  林贵妃目中有一闪而过的的决然。
  “娘,嫂子,上次大哥父子出事,我便觉得头顶悬了一把钢刀,随时有可能掉下来,要了我与皇儿的命。想我林家三代忠良,却要背负通敌卖国之罪,真是死后都无颜面对林家祖先。更有您们,高堂有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嫂子失去爱子夫君,还有知善,未成家未生子,却有可能一生孤独终老。我便觉得,没有什么比平平安安活着的更好。那个位置是诱人,但我林氏子凌却不愿拿自家亲人的名誉、性命去争那个不一定能得到手的东西。”
  拢了拢衣袖,林贵妃清丽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眩目的笑容“娘、嫂子,我与皇儿已想得很清楚了,请回家转告大哥,我们要你们平平安安地活着。我们母子在宫中有皇后、大皇子的庇佑,定会平安如意。皇儿只要真心向上,也定能一展抱负。”
  林知善喉头一哽,一股泪意便冲上眼帘。谁说皇家无亲情,姑姑放弃五成胜算,放弃了二皇子的天子之尊,却是为了家人的安康。
  自己这一生真是幸福太过,足以弥补上世的遗憾。
  老夫人拍了拍林贵妃的手“娘娘能有如此想法,足见才是大智慧,老身真是老怀安慰呀!,以后该怎么做,我会和你大哥,仔细合计,定保娘娘与二皇子一世平安喜乐!”。
  出得宫门,三人都觉脚步轻快、天高云淡,景色怡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如此。
  回到威国公府,老夫人把宫中发生之事,细细说与威国公林明德听。
  林明德沉思半晌,终是叹息一声“创业不如守业,贵妃娘娘母子有此远见卓知,甚好。”
  决定了一件大事,全家上下都显得轻松惬意起来。老夫人会会旧友、顾夫人带知善识识新朋。宫中皇后、贵妃更是不时有赏赐送来,一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不外如是。
  林知善看看书、练练字、下下厨、习习针线。日子过得充实而宁静。
  只有午夜梦回,常常想起上世的毛院长,心中挂念不已。少不了在佛祖前多多祷告。
  第十八章顾府寿宴
  更新时间2013…7…1 21:22:44  字数:1176
  平顶宝盖马车稳稳驶着,林知善透过马车窗的青巾纱看着外面热闹繁华的街市。
  今天是自己外祖母平阳候老夫人顾李氏六十寿辰。自己一家子要去贺寿。
  看着手中自己精心绣制的抹额,知善心中有些惴惴。
  世家大族,应是富贵非凡,若送贵重之礼未免轻狂,若送字画,却显得不合时宜。
  思来想去,便亲手做了这条抹额,只是不知外祖母嫌不嫌弃。又安慰自己,不管怎样是自己亲手所制,不论贵重与否,心意最重要。
  到达顾家,正是午初。只见彩灯高悬,红绸着粱,仆妇穿红着绿,喜气洋洋。
  进得内厅,外祖母端坐高堂,两边坐着两位舅妈、二姨三姨也从杭州赶了回来。两位舅舅留在了西凉并不在京城。
  跟着家人一同拜寿后,又与众位表哥表姐纷纷见过。
  过了一会,各位贵妇偕小姐,纷纷来贺。家中男丁自是去了前厅接待外客。
  花厅里一顺色的黄梨木家俱,高贵大方。各色小摆件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舅母罗氏与二舅母苏氏满面堆笑,正在招待着众位贵客。
  夫人们团坐在老寿星身旁,笑意盈盈,说着话叙着旧。
  小姐们在一起茑声燕语、环佩叮当、脂粉飘香。
  宋国公夫人突然噫了一声,看着老寿星头上的抹额赞道“老夫人这条抹额,好生华丽精致。绣工真是了得。细细一看,竟是绣了百寿字在上面,不知是哪位大家手笔?”
  “哪里哪里,难得这么一个小玩意竟能入宋国公夫人的眼,这是我那外孙女孝敬的,是她亲手的绣。”平阳老夫人笑得与有荣焉。
  “老夫人过谦了,说起林家三小姐,皇后娘娘也是夸赞不已。”宋国公夫人道“我今日也要见见知善小姐的风姿,看看是怎样一位可人儿。”
  “知善,过来!”李老夫人朝远处花厅的林知善招招手“快快前来拜见宋国公夫人。“
  知善上前,只见一位大红色遍地金的通袖袄,梳了牡丹髻,当中插赤金拔丝丹凤口衔四颗明珠宝结,右戴一枝映红宝石的大花,打扮得十分华丽的夫人亲切地看着自己,便上前见礼“国公夫人大安,知善有礼。“
  宋国公夫人李氏暗自打量眼前的少女:肤色似玉、眉长入鬓、凤目修长。穿了件绿色云纹妆花褙子,玉立婷婷。
  退了手上一只羊脂白玉环,亲热地拉过林知善,亲手戴上“这等清新雅致的人儿,正正好配这支玉环。”
  一见这支玉环白玉无暇、温润通透,便知价格不凡。知善有些不安“夫人,这太贵重了,知善不敢受!”
  说着就要退下,却被宋夫人紧紧握住手“林小姐,不必推辞,长辈赐,不可辞。只要你喜欢便好。”
  林知善只得谢过“谢夫人赏。”
  平阳候老夫人笑眯眯“国公夫人破费了,等会可要好好喝几杯。”
  宋国公夫人爽利一笑“正是冲着老夫人的特制桂花蜜来的,借着老夫人寿诞,正好来个一醉方休。”
  说得众夫人都大笑起来。
  有丫鬟们端了泡着桂花的水给大家净了手,给老夫人一桌上了君山银针,给小姐们这桌上了庐山云雾。
  然后丫鬟们点心、拼盘、小菜、冷碟、热菜、各色珍馐……络绎不绝地捧上来。
  老夫人客气地对各位夫人说了句“家常便饭,各位夫人、小姐不要嫌弃”,然后举杯敬了大家一小盅。
  各位夫人小姐回敬。
  宴席正式开始。
  第十九章林家有女初长成
  更新时间2013…7…2 20:55:48  字数:1458
  回到林家已是华灯初上,林知善送老夫人回到春晖堂后,返回自己菡萏院歇息。
  顾氏却被老夫人留了下来。饮了一口顾氏奉的清茶,老夫人脸上略有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迟疑。
  “母亲留下儿媳,可是有话要说。”多年相处,深知婆婆脾气的顾氏主动问道。
  赞许地看了顾氏一眼,老夫人点点头“今日在顾家,宋国公夫人对知善,你也看见了。”
  “儿媳心中也正是不安,那只玉环,不但贵重而且是珍品。宫中之事已达成协议,大家心知肚明。皇后与国公夫人却还是频频示好,赏赐不断,所赐之物非重即贵。儿媳妇这心里也直打鼓,不知那宋家到底是何意。”
  “唉,一家有女百家求,咱们的知善长大了,让人惦记了。”老夫人似骄傲又似伤感地说。
  顾氏一惊“您是说,是冲咱们知善亲事来的?不会吧?到底是想把咱们知善许给何人。她才十四岁呀?”
  “十四不小了,到了正月就满满十五了,现在议亲,十五及笈后完婚,不是正好?”
  顾氏点点头“可是是说给谁呢?大皇子已有正妃,难道是皇后娘娘想让知善做侧妃,让咱们林家再出一个贵妃娘娘?”
  “有可能,这是最通常的联姻之法,把宋罗两家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从此福祸与共、唇齿相依!”老夫人缓慢地说道。
  “不,母亲,儿媳不愿意,儿媳不愿意知善以后在那深宫高墙中苦苦挣扎,步步为营。她身子自小柔弱、又太过善良心软,在那等地方,定会叫人吃得骨头渣也不剩。儿媳只愿她找个真心待她之人,夫唱妇随,一生安稳喜乐。”顾氏大惊之下,不由得哽咽出声。
  “我又何偿愿意?想想我的子绫,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