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1-02-19 00:15      字数:4898
  宋嘉言与昭文帝的关系一直不错,哪怕昭文帝没有专宠凤仪宫之前,宋嘉言也一向得昭文帝敬重。当然,这与宋嘉言为人品性有分不开的关系。
  宋嘉言以为,哪怕不能与昭文帝白头到老,起码昭文帝会活到九皇子长大成人,她从未想到,昭文帝会突然病重。
  在御书房与内阁大臣商讨朝政时忽然倒地,再宣御医时,昭文帝已然话都说不出来。
  要宋嘉言说,昭文帝的病,类似脑血栓、中风一类。
  只是,昭文帝还这样的年轻……
  皇帝病重,边境还在打仗,这时节,内阁大臣都要愁死了。
  方太后与宋嘉言闻了信儿都赶去了昭德殿,方太后一见便扑上去痛哭“我的皇儿啊”,宋嘉言看着昭文帝面色青白躺在床上生死不知的模样,心里也很不好受,眼圈儿微红,问太医,“陛下的病如何了?”
  太医正一脸沉痛,如丧考妣,“臣等无能!陛下忽然之间病势沉重,臣等已为陛下行针,若陛下早日清醒,尚有一线之机。”
  方太后闻此言已是大怒,指着太医正怒斥,“若救不回皇帝,哀家绝不饶恕尔等!”
  发了一通脾气,方太后瞧宋嘉言一眼,道,“九皇子、五公主年纪尚小,还需人照顾,皇后先回去吧,这里有哀家。”
  宋嘉言道,“如今陛下病重,宫里宫外的事还需太后娘娘做主,太后娘娘保重凤体方好。”
  这话,方太后听着倒还顺耳。
  宋 嘉言又道,“陛下病重若此,不说太后娘娘,便是我,也是十二个不放心。小九儿、五儿年纪虽小,也知孝悌之意,何况还有端睿、六皇子他们,都是大人了,若是 陛下微恙倒罢了,现在这样,断没有不让他们来侍疾的道理。不如宣召端睿进宫,还有宫里的几个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孝心,我给他们排个时间,叫他们轮流来侍奉 陛下,也是咱们皇家给天下做表率的意思。”
  方太后虽然心焦儿子的病,心思倒也没乱,抹着眼泪道,“有哀家就够了,弄来一大堆的人,没的吵闹。”
  “太后娘娘爱子之心,天下尽知。”宋嘉言并不强求,又道,“只是,陛下忽然病重,前朝的事要如何决断,还得太后娘娘拿个主意呢。”
  方太后想都未想,道,“让仁德看着办吧。”
  宋嘉言便不再说话了。宋家虽是寒门出身,可宋嘉言出生时宋荣就已经是官身,当初,宋嘉言被立皇后,宋荣也是跟她讲过朝中形势的。尤其,宋嘉言做皇后这几年,说是后宫不可干政,她自己也注意避嫌,不过,前朝的事她还是稍微知道些的。
  皇权自然是高高在上,不过,东穆王朝是有内阁的。内阁辅助君王处理朝政,权柄也不小,否则,当初昭文帝要立她为后不至于费那般力气。
  方太后依赖小儿子,却是太想当然了。不要说仁德亲王藩王之身要避嫌朝政,就说仁德亲王的年纪,真叫他主政,还有内阁什么事?
  不要说祖宗规矩、朝廷法度,便是从私心私利算,内阁那些人也断不能叫仁德亲王如意的!昭文帝如今这番情形,宋嘉言想活命,九皇子必然要登基。可是,这种情形下,九皇子登基之事定然不会太顺遂,宋嘉言深知朝中大臣对她的忌惮,索性先叫方太后与内阁去较量一二!
  内阁里六位辅臣,自昭文帝突病,便未曾离开内阁一步,此时,听到方太后的口谕,内阁首辅彭老相爷的眸子微微一沉。
  内阁次辅乃礼部尚书李修竹,首辅未说话,李修竹却是明白彭老相爷的心意,对来传谕的内侍道,“陛下病重,宫中尚有四位皇子,皇子尚在,自来没有藩王主政之理,臣等请求面见太后娘娘。”
  内侍李清乃方太后身边大太监,自来得方太后重用,却是与前朝打交道不多。李清道,“太后娘娘悲伤过度,能不能见诸位大人还两说。如今,诸位大人还是先接了太后娘娘的口谕,奴婢也好回去复命!”
  彭老相爷沉声道,“我等身受陛下皇恩,今陛下龙体不适,宫中皇子有九皇子为嫡,六皇子为长,论及血统,也轮不到藩王主政,请太后娘娘恕臣等不敢轻受此谕!”
  内阁此番态度,李清心下微汪,也不敢强求,讪讪而去。
  内阁排行第三的辅臣乃兵部尚书郑守,郑尚书忽然道,“不知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意思?”
  当初宋嘉言立后,彭老相爷反对声音最响,此时却沉默了。他当然不喜欢宋嘉言,可是,如今看来,方太后显然更是个狗屁不通。竟然说出仁德亲王代政之语,实非国之幸事。
  这种情况下,彭老相爷不得不考虑凤仪宫的态度了。
  尤其,凤仪宫育有嫡皇子。
  ☆、164晋江原创发表
  方太后第一道口谕就给内阁顶了回来;还未听完内侍回禀;方太后已是气的了不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嘶声斥道;“皇帝不过微恙;这些大臣便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他们眼里还有谁!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内侍李达跪在地上,满头冷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宋嘉言轻声劝道;“太后娘娘息怒,前朝的事务;我是不懂的,想来还是陛下的病情要紧。”这还是亲儿子呢,方太后便在昭文帝的卧室里大吼大叫,哪里是让昭文帝养病的意思。
  方太后脸上微窘,想来母子间自有感情,便起身去了隔间细问李达来龙去脉。之所以避着宋嘉言,也是不叫宋嘉言有插手余地的意思,殊不知宋嘉言本就无此意。
  后宫的事,宋嘉言是有把握的。但,前朝与后宫完全是两个概念,尤其前朝国政,那些内阁老臣,无一不是老狐狸出身,要对付这些老家伙们,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甭看方太后身份尊贵,可现在皇帝儿子躺下了,她这个太后,不见得能从内阁讨得便宜出来。
  宋嘉言力道适中的为昭文帝按摩头上的穴位,她本就自幼习武,粗浅的医书也看过。昭文帝忽然这般,太医倒是教了套按摩的法子给宋嘉言,不仅是为了舒缓病情,也是为了保持昭文帝身体肌肉的活力。
  隐隐的听着方太后的喝骂之声,宋嘉言给昭文帝从头到脚按了一遍,吩咐梁嬷嬷去将皇子皇女们都请来,连同端睿公主也去通知一声。
  方太后可能是给内阁气着了,直到仁德亲王入宫请安,母子两个不知在隔间嘀嘀咕咕些什么。过一时,李达来请宋嘉言去隔间儿说话。
  宋嘉言交待心腹宫人一声便去了。
  仁德亲王连忙起身给皇嫂请安,宋嘉言叹口气,“王弟免礼。”在方太后下首坐下,望仁德亲王一眼,宋嘉言眼中流露出一抹焦色,道,“这好端端的,陛下忽然发了急病。太后娘娘与我都没了主意,王弟来了,我也就放心了。”
  仁德亲王忙道,“皇嫂折煞臣弟了。”仁德亲王并非方太后,他与宋嘉言没啥交情,不过,当初可是共患难过的。宋嘉言能做了皇后,绝不是好相与的,仁德亲王这把年纪,断不会听得三两句好话就失了分寸。
  宋 嘉言摆了摆手,“你莫多心。刚刚太后娘娘就给内阁气个好歹,我心里担心,又不知该如何劝慰太后娘娘。后宫的事,有我。前朝的事,干系众多,何况如今我朝与 西蛮战事不断,这些事,我并不清楚。我这点儿本事,也就用于内宅后宫罢了。人贵在有自知知明,太后娘娘也在,我就把话说了吧,自此我同孩子们一并给陛下侍 疾,其他的事,我并不懂,也不想多说什么。”
  以往,方太后看宋嘉言多有不顺眼,如此听宋嘉言说话,却是如同聆听仙乐一般,悦耳至极。
  不论宋嘉言是不是以退为进,只听宋嘉言这一番说辞,就比方太后的吃相好看多了。仁德亲王欲发恭敬,道,“皇嫂贤孝慈悲之心,臣深知。只是,皇兄骤然得此急病,我亦是六神无主,实不知该如何是好哪。”
  宋嘉言尚未说话,梁嬷嬷便来回禀,说是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都到了,端睿公主也进了宫,都在外头侯着呢。
  方太后此时宣仁德亲王进宫,显然是深信小儿子。故此,宋嘉言未理会仁德亲王的推却,转而解释道,“孩子们都挂念父亲,母后这里有仁德王弟,我便带着孩子们服侍陛下去了。”断没有让仁德亲王进昭德殿请安,而令皇子皇女于殿外的道理。
  方太后虽有隐隐不悦,不过,小儿子在跟前,便也未说什么,只打发宋嘉言道,“去吧。”
  宋嘉言起身去见皇子公主们。
  端睿公主在宫时深受昭文帝喜爱,如今忽闻父亲病重,已是哭的两眼微肿,见宋嘉言过来,端睿公主连忙起身,带着弟妹们向嫡母行礼。
  宋嘉言在上首之位坐下,叹,“你们也坐吧。”
  “你 们都是好孩子,如今你们父皇病了,知道你们有孝心,从今天起,便随我一并给陛下侍疾,也是你们为人子女的孝心。”要宋嘉言本心说,几个大些的孩子倒罢了, 但,如七皇子、八皇子,都是小孩子,更不必说自己的一儿一女,完全是给这种冷峻又悲凉的气氛吓着了,以至于连向来话多的五儿都只是乖乖的站在自己母亲身 畔,不敢多言语。
  侍疾的事,方太后没空管了,她正在反复跟自己的小儿子唠叨内阁如何不将她这位太后放在眼中。
  仁德亲王劝道,“儿臣闲散这许多年,本也不知国事,母后把儿臣派过去,也不过是个尸位素餐罢了。”
  方太后急道,“若没个可信的人去镇着,万一朝中有要紧事可如何是好?”
  仁德亲王哭笑不得,“母后,内阁都是忠贞之臣,断不会如母后所言。”
  方太后将嘴一撇,“忠贞之臣?忠贞之臣便这般不将哀家放在眼里么?”显然厌恶极了内阁,方太后一会儿一个主意,“既然你不乐意,哀家宣你舅舅进宫便是,总要寻个可靠的人帮皇帝看着江山。”
  仁德亲王连忙拦道,“母后,万万不可!”
  “有甚不可?”方太后凤心独断,道,“哀家便不信找不到一个听哀家的!你不愿意帮哀家,你舅舅定乐意的。”说到底,还要靠娘家人!
  仁德亲王劝道,“母后这是要把舅舅往火上烤哪。”
  方太后相当固执,“这个时候,也只得举贤不避亲了。除了你舅舅,哀家也不放心别人!”
  听到这话,仁德亲王险没厥过去。
  宋嘉言安排好侍疾值班的顺序,单把端睿公主留下来,打发其他的皇子皇女们回去暂且歇着,到了侍疾的时候再过来。
  端睿公主以为宋嘉言要跟她说些什么,结果,宋嘉言什么都没说,简单的用过饭之后,宋嘉言就开始教给端睿公主怎样给昭文帝按摩身体穴位,如何喂药照顾病人。
  后宫的事宋嘉言顾不上,便交给戚贵妃暂理。好在大部分妃嫔都知如今两宫心里不大痛快,也不敢在这时候来碍眼。
  昭文帝突发重病,最急的并不是宋嘉言。
  宋荣回府便闭门谢客,并叮嘱宋嘉谦宋嘉诫认真当差低调做人,宋嘉谦晚上同宋荣商量,“也不知娘娘在宫中如何了?”这个时候,若说宋家不紧张是假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对此景。
  宋荣淡定道,“陛下病重,娘娘与皇子自然在侍疾。”昭文帝刚病头一日,这个时候若有人提立储啥的,是最傻的。宋嘉言还不至于这么沉不住气。而且,宋嘉言要面对的情况也不只是把儿子送到皇位这样简单,九皇子,实在太小了。
  宋嘉谦轻轻的叹了口气,他的年龄与阅历注定了不能如宋荣这般镇定自若。不过,宋嘉谦还是忍住,没有再多问。宋荣点拨他一句,“你要沉得住气,看准了才能出手。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动。”
  “大伯,我实在担心的很。”富贵虽惑人,但,通往富贵的道路,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嘉谦,我空有爵位,而你不过位居七品。你这般担心,能做什么吗?”宋荣温声道,“哪怕算上咱家的姻亲,也没有一个内阁之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皇后的意思。”
  说着,宋荣叹了口气,“现在,宋家的权柄已不在我的手里。”宋荣不是迂腐之人,他在宋嘉言面前也不会摆父亲的架子。自打宋嘉言做了皇后,宋荣便明白,今后的日子,宋家何去何从,要看宋嘉言的安排。而他这个宋家的大家长,早已名存实亡。
  宋荣微微一笑,“不要把皇后看成后宫中孤立无援的妇人。”他虽然诸子皆不成器,不过,有宋嘉言一女也足以告慰平生。
  宋嘉谦依旧似懂非懂,不过,还是老实的点了点头。
  昭文帝一病,引得八方震动。
  便是秦家也在琢磨着,如何跟宋家套近乎了。不仅是要讨好未来的太后家族,还有秦美人在宫里,将来九皇子登基,宋嘉言略一抬手,放秦美人与七皇子就藩,秦老尚书愿亲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