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1-02-19 00:14      字数:4922
  就是吴玉的刀功也非常了不得,羊肉片切的吹弹可破,往开过的汤锅子里一涮,捞出来吃时,鲜中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儿,宋嘉言几乎可以确定,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锅了。
  不只是宋嘉言吃的好,就是吴家兄弟两个,都热出了一身的汗,他们本就生的俊秀无双,此时脸颊微微透出一丝粉色,一双温润的桃花眼似要滴出水来一般,宋嘉言瞅一眼就禁不信小心肝儿扑通扑通的乱跳,心道,古人说红颜祸水,其实,若这蓝颜祸害起来,也很是了不得啊。
  兄弟二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吴双笑笑不说话,吴玉则不客气的笑话宋嘉言,“傻丫头,小小年纪就知道好色了。”
  宋嘉言被说的恼羞成怒,给了吴玉一拳,“我好也不是好你的色!”她刚一说完,吴玉就哈哈大笑起来,宋嘉言忙对吴双补救了一句,“阿双哥,我也没好你的色啊。”
  这话说出来,简直傻到家了。
  吴双微微一笑,“能令妹妹好吾之颜色,是吾之幸事。”
  宋嘉言羞的帕子蒙在脸上,好丢脸!吴双笑劝,“言妹妹,开个玩笑而已。来,喝杯酽茶。”说着,把先时沏的浓茶给宋嘉言递到手里。
  宋嘉言撅嘴道,“你们再这样,以后我可不来了。”
  吴玉根本不信,“没肉吃,你还不得馋死啊。”除了她们这里,宋嘉言能往哪儿吃肉去!
  吴双给他一巴掌,指了指小炕桌上的残羹冷炙,“收拾了去。”
  吴玉哼吱两声,碍于兄长威严,没再笑话宋嘉言,搬着炕桌去厨下收拾了。宋嘉言毕竟是个大方的人,喝两口茶的功夫她也就好了,商量着说,“阿双哥,剩下的羊肉也留着一些,等我过两天来,咱们再一道吃好不好?”
  “好。”
  待宋嘉言要回去时,才发现外面风雪已大,独有千株红梅于鹅毛大雪中越发娇艳。
  宋嘉言披上大毛氅衣,有些着急,“我得赶紧回去了。阿双哥,伞借我一把。”
  吴双往外瞅一眼,“莫急。”去屋里取了件棉氅衣穿了,一手撑开油纸伞,“到庵里路不近,你一个女孩子走雪路不安全,我送你过去。”
  “不用啦,我自己走就行。”宋嘉言向来胆子极大。
  吴双撑伞先到屋外,将一只如玉骨雕琢而成的手递给她。吴玉立刻一只食盒搁他哥手上,说,“别忘了这个。”宋嘉言带蔬菜用的。
  吴双当即就有一种想踢死吴玉的冲动,宋嘉言绕到吴双另一侧,吴双一手拎着食盒,一手撑伞,送宋嘉言回尼姑庵。
  吴双是个很温柔的人,不但脾气好,会烧得一手好菜,声音都是温柔动听,“言妹妹,你离我近些,这样伞能遮到两个人。不然,我这件衣裳湿了,要好些天才能干呢。”
  宋嘉言往吴双方向凑的近些,嘀咕,“那个,男女不能离得太近。”
  吴双笑,“你还是小女孩儿呢。”
  两人一路到了老梅庵门口,吴双笑,“进去吧。”将食盒递给宋嘉言。
  宋嘉言的眼睛落在吴双肩头上,落雪融化,还是湿了衣衫。吴双笑,“我无事,伞就不给你了。快进去吧。”
  ☆、74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回去也没闲着;先是一通打雪张罗,如今她再也没有雪中浪漫啥啥啥的想法了;每次下雪就是扫雪扫雪扫雪的折腾,累个半死有没有。
  幸好宋嘉言刚吃了羊肉锅子回来,肚子是饱的;身上也热腾腾的有劲儿。
  其实,因为宋嘉言受到老梅师太的召见;起码每天请安时会见宋嘉言一面儿。庵里的女尼们已经不大敢叫她干活儿了,宋嘉言倒没觉着什么,依旧如昨,力所能及的都会做一些。
  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
  她也不知晓为啥老梅师太突然就肯见她了,只是,她不过是寄居于老梅庵的人,这些女尼们却是常年在老梅师太身边服侍的。若因入了老梅师太这一星半点儿的眼缘儿就沾沾自喜、自恃身价什么的,就太可笑了。
  待第二次去吴家兄弟那里吃饭时,没能吃到羊肉锅子,却见到了秦峥几个。
  宋嘉让与吴玉在外头空地上比武,人手一根棍子,看得出来,两人都是使的柔劲儿,故此,并未有棍屑横飞、杀气腾腾的场景出现。
  宋嘉言一身葱绿盘金彩绣棉裙,外头披着大红绣金梅的大氅,俏生生的站在那里,辉煌耀彩。她既惊且喜,“哥,你怎么来了?”
  宋嘉让与吴玉同时缷了力道,二人相互拱拱手,宋嘉让笑,“待二十过后,我就要与阿睿南下了,走之前再来看看你。”这丫头倒是越发的有些女孩儿样子了。
  宋嘉言快走几步过去,笑眯眯的挽住兄长的胳膊,问吴玉,“阿玉哥,我哥的武功如何?”吴双吴玉比宋嘉让年长两岁,今年已是十七。若寻常人家,早该说亲了。听他们说在准备后年春闱,准备一载成名天下知。
  吴玉向来冷硬的脸微暖,“很不错。若是阿让用枪,应该更好。”
  宋嘉让笑,“我不过是花把式,阿玉才是真功夫。”
  难得看到兄长这样谦虚,宋嘉言很诧异的看了吴玉一眼,天天臭着张脸,没想到还有两下子嘛。三人一并进屋去,果然吴双、秦峥、李睿都在。吴双、秦峥正在棋盘两侧对弈,李睿不知从哪儿弄了张软榻上,似被抽了脊梁骨一般慵慵懒懒的斜倚在榻上,朝宋嘉言微微颌首。
  宋嘉言去瞧他们的棋,问,“谁赢啦?”
  吴双笑,“消磨时光,下着玩儿的。”将子一投,起身道,“阿让他们都等两天了。”知道宋嘉言会出来到吴家兄弟这里吃肉,老梅庵虽然进不去,但是,与吴家兄弟熟了,默林小屋还是能来住几日的。
  宋嘉言瞪圆了一双杏眼,问,“那我的羊肉呢?全都吃没啦?”跑到厨房一看,原本还有半屋顶的腊肉,只剩稀稀疏疏几条腊猪腿啦。还啥羊肉啊?羊毛都不剩一根了。
  宋嘉言苦着脸回里屋,没良心的嘟囔,“你们怎么不说弄点吃的来山上,我快没的吃啦。”
  李睿打个响指,“一会儿有太白楼的席面儿送上来。”
  吴双道,“还是李兄阔绰。”
  宋嘉言笑着打趣,“不得了啊,李老板,财大气粗,现在就喘上啦。”
  “喘什么,我出得起价钱,他们自然服侍。”李睿坐在锦榻绣褥之上,笑,“再说,吃了吴兄他们好几天,来而不往非君子。算着你今天该出来了,就叫了桌席面儿上山。”
  这世上,没有银子买不到的东西。
  李睿花大价钱,太白楼的掌勺厨子于山腰支起锅灶,运上来鱼肉蛋菜。一样样的出锅后,用裹了棉缛保温的大食盒子抬到默林外面,吴玉与宋嘉让二人都是习武的,再抬进来就是。有汤有菜、有鱼有肉,山珍海味,不在话来。
  其实宋嘉让他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要说,就是眼瞅着要远行,一出去大半年,来找宋嘉言告别而已。至于秦峥,他今年要准备秋闱,关系日后前程,更不必多说。
  有太白楼的美味,大家都吃的开心,及至日头将晚,便起身告辞了。
  宋嘉言一直送他们出了默林,又叮嘱宋嘉让与李睿出门小心,注意安全。宋嘉让笑,“好生婆妈,知道了,你回去吧,不用惦记我们。”
  宋嘉言忽然问,“哥,叫你孝敬祖母的银子,你给了没?”
  “这还用说。”宋嘉让并非儿女情长之人,朝妹妹一挥手,就与李睿秦峥下山了。秦峥道,“今年准备秋闱,待秋闱结束,我再来看你。”
  “考试时不要紧张,正常发挥肯定没问题的。”秦峥这样的出身,拜会帝都名师太容易了,他本身又有才学,宋嘉言估摸着,秋闱的话,秦峥问题不大。
  秦峥一笑,“借你吉言。”
  洒然下山。
  宋嘉言不知道的是,因着她给老太太两千银子的事,小纪氏狠狠气了一场。
  宋嘉言财大气粗,出手就是两千两。此事,宋嘉诺既然知道了,就提点了母亲姐姐一番。按宋嘉诺的意思,大姐姐有银子,多给些;二姐姐赚的少,少给些;其实,孙女们孝顺的心意是一样的。
  宋嘉诺是这样想的,也认为事态会这样发展。如果,宋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半儿的智商,事态都会如宋嘉诺所料如此的。
  只是,宋嘉诺忽略了,他祖母宋老太太独特的脾性。
  宋老太太对两个孙子都很好,尽管不喜欢小纪氏,老太太向来疼爱宋嘉诺。当然,她老人家更倚重长孙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就是两个儿子,老太太也是更信服长子。这倒没啥。
  但是,对两个孙女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
  老太太重男轻女,家中无人不知。只是,宋嘉言自幼便会讨她开心,这些年下来,祖孙很有些感情。老太太却一直不大喜欢宋嘉语,觉着宋嘉语跟小纪氏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十分不讨喜。
  得知宋嘉言要给老太太两千两,又听从儿子的劝说,小纪氏实在舍不得两千两银子,她一个铺子一年也就收入这么多,总不能全都贴了老太太去。小纪氏就忍着肉痛拿出二百两,叫女儿宋嘉语给老太太送去,说是给老太太的孝敬。
  这也是小纪氏的小心机了,无他,她们给在前,尽管银子不比宋嘉言的多,起码占个先手。
  孙女给孝敬银子来了,宋嘉语如今也颇会说话做事,还拉上了辛竹筝,“今年铺子稳定了,这是孙女和表姑孝敬老太太的。”主要是怕日后看到宋嘉言的大手笔,老太太嫌少给她脸上难看,有辛竹筝在,老太太总要顾忌娘家侄女的面子。何况,辛竹筝能一道出面,也不是没有好处。
  宋老太太还推辞了一回,她如今私房丰厚,来帝都这些年,也不是很将一匣银子放在眼里,笑道,“你们女孩儿们赚个脂粉钱儿,行啦,知道你们有这个心就成,我不缺这个,你们拿回去自己花用吧。喜欢什么就去买些什么。”
  宋嘉语与辛竹筝劝了又劝,老太太掂掂份量,打开来,硬是分了一半给辛老太太。辛老太太本是寄居之人,她又是个心性良善老实的,从不曾希冀能有宋老太太一样的待遇。只是宋荣为人厚道,她的一应份例与老太太一样,也如府中老封君一般。
  辛老太太死活不要,宋老太太执意要给,说,“见面分一半儿,再说了,绸缎庄也有筝丫头的出力,给你就拿着,当给筝丫头攒嫁妆了。”
  银子只备了一份儿,当时也没考虑到辛老太太,宋嘉语觉着面儿上有些尴尬。好在辛老太太并不计较,笑道,“那我就承大姐和语丫头的情了。”方命人收了。她这把年纪,所为者,一儿一女而已。有句话宋老太太说到她心里去了,给女儿攒嫁妆。是的,攒嫁妆。
  宋嘉语倒也机伶,笑,“舅婆只管花用,到时表姑的嫁妆,有父亲母亲呢。”
  女孩儿中,辛竹筝年纪最长,她又是个有心思的人,听这话便有些羞了,啐道,“你倒打趣起我来。”
  宋嘉语笑,“表姑已经出孝了,母亲说过几日出门带了咱们一道去。是景淑长公主的生辰宴,表姑,一会儿咱们商量商量衣裳首饰。”说是三年的孝,世上皆是守二十七个月。宋嘉语这样照顾辛竹筝,落在两位老太太眼里倒是加分不少。
  此事,原本也就这么过去了。
  宋嘉语把孝敬老太太银子的事儿做在明面儿上,府里但凡消息灵通的就知道了。
  宋嘉让这消息不大灵通的人也听身边儿的丫环说了,一听二妹妹加上表姑两个才拿了二百两,自己妹妹这两千两实在是巨款了。
  宋嘉让是个男人,他做事也不喜欢哗众取宠之类,尤其是给老太太银子,还有舅婆与老太太住在一处。只给老太太,要不要给舅婆呢?宋嘉让并不是个小气人,若是百八十两,一人一半,只当给两位老太太零用了。可,这是两千两。
  舅婆,比起自己祖母来,亲近度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儿。
  真把两千两一人给一半,宋嘉让有些舍不得。
  宋嘉让就私下把银子给老太太了,还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要自家祖母出去显摆,闷头吃肉就好。
  初时,老太太没要。他儿子一年的俸禄全都交给她,一年也没两千银子啊。拿着儿子的俸禄,老太太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孙子孙女的银子,老太太就不大想要。只要孙子孙女有这份儿心,她就高兴的了不得了,何况孩子们给她这么多银子。
  宋嘉让私下劝了半日,老太太方欢喜的收了。
  得了银子,老太太一连数日都是欢欢喜喜的。
  这人吧,有了倒霉事儿,不吐不快,有倾吐的欲望。其实,有了喜事儿,也是一样,巴不得有个人问问,你怎么这样高兴啊?是不是有啥喜事儿啊?
  老太太就属于这种类型,没个人说说心里话儿,要憋死了有没有?
  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