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      更新:2021-02-18 23:27      字数:4815
  凌啸没有齐天鸿运,这只军队也不会隐身术,过了锦州地界,进入新民府时候,他们就暴露了形迹。周围府县的驻军要么被早早地调入了盛京,要么已经被同统库尔的骑兵消灭干净了。无论城乡,入眼都是一片被准葛尔骑兵劫掠后的凄凉。本来在凌啸眼里就贫穷落后的古代城镇,现在看来简直凄凄惨惨戚戚。
  人往往是眼不见心不烦,凌啸虽然在来之前就能推测出会有暴行的存在,但是当他亲眼看到路上有很多未及收殓的死尸,有的街头还有被斩杀掉的头颅,心里是十分愤怒的。手下的官兵们默默地从死尸边走过,也是眼睛里在喷火,他们有相当多的人是奉天一带的人,包括侍卫军卫,也很多是这一带的满人。
  家乡被叛军蹂躏,大家心里很不好过,尤其是一些躲躲闪闪的老百姓对着他们指指点点,鄙夷地交头接耳时,官兵们都羞愤难当。如果说凌啸来之前是不想来送死,那么他在刘二堡镇外看到一具被破了腹的孕妇尸体时,凌啸就感觉到,如果为民族百姓而死,死就真的是光荣了。
  “日本人!”在凌啸的汉字字典里,这三个字代表着最浓重的仇恨和最隆重的“接待规格”。
  凌啸坚持亲自动手挖坑埋了那个孕妇之后,叫过一个侍卫:“你马上带两个人,连夜赶往科尔沁告诉豪成,要他转达给科尔沁王我的要求,他那里还有的一百多个准葛尔俘虏,我全买了。价格要豪成去谈。”
  那侍卫却不肯领命,半天不动,凌啸知道他的心思,狞笑道:“速去速回,及时归队。如果你回来时,我们已经挂了,你就给我们报仇。”
  那侍卫去了之后,黄萧锋、刘子俊和多伦尔几乎异口同声地询问凌啸,买一百多俘虏干什么?
  凌啸正后悔当天没有直接下令,今天还要出钱买俘虏。心情奇差的他瓮声瓮气地丢了一句话。
  “买来杀!”
  半夜里,摸黑行军的队伍在一个叫刘二堡的地方停了下来。眼睁睁地看着十来骑敌军斥候快马跑远,追之不及的刘子俊赶快报告了凌啸。想到有步兵拖累,要逃也跑不赢准葛尔骑兵,当机立断,凌啸马上命令全军寻到一个山包子驻扎下来。
  凌啸也没指望能悄无声息平平安安地进入盛京,一路上他就不断地和大家研究遭遇战的战法。与清朝驻军官员不同的是,他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熏陶的现代人,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与失,况且他们还是过路的客串军队,这不足千人的军队能搞什么事出来?但是就算是全部拼光,也定要叫入侵者付出相当的代价!
  在凌啸看来,张北绿营兵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但是十几年没仗打,就没有一股杀气,而御林军刚刚经过一次死战,杀气颇浓,但是作为军队来说,团体协作的训练就有些欠缺了。这样一支混合的部队,还缺少马匹装备,要想灵活机动地袭击敌人的彪悍骑兵,很有难度。在和黄萧锋等人商议多次之后,凌啸想了很久,都没有一个头绪。YY是没有用的,后悔没有带来机关枪更是于事无补。
  凌啸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没接受过军事训练和教育,唯一对他有些帮助的,可能就是商业团队的执行策划能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曲,是一切事务处理的根本,在仔细分析了敌我实力之后,凌啸还是不能像起点众多主角一样奇计妙谋,无师自通,唯有老老实实地做起了SWOT分析。
  strength(优势):
  我军形迹暂时不为敌军所侦知。
  敌军对我军没有主观上的认识和了解。
  全军上下高度重视敌人,态度凝重端正。
  weakness(弱势):我军马匹稀缺,粮草不多。
  由于兵种和训练原因,技战术水平相对低下,作战经验也比对手少得多。
  对盛京附近相当陌生。
  侦察系统落后,缺乏专业斥候。
  我军总人数七〇八人,敌军不下于五〇〇〇骑兵,力量对比悬殊。
  threat(威胁):
  七比一的敌我兵力对比,一旦被缠上,后果不堪设想。
  敌军形迹与分布我军一无所知。
  敌军是久经战场的百战之师。
  骑兵部队速度迅捷,冲锋起来威力锐不可当。
  敌军有相当专业的斥候,情报侦察工作完备。
  敌人已经在此地潜伏和交战相当时间,对地形,兵力分布等了解得比我们多。
  敌人依靠劫掠和缴获,武器和粮草充足。
  凌啸把这三项分析仔细地看了半天,独独把opportunity(机会)空了半天,他也在苦思自己有什么机会。这三项的分析表明,在客观硬件上,我军毫无半点优势可言,甚至旗鼓相当都远谈不上,唯一可用的就是主观软件能够有得发挥。
  出于经理的决策直觉,凌啸决定在“差异化”上想心思。多少小企业在大企业的夹缝里,凭借差异化来细分市场,通过一个自己占据优势的一点,像钉子一样楔进市场去。难道自己就不能营造某种形势,极力地避免自己的弱点,造成敌方的误判,以使双方在差不多的等级上对抗?想了一会,凌啸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应该作为一个本次作战的战略思维。
  毛主席说过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项羽胜多败少,却越胜越弱,他是战略出了问题。可是光有了好的战略,没有强势的执行力,也是白搭,很多跨国大企业就是倒在执行力上,执行力是一个战术制定、运用、和监控的综合表现。
  那么该用怎么样的战术呢?凌啸陷入了沉思。
  要考虑具体战术的制定和应用,凌啸不是军事人员,只能用职场和营销理论了。现在凌啸把敌人当成商业竞争对手来考虑,分析竞手是与料敌机先有异曲同工之效。
  如果同统库尔发现了凌啸的这支军队,会把凌啸摆在什么位置?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凌啸享受同统库尔给予的“待遇”级别。按照黄萧锋的介绍和自己对敌军使命的分析,眼下同统库尔进关是不现实的,那山海关不是那么好穿越的。他最想的是应该是攻下盛京,或者袭扰四周,给康熙以一种政治和军事压力。但是奉天地形毕竟不同于草原,攻城就意味着只要一天没攻下,或者他一天不离开,他的骑兵部队也被盛京拖住一天。
  大清在关外的兵力,可是还有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的三四万骑兵。这次康熙很担心葛尔丹背后的支持者――沙俄,怕他们趁火打劫,但是盛京危急之下,凌啸认为康熙在兵力紧张之下,一定会调部分吉锉丛摹<由匣褂性诳贫叩奈迩Ч榛锉赡芤丫诔掠珊莱纱飞惫戳恕?br />
  上述这些应该才是对同统库尔的重要威胁吧。
  在再次分析了一遍后,凌啸确认无误了。即使被同统库尔发现,敌军肯定也只是会给予自己一个“癣疥之疾,不足为患”的待遇吧。
  哼!我凌啸这次就利用整合营销的思维,当好癣疥。人都是要求上进的,我就力争做到癣疥的最高境界――――“牛皮癣”!
  PS:各位书友,凌啸升职后,忙些是肯定的,大家先收藏着,我依然要坚持更新!和小小职务比起来,太监和痿哥更是当不得的。
  卷一 庄生晓梦迷蝴蝶 第三十三章 谋定而后动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分,夜空中连寒星都躲到了黑幕幕的云层里。
  多伦尔骑马站立在一个小山岗上,眺望着半里外的远处,在往盛京去的方向上,二十名骑术精湛的军卫被他安排在沿途十里的地方。从亥时一刻起到现在的丑时三刻,多伦尔就一直守在这里,想起凌啸的所谓计划案,他就有些心里打鼓,行不行啊?
  “来了。”多伦尔看到半里外燃起的火把光芒明灭明灭地闪着,睁大眼睛盯着那火光,心里紧张地计算。“果然是计划里预计的五百左右骑兵。”多伦尔急忙勒马往凌啸他们驻扎的山包上驰去。
  千夫长溪谷勒很有些火冒三丈。
  上半夜的时候,这位千夫长正在百里外盛京南面的前谕家堡营地里玩乐,接到斥候们报来的军情,很不情愿地从一个女子的身上爬起来。同统库尔了给他一千的兵力,任务是监视和消灭奉天南部方向上的援军。溪谷勒骂骂咧咧地问清楚清军援兵的情况,立即笑了起来。马步混合的八百兵力,还有四十几辆车的辎重粮草,居然也敢往这盛京闯来,太不把我们准葛尔帝国的精锐骑兵放在眼里了吧。
  因为还惦记着帐里抢来的女子,他只随便点了个五百人,派了个百夫长率领,就要来消灭这股胆子比腰子大的清军。骑兵们还未出发,溪谷勒就怒气冲冲地赶来,“妈的,不识好歹的臭娘们,居然自杀了。儿郎们,老子亲自带你们去宰光清狗!”
  奉天的地域可不是草原上,现在还要靠着火把照明,骑兵晚上行军就快不起来了,百里的路程也耗了个快两个时辰。烦躁的千夫长发现了更让他烦躁的事情。
  这些该死的清军斥侯跑得可真快啊。刚才他明明看到了远处有火把一闪一闪地明灭不已,经验丰富的他很怀疑是敌军斥侯在活动,连忙派出了十几个骑兵去搜索。等搜索的骑兵到达那里,人却早就跑了,隐隐一些微弱的远去的马蹄声传来,随即很快听不到了,追也追不上。
  现在既然出现了清军斥侯,那么清军应该离得不远了。“老子也派斥侯!”一声令下,二十来骑领命而去。溪谷勒将骑兵分出一百骑来,担任先锋在前,自己带大部队在后半里缓行。他领兵出来的时候,还是很瞧不起眼下的这股子清军的,但是现在他不敢大意了,毕竟他也是身经百战的人。
  三个时辰的时间,够凌啸的军队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了。凌啸之前命令大家昼伏夜行,其实速度很慢。他们沿途收集的铁锹,铁锤,大铁钉,木料用了四十几辆车才能装下。知道被敌人发现了之后,凌啸迅速派出多伦尔带人侦察敌情,另外的人被分成两拨,紧张地忙活起来。
  刘子俊带领二〇〇御林军布置高地工事,他们要把棺材钉一样的大铁钉钉好在打湿的木板上,做成了简易的拒马,环环两圈摆在山包顶部的四周,同时还要沿着外圈做好些防箭的个人箭垛,在内圈摆上三百多个火把。
  张北绿营则在黄萧峰的带领下干起了土木活。人多力量大啊,整整三圈的壕沟不到两个时辰就完成了。最外一圈的壕沟内宽口窄,一米来深壕沟铺上木板撒上薄土,乍一看还真难发现。看到高高的几圈挖出来的新土,凌啸就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计划周详,敌人稍微细心点就会明白自己干了些什么。
  倒是黄萧峰机灵,一个建议解决了问题,还变废为宝。他们稍微把堆土推平些,再把山包上的枯叶乱草什么的撒些上去,反正这里也是个坡度极缓小山包子,不是太刺眼和规则地堆积。当六百把铁锹横着半埋在这新土里的时候,凌啸禁不住多看了黄萧峰几眼,“越人才越阴险!”
  刚刚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敌人到达十里之内的消息就被多伦尔带来了。
  接到多伦尔报回的情报,凌啸的精神为之一振,果然把我当成是“癣疥之疾”,只派了五百骑兵来。他马上发出了命令。 “大家迅速到达各自的位置,检查好坑道器械,然后点燃这山包顶的全部火把。等敌军到达各自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
  众人领命而去。
  凌啸和两百绿营兵留在了山包顶上。他浑不把多伦尔三人互道保重的话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马上的这次战斗,只是对他的策划商业运作计划的一次检验。以前当经理的他也做过不少案子,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如果计划不周详,判断不准确,导致失败的话,他凌啸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凌啸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几次更改自己的岗位所在,但是最后他还是把自己留在了山顶,一旦计划失败,他就不像在外围的多伦尔他们,还有一线生机。他考虑到众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士气的重要性,还是不顾刘子俊三人的强烈反对,决定留了下来。
  万事具备,只欠一环了。这一环也是凌啸很担心的最重要一环,冷静的将军一定可以看出自己这外行的纰漏的,希望敌军将领不会脸皮太厚!
  “他们在骂我们准葛尔部儿郎和葛尔丹大汗。”脸庞憋得通红的先锋百夫长,看到率领后军到来的溪谷勒,赶忙汇报。
  溪谷勒远远奔驰过来的时候,就听到哄哄嚷嚷的对骂声,无奈的是隔得太远,听不仔细,现在来到跟前,清军的骂声已经平息。看到火把通明的山包顶上偃旗息鼓了,这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