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节
作者:打死也不说      更新:2021-02-16 23:20      字数:4874
  他点头应道:“嗯,京城这边的娄氏余孽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等两天,那两万招募的新兵一齐,我就准备带他们回关西,尽快把西魏人给了结了。阿贞,对不起,我才把你娶回家,就要丢下你再赴疆场。”
  “你也是为了北齐着想……”她体贴地说着,心一动,生怕露出端倪,赶紧掩饰地低下头,将余下的话说完,“别担心,我都已经嫁给你,跑不掉的。”
  看着她欲盖弥彰的样子,高湛的离愁别绪反被冲淡了一些,笑道:“舍不得我走,就别装啦,看看你,身子都在发抖。”
  这一下,陆贞再也忍不住了,转身不顾一切抱紧他,哽咽着说道:“阿湛,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已经不习惯一个人了!”
  高湛反手将她揽入怀里,信心十足地回答道:“放心,咱俩已经吃过了天下所有能吃的苦,以后等着咱们的,就只有好日子了。”
  真的是这样吗?她没有说话,只是愈加用力地将他抱住,这一次,她不敢再期盼了。因为曾经很多次,她都以为他们之间的苦难已经到头了,接下来便是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灾难却总在她最快乐的时候降临,现在的她已经不敢奢求什么了,只希望他平安,只希望可以待在他的身边。就像现在,只要想念,便可以感受到他的热度,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微笑。
  数日后的离别,她终于不用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翘首远望他的身影逐渐消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为他送别,虽然只是以三品官员的身份,但是她已经非常满足。
  喝完了张相敬的送别酒,他便低声嘱咐道:“你多保重。”
  寥寥四字,胜过千言万语,她含着泪点了点头,不自觉地握紧了手腕,随即见到高湛惊愕的目光,“相思结?”
  她点了点头,低声道:“我听皇后娘娘说这是南梁的风俗,凡是丈夫出征,妻子都要戴上相思结。相思结只要不散,夫君定能早归。”
  高湛的心中同时涌起了骄傲和酸楚,但迫于外人在场无法声张,便只能道:“阿贞,你一定要好好保重,等我回来。”
  “你也是。”她含着泪,不敢点头,生怕泪水会不小心落下去,更怕一发不可收拾会迷蒙住双眼,这样就无法看清楚他的脸。
  出行的号角响彻耳畔,将所有的言语一并掩盖,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焦灼的等待又降临到他们之间。马蹄嗒嗒作响,送良人奔赴战场,奔腾而起的黄沙迷蒙了他们的身影,终于再也看不见了。
  高湛离开之后,孝昭帝的病情开始明显加重,原先还可以撑着批阅奏折,到现在,不得不让陆贞帮着念给他听。这一日,陆贞如平常般将冀南太守的奏折念给他听,“今奏请皇上,拨粮二十万石,以解民忧,谨请皇上明察,谨奏。”
  孝昭帝沉吟一番,抬头看向她,“你怎么看?”
  她不敢立即回答,在心里略略计算了一番,这才应道:“冀南今年雨水多,夏粮收成不好,当地太守担心饥荒,未雨绸缪,倒是件好事,只是二十万石实在太多了些,我以为,先拨十万石也就够了。”
  他微微颔首,赞道:“如此甚好。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见此情形,一旁的萧观音抚着已经明显大起来的肚子夸道:“阿贞,现在的你,活像个女宰相似的。”
  “阿湛走了,我身边少个帮手。这些天我头又痛得厉害,看不了奏章,只能请她帮我做个节略,挑些重点的来说……”孝昭帝说着又笑起,“不过她本来也就是我朝第一个特许上朝的女官,帮着参参政,也是理所当然。”
  陆贞谦虚地应道:“我也是新手,老担心会出错主意。”
  “你用不着妄自菲薄。你以为朕比你强多少?不过是多当了两年皇帝而已。很多时候,上位者讲究的不是睿智,而是有没有治天下如治家的胸怀。你帮朕管内宫已经管得很好了。”说着他指指桌上的奏折道:“这些,不过是棋盘大一些而已。”
  陆贞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又听他说道:“要不然,今后农商方面的奏折,你就帮朕批着吧。”
  陆贞大惊,慌忙推辞道:“这……微臣不敢。”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我现在这个样子,多费一分力气,就少活一天。再说,朕也只是让你帮着看农商方面的,你在那一块是行家。至于其他的军国大事,还有张相他们在看着呢。”
  听他如此一说,陆贞倒不好拒绝了。这时,萧观音轻呼了一声,两人忙关心道:“怎么了?”
  阮娘已经上去服侍,过了一些时候,萧观音缓过一口气来,才轻声道:“没事,他踢了我一脚。”随即苦笑道,“太医说我之前吃多了避子药,身子已经不能和一般这个年纪的女人比了。看来,果真是老天有眼,前有因,后有果。”
  陆贞生怕她多想,忙道:“哪有?小皇子是真龙血脉,当然要比别的孩子更娇贵一些。再说女人怀孕都一样的,我妹妹平常那么结实的人,到了后来还不是动不动呼痛叫累?娘娘你宽心,毕竟离生产还有两三个月呢,再多进补药,很快就能缓过来的。”
  孝昭帝叹了口气,“只希望阿湛快点打完仗,早些回京,这样还能看着他出生。”
  萧观音接口问道:“前线战事怎么样了?”
  “很不好,阿湛他们拼了命也没把献州城抢回来,昨儿听说康州城也已经危险了。” 陆贞微微摇了摇头,忽又觉自己语气很是不妥,眼前的两个人,一个孕,一个病,是不能再受新的打击了。思及此,她忙笑起来道:“不过阿湛是什么人呐,他肯定会没事的!”
  只是这些话,连她自己听着都有些底气不足。
  萧观音的担忧在数日之后应验,那晚她如平常一样在含光殿走着,忽觉腹部一痛,便听到阮娘惊恐地喊:“血!娘娘流血了!”
  经过诊脉,腹里的皇嗣无大碍,只是她的身子太虚,必须静卧养胎,切忌劳心劳力,否则胎儿便会不保。她思来想去,决定听从太医建议静心疗养,将所有宫务连同凤印一起交给陆贞。
  陆贞虽觉得这样逾矩,可眼下却没有更好的法子。而她所担忧的事情,也在同一时间应验了。
  高湛失踪了!前方传来消息,说康州守军叛国,他中了埋伏,不幸被俘。沈嘉彦带领残部逃出,现正在试图将他营救出来。
  孝昭帝听罢,想也不想就立即下旨,先令张相去信沈嘉彦,要他不顾一切救出高湛;又让陆贞去国库准备十万两黄金,以防败仗,到时还有足够的赎金把他赎回;最后令徐显秀从守卫京城的五千兵马中分出四千人马出京支援前线。
  如果说前两个决定是防备的话,那么最后一个决定就是个大冒险——将那四千人马调走,偌大的京城便只能由一千人驻守,防卫立时就空虚,必会给人可乘之机。徐显秀极力反对,孝昭帝救弟心切,想着全力攻下抚州就有胜算,便一意孤行,最终徐显秀还是遵从旨意离京。
  而就在当夜,徐显秀的疑虑也应验了。西魏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外城,立时将目标对准皇城内宫。写着“娄”字和“魏”字的旌旗一并冲入皇宫,一个铁铮铮的事实摆在眼前——娄氏和西魏勾结,趁着京城空虚,试图逼宫。
  昭阳殿外,孝昭帝带着为数不多的侍卫,正焦急地看着远处的战况。很快元福就将情况汇报上来,“皇上,叛军太多,我们快抵挡不住了!”
  “不行,必须得放弃内宫了,你们,跟着朕从建礼门那边突围!你们几个,护着皇后和陆昭仪,你们几个,跟着朕走!”孝昭帝没有多做迟疑,当机立断做出命令。
  陆贞忙护着萧观音,跟士兵往前奔去。可是才走到青镜殿外,斜刺里突然闪出几名杀红眼的西魏士兵,见到人挥刀便砍,行动迟缓的宫女们便在这一道道刀光剑影中香消玉殒。陆贞生怕萧观音遭到不测,咬着牙示意丹娘加快脚步,身后的王尚仪急急跟上,未想没走几步便中了一刀,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便扑倒在地,再无声息。
  萧观音猛地回头,见到王尚仪,心一恸,泪水便落下来,“阿璇!”
  就在这一瞬间,一名西魏士兵已经狞笑着拦住她们的去路。陆贞心一横,立即挡在萧观音的面前。千钧一发之际,那个西魏士兵的笑容却突然停止,慢慢地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轰然倒地。
  他的身后,站着满身是血的徐显秀,他带来的士兵已经同西魏的士兵混战在一起。他朝孝昭帝跪下,“皇上,微臣救驾来迟。”
  孝昭帝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幸好你来得及时,驸马,朕要留在这儿,你赶快护送皇后和陆昭仪去安全的地方。”
  闻言,萧观音一震,嘶声道:“不,你不走,我也不走!”
  陆贞也立即跟着说:“是啊,娘娘说得对,要走一起走!”
  徐显秀看了看四周的情况,“皇上,你们先走,臣来断后!”
  孝昭帝的脸上变得肃穆起来,头一次用严厉的口吻说道:“这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朕是皇帝,就算他们攻来,也能多拖一些时间。观音,听话,保住咱们孩子的平安才是当务之急。”
  萧观音凄凉地说道:“你要是有个什么万一,我和孩子就算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我毕竟是她儿子,她不会杀我的!”孝昭帝的话音未落,一阵箭雨纷至,士兵忙挥剑抵挡,众人四散逃开。陆贞跟着避到一旁,立即焦急地寻找萧观音的身影,才一找到,就见一支箭朝萧观音直直射去,她的心一慌,本能冲上前想要去挡,没想到另一个身影已经先她一步,迅速将萧观音扑到,那一箭直直没入那人的胸口。陆贞木立远处,耳畔只听到萧观音凄惨的喊声,“皇上……”
  而后,那个人便慢慢倒下去。她猛然回神,立即冲过去,手忙脚乱给孝昭帝擦着血,“皇上您别担心,驸马正在外面守着,现在这儿暂时是安全的,我马上把箭给您拔出来!”
  “不能拔,拔出来…死得更快。”孝昭帝喘息着阻止她,跟着用尽全身气力从袖中摸出一枚印交给萧观音,“这是国玺,拿着它,以后交给阿湛。我是不成了,阿贞,观音和孩子,就拜托你了。”
  萧观音再也顾不得仪态,痛苦地哭喊着:“阿演,阿演,你不要死!”
  孝昭帝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道:“观音,我走了以后,你要更勇敢一些,好好养大我们的孩子,告诉他,父皇很爱他……对不起,没有看到他长大……要是女孩,就叫高绢,要是男孩,就叫高纬!观音,对不起,当初我明知你和阿湛两情相悦,可我还是把你抢来了。你不知道,当年爬在含光殿的树上,先看到你的,不是阿湛,而是我,那会儿,你哭起来的时候,可真美……”
  他的声音悄悄地变小,终于再没有力气说完,手无力地垂下。
  第59章:盟约
  “阿贞,你别走!”
  高湛从睡梦中惊醒,他蓦地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华丽的房间内。头有些痛,意识却逐渐复苏。他还记得自己被西魏抓住以后,遇到了阿碧,是她将他从西魏的军营里面救出来,可是很快就被发现,追兵在后,箭雨纷纷,她为他挡了一箭,最后在他的怀里没了气息。
  后来呢……他记得他跳进了小河里,可是水却很急,他奋力游了许久,终于体力不支昏过去。
  现在,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他试着再度睁眼,模模糊糊见到一名男子走过来,他身上的龙袍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着金色的光芒,接着,他听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太子殿下,你醒了?”
  眼前的视线渐渐清晰,他费力地坐起身来,发现自己身上的伤口居然都已经消失,他抬起头,终于看清了那个男子的面容,而后惊讶道:“你是……南陈文帝陛下?”
  文帝微笑道:“不错,朕大半年前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我们在建康见过一面。”
  高湛的思绪终于活络起来,立即下床,对着陈文帝深深作揖,“谢陛下救命之恩。”
  陈文帝抚着胡子笑着说起遇见他的经过,“说来也是有缘,我正好在彭水游船,没想到就看到了你。想当初,北齐太子的英姿可是让我们南陈姑娘们心醉神迷,要不然,我也认不出你来。”
  高湛苦笑,“就我那狼狈样子,恐怕跟英姿没什么关系。”
  陈文帝点头,“要救你回来,还真不算容易。”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高湛忍不住问道:“不过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跳河的时候,我明明浑身是伤,怎么一下子就能好得这么快?”
  陈文帝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是很快就被笑容全部覆盖,他温和地答道:“自然是用了我们南陈的一种灵药,只是那药太过刚猛,你现在虽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