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节
作者:桃桃逃      更新:2021-02-18 21:12      字数:4730
  “他是前隋炀帝的心腹,炀帝为晋王时已在辅助于他。炀帝夺得太子之位,皆出于他的计谋。甚至,据说文帝就是这个张衡亲手拉杀的,因此炀帝登基为帝后他也曾官至御史大夫。”
  敬德听着世民忽然述说起前隋杨广夺嫡的往事,心中不觉一跳。他知道,世民虽然为打下这大唐江山立了汗马功劳,但他身为次子却欲图太子之位,朝廷内外确实有不少非秦王派的人把他目为与前隋也是以军功起家并以次子之身谋夺嫡位、最终却施政暴虐害得大隋江山两代而亡的杨广是一样的人。甚至包括皇帝李渊在内,明明曾经是那么的宠爱与信任他,把军国大权毫无犹豫的交托到当时年纪轻轻不足二十的这个次子手上,现在却完全走到了与他对立的反面之上,硬是不肯将嫡位交给他,不也是为着这“殷鉴不远”的前隋旧事吗?
  最让世民极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的,就是外人——不,连他自己的亲生老父也不例外——这样把他与杨广那暴君相提并论吧。可世事就是如此的诡异,恰恰正是因为皇帝以前隋为鉴,不愿把嫡位交给世民,也就逼得世民现在不得不走上了与当年杨广发动“仁寿宫之变”弑父杀兄差相仿佛的道路。如果可以,世民一定不想这样重蹈杨广的覆辙。昨天议事之时他的迟疑,如果不全是装出来的,除了他刚才说的不忍把自己这些心腹拖进来,只怕也有几分是因为不想身不由己地仍是做出了与杨广相似的“恶行”吧?
  可是,这些心事,他们各自就算再怎么心知肚明,也不会说出口。但是,现在,世民怎么忽然却向他提起这些前隋旧事了呢?
  敬德心神不定之际,听得世民仍继续说道:“可是你知道这个张衡最后的下场是什么吗?炀帝以他一次进谏就把他贬为榆林太守,最后还是下诏逼他自杀。炀帝为什么非要这样杀他而后快?你知道吗?”这时世民终于转过头来,直视着敬德。
  敬德只觉后背一股凉气直冒上来:“不……不知道。”
  “因为炀帝只要见到张衡,就会想起他替自己弑杀君父的恨事,就会坐立不安,不杀他灭口,岂可得乎?”
  世民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的波动,平静如水,凝视了敬德一霎,又转回去看着从玄武门那边渐行渐近的太子、齐王一众。
  “敬德,我知道——你也应该知道——,我不是杨广。如果上天非得逼我做出今天这些跟杨广差不多一样的事情,那么……”他终于放开了一直抓着敬德的手,提起了弓箭,“……至少,我可以选择,我自己亲手来做这些事情。是罪是孽,都由我一人来承担吧。我不需要张衡!尤其是你,我不要你做我的……张衡!”随着他说出最后一个词,他双腿一夹马肚,直冲而出,扬声高呼:“大哥……四弟……!”
  在这一刹那间,敬德的眼前是一片的模糊不清——是泪水迷住了他的双眼,也是六月的骄阳太过耀人眼目……不,不是六月的骄阳,是前方那个骑者,是从他身上迸射出来的、比六月的骄阳还要耀目的光辉!
  五年前,是跟五年前武牢关外一样的情景。世民与他双骑共闯十万大军的夏营,一马当先迎着东边的太阳冲在前头的世民……那修长的背影随着马匹的奔驰而起伏不定的世民……
  世民……
  随着心底里的一个声音狂呼怒吼着叫出这个名字,敬德也一夹马肚,冲了出去,冲进一片血腥杀戮之中,冲进他与世民同生共死的……命运里。
  箭矢如流星赶月般从敬德的手中迸射而出,“噗”的一声轻响□了前方那具躯体。长声惨叫应弦而发,鲜血飞溅,如雨点纷纷洒下。
  敬德放下手中的弓箭,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是他一箭就取了齐王李元吉的性命。
  刚才世民从临湖殿边冲出去,当先一箭便射杀了太子李建成。东宫、齐王府的随从大乱,四散奔逃,被埋伏在玄武门内的秦王府将士以及已为世民收买为心腹的玄武门守军包围着屠戮。刚一开始,对方被攻了个猝不及防,人数少得多的己方一时占据了上风。但不久之后,有东宫、齐王府的随从乘乱逃出玄武门,回府召集卫士前来救驾。秦王府一众凭玄武门之险据守,暂时还能撑持下去。
  但齐王李元吉却逃脱了。或者是,很可能是世民没有狠得下心把他也杀了。元吉毕竟是皇子,秦王府的将士最多只能阻挡他逃出玄武门,没有人真的敢下手伤他性命。世民虽然一上来就亲手射杀了太子,可是对于不是非杀不可的齐王,他大概还是下不了手。世民平日虽然显得极是鄙夷这个弟弟,但真的要把他杀了,那毕竟是另一回事。
  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元吉是逃脱了。虽然没能逃出玄武门,却跑进了临湖殿旁边的小树林去。世民紧随其后追了进去。秦王府众人这时只顾得上守住玄武门,又想到元吉孤身一人不足为患,便没有人跟着世民——除了敬德。
  幸好敬德跟了进去。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二人在小树林中的所在时,见到的却是世民被林木的枝丫勾住甲胄而堕马,反被徒步而行的元吉所乘,夺过他手上弓箭,勒在他颈项之处欲将之绞杀。
  不需多加思索,敬德手上的长箭在眼睛看到这一情景的下一刻就已射进了元吉的要害之处。
  世民挣扎着站了起来,看看倒地身死的弟弟,又转头看看站在远处的敬德。
  “敬德,你又救了我一命。”
  敬德深深躬身,没有回答。心里其实在说:“不,我只是想做你的张衡。哪怕……你终将因此而杀我,我也……无怨无悔!”
  60 玄武门(之三)
  太子、齐王虽然相继被李世民与尉迟敬德所杀,但玄武门的城头的激战仍没有止息的迹象。秦王府将士固然是浴血奋战,东宫、齐王府卫士也是舍命相搏,连玄武门守军也卷入其内,以致云麾将军敬君弘与中郎将吕世衡先后战死。
  秦王府一方人数较少,但据有坚城、居高临下;东宫、齐王府一方则是人多势众。双方各有优势,战情一时胶着不下。东宫的副护军薛万彻见状,忽然灵机一触,向着玄武门城头大声鼓噪,说要转攻秦王府。秦王府不止防守薄弱,而且将士家眷尽在其内,果然秦王府一方霎时人心动摇,人人面现惧色。
  敬德知道世民的妻妾儿女除正室的秦王妃也跟着来到玄武门之外,余者也尽皆留在秦王府内,若对方真的转攻秦王府,他的家眷也难免于难。但当敬德望向身边的世民之时,却见他脸色只是变得苍白了些儿,除此之外,眼神仍一如往常的镇定自若。
  “秦王……”敬德不觉叫唤了一声。
  世民转头看了他一眼,唇上溢出一个苦笑,道:“我早想到他们会有这一招。可是,我方兵力光是守卫这玄武门已经是人手不足,若分兵防守秦王府,只会两边都守不住。一切……”他转目望着天边秦王府的方向,“……听天由命吧。”
  “可是如果秦王府被破,对方把将士的家眷拖到这玄武门下逼迫我们投降,这里不是一样守不住吗?”敬德想象着即将要发生的惨事,手心不觉冒出了冷汗。
  “只怕还挨不到那个时候呢。”世民看着城头已略见慌乱的己方将士,“他们现在只是听说对方有这样的威胁,已经军心动摇了。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下场。只要父皇不认可……”他的目光转向太极宫的方向,“……杀了大哥、四弟也没什么用。说到底,其实我也只是想跟他们同归于尽而已。”
  果然如此……
  “皇上……到了这个地步,还不肯认可吗?”
  世民轻轻的摇头:“刚才无忌那边派人传了消息过来,说他率领的那支分兵虽然已经把父皇控制在海池的船上,但父皇性子刚强不屈,一直只是与我们那边的军士对峙,就是不肯下旨宣称是大哥、四弟作乱,我们是起兵平叛。没有父皇的旨意,京师禁军与其它由李靖、李世勣等都督、总管们掌握的军队最多只是做到按兵不动、袖手旁观,不可能帮助我们。我们人少,秦王府那边又全无防守能力。我以乱臣贼子之身、弑兄杀弟之名身死名裂,只是迟早的事情碍……”
  说到此处,世民忽然把视线收回到近处,落在眼前的敬德身上,道:“敬德,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什么事?只要是末将力所能及,一定粉身碎骨都在所不辞!”
  世民微微笑了起来:“这事说难不难,不需要你粉身碎骨。但说不难吧,对你来说可能还真有点难……”
  看着敬德脸现困惑之色,世民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不要死在宵小之手,所以,请你……到了必要的时候,将我了结吧……”
  看着世民在微笑之中若无其事地讲着这些即将压顶而来的命运终结,敬德就似正身处洪炉之中被无形的烈焰所灼烤。
  那是来自地狱的炼火吧……
  “不,世民,我不会让你死……”敬德脱口又叫出了这亲密的称呼。
  “敬德,你听我说……”
  “不!我不要听这些!”敬德拼命地摇着头,不敢再听世民说下去,霍然而起,转身就要跑开。
  世民却眼明手快的一把拉住他,道:“敬德,你想去哪里、要干什么,我都猜到。可是,你别白费力气了,留在我身边,好不好?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在我离开这人世的时候留在我身边!”
  泪水再次迷蒙了敬德的双眼,他像受伤的野兽般咆哮起来:“不!你不需要我!你不会死的!不会!一定不会!”好像他再留在世民身边就会让那不祥的预言成真似的,他用力甩开世民的手,执起长矛,向着太极宫的方向飞奔而去。
  世民从后面冲着他的背影高声喊道:“敬德,你做什么都好,不要伤害我父皇的性命!这里是玄武门,不是仁寿宫!”
  去他的玄武门还是仁寿宫!只要能让世民活下去,不要说皇帝老子,就是天皇老子,若不肯认可世民,我把他们统统都剐了!
  敬德脑中只是汹涌奔突着这些疯狂的念头。他并非没有一丝理智尚存,并非没想到如果他真的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只怕最终会落得那个什么张衡一样的下场。
  不,世民不是杨广,他不会杀我的。可是……我可以自杀,我可以在事成之后自杀。如果他因为我亲手杀了他的父亲而从此见到我就中心难安,那我办完这事之后向他自杀谢罪好了!
  抱着这必死之心,敬德身着盔甲、手持长矛,直闯本应是寸兵不得进入的禁宫之内。
  他知道长孙无忌根据世民的命令把皇帝软禁在海池的一只大船上。但当他来到海池边上,却见早已人去船空。他拉住一个宫人探问究竟,那宫人也不知内情,吓得颤巍巍的道:“小人只见到皇上刚才和一大群人往太极殿去了,其它事情小人一概不知。”
  敬德放开那宫人,转身又往太极殿跑去。来到殿门,虽有宫人上前举手示意他止步,但他伸手一推一拨,就把他们都推得跌出几步之外。这些宫人都已是惊弓之鸟,见他如此气势汹汹,哪敢多言,纷纷闪出一条路来,目瞪口呆的看着他直闯了进去。
  进得殿内,只见皇帝正端坐于龙座之上。敬德冲近御前,皇帝眉头一皱,喝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敬德把手中长矛一挺,高声道:“太子、齐王作乱,秦王举兵诛之,惟恐惊动陛下,故命臣前来宿卫。乱党还在玄武门外肆虐,请陛下立下手敕,令诸军皆听命于秦王!”
  皇帝脸现惊奇之色,双眉一竖,道:“你这个莽夫……”
  皇帝话犹未了,旁边一人扑上前来,拦在皇帝座前,向着敬德叫道:“尉迟将军,不得鲁莽!”
  敬德定神一看,却见此人正是长孙无忌。
  本来他一见无忌就自然而然的已心生厌恶之感,此时听他如此申斥自己,更是恼怒,叫道:“你干什么?我哪里鲁莽了?”
  无忌一手拉住他臂膀,用力地扯着他要往殿外走去。以敬德的气力,本来无忌是拉都拉不动他的,但他到底不便对无忌使粗,还是跟着走了出去。
  得到殿外,无忌压低着声音道:“我已经说服了皇上,他刚刚才下旨认可秦王今日此举乃起兵平叛,还答应了立秦王为太子,你刚才进来时没见到裴仆射(按:指裴寂)出宫宣示这旨意去了吗?怎么还进来这样威胁皇上?皇上若一气之下推翻前言,那岂不是大事不妙,你这不是反倒害了秦王吗?”
  敬德立时惊出一身冷汗。他刚才好像是见到裴寂领着一群人往外走,但他那时急着进来,也顾不上细察。
  敬德惊惶略定之后,看着身边的长孙无忌,忽然一股不是滋味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刚才抱着必死之心冲进来,想的就是哪怕舍却自己的性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