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天净沙      更新:2021-02-18 20:37      字数:4931
  纪轻轻便是官从三品,不得不叫人妒忌。“我与修和同科,却远远比不上修和。”
  “子成是能成大器的人,为何这样自怨自艾呢?”林语轩道,“皇上向来注重翰林院,早晚会注意到子成的才干的。”翰林院现在仍旧由一帮太上皇留下来的老臣子看着,这些大臣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有时候一些人会仗着自己是老臣子,喜欢对皇帝的旨意指手画脚。当然,这也是徒清泽这些年好脾气纵容的。只是林语轩知道,一旦徒清泽揭下温和的外表,这些老臣估计就要遭殃了。
  自古新皇帝与老臣子的矛盾,向来如此。
  “希望如此吧。”李慎笑了笑,“不过老学士近些年身子经常不爽利,我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展身手了。”
  这才是我认识的李慎呐。林语轩笑着说:“子成这话自信满满呀。”
  李慎刚要回话,就有送茶的丫鬟走了进来。林语轩只看到有一只雪白的手放了一杯茶在他身边,鼻尖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脂粉味,不觉皱了皱眉。一般服侍人的丫鬟都不会涂那些香气味重的脂粉,这个丫鬟是怎么了?
  跟林语轩一起皱眉的还有李慎,他冷下脸来道:“你怎么来上茶了?其他人呢?”
  林语轩抬头看了看那个女子,果然长得极好。峨眉微蹙,一双水汪汪的杏眼,小巧的鼻子跟樱唇,因为听了李慎冷冰冰的话而轻咬着下唇,微微露出贝齿。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裙,站在那里低着头,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奴婢是看茶房忙得很,便过来给少爷送茶。”她抬起头哀怨地看了李慎一眼。
  “有空在这里伺候我,还不如去暖房伺候夫人。这里没你的事儿,回去吧。”李慎可不会怜香惜玉,这个女子是他的通房,因为是老太太赐下来的所以不能推脱,但李慎向来不怎么喜欢她。
  林语轩算是明了了,敢情是在他面前上演一场争宠记,可惜李慎不吃这一套。他端着茶盅喝了一口,新得的茶叶泡开的茶水就是好。
  那女子咬咬牙跑出去了。凭着自己良好的视力,林语轩绝对看到了那人眼角的泪水。他终于忍不住出言戏谑道:“子成好福气呀。”
  李慎却摇摇头:“到底是奶奶赐下来的人,我冷着就是了。却不想她这么不守本分!”
  林语轩抿唇笑了笑,不多言语。到底是李慎的事情,他这个外人还是不要多嘴比较好。不过这通房丫鬟,虽说是个奴婢,但毕竟也是房里人,这样大大咧咧地出来见外客,会不会不怎么好呢?林语轩本身是没有通房的,所以也不怎么了解,只是看李慎的神色,估计李慎也是在生着闷气呢。
  林语轩不知李慎这般生气,除了有林语轩所想的一部分原因以外,更多的是这个丫头对他这个主子命令阳奉阴违的不满与恼怒。
  看着李慎眼底下愈演愈烈的风暴,林语轩十分淡定地饮茶,也没说什么。
  李慎很快就平息的心中的怒火,他淡然道:“叫修和看笑话了。”
  “不碍事,谁府里没几个不听话的奴才呢。”林语轩放下茶盅,“其实恕我多嘴问一句,子成可有想过今后的目标,是继续留在翰林院,还是想要直面朝堂闯荡?”
  “若是可以的话,自然是能直面朝堂。翰林院水深得很,派别林立,倒不如步出翰林院,天高任鸟飞。”李慎出身武将世家,自小就是在外驻守,虽然能得皇帝器重,但毕竟是武官世家,皇帝总不会放心你一家独大的。好在李慎父亲是个知进退的人,新皇登基便让出兵权,终究保得一家平安。可是李慎却不这样想,他要自己家族在没了兵权以后依旧能屹立不倒。
  “说实在的,我也觉得子成的才华,不仅仅可以在翰林院有一番大作为。”翰林院是天下文人向往的地方,只是林语轩觉得李慎适合的范围更宽广,但前提是他要得到徒清泽的青睐。
  “承你吉言。”李慎道,“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午膳,修和留下来用饭吧,正巧还可以见见玉儿。”
  “好。”
  林黛玉如今倒是丰腴了些,不像从前那样纤细。她怀里抱着一个襁褓,脸上满是母爱的笑容。林语轩抱着这个大胖娃娃瞧了瞧,对这个外甥的重量感到还是满意的,又解下腰间的翠雕双獾佩,只说是自己给外甥的一个礼物。
  林黛玉知道这个玉佩是她哥哥从小就戴着身边的,听说还是去世的老太太送的,本想推脱不要,却还是被林语轩硬塞在襁褓里了。林黛玉拗不过他,只好叫人妥善收起来。
  众人用了中饭,林语轩便带着淑仪回府去了。
  “今儿妹妹可有与你说些什么?”洗漱完毕;林语轩捧着一本书坐在榻上;看着淑仪在一边缝制小衣裳,又想到今日有婢女“好心”进来送茶的事情,便出声问道。
  “只是问了些照顾婴孩照看孩子的注意事项而已,怎么了?”
  “没什么。”林语轩跟淑仪说起今日的花厅的事情,“我带你上门本就是一个态度,却不想有些人还这么不识抬举;不怪子成这么生气。”
  “既然自己妹妹没有跟我说,这就说明她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事儿。”淑仪低下头继续刺绣,嘴里却道,“我今儿跟妹妹说话,总觉得她成熟了不少。到底是做了母亲的人;为了孩子总会多心些。陈嬷嬷也跟我讲了;那两个通房妹夫是不怎么喜欢的,平常也不叫多伺候。”
  “看来是有人觉得妹妹生下孩子,于是耐不住寂寞了。”林语轩不会插手多管,“我今天看妹妹身子不错,只是脸色还有些白,你叫人收拾些好药材过去给她补补身子。”
  “我知道了。”说起林黛玉的孩子,淑仪心中也多了一个想法。她跟林语轩虽说已经有了宁纯,但如今林府唯一的男丁就是自己丈夫了,自己也该是时候准备着为他生个男孩了吧,毕竟是关乎林家血脉传承的。淑仪看了看林语轩烛光下的侧脸,决定这些日子好好叫太医帮她调养身子,争取在宁纯三岁前怀上一胎。
  “在想什么呢,这样入神?”林语轩见淑仪盯着他出神,便笑着问道。
  “啊,没什么,就是想起了宁纯似乎许久没见过母后了,正想着这几天带着她去给母后请安呢。还有,爹爹那里咱们也该去看看了,宁纯也要去见见爷爷才行。”淑仪回过神来,脸上有些发热,但在昏黄的烛光下却不怎么明显,“等你什么时候得空了,咱们就去庄子上走走吧。如今天儿也开始凉了,去泡泡热汤也是好的。”
  “好。”
  淑仪抱着宁纯进宫那天,正巧碰上了新册封的宫妃来给皇后行大礼的日子。虽说只是一时半刻的事情,但淑仪还是觉得自己这时候进去不怎么妥当,索性带着紫菡、红袖在御花园等着。
  宁纯如今已经一岁多,对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她圆滚滚的大眼睛直直盯着御花园中那几盆开得正好的绿菊,似乎很好奇这是什么东西。淑仪见她盯得目不转睛的,便叫红袖去摘了一朵下来逗宁纯玩。
  “公主,众妃已经散去了,皇后念着公主呢。”服侍皇后多年的染冬走过来道。
  “我这就过去。”
  淑仪把手中的花放到宁纯手上叫她自己玩弄,自己则缓步向皇后的凤仪宫走去。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到底在距离凤仪宫门口遇见了三两个宫妃。有二个她是认得的,便是秋狝后被献上来的女子,另一个倒是认不得了。不过看着服饰,倒都像是答应的位分。
  “姑姑,那三人可都是今年新封的?”
  “正是。”染冬回道,“那二位穿着玉兰色纱缎宫装的便是皇上从塞外带回来的,左边那位是和佳答应,右边那位则是卉佳答应;而那位穿着樱紫霓裳宫装的,便是今年选秀选进宫来的,是贤德妃娘娘的庶妹,皇上亲赏了封号,封为靖答应。如今三位答应都住在凤藻宫里。”
  “原来如此。”淑仪点点头,心中倒是觉得贤德妃心里肯定隔阂得很,任哪位娘娘宫里住进了三位貌美又年轻的新人,估计心里都不好受吧。不过淑仪向来不参与宫中的事情,又因为贾元春曾经想跟她攀关系而对贾元春不甚喜欢,便缓缓道:“贤德妃向来贤惠,三位新答应住在她宫里也好。”说罢就抱着宁纯走了过去。
  “给淑仪公主请安。”在凤仪宫门口的小太监是个有眼色的,一早就注意到淑仪的到来。见她走到宫门前了便连忙跪下来行礼,倒是刚走出不远出的三个答应回头一看。
  “起来吧。”淑仪完全没有理会那边的视线,叫起了小太监,跨过石阶走进去。
  “哎呀,这不是咱们在塞外见到的那位公主么?”卉佳氏妩媚一笑,“到底是得皇后娘娘喜欢的公主呢,一听说公主来了就把咱们都赶出去了。”
  “皇后娘娘的事儿容得你多嘴么?”和佳氏冷眼瞥了瞥卉佳氏。她们两个都是被当做礼物献上来的,出身比不得宫里这些娘娘小主,自然也争不过。所以两人都想拼命地踩着对方上位,好叫自己在宫里更加尊荣些。
  贾探春没有参与她们的对话中,她只是看了看淑仪的背影,然后转过身离开。
  休整过后,林语轩也重新上班了。索布德公主已经被正是赐婚于十六郡王,如今内务府与礼部工部正忙着准备大婚的事情。金氏部落肯定是要派人来饮宴的,行宫那边也要准备好。所幸今年除了这件大喜事以外就没什么大型的庆典要办了,众人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忙完这事儿,估计下一次这么忙的时候就是年下了。”林语轩抱着暖暖的茶盅坐在椅子上感叹道。
  “怎么了,修和觉得累了?”跟他共事的人戏谑地问道。
  “倒也不是累,只是这段时间忙得很,能松口气也不错。”林语轩是跟着皇帝日夜兼程去塞外秋狝,又一起赶了回来。休息一天后又要准备郡王大婚的事宜,饶是铁人都有些熬不住了。
  “那倒是,修和是随驾的,自然劳累些。对了,既然现在大家都忙完了,不若修和跟我们说说塞外的风光吧,我到现在为止还未出过京城呢。”
  一群人在一边起哄。
  “你们在闹什么呢,也给我说说。”徒清汮又偷溜了进来,凑到他们一堆人里面,“修和在讲什么大事么?”
  众人连忙起来行礼。这位王爷神出鬼没的,又最爱跑到礼部来找林语轩,每次都能把礼部的人吓出一身冷汗。虽说这位恭亲王脾气性子都很好,但到底是天家子弟,他们真是攀交不起,也就只有林语轩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位王爷了。
  徒清汮无趣地挥挥手,叫起淋浴徐就往外走:“咱们去喝酒吧,当初你给我那一壶‘红颜欲醉’真不错……”
  众人看着林语轩被拖走的身影,都松了一口气。
  “王爷叫我出来,不会是只要我请你喝酒吧。”林语轩把玩着酒杯,说了一句。
  “当然不是。”徒清汮陶醉地眯了眯眼,“皇兄有意把十四家的惠儿接进宫里来。”
  “郡主?”林语轩挑了挑眉,“皇上不是向来不愿意加恩给忠顺王爷的么?怎么今次却改变了主意?”
  “是弟妹进宫求嫂子的。”徒清汮道,“慈母心肠。十四弟想把自己女儿嫁给荣国府的嘉贾宝玉,弟妹自然不同意。但她到底拗不过十四弟,只能进宫求嫂子了。按我说十四弟脑袋只怕是被门磕了,居然想出个这么愚蠢的法子来。”
  林语轩毫不掩饰地笑出声来。他夹了一箸小菜搁到碗里,道:“贾宝玉那个人,说好听些就是个爱花护花之人,说不好听也就是个纨绔子弟罢了。”说起来他也有二十了,居然还未娶妻,果真是有问题。
  “好在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不然惠儿的名声可就完了。”徒清汮不屑地撇了撇嘴,“我这个十四弟当真是被宠坏的孩子,先前有甄贵太妃宠着,养成了如今这幅莽撞的性子。现在甄贵太妃不在他身边了,就开始自己想出些鬼主意来。”
  “忠顺王爷身边,难道就没有人劝谏吗?”每个王爷身边都应该有自己的心腹吧。林语轩倒觉得奇怪,这个忠顺王爷的主意好像都是自己一个人定下来的,难道甄家那边也不会派人跟他讲么?
  “十四那个性子,向来只有他做注意的,哪里听得进别人的话?当初父皇叫他勤读书,他还不是应承着,转眼又跑去跟甄贵妃撒娇着说不要做功课,叫侍读帮他描字呢。”徒清汮与图清汿年纪相差不大,所以这些事情他随口就能说出几件,“亏得父皇还说他字写得好。”
  “如此说来,这位忠顺王爷也不过如此嘛。”
  “但是架不住他嘴甜,会哄人。父皇当初不就是被他哄得高兴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