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作者:卡车      更新:2021-02-18 20:28      字数:4789
  “我说,我的父亲大人,您老还真够个性的。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媳妇儿漂亮乖巧的?您倒好,反过来了。要是人家就看上你儿子我了,您老又能咋整?奇了怪了。”说完,我急忙溜出客厅,就让老爹一个人在那捶胸顿足去吧!
  回到客厅,两个女人都不见了。正想找时,从厨房里传来老妈的叫声:
  “小子,还不过来帮忙?!”
  好。只要能过老妈这一关,铃铛在这住下就没问题了。
  ……
  当晚,两老又在自己的睡房召开家庭会议。
  “我说,今天这姑娘来路不明,你就这么放心让她在这住下了?”问话的是我们的怀疑论者老爹。
  “什么叫来路不明?你这老家伙会说人话不会了?人家是咱儿子的干妹妹!河北来的。‘根正苗红’着呢!”老妈不满意了。
  “可是,你看咱儿子那样,谁愿意做他妹子啊?”老爹还是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
  “你这老家伙,难怪儿子不亲你。你这话,跟儿子也说过了吧?”
  “这是实话,为啥不能说?”
  “哐当”!“又打我!”
  “不打你你还以为自己很有理了!我们家儿子哪儿比别人差了?长相?身高?”
  “一个大专生,本来就比人矮一截!”
  “你呀!就知道学历、学历!扯别的学历也许算得上个事儿,说到感情这事儿上,学历顶个屁用啊!大把研究生、博士还找不着好对象呢!现在有个好的愿意跟咱儿子,你就烧多几柱高香吧!”老妈对老爹大人的学历本位思想实在既无奈又气愤。
  “可是……诶?你以前不是想让那女律师进咱家门的吗?咋现在又变卦了?”老爹大人终于发现漏洞,展开反击了。
  “你呀!咋这么想不开呢?那我问你,你觉得,将来的儿媳妇应该是怎样的?”老妈又开始分析了。
  “最起码,也得门当户对吧?”传统派的老爹大人提出观点。
  “门当户对很重要。可是,女孩子的性格也很关键啊!今天来的这小姑娘,长得水灵不说,性格又好。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不?根据我下午观察呀,她可是真心喜欢咱家儿子呢!你没看她在厨房里跟咱儿子那样儿!咳!简直腻得分不开了!”
  “那跟女律师有啥关系?”老爹听得摸不着头脑。
  “你咋还不开窍呢?让一个性格温柔的,会体贴人的,喜欢咱儿子的女孩作媳妇儿,和让一个你我连面都没见过的,身份地位都比咱儿子高的,咱儿子曾经喜欢的女律师做媳妇儿,哪个比较现实?哪个对咱儿子比较好?”现实主义者老妈准备下结论了。
  “……反正你咋说都有理。我不管了!你们几个闹去吧!哼!”老爹发完牢骚,睡觉了。
  “你看着吧!这姑娘跟咱儿子,才是天生一对呢!”老妈最后下了结论,乐滋滋地睡觉了。
  这时在我的房间里。
  “大哥哥啊,你妈妈好好哦!星儿好羡慕哦!”窝在我怀里的铃铛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说小姐,你现在可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女性,面对的是同样发育良好的男性。请你保持一点戒心好吗?你要再这么睡,我可是很容易犯“原罪”的哦!
  “干吗不说话?说嘛!”铃铛见我不应,不依的在我怀里扭动着。
  完了!该碰的不该碰的都碰着了。该有的不该有的反应都有了。
  虽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但不欺弱小,不凌无知,不乘人之危,此方为真汉子,大丈夫!
  所以,还是先溜吧!
  “……我要小便。”
  “不行!你不应我,就不准上厕所!”怀里的美人玉体扭动得更剧烈。相应的,我的身体反应也更强烈了……
  铃铛今天是吃了药还是咋了?这么兴奋?
  不让我走啊?!……我要不客气了哦!
  禄山之爪,慢慢伸向了怀中“自投罗网”的猎物。
  “咳咳!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忍耐这么久也真难为你了。不过为啥要前功自弃呢?”
  这声音是……
  我的天!!!!!!!!!!!!!!
  三藏佛爷!!!!!!!!!!!!
  一天不到,这再见,也来得太快了吧??????
  …
  正文 第四章 殊途同归 plus 神在人间  第 五 节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0 本章字数:5371
  由于某超龄电灯泡的突然出现,铃铛也不得不停止撒娇。“哼!”的一声,陡然消失不见了。
  余香犹在,被人撞破好事的我却也无心再作旖思了。
  “三藏佛爷大驾光临,小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远来皆是客,何况来的还不是一般角色?做主人家的,总得殷勤些个。
  “呵呵!小伙子不用多礼。……还要请你原谅老衲的不请自来呢!”三藏大师似乎有话要说,欲言又止,也跟我客气起来了。
  “只不知大师远道而来,有何指教?”确实来得突兀,但总有目的。
  “哦。久别重逢,依依不舍。故老衲特向佛祖如来告假,来人间怀旧一番而已。”三藏大师说得振振有辞,不过脸上的表情分明告诉我:“根本没那会事儿!”
  “果真如此吗?大师不辞辛苦,还乡怀旧,如此乡愿实在让小子感佩万分!”别人不愿说,我也不必问。
  “……其实,也不是那么辛苦吧。……小伙子,你想不想了解多一点关于天道和六界众生的事情?”
  !!!!
  怎么不想?从第一次见到鹞他们开始,我就满肚子的问号呢!正好,让三藏佛爷给咱上上课吧!
  “故所愿耳。愿闻其详。”我翻身坐起,洗耳恭听。
  “……好吧。我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气’。”三藏佛爷的非人间知识讲座正式开始了:
  A、关于“气”
  “天地有正气,浩然塞四野。”
  在这个世界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就充满了一种被后人称之为“气”的能量形式。这些“气”,又分为三类六种,互相对应。
  第一类为天地之气:气分阴阳。阳气由日而生,阴气由月而起。因此,白天阳气最盛,黑夜阴气最浓。日将尽则阴气起,月之没则阳气生。日夜交替,周而复始。
  第二类为万物之气:气分生死。春夏二季万物蓬勃,则生气最旺;秋冬二季万物凋零,则死气称尊。夏秋交则死气苏,冬春替则生气醒。四季循环,转换不息。
  第三类为六道之气。气分正邪。一般认为,神、仙二界为正气之源;魔、鬼二界为邪气之渊。至于人、妖两界,由于恰好位于四界之中层,同时受到正邪两极的影响,所以两气并存。
  B、关于“六道”
  其实,六道中所谓的魔和神,都是一些能够感受和吸收“气”,从而改变了自身生命形式的物种。神是最先出现在这个世界的物种其中,最早的男性神是击破混沌,开天辟地的盘古;最早的女性神是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女娲。
  即使是魔,其最早的本源也是神。甚至,魔的出现比女娲还早。最早的魔,就是那不堪战败之辱,头撞不周山,导致蓝天穿洞,地倾东南的共工。至于人、仙、妖、鬼四种生命,都起源于神、魔两界出现之后。
  神魔之间,虽出同源,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截然相反。一个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万物,主张救世;一个以悲观的情绪审视众生,主张灭世。因而,派生出了最早的正、邪之气,既创造之气和毁灭之气。由于两个物种间实力相差无几,又同样固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两者便各据世界的一端,并各自创造出一个空间,来作为缓冲地带。神界以天地间的阳气、生气和正气为基础和养料,创造出了仙界;魔界则反其道而行之,创造出了鬼界。
  而人、妖两界,其产生也和神、魔两界的斗争有密切联系。
  前面说过,最早的人,便是由母神女娲以土捏制而成。但这些人间界的始祖们,却敌不过魔的引诱,堕落了。上神震怒,便以灭世洪水将这些人重新化成了泥。但是,由于人类超常的繁殖能力,和由女娲神力化出的绝顶智慧,使他们后代中的一部分得以逃过一劫。甚至,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他们将灭世洪水也控制住了。他们的成功震惊了神、魔、仙、鬼四界。最终,在神的默许和暗中帮助下,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逐渐取得万物的统治权。
  魔当然不会认由神界创造的人类在人间快活。在勾引人类始祖的阴谋受挫后,他们也想寻找适合的代理人来祸乱人间。但为免刺激神界,他们又不好直接进入人间。于是,他们一边通过当年在人类始祖身上留下的邪恶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也利用自身魔力,与人间的物种相结合,在人间之外,创造出了另一物种——妖。
  但是,出乎魔界意料的是,和人类始祖的命运相似,这些由他们创造的妖,竟然同样受到了神界的“引诱”,最终大部分都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气急败坏的魔王把心一横,也要发动一场灭世浩劫来消心头之恨。幸而神界及时发现加以制止,才使刚刚从滔天洪水的噩梦中解脱的人类,得以逃过一劫。
  “这神界是不是太独裁了?他们一发怒,就可以让洪水滔天,带来人间浩劫。人连反抗之力都没有;虽说他们制止了魔界发动的灭世阴谋,也算是人间的救主,但这样的作为未免有点‘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嫌疑。不管对人对魔,都不怎么公平吧?”职业习惯还是驱使我提出这样的疑问。
  “严格来讲,是这样没错。三千年以前的神界,就是以六道救主自诩的。但是,当这种救世的责任感发展到了及至,就走向了反面。他们对待下五界的态度变得简单粗暴,甚至,他们通过在人间的代理人,开始以暴力手段推行神的价值观。引起下五界的普遍不满。于是在三千年前,从人间开始,一场轰轰烈烈,横扫六道的思想解放运动爆发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哦?……原来历史还有这样的诠释角度啊?”
  “是的。多维的空间,自然有多维的历史。”
  “谢大师指点。请继续。”又学到东西了哦!
  C、关于“妖”
  最早的妖,是由魔以人间的物种为蓝本创造出来的。因此,他们身上具有源于魔界的邪气和魔力。历史上最著名的妖,便是那媚惑商纣,颠覆人间的九尾狐——妲己。她也是最后一个由魔亲手创造的“原妖”。
  “‘原妖’?和怨妖有关系吗?”同音未必同源,但不懂就问总没什么错。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了等于没说。
  “之所以说原妖和怨妖有关系,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相似。都极度厌恶人间,同时极具攻击性。但实际上,他们的来源、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你听下去,自然就明白了。”
  “哦。对不起。请继续。”
  妲己被收服后,对她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的人类,原本打算趁周武王灭商之余威,将妖赶尽杀绝。“能够消灭夙敌的盟友,何乐不为?”抱着如此想法的神界对此也是默许的。
  但这时,历史上第一个功力通神的人类——周太公姜子牙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认为,首先,从道义上讲,一只妖物的罪孽,并不至于要牵连整个种族。难道因为商纣昏庸暴虐,就要铲除整个商朝的王族吗?如果真要这样滥杀无辜,和商纣又有什么分别?
  其次,从现实来说,武王伐纣,虽然是应天顺民之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造成伤亡和损失。得天下难,守住这个天下更难。政权初兴,应当轻徭薄赋以省民力,收民心。兵者凶事,岂能轻动?
  再者,妖的单兵作战能力绝不是人类能够匹敌的。要一旦逼之太甚,“妖”急跳墙,整个妖界联合起来的杀伤力、破坏力,除了神魔以外,谁能抵挡?在没得到神界增援的确定承诺之前,人,还是管好人间自己的事情吧!
  于是,姜太公利用他在周朝的强大号召力和出色口才,将一场人、妖战争化为玉帛。
  由于妲己的失策和灭亡已经大伤元气的妖界,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为表达谢意,决定派员向周朝效忠。这,也成为妖界“拨乱反正,弃暗投明”的开端。
  所以,周朝初年,便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同时得到人、妖两界效忠的强盛时代。后人所称道的周时气象,其实指的就是这个。
  而除了由魔创造的原妖之外,主要的成妖方式就是——
  “怨气所钟,则妖孽生。”三藏佛爷一字一顿,非常严肃地说出了这八个字。
  ???!!!
  “怨气?那不是怨妖的来源吗?难道说……其实所有的妖,本身都是怨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