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18 18:31      字数:4761
  “臣妾的法子要先委屈夏姑娘,臣妾还是不说了。”
  “皇后先说说,朕听听在定夺。”
  “臣妾的法子是先封夏姑娘为常在或贵人,等太后消了气,见夏姑娘不错,皇上在晋夏姑娘的位,那时太后自然不会太生气。臣妾不才,只能想出这么一个法子,请皇上恕罪。”
  乾隆想了良久道:“朕只能先委屈盈盈了。”
  作者有话要说:快完结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67
  67、067 。。。
  作者有话要说:刑名师爷——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
  乾隆前脚刚走,景娴后脚就带着容嬷嬷到太后的船上。太后和晴儿说了会儿话刚躺下,见皇后扶着容嬷嬷来了,让桂嬷嬷给皇后搬来绣墩儿。
  景娴坐下,问问了太后的身体情况,安慰了太后几句,想着容嬷嬷已经将刚才劝乾隆的事儿告诉桂嬷嬷了,便将桂嬷嬷唤进来,吩咐好生伺候太后,这才起身回去。
  乾隆去画舫见夏盈盈,说了和太后争吵的事儿。
  “盈盈与皇上相遇一切都是缘分,盈盈只希望能和皇上相守在一处,并不在意被封为贵妃还是答应,请皇上不要为了我在和太后闹不愉快。”
  乾隆激动的将笑盈盈揽进怀里道“委屈你了,朕保证明年一定封你为贵妃。”
  青楼女子带进宫这件事儿,怎么也要遮掩一些,乾隆想了想给陈邦直写了封信,让他认夏盈盈为义女,又让人去翠云阁就说花魁夏盈盈暴毙而亡,给了翠云阁的老鸨一笔钱,让她管好自己的嘴和翠云阁所有人的嘴,不然就是让她们永远消失。
  有美景又有没人相伴的乾隆自然是在杭州玩儿得高兴,回京的日程已经向后延迟了几日,明日本该返京,大家都做好了返京的准备,没成想晚膳后,小太监来通报乾隆要在杭州在住两日。
  晚膳后,永瑆和永璂带着两个侍卫出去逛逛。走出最热闹的西湖区,永璂吃一惊,大街上竟然看不到一个百姓,有几个穿着皂衣藻裤的衙役在街上巡逻。天刚黑,正该是百姓饭后上街散食儿的点儿。若在京师,早都热闹的很了。永璂和永瑆对望的一眼,慢慢的踱步道街上,很快三五个衙役火急火燎的从不同的方向包抄过来。
  四人还未反应过来,捕人的铁链已经搭在了身上,一个又高又壮的衙役喜滋滋地尖声尖气道:“今天咱们总算是有米下锅了,昨天一个都没抓着,晦气的很哩。”
  一个小个子衙役,笑了几声道:“可不是,今天刚出来就四个哩,今晚有酒喝喽。”
  永璂这时笑道:“抓人也该有个理由吧?”
  又高又壮的衙役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往永璂手里一塞道:“边走边看吧。”
  永璂展开那张纸,永瑆也走过来,见纸上写道:
  安民告示
  因皇帝驻跸,为安全计,杭州全境除西湖区外皆酉时净街;净街后胆敢游玩闲逛者,处以杖二十,罚银十两,老幼不论,按人头算,若想免杖,添银五两。皇亲国戚,一律平等。
  杭州知府启
  看完告示,永瑆笑道:“十二弟,咱们也去大堂见识见识吧。”
  五个衙役笑眯眯的押着四人带进杭州府的公堂之上。厅堂虽不甚大,倒也干净整洁,正面悬挂着一块“明镜高悬”的金子匾额,地面上摆满了各种刑具。十几根大蜡烛照的大堂如白昼一般。
  永瑆、永璂还有两个侍卫被衙役们大堂中央,衙役嚷着让四人跪下,四人具是不肯跪下,这时一个三角眼花白胡须秃脑门儿的人穿着官服迈着四方步走进来。望着大堂站着的四个人,衣着届时好料子,想着必是富贵人家的小公子,吓他们一吓,银子就流水一般的来了。坐下呵斥道:“好大的胆子,竟敢藐视公堂,还不快快跪下。”
  见四人依然不肯跪下,从签筒拿出一支白签刷的扔到永璂脚前,两个如狼似虎的衙役,一边一个架着永璂的胳膊,一个附在永璂耳边道:“破财消灾,看你们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你们多掏些银子,这个藐视公堂就免了,不然几板子下去,够你们养一个月的。”
  永璂道:“我认掏了,免了吧。”
  一个衙役就跑上堂去,和堂上坐着的人耳语了几句,就拿着几张纸和笔来,道:“你先画押吧。”永璂细细看过那张供纸,见写着:“人犯藐视公堂,因其初犯,且认罪态度良好,自动捐出五十两银子,以儆效尤,免打银两五两,共五十五两。”
  永璂画了押,衙役又让永瑆三人画押。
  画押后,一个衙役又拿来四张纸,让四人画押。
  永瑆接过,道:“刚刚不是画押了吗,怎么还要画押?”
  一个衙役道:“刚才是藐视公堂的,现在的这个才是触犯告示的。”
  四个人加起来总共二百八十两,因为他们身上没带那么的,便让一个衙役跟着回去取。
  几个人走在街上,永瑆问道:“你们知府怎么晚上升堂啊?”
  那衙役笑着道:“刚才坐堂的不是知府,是刑名师爷,知府白天升堂,他晚上升堂。”
  “刑名师爷”永瑆吃了一惊,“胆子够大的,一个师爷穿官服可是大罪,要蹲大牢的,他不怕吗?”
  “又没有人告,当然不怕,而且刘师爷的妹子是知府的六姨太,况且知府上边也打点的好,年年吏部叙优,今年知府又花了很多心思,估摸着今年能升迁。”
  “一年能弄多少钱?”
  衙役四处看看,见没人,才小声道:“一年至少三十万两银子,刘师爷最会赚钱,最不济的光景,天灾人祸的时候也能发财,整个府里没有不佩服他的。”
  说着话已经到了西湖区,又走了一会儿,衙役见王西湖边上走,心里开始发起了嘀咕,整个杭州城都知道,如今西湖边住的都是京里来的,这几位字正腔圆的官话定也是京里来的,千万别是什么皇亲国戚,那可就
  乾隆看着手里的告示,气的霍的站起身,大声道:“将杭州知府革职押解进京,那个刘师爷,也一同押解进京,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
  这事儿让乾隆气的没有了游览的兴趣,隔了一日,便启銮回京。
  紫薇和小燕子今日进宫请安,给太后请完安后便去了御花园的后书房给乾隆请安。
  乾隆见紫薇和小燕子来了,便高兴的说了夏盈盈的事儿,紫薇心里听着很不舒服,身子也有些气的发抖,乾隆并没有注意到,还高兴的让人将夏盈盈宣来。
  小燕子气的刚要说话,就被紫薇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冲动。
  一会儿,夏盈盈就袅袅婷婷的走进来,行了礼,乾隆上前将她扶起来。夏盈盈莞尔一笑,似乎含着千种柔情、万般蜜意,将乾隆看的心花怒放。
  乾隆高兴的揽着夏盈盈的肩,对紫薇道:“这就是盈盈,是不是与雨荷神似?”
  紫薇望着眼前满脸笑容的夏盈盈,只想马上离开书房,这就是母亲等了一辈子的男人,一个与母亲无半分相似的青楼女子,在他眼中竟然是神似,这一切都太讽刺了,母亲,你等的多么不值!
  小燕子看着紫薇愣愣的眼神,知道紫薇心里一定不好受,便笑着说了几句话逗乾隆开心,又找了个借口拉着紫薇出了书房。
  见紫薇面上表情淡淡,景娴猜测可能是脑抽龙将夏盈盈介绍个紫薇了,说了会儿话,问了问她们府里的情况,这日这种气氛不适合将她们留下用晚膳,便让她们早早的回府了。
  夏盈盈并没有得宠多久,虽然杭州知府抵死不会说出夏盈盈与乾隆的偶遇是他安排的,但太后秘密派人将一切都查了出来,将最后的结果告诉乾隆的时候,乾隆打击极大,原来这一切都是别人的美人计,自此乾隆让敬事房将夏盈盈的绿头牌子撤掉,就好似宫中就从未有过这个人存在一般。
  68
  68、068 。。。
  这日,都察院右都御史带着五名当值的御史和十几个侍卫都着常服巡夜,原来着官服,还未走到八大胡同就有人一些妓院的小伙计提前去报信,常常一无所获。
  都察院离八大胡同不算太远,也就二三里路,御史们也都不坐轿子,改为步行。等到了八大胡同已是灯火辉煌。门楣上的红灯笼一个比一个亮,歌声笑声嬉闹声省省撞击着人的耳鼓。好似一家赛似一家红火。
  福论正左拥右抱的喝的开心,连门被打开走进几个人都不知道。一个侍卫近前一步,道:“福大人把官照交出了吧。等小的动起手来,事情可就闹大了,到时候大人脸上也不好看。”福论摸了半天,道:“今日忘记带在身上了,明日派人送到都察院。请几位侍卫通融一下,改日请大家喝酒。”
  话音刚落,一个一脸怒气的人大步上前,‘啪啪’两下,打在福论的脸上,呵斥道:“给你面子你不要非要仍大家动身搜,官照都是随身带着的,这慌说的好没意思,福大人。”说完对侍卫道:“福大人要辛苦各位,你们就受累动手吧。”
  福论被两巴掌打的脸颊热辣辣的,如今被一个六品的御史打了两巴掌,这事传出去,丢死人了,又羞又恼,可是却没法发作,任凭侍卫在他身上搜索。
  “大人,找到了。”一个侍卫将官照递给御史。
  御史结果官照转身带着侍卫就出去了。这一晚上总共收了十张官照,收获颇丰。
  三日后,吏部做出了处理,福论降三级,罚薪俸半年,其余的九人,有罚一个月薪俸的,有罚两个月的,全部受了处分。福论原来得势的时候全不将一些吏部的官员横竖放在眼里,吏部的官员早就想找机会整治他。这次总算是抓住了机会整治了他,就连一些曾被他瞧不起的翰林院的翰林们听到他被降三级都高兴的很。
  六月中旬,炽烈的阳光无遮无拦地倾泻。花草都晒得蔫蔫的,躲在浓荫深处的知了,高一声低一声的嘶鸣,让人听着心烦。
  景娴睡也睡不着,便选本闲书打发时间,刚翻了几页,就有太后身边侍卫小太监来,说是太后睡不着,请皇后过去打雀牌好打发时间。景娴示意赏了小太监,搁下书,换了身衣服。
  小轿,燠热如同蒸笼一般,虽放了一盆儿冰却感觉不到一些凉意,帘子也都卷了起来,却一丝风也没有,旁边站着的宫女虽不停地打扇,景娴还是觉得热的难受。
  太后见皇后来了,让人端来一碗儿冰好的绿豆汤。
  喝了几口,顿时觉得舒服多了,一碗儿还未喝完,就见舒妃和颖妃前后脚的来了,两人行了礼,太后给两人赐了座儿,又让宫人端来两碗儿绿豆汤来。
  打了一下午的雀牌,太后也有些乏了,便让人散了。
  此时夕阳西下,解暑的清风迎面扑来,景娴动了走着回去的念头,自入了六月,每日也就早上去给太后请安走动些,剩下的时间接在屋里,现在正好也不太热,也该活动活动。该走了一半儿,风变得更大了,北边的乌云也向这边奔来,要下雨了。
  刚走进殿里,“轰隆隆—”一声雷响,惊天动地;又见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一时间,声音震耳欲聋,电光夺目刺眼。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泻,豆大的雨点直溅在地上,“霹雳啪啦”撒成无数银花,向四周散去。下了半个时辰,雨渐渐小了,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推开窗,凉风习习,带着水汽的郁郁清新。
  雨中赏荷,别有一番景致。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雨中随风摇摆,更显得清秀而脱俗,荷花下的荷叶积聚了一珠又一珠的雨水,荷塘边烛光通明,在烛光下,水珠晶亮如水银。还有那清脆的雨声,滴滴答答地打在荷叶上,晚风轻拂,荷香四溢,令人陶醉。
  亭中石桌上瓜果、食盒、果品点心、茶水酒水摆了满桌,太后坐在中间,两边坐着皇帝和皇后。内侍、宫娥环伺而立。
  景娴给太后和乾隆斟上酒,乾隆举杯提议道:“来,朕和皇后一同敬皇额娘,愿皇额娘万寿无疆。”
  “臣妾祝皇额娘万寿无疆。”景娴举起酒杯,与乾隆一起敬太后。
  “好好好,哀家就喝了这杯!”太后笑着道。
  景娴又敬乾隆一杯酒,方才坐下。
  宁萱和永珲从长廊里跑来,两人跑的气喘吁吁的,进了亭刚要行礼,太后就笑着让两人免了,招手让永珲到自己身边。乾隆将宁萱抱坐在腿上,高兴的给宝贝女儿拿糕点、斟茶。
  一阵风来,吹得一池荷花乱摇,蛙声也骤然响起一片。
  景娴“依依呀呀”的跟着唱戏的小太监吊了半天嗓子,在过十日就要登台和乾隆唱《长生殿》这让景娴感觉压力山大,每日除了给太后请安,就是学唱昆曲,实在是不想在太后和宫中妃嫔面前丢大人,怎么也要有点儿样子才成。虽然唱听,但学起来真是难得很,总是找不到感觉。
  说起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