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18 18:31      字数:4778
  尔泰看着小厮给尔康上了药,又吩咐了几句才出去。
  这日,思思正在房里看书,福伦微笑着推门进来道:“姑娘准备好了吗?”
  思思搁下书,抬头笑着道:“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大人派人来接,没想到大人亲自来了,真是折杀我了。”
  福伦笑着道:“请思思姑娘这样的佳人,当然要亲自来请才显诚意。”
  思思又笑着应付了几句,带着桃儿和美兰随福伦下楼。
  穿过内堂,来到一个很大后花园,足有十几亩地。数亩方塘,清澈见底,水面波平如镜,倒映着仲春时节迷迷蒙蒙的天空云影,也倒映着环塘一带盛开的石榴花,一团团一簇簇,如云似霞,把绿水染得通红。几座高低不等的凉亭散布在方塘四周,极是错落有致。一缕缕幽香在这山亭水石中间飘荡,真使人有如走入仙境之感。
  思思坐在琴前,闭目调息,一会儿才弹起来。
  琴声时紧时慢,挑拨勾划,也说不清其中是个什么滋味,时而使人觉得飘飘欲仙,有凌空乘云之感,时而又觉得似有压在心头、排挤不出的郁闷,时而又使人感到如乍开闷笼般地轻松,反复咏叹余味无穷,但觉心中浊气一扫而空。
  福伦静聆琴音,待思思一曲毕,激动的鼓起掌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姑娘的琴艺,恐怕京里没有与之相聘美的了?”
  思思微微一笑“大人谬赞了,思思不过尔耳,能得到大人的喜欢和认可是我的福气。”
  60
  60、60 。。。
  养牲处刚为乾隆献上十几只驯养好的小宠物。几只全身雪白的狮子猫,乖巧腻人;几只五彩鹦鹉,最会说吉祥话;还有几只则是驯养的极好的小狗,个头中等,看着也温顺忠厚。乾隆看着喜欢,打赏了养牲处。乾隆是大孝子,先让人将这些宠物送去让太后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太后坐在椅子上逗鸟,五彩斑斓的鹦鹉长的就招人喜欢,又会说很多的吉利话,逗得太后哈哈大笑,拿着一碟香瓜子逗它。它每说一句“太后老佛爷吉祥”,太后就喂一粒瓜子,没多久,鹦鹉的小肚子就鼓起来了。终于把一碟瓜子都喂给了鹦鹉,太后又让小太监将另外一只漂亮的鹦鹉拿来逗逗。
  两只鹦鹉都喂的肚子饱饱的了,太后这才拍拍手,把鸟架子交给旁边候着的太监,示意将猫都抱到跟前,太后仔细打量了几只猫,一只鸳鸯眼儿的猫,看着最漂亮,太后从太监手中接过,小猫好似很喜欢太后,用小脑袋蹭了蹭太后的手,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太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笑着说:“这小家伙真会讨人喜欢。”
  桂嬷嬷看太后高兴,也笑着道:“奴婢看这个小家伙和太后有缘。”
  太后笑着将小猫交给身边伺候的宫女道:“行了,就留下两只鹦鹉和一只猫吧。”
  吴书来跪下应道“嗻。”
  午休后,景娴带着两个小包子去御花园走走。御花园里百花争奇斗艳,引来众多的美丽蝴蝶还有勤劳的小蜜蜂。
  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宁萱想要扑来玩儿,轻轻的往地上一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宁萱喊着:“快,快捉住它。”宫女和小太监们都盯着那一双玉蝴蝶,只见一只蝴蝶真好落在宁萱的鼻子上。宁萱心想:这么好的机会,一定不能让它跑了。于是,轻轻的伸出小手,对准鼻子用力一捏,哎呀,蝴蝶没抓到,却让自己变成了红鼻头。宁萱揉了揉鼻子,继续与那一双蝴蝶战斗。
  宁萱香汗淋漓,娇喘细细的走进凉亭。
  “扑到蝶了吗?”
  宁萱吐了吐舌头道:“没有,太狡猾了。”
  景娴忙拿出帕子给她擦汗,想她身上也有汗,风一吹在病了,便领着回了坤宁宫。
  乾隆来时,没让人通报,一进屋就见宁萱的头发还没有完全的干,正和永珲一起坐在椅子上,各自抱着一碗儿栗子羹吃着。
  抬眼见乾隆来了,屋里的宫女、太监都跪在地上,景娴忙搁下书,起身 “臣妾叩见皇上。”。
  “免礼。”
  “见过皇阿玛。”永珲和宁萱也从椅子上跳下来,冲乾隆行礼。
  乾隆高兴的走到宁萱面前道:“养牲处送来一些小东西,想你一定喜欢。”
  宁萱见乾隆身后一个小太监怀里抱着一只小狗,灰色的皮毛,湿漉漉的小鼻子,豆子似的小眼睛讨好的看着宁萱。后面还有一只白色的、一只黄色的和一只黑色的小狗被小太监抱着。还有几个抱着狮子猫的小太监缓缓的走过来,在宁萱一臂远的距离停下。两个提着鸟架子的小太监也走了上来,一只鹦鹉扑扑啦啦的拍翅膀来引起大家对它的注意,另一只也扑棱几下翅膀开口道:“皇上吉祥!”
  景娴看永珲眼睛亮亮的望着小狗,微笑着牵着他的手道:“永珲喜欢小狗吗?来我们也去摸摸小狗。”
  永珲望着小狗高兴的点了点头。
  乾隆让小太监将小狗放到地上,永珲和宁萱蹲下去逗小狗,两人都是一副喜欢非常的样子,乾隆看着也高兴,笑着道:“狗是最忠诚的,咱们满族人有句谚语:狗见人贫死也守,人见人贫亲也疏。”
  “皇阿玛,我们可以养它们吗?”宁萱睁着大大的眼睛问。
  “这些都是给你们的,你们要好好对它们,不是好吃好喝的喂着就是好好对它们了,你们也应该对它们有尊重之心,不能随意打骂撒气,明白吗?”
  永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永珲谨遵皇阿玛教诲。”
  乾隆摸摸他的头,这个不爱说话的儿子,平时面无表情的儿子竟然看到狗能露出难得的笑容。
  “狗狗那么可爱,我才不舍得打骂呢。”宁萱抱着一只小白狗道。
  乾隆满意的点头道:“既然喜欢,就取个名字吧。”
  宁萱高兴的想了想道:“这只白的肉球一样,就叫球球。”
  乾隆看着永珲道:“永珲给你喜欢的小狗也起个名字吧。”
  “哈斯塔。”永珲抱着他最喜欢的小灰狗望着乾隆道。
  “哈斯塔,老虎,不错的名字。这两只小狗的名字呢?”乾隆道。
  宁萱天真的望着乾隆道:“这两只小狗是给十一和十二哥的。”
  景娴也很喜欢小动物,那么多小太监在不好意思蹲下摸摸小狗,那就抱抱猫好了。选了一只小猫,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摸着小猫顺滑的毛,感觉真好啊!
  乾隆看皇后喜欢猫,便笑着道:“皇后也给这只猫起个名字吧。”
  景娴想都没想,就笑着说:“叫甜甜。”因为这只小猫长的太像小时候家里养的那只叫甜甜的小猫了,甜甜从小和狗一起长大,没事儿就喜欢和狗追打一圈,每天都乐趣无穷,一直活到20岁还整天活蹦乱跳的,不知道它现在怎样了?
  宁萱手里拿着一把葵花籽笑着逗两只鹦鹉,两只鹦鹉看见瓜子眼睛瞬间亮了,吉祥话一个比一个说的多,一会儿,就吃的肚子鼓鼓的。口腹之欲满足后,瓜子怎么在眼前晃,两只鹦鹉权当没看见,三缄其口,怎么逗都不肯在开腔。乾隆看着哈哈笑着道:“不开口就拔毛?”
  两只鹦鹉似乎是听懂了乾隆的话,异口同声的说:“爷,您吉祥!”
  这一下屋里的人都被逗坏了,宫女和小太监低着头忍着笑。
  永瑆和永璂兄弟二人从上书房回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乾隆今日高兴,与两人说话也变得随和很多,问了问两人今日的功课,考了几题。
  宁萱坐在乾隆身边,吃着点心,见两个哥哥都回答完了,才放下糕点,跳下椅子和两个哥哥咬耳朵,乾隆看着心里觉得暖暖的。
  晚膳后,宁萱拉着永珲带着永瑆、永璂去看他们的小狗。乾隆和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就让人将围棋拿来和皇后对弈几盘。
  景娴实在不是围棋高手,和乾隆没法比,一直都是输多赢少。
  乾隆走后,景娴让人将甜甜抱来,一想还有四只猫都养在坤宁宫有点儿太多了,便命小太监将那四只猫赏给七格格、八格格、九格格并十五阿哥永琰。
  天气越来越热,乾隆带着一家老小移驻西苑。
  走过汉白玉拱桥,蹬上四十级台阶迎面是翔鸾阁。这是瀛台翔鸾阁背南面北,高两层有七间之宽,左右两边展延出双层回抱楼,各有十九间,拾级而上,可登高眺远,尽收一片美景。景娴陪着乾隆登高望远,欣赏了一会儿夕阳西下时的美丽、静谧。
  从翔鸾阁下来,上了御撵,乾隆看看时辰,戏也快演了,估计太后应该还没到。
  御撵在样式别致、奇特,为汉白玉雕砌,具有佛宇梵阁之风格的小门前停下,乾隆和皇后双双走下御撵。进入静谷的小门,一棵连理柏赫然眼前。弱柏两枝,如孪生姐妹,互为扶持并蒂同生。往前走,过长廊便看到隔水相对的纯一斋。沿纯一斋,漫步西行距长廊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春耦斋。斋前平台宽敞,立于水上由玉石栏杆围护。此时座椅已经摆好,对岸的戏楼也开始热闹起来。
  随着乾隆入了座,太后带着后宫的妃嫔也来了。乾隆和皇后忙起身迎太后,众人入了座,戏便开演了。
  看完戏,太后有些乏了,见乾隆雅兴不减,便笑着道:“我乏了,你们陪着皇上在这园子里走走。”
  景娴本想借送太后回去休息的由头,自己也回去休息,现在太后发话了,自是没有离去的道理。
  清风送来淡淡的清香,让人瞬间忘记了疲惫。爱翠楼周围有茂盛的竹林,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乾隆顿时诗兴大发,忙让吴书来笔墨伺候。一切都准备好,乾隆提笔写下:“种竹猗猗已作林,高楼出竹翠云侵。”放笔之时,又吟道:“竹楼枕碧岑四季翠阴森”。
  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静谷的小西门,出来小西门便是荷风蕙露亭。
  月洒清辉,荷影婆娑,独坐荷风蕙露亭里,好似听见元公颂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看易安采撷荷花,红藕香残的轻愁。
  容嬷嬷见皇后就这样静静的坐着半个多时辰了,初夏之夜,风毕竟还有些凉,关心的道:“娘娘累了一天了,想必也乏了,早点儿回去歇息吧。”
  景娴起身道:“恩,我也乏了,该回去休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小说最是痛苦啊!!!!!!!!
  眼睛睁开来就在想题材!!!!!!!
  要从开头想到结局
  常常码字到深夜,有木有!!!!
  日久变成国宝,有木有!!!!!
  旧文快结束就要构思新文,有木有!!!!
  最怕辛苦码了几天被编辑打回重写,有木有!!!!!
  为了一个细节想破脑壳,有木有!!!!!
  为了一篇文查上百页的资料,有木有!!!!
  咆哮完了,继续码字,有木有!!!!!
  61
  61、061 。。。
  景娴出神地对着镜内面影。脸色红润,眉毛乌黑,眼睛明亮,由于容光焕发而显得年轻、显得动人。
  镜子里进来一张细眉细眼高颧骨的圆胖脸,那是容嬷嬷,两人在镜内相视一笑。
  容嬷嬷笑着道:“娘娘今日气色好,不施粉黛都无妨。”笑着从首饰箱里取出一副极细腻匀称、看去极珍贵的红珊瑚珠环,奉给皇后。
  景娴接过,戴上在镜前照了照道:“太红了,太艳了,年轻时还适合,如今老了,戴着反而显得肌肤发黄。”
  “皇后娘娘不老。”容嬷嬷望着镜中道。
  梳头发的小太监是刚来的,看到几根白发冒冒失失地“哎哟”一声,说:“怎么翘出几根白头发呀?”说完,自知失言,惊慌地红了脸,赶紧垂头朝后缩,战战兢兢的跪下。
  容嬷嬷瞪了梳头的小太监一眼,拿出小镊子,拔去那透出黑发直直竖在脑门心的几根触目的白发。
  “起来吧。人生能有几度春,岁月催人老。”景娴伤感地叹了口气,凝视着镜子,好半天一言不发。
  容嬷嬷和宫女、太监们静立两侧,有些不安、有些惶惑。她们从未听皇后发过这样的感慨、她真的老了么?
  容嬷嬷心里更不好受,皇后是她从小养大的,还记得皇后年轻时貌美无双,一颦一笑都是醉人的。只是嫁人后,并不是最得宠的,在府里被欺负,直性子的皇后吃了不少亏,流了不少泪。后来封了妃,但却一直无儿女,直到做了继后,才有了十二阿哥,然后五格格的夭折令妃的受宠,让皇后内心极其的痛苦,十三阿哥夭折后对皇后的打击更是难以想象,让一贯直性子的皇后变得温和起来,不过这样也好,皇上总算是缓和了与皇后的关系。??????
  摘下红珊瑚珠环交给容嬷嬷道:“还是戴东珠的吧。”
  容嬷嬷收起思绪,接过红珊瑚珠环。
  梳妆好,看了一眼时辰钟,到了老乾的小老婆们来请安的时间了,便扶着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