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18 18:30      字数:4771
  花传到了小燕子的手里,鼓声停了。小燕子想了想道:“紫薇你来帮我伴奏,我给大家舞一段剑。”
  太后笑着道:“,可不要伤到我们啊。”
  小燕子顽皮的一抱拳道:“请太后老佛爷放心,小燕子从没失过手。”
  小太监已经将琴放好,紫薇微笑着离席走到琴前做好。
  小燕子找了个树枝,向紫薇示意了一下,琴声响起,小燕子舞了起来。
  蟹蒸好了,端了上来。晴儿和兰馨有身孕不能吃螃蟹,便吃些糕点。
  景娴用蟹八件剥蟹肉,剥好奉给太后。太后笑着看着几位公主格格道:“你们也给你们皇额娘剥一个,让你们皇额娘也享享儿女福。”
  “我给皇额娘剥,各位姐姐妹妹不要和我抢。”小燕子笑着道。
  紫薇笑着道:“剥蟹肉是个仔细活,还是我来吧,能保证皇额娘今晚能吃到。”
  话音一落,大家都笑了。
  小燕子手里正掰了个满黄的蟹,听如此奚落她,便拿着螃蟹向紫薇脸上抹去。
  紫薇笑着躲了过去,嘴里讨饶道:“原谅我吧,再也不说了,好姐姐了。”
  小燕子才笑着收了手。
  太后一时不吃了,大家方散,都洗了手,随着太后去清音阁听戏。
  一会儿,乾隆也带着大臣来清音阁。
  今晚的唱的是《月桂飘香霓裳献舞》。太后听得很高兴,命人重赏。
  听完戏,太后已经乏了,便先回慈宁宫休息了。成年的阿哥们也带着福晋出宫了,公主们也同额驸们一起回公主府。
  乾隆还没尽兴,便带着后妃们在园里赏花、戏水看鱼。
  “赏鱼有“四宜”。一是“宜早起”, 二是“宜月夜”,三是“宜微风”,四是“宜细雨”。这月夜赏鱼,银盘当空,倒影插波,浮摇晃荡。若沉醉其间,忽有惊鳞跃起,倏间变醉为醒,引为一笑。”乾隆摇着手里的扇子道。
  景娴还没说话,令妃就已经笑盈盈的柔声道:“皇上真是博学多才。”妃嫔们都跟着附和着,乾隆很受用,脸上露出笑容。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西洋景内的黄花阵前。黄花阵是仿建的一处欧式迷宫外砌长方形迷阵,中心筑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延长米,墙高约1。2米,雕花砖墙面,又称“万花阵”。遍筑矮墙,周围植矮松,中央建亭台。
  乾隆忽然灵机一动,原来都是让宫女们提着荷花灯走黄花阵,今日让后妃们走走,岂不更有意思。看着后妃们道:“今晚先到中心圆亭者,有赏赐。”
  景娴以为走迷宫没有自己的事儿,没想到乾隆道:“皇后也一起乐呵乐呵吧。”走这个迷宫,对景娴来说并没什么难度,小时候常来圆明园走这个迷宫,但大晚上的,就为了让老乾高兴而走,心里就有些不乐意。
  乾隆已经坐在亭台上,等着观赏。
  景娴无奈的从宫女手中接过荷花灯,向迷宫的入口走去。走近迷宫的感觉,有一瞬的恍惚,好似回到了小时候,跟小朋友们一起在迷宫里穿行。
  乾隆看皇后提着荷花灯第一个走了出来,笑着走下亭台,邀皇后一起坐在亭台上观赏。
  在迷宫里的妃嫔们焦急和迫切想要早点走出去,得到皇上的赏赐,她们并不知道皇后已经走出去了。
  躺在床上,看着手里的免死金牌,景娴笑了笑,这金牌对自己没什么太大用,老乾那么好面子,自己就算犯了多大错的也不会被杀,只会被打入冷宫等死。
  八月十六日,乾隆着戎装,留守京师的文武大臣跪送。木兰秋狝的队伍规模浩大,皇帝率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人前往,一般超过一万人,多时会超过两万人。
  木兰围场是满语和汉语的混合词汇,“木兰”是满语的音译,原意为“哨鹿”,是满洲人的一种传统狩猎方式。即狩猎时头戴鹿角面具,以木制长哨模仿雄鹿求偶之声,以引诱雌鹿寻偶而来,而雄鹿则夺偶而至。“围场”为汉语,是“界桩圈定的狩猎场”之意。木兰围场位于蒙古高原、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围场北面是平均海拔一千四百米以上的坝上高原,为蒙古高原南麓部分,围场中部山势低矮浑圆,丘陵起伏,有如波浪翻滚。
  每年的秋狝大典都是一件盛事,先期各驻防长官要选派精于骑射的人到北京训练。内蒙古各旗,包括喀尔喀蒙古、青海、扎萨克,还有新疆的厄鲁特四部的蒙古王公几乎都要到围场来参加木兰秋狝大典,同时各部要精选出精锐士兵参加合围。乾隆时期,蒙古各部的布围兵丁数达到1250名。
  木兰围场离北京不算近,一路上便建了不少行宫,最有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了,说是避暑山庄,倒是秋季住在这里的时间比较多,直到秋弥结束后才会回到北京。只是今年,因为南巡和小燕子、紫薇的婚礼,所以才没去承
  46、046(改BUG) 。。。
  德。
  景娴带着永珲、宁萱、容嬷嬷还有坤宁宫一二服侍人等乘着嚣张的皇后凤舆从北京前往木兰。临行前,容嬷嬷请示留守的人员。景娴一愣,心里默默盘算着名单,又和容嬷嬷商量了一下,才决定了留下的名单。
  除了在景阳宫的五阿哥永琪,还有体弱的十五阿哥永琰留在了宫里,其余的阿哥都跟来了,晴儿和兰馨因为有孕在身没有随驾,其余的公主、格格们都来了。
  公主、格格们各有自己的车驾,只是长途寂寞,景娴有时会把她们喊到自己的车上聊天,有时也将永瑆和永璂喊进来说会儿话。
  永珲被奶嬷嬷抱着,小脑袋一直专心的看着车外。宁萱只有在窗外骑马的永璂带着和琳过来时,才坐到窗边看着和琳。宁萱对和琳的喜欢,让乾隆都有些吃醋,只要看到和琳,宁萱就不在理乾隆,而是专注的望着和琳小美男。乾隆开玩笑说:“朕的十格格对和琳如此青眼有加,就让和琳做你的额驸可好?”宁萱想都没想就点头说好,逗的乾隆哈哈大笑。
  行了几日,便到达木兰围场。在这里,景娴第一亲眼看到搭帐篷,也是第一次住帐篷。前几次木兰秋狝,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随行。
  整个连营规模庞大,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而且部门齐全:位于营帐中间地带的黄幔城就是皇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由黄色围网包围。此外,皇帝拟发谕旨的军机处、负责城防的提督衙门、管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以及兵刑礼工吏户六部营帐、八旗各部……一切机构均有设置,职能完备。蒙古王公贵族的营帐则设置在最外围,驻扎在御营周边。
  稍事休息,便要接见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蒙古各部。景娴身着朝服、朝靴坐在太后身边。见来朝诣的诸部也都是在大帐里,并不设屏风帘子之类的隔挡。
  好不容易接见完了,又要出帐篷,到外面站着听乾隆讲话。
  乾隆的讲话时间很长,景娴硬着头皮站着,至于老乾都说了什么,景娴是一句也没记住。
  乾隆讲完话,今天的内容还没结束,紧接着就是检阅,乾隆骑马从队伍头跑到队伍尾。然后,是让各旗表演一下自己的实力。
  八旗的表演,让乾隆还算满意,没有丢满人的脸。
  第二天,是试猎。试猎就是在围场内圈定一个较小的范围,乾隆与王公大臣在这个地带巡视,寻找野兽进行猎杀,整个过程没有典礼的各种形式,较为随意。
  永瑆、永璂身着戎装,骑在马上紧跟在几个年长的阿哥身边。
  永瑆不善骑射,只猎到几只野兔,便骑马闲逛。永璂紧紧地跟在永璋和永珹身边,三人合力猎到三只白狐还有一些野兔之类的。永璇则和已经被送人的六哥永瑢一起,永璇前几日被乾隆训斥了,所以不愿在乾隆面前晃悠,生怕再挨训。
  晚上,和蒙古王公贵族一起喝酒吃烤肉。景娴不敢多了,吃了半饱就不吃了。
  试猎结束,乾隆根据每人的战绩给予赏赐,永瑆猎的最少,乾隆早就因为永瑆不爱骑射训斥过几次,但永瑆依然不改,乾隆也就不再去管了。
  第三天,才是开始正规的围猎,木兰秋狝大典随之正式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进行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猛兽则为食鹿而聚拢。这时,黄旗指挥缩围,军士们逐步缩小包围圈,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也聚拢得非常密集,则完成了合围。这时,全军脱帽、举鞭、束马,高呼三遍“玛喇哈“(满语”合围完毕“之意),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这时,乾隆亲率皇子、皇孙在围中猎杀野兽,这是显示一国之君骑射功夫的时刻。
  乾隆的骑射也是说得过去的,在说猎物那么多,都给你围上了,自然是矢无虚发,有应矢即殪者,有带箭仍奔者,所获不计其数。
  女人虽然不能去,但有小太监将消息传回来。
  “回老佛爷、皇后娘娘、及各位主子,今儿皇上最先猎到一头鹿,几位阿哥各有斩获……”
  小燕子听着恨不能变成男儿,也骑马去看看盛况,也试试身手。
  行围回营,小燕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乾隆面前问起来。
  “给皇阿玛请安。”小燕子马马虎虎地行了礼就起身道,“皇阿玛,小燕子听说您亲手猎到了第一头鹿是吗?是吗?”一个劲儿地问,一扭头,看到旁边抬着的鹿,“好大啊!皇阿玛。小燕子也想骑马试试身手!”
  看到小燕子崇拜的目光,乾隆龙心大悦:“吩咐御膳房,把鹿肉做了,赏小燕子一条鹿腿!剩下的鹿肉分给太后、皇后、各阿哥、格格,让快马送几条熏好了的鹿肉送到宫里赏给和惠、和淑、令妃。”
  “嗻。”
  永璂走过来行了礼道:“皇额娘,儿子今天又猎了一只白狐,回头给宁萱用。”。
  坐在皇后腿上的宁萱笑着看着永璂道:“谢谢十二哥。”又转头看着永瑆“十一哥,你许给我的小兔子呢?”
  永瑆笑着拍了拍手,一个小太监就拿着一个木笼子进来,笼子里有四只可爱的小兔子。
  宁萱看到可爱的小兔子,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十一哥真好。”
  永璂故意装失落道:“难道我不好吗?”
  宁萱摇了摇头“都好,你们都疼我。”
  在和敬怀里的永珲,看了半天发现没人给他东西,小脸一冷,扭过脸不看大家。
  永瑆和永璂又笑着,将给永珲的东西拿出来逗他。
  作者有话要说:很肥的一章,终于可以安心的睡觉了。
  47
  47、047(捉虫) 。。。
  这几日,景娴感到身心放松了不少,散散步,陪太后打打雀牌,和公主格格们说说话。
  今日,太后见外面天气挺好,便带着女眷们骑骑马也乐呵乐呵。小燕子和紫薇两个刚学几日的新手,选了两匹比较温顺的小马。和敬她们几位公主也是略通骑术,也不敢骑得太快。
  此次伴驾的五位妃嫔中,只有颖妃和豫嫔是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弯弓射箭、策马奔驰都不在话下。两人为了让太后和皇后高兴,便决定塞一程。
  太后看的高兴,两人都得了赏,让其余的三位妃嫔有些嫉妒。
  太后笑道:“这样还不尽兴,咱们去月亮湖逛一圈。”
  太后想出去看看,大家当然都乐意陪着。
  远处海拔不算很高的山岭,其势如屏,延伸开去,长伏环依,也不知是哪个山系的余脉,岭上密密覆盖着茂盛的森林,不同的树种在塞上深秋呈现出暗红、紫红、火红、桔红、金黄、棕黄、墨绿、浅绿等诸般颜色,浓艳斑斓,美如油画。
  多彩的山岭衔抱着翡冷翠一般碧蓝的湖泊,本来还有天鹅等水禽鸥鸟在悠闲地游弋,见到有人马前来,警觉地振翅而起,远远地飞走了。
  草色经秋,大片大片的已是焦黄如金,偶而有些区块绿意未凋,还有些不知名的耐寒型花丛点缀着,视觉上如同铺了一块硕大无朋的织毯。 眼前仿佛是一切美丽色彩的集成,于幽清绝尘之中又胜在淳朴野趣,自在天然。
  “好漂亮啊,这就是月亮湖!”小燕子激动的说。
  太后笑着道:“不是在宫里,大家都松快松快吧!”
  景娴附和道:“只要不走了大褶子,乐呵一下也是无妨的。”
  小燕子听完,跑到湖边,在湖滩上捡了个薄石片,一抖手掷了出去,那石片在湖面上削过,借水的张力再次蹦起……如此反复,居然连跳了六跳,才没入水中。
  小燕子转身,笑着看着被奶嬷嬷抱着的永珲和宁萱道:“姐姐厉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