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节
作者:辛苦      更新:2021-02-18 13:36      字数:4946
  貌还耍奶熘值氐氖焙蚓筒挥锰嵝牡醯ǖ牡P母腥続病毒了,冬天下雪的时候,也不用整宿都担心的睡不着觉,就怕大雪把房子压塌了。所以村里很多人都认为,既然国家成立的安全区,那安全区里面就是最安全了,坚信只有住进安全区才是最明智的,有国家的保障。就不用再过外面朝不保夕的生活。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它嗤之以鼻。
  大姐、二姐和小姨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到我们家来问我们的想法,我看梁姨的样,好像很想去安全区。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了。
  “我并不认为安全区真的适合我们这样的人。
  第一:安全区就是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装下,所以就出现了谁进谁不进的问题。国家有那么多各个行业的精英,又是博士、又是硕士的,那些人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国家要想发展就不可能放弃他们,所以这些人是一定要进入安全区的。再来国家政府里还有那么多官员,国家也不能都放弃吧。官员还有那么多家人、亲戚,还是不能放弃吧,那么留给真正普通人的名额又能有多少呢。
  第二:进了安全区后,像我们这样没能没水的人,也是生活在最底层。安全区里不可能所有人都养大爷吧。总有人要干活,维持安全区的基本运转。那什么人来干,不可能是精英们,他们是干大事的人,做这些太浪费人才了。也不可能是政府官员,人家天天开会还开不完呢。再有就是那些官太太官小姐。那些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货,而且人家后面站着安全区的决策者,谁敢让她们干那些粗活累活。所以最后。干那些粗活、累活的只能是我们这样没本事、没后台的老百姓。
  第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在里面一不小心犯了安全区的哪条哪例,那就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人家握有我们的生杀大权,那就是说啥是啥了。哪有现在在这里生活的自由自在。我们有房有地,只要做好准备。一切的灾难我们都能应付,不是比去个不知未来好坏的安全区好多了吗。
  最后一点,以我这么多年看小说的经验,安全区就没有安全的,进去就没有不后悔的,所以我们家是不会去什么安全区的。”
  我把不去安全区的理由罗列出了一二三条,希望能打消大家想去安全区的想法。
  梁姨听我说的话,眼里的光亮淡去了很多,应该是听进去了。
  我是真心希望梁姨不要有想去的想法,如果梁姨想去,那大姐一家就要跟着去。
  这还不知道安全区在哪个犄角旮旯呢,有什么事也照顾不到,那曲妈、曲爸和我的心里肯定会始终挂着心。
  不过还好,没过几天,县里就传来了确切消息,J省在J市的西南角建立了一个安全区,欢迎社会的各界精英入住。
  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政府官员担保,缴纳一定的费用,然后就可以入住了。官方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是普通老百姓挖门子盗洞才能求来一个名额。
  而且进入的费用也不低,按人头算,每个人500斤大米。到了我们这个县,费用又涨了一截,每人700斤粮食才可以。
  这些粮食可不少啊,一个人700斤,一家最少也是三口啊,那就是2100斤大米。今年我们村在这一片算是高产的了,除了我们几家,别人家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又出现了一些为非作歹、作奸犯科、道德败坏、丧尽天良的人。
  就在我们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家人一夜之间全家8口人外加一条狗都被人毒死在家中,家里刚刚收上来的1000多斤稻谷不翼而飞。
  他们村子的人第二天一大早就发现了这个命案,村长找人骑着自行车到县里报了案,没想到县里当天就来人了。
  人家都说没有警察破不了的案子,只有警察不想破的案子,这话还真对。人家专业人士一来,在现场做了一番勘察,又用一下午的时间在村子里进行走访,到晚上的时候,就把嫌疑锁定在被害人家隔壁的一对中年夫妇身上。
  中年夫妇开始还抵死不承认,但是在证据面前他们还是没有抵抗住杀人后心里的恐惧,最终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这对中年夫妇早年丧子,这在农村是抬不起头的,平常说话都会觉得腰杆不硬。他们家隔壁,就是受害人,和他们家早年因为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总是相互记个,自从他家孩子没了之后,他们隔壁每次和他家吵架都会让着他们点,不和他们计较了,毕竟他们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这却更加刺激了他们,认为隔壁这是瞧不起他们家,连吵架都不愿意和他们吵了。
  这次夫妻两个听说安全区的事后,就在家商量着想去安全区里生活,结果不小心被邻居家的几个孩子听到了,这村里人就知道了他们的想法。有人好心的来劝告他们,安全区不是那么好住的,他们没有孩子。在哪不是一样的呢。再说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粮食。
  这些话可是刺激到了这对中年夫妻,他们就认为这是隔壁的小孩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的,就认为是隔壁的夫妻想看他们家笑话,所以才让人来假好心的劝诫他们。
  所以这对中年夫妻对隔壁一家可以说是愤恨异常,他们家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粮食。他们夫妻商量了一下,一不做二不休,给隔壁家的水缸里下了大量的老鼠药,把隔壁一家老少都毒死了,然后他们趁晚上,把隔壁家的粮食都搬了过来。
  他们想的很好。这半年来,村里和县里的通讯是断的,村里有个偷鸡摸狗的事都没法报警。都是村长当法官给解决的,前一阵子村里有个人莫名其妙的死了,村长找人报了案,但是县里也没人来查案,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所以他们认为就是出了命案警察也不会管的。只要等到他们去了安全区,就更没人能拿他们怎么样了。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警察偏偏管了这个命案,在他们没去安全区的时候,就把他们绳之于法了。
  后来这对夫妻就被县里的警察带走了,第二天县里就来人,把被害人和罪犯家里的粮食都拉走了。
  这件事没出几天,县里又出了一件抛洒粮食的事。
  事情的缘由是县里的一家三口听说安全区的事非常动心,但是自己家又没有那么多粮食,怎么办呢?
  这家的男主人丧尽天良,把自己的闺女给买了,换了300斤的大米回来了。女主人看他一下子拿回这么多米,就问是怎么回事,这个男人怎么都不说,自己拎着酒瓶子喝酒去了。
  结果到了晚上,他们家15岁的闺女就浑身是血的跑了回来,把女主人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个男主人畜生不如,为了凑够粮食,把自己的亲闺女给买了,要是买给正经人家做媳妇什么的也还好,他却是把自己闺女卖给了一群在县里偷鸡摸狗的二流子。
  他闺女被带到那里就被糟蹋了,被这些人各种折磨,还是其中一个人看她被折磨的进气少出气多,才拉住其他人,说别一下子就玩死了,缓一缓,明天还能玩。
  这个小姑娘缓过气了,趁着他们没注意就跑了出来。
  女主人听后,搂着姑娘大哭,把喝醉躺在床上睡觉的男主人吵醒了,没等女主人找他理论,他上来就把女人一顿胖揍,边打还边说,老子就要去安全区了,要你们这两个赔钱货干什么,女人这才知道,原来男人从始至终都没想过要带她们母女走。
  这时那些男人也追来了,人家就说要不带人走,要不带粮走。那个男主人连揍带扯的把地上的母女分开,把自己的闺女又交给了那些追来的男人。
  那些人把小姑娘带走后,男主人狠狠的警告的一番被打的还趴在地上的女主人,说要是在不老实,就把她也买了。然后他跟没事人似地,又去喝他的酒,做他的美梦去了。
  趴在地上的女主人痛哭失声,以前美满的一家三口,现在为了些粮食变成成这个样子,原来爱妻疼女的丈夫,现在为了自己的安全变的抛妻买女,丧尽天良,畜生不如。
  当晚,女主人拿起了厨房案板上的菜刀,把还做美梦的男主人杀死在了卧室里,然后她把家里所有的粮食都从凉台上倒了下去,最后她承受不住心里的压力,了无生趣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这两个典型的案例传到了踏山村被大家谈论时,所有人都清醒了不少。
  城市中 第一百五十三章 要搬去安全区的人们
  “太惨了,你说世上怎么有这么不识好歹的人呢?”梁姨正坐在我们家客厅的沙发上和姜妈、曲妈谈论那家被毒死的人呢。
  “要不人家说,这人的心眼就像那山路似的,九曲十八弯,你光看表面是根本看不透的。”姜妈也感叹着人心的多变。
  “哎,追根究底还是那个安全区给闹的。”曲妈说道。
  “对,你说这领导怎么天天就不能想点对老百姓好的事,自己一拍脑门子,这主意就出来了。”梁姨开始批评罪恶的根源了。
  “那可不,想一出是一出的。也不多为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考虑考虑。”曲妈也开始了抱怨。
  “其实从这就能看出,这安全区到底安全不安全。”姜妈说道。
  其他人都看着她,没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你们想啊,安全区号称是最安全的,那是对于灾难和疾病来说的。对于住进去的人的人品,他们可不管,你们想想,又多少人是用自己家的粮食交的入住费,那些家里没有粮食的人,是怎么住进去的?他们的粮食从哪来的?
  要是这些作奸犯科的人到了一起,那还有好?所以我说这安全区只认粮不认人这是把他自己往绝路上推那。等着吧,用不了几年,安全区就安全不下去了。”姜妈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次也是一样。
  “哎,你说安全区就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好吗,好的都能让一个原来好好的人,变的抛妻买女了,这不是比陈世美还陈世美吗?”梁姨从安全区又联想到了县里发生的那个案子。
  “这就得靠时间证明了,我可不相信有什么世界上最先进的驱蚊系统,要是有那好东西,今年咱们这里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而且能研究出驱蚊系统。应该就能研究出杀蚊系统,那不是更能从根源上预防A病毒的感染吗?”我在旁边插话道。
  “对,小艺说的对。现在怎么看去安全区里面都不是好主意。那就不是人住的地方,那现在让他们整的都像是狼窝了。
  我算是明白了,这安全区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哪都没有自己家住的舒服。在自己家咱想干啥就干啥,在那里面就不行了,人家不可能白养着咱,估计也得工作挣粮食。”梁姨这是彻底的放弃了去安全区的想法了。
  “那可不。咱笨寻思也能想到,就交了500斤大米,就想让人家养咱一辈子。那可能吗?”曲妈说道。
  “就是,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守家在地的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真的末日了咱也不害怕,这踏山村多好啊,有地种咱就饿不死。有靠山的房子住,咱就冻不死,相对来说,这里人员还简单,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人,现在还有哪能比这强。”姜妈总结性发言。
  “对。小艺选的这个地方真好。”梁姨听了姜妈的话,赶忙转头夸了夸我,当初是我要在这里买房子的。
  然后她又神神秘秘的对我们说:“你们听说没。咱们村还真有几个想去安全区的。”
  “谁啊?”我天天在家了待着,对这些八卦消息知道的很少,但是我又是个爱听八卦的人,所以听到八卦,赶紧就问道。
  “有好几家呢。但是其中一个你们肯定猜不到,就是咱们村的村长。”梁姨揭露答案。
  这个答案还真的比较有爆炸性。我们想谁都没想到,村长想去安全区。
  “这个消息准确不?”我追问道。
  “是村长的媳妇和桂春媳妇说话的时候,不小心说漏嘴的,桂春媳妇又告诉我的。”梁姨在踏山村的外交要比我们都好,桂春媳妇就是梁姨的一个好姐妹。
  “哎呀,还真想不到,村长怎么会想去安全区呢,以他的阅历应该不能啊。”
  “听说是他大儿子给他整的名额,让他们搬进去,他大儿子也在里面,这样不是在里面也能一家团聚吗。”梁姨接着说道。
  “那他姑娘咋办?”曲妈问道。
  村长有一儿一女,都结婚了,儿子住着城里,听说挺有本事的,但是他们家比较低调,所以没有人谈论,他闺女也嫁到了县里。看着意思就他们老两口和儿子一家要进安全区,这是把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