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1-02-18 05:19      字数:4943
  到了夜里,容若独自一人挑灯出门,悄然来到了毓琳曾居住过的那个小小的院落。恰逢满月,月色下苔痕显露,青竹苍翠,在如水的地面洒下了斑驳之影,显得凄怆无比,一如他此时此刻的心境一般。抱着满怀的愁绪走近,然后站在台阶上推开了门,望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想着已然离开并且再也无法相逢的人儿,回忆着以前的点点滴滴,心中更是增添了一份凄凉。
  走进屋内,点起了一根蜡烛。四下望去,房间内依旧是那么素雅整洁,一尘不染,仿佛主人从来都未曾离开过,或者说,是从来都未曾来过这里一般。而那三年的时光,仿佛只不过是自己做的一场早已了无痕迹的梦境。
  毓琳就好像是一阵轻柔的风,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除了在他的心中,丝毫没有在明府中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
  第二十四章   无语问添衣  桐阴月已西(3)
  那些共度的时光,还历历在目,时常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可是现在却早已是人去楼空。
  犹记得两年前的一个深冬之夜,他来这儿找她,却见她正在抄写佛经,心中觉得很是奇怪,不知为何。上前相问,她回答说:“不过是为了静心。”他听后,顿起敬佩之心。世人皆在追名逐利,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活得如此了然,如此顿悟。
  一时兴起,他便要替她抄写。她抿嘴一笑,只说他凡尘之气过重,并不适合佛经,但话虽如此,她还是把笔递给了他。而他只抄写了一会儿,便觉得极冷,而且着实无趣,刚想停下来,可是又怕她笑话自己,便兀自强忍着,趁她不注意时呵一呵手,做些小动作,偏偏又被看了个正着,看着她有些狡黠的笑容,顿觉窘迫不已……
  而现在,那些画面就好像是一卷长长的画,缓缓地在眼前展开,然后串成了一连串的回忆。不知不觉间,他的眼眶又觉得有些发热了。
  容若长叹一声,逼回了眼泪,缓步走至桌前,提笔写下: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啊O薪仔×⒈痘牧梗故>墒痹律阡煜妗?br />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刚刚写完,容若忽的听到外面有一些声响,似乎有人来,他心中奇怪,于是便放下笔,走出房间来。却看到了婵儿那纤细的身影自外面悄悄地走了进来。他不觉心中一惊,她怎么会来这里?自己虽然总是活在对毓琳的回忆之中,但却从来都没有在婵儿的面前吐露过半分。而且自己来的时候,明明见她已经睡下了,可是为何又会出现在这里呢?
  自己总是在不经意见忽略她的存在,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过怨言,只是在暗处用自己的柔情悄悄地关心着自己,就像早晨那样,悄悄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然后及时送上自己的关怀……
  难道说,她对自己的往事已经知晓了么?如果那样的话,她又为什么依旧心甘情愿地待自己这样好呢?难道丝毫都不会生气么?
  想到这些,容若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歉疚之情。但是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是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她走近。
  只见她轻轻走过来,拿着一件披风,到了他身边之后,便将披风小心地披在了他身上,然后对着他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公子,夜深风寒,你穿的如此单薄,小心着凉。”
  一如既往的温婉似水,柔美如玉。
  “婵儿,你怎么……你怎么没让人跟着?这么黑,你……不怕么?”容若正在奇怪,又在猛然间想起,她是那么怕黑,而这个地方又这样偏僻。
  “没关系……我想,公子应该是不愿……不愿太多人来毓琳姐姐这里打扰的。所以就自己一个人来了。”
  “那想必……想必你已经知道我与毓琳的事情了。”容若心中顿然明了,她,果然早就已经知道了。
  “是。”婵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那……那你怎么从来都没有过问过呢?”忍不住还是问了出来。
  “婵儿会知道公子和毓琳姐姐的事情,原本就是婵儿好奇才胡乱打听的,怎能拿它去质问公子呢?况且,这些公子也是不愿意婵儿知道的吧……”婵儿的声音有些黯然。
  听到这些,容若更觉得亏欠婵儿:
  “婵儿……是我对不起你。”
  轻轻地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又垂下了头:“公子没有对不起婵儿的地方,毓琳姐姐在先,婵儿没有什么怨恨的,只是为你们感到可惜罢了……”
  是啊,有什么可怨的,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呢?世界上,最怨不得别人的,不正是感情么?谁让自己深陷其中呢?
  “可是,我确实是委屈了你……”
  婵儿淡淡一笑:“婵儿不委屈。于婵儿来说,没有什么奢望,只要能在公子身边伺候着,就已经知足了。刚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或许心中还有一些伤心,但是现在婵儿想通了。只要能陪在公子身边,就是婵儿的幸福了。”
  “婵儿,你如此待我,我却……”
  “公子不必挂心,一切都是婵儿心甘情愿。”婵儿此刻抬起了头,柔声但是却坚定地说道。
  容若定定地望着她,一种感动在心中静静地蔓延着。
  “公子,若是无事,婵儿便先回房了。”她觉得自己在这个盛满容若回忆的院子里有些多余。
  容若没有回答,却上前轻轻地牵起了她的手,向屋中走去。婵儿虽有些惊慌,但却没有拒绝,而是温顺地跟着他走进了屋内。心中渐渐地生出了一丝的暖意……
  “婵儿,我知道,我一直是亏欠了你的,因为我从来都不敢给你任何承诺。可是,请你相信,我始终都会将你当成我纳兰性德唯一的妻子,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你过得快乐。也许我无法忘记毓琳,但是我当应你,以后也会好好待你的……”容若是真诚的,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忽视眼前这个默默为自己付出的人了,即便无法拿出自己的真心,但至少,可以拿出自己的真诚。
  婵儿听到他这样说,眼睛一热,不禁又滚下泪来。她盼望了好久,终于盼到了容若的这些话。
  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的奢求,她没有贪心的想要容若的整颗心。只要他的心中给自己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她就已经很满足了。
  容若轻柔地拭去她的眼泪,将她拥入了自己怀中。
  那一夜,在毓琳的房间里,容若拥着婵儿,坐在榻上,将他和毓琳的故事娓娓地道来。看着婵儿跟随他的讲述,时而悲泣,时而欢笑,时而感叹……
  而他心中的悲伤好像缓和了很多。
  原来,难过也是可以共享的。有一个人能够分享自己的痛苦,自己心中真的会舒服很多。
  虽然毓琳离开了,虽然自己的心依旧被毓琳占据。但是,面对着婵儿,他总算放下了之前的芥蒂。他不能再仅仅将她当成纳兰府上的少夫人,阿玛额娘的儿媳,而是开始尝试着在心中,将她当作自己真正的妻子。
  毕竟,有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心碎的时候默默地给予安慰与关怀,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很让人依赖。
  注:本章“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啊币淮饰衫夹缘隆兑省分械摹队菝廊恕?br />
  第二十五章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1)
  康熙十三年的确是个多事之秋。
  这还未到年关,宫里便又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深得皇上尊敬和宠爱的大行皇后赫舍里氏,薨了。消息传来,府中上下都十分震惊。明珠立刻下令,撤下府中一切亮色装饰,换上了清一色的素白。并且,府中三月不可开荤,表示对皇后的尊重和对她仙逝的悲痛之情。
  而说起这个年轻的皇后,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女子。她不仅仅容貌十分端庄秀丽,而且温柔贤德,智慧过人,虽然年纪不算大,可既能够用自己的柔情安抚圣上的忧虑,还能在很多方面帮皇上分忧解难,出了不少的好点子。所以这个少年皇帝自然是十分喜爱并且依赖她。宫中所有人包括群臣在内,无论谁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可见她无论品行还是作为有多么的出众了。
  但是天妒红颜,谁又能料想,这位皇后如今竟然会因为难产而亡。
  还记得当初得知皇后有身孕的时候,皇上是何等的开心,甚至还宴请了满朝的文武重臣,以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可是现在,不过几个月,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皇上因此悲痛不已,在皇后弥留之际亲口向她承诺,她所生的小阿哥即为大清的太子。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啊,仅凭这一件事,便可体现出皇上对于皇后的深情厚意了。
  不但如此,皇上还下旨要隆重操办皇后的后事,以表示对她沉痛的悼念,并且,还下令让朝中要臣的家眷齐到宫中集体服丧三日。明珠身居要位,明府中自然不可例外,所以婵儿便有了跟着夫人进宫的机会。
  到了宫中,婵儿跟着夫人同各府亲眷一道聚在皇后的灵前,而后宫的所有嫔妃也都陆续过来。她们跪倒在皇后的灵柩之前,痛哭失声,一个个俱像是悲痛欲绝,但个中滋味,估计只有她们自己心中才明白。
  婵儿与所有人一样跪在灵前,看着那些后妃们好像戏台上的角儿一般表演着伤心,一种莫名的感情自心中涌起。她们是真的伤心吗?有些人泪流满面,但是眼中却是一种使人发寒的冷漠;有些人悲痛欲绝,但是眼中却是一种事不关己的麻木;而有些人梨花带雨,但是眼中却是一闪而过的喜悦……
  婵儿低下头,心中觉得很不是滋味,这些身处后宫的女子们究竟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她们每日都生活在勾心斗角和全力争宠之中,身边充斥的都是尔虞我诈,虽然表面上一团祥和之气,但是却比战场上的针锋相对还要激烈……
  可是,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之中,竟然也生活着毓琳这个就如同仙子般纯净不可侵犯的人……
  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毓琳,婵儿又一次抬头向嫔妃当中看去,小心地用目光搜索着,希望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突然,她的眼光被一个人吸引住了。只见那个女子同样是孝服加身,但却是与众不同。相对于身边人们的一脸故作悲戚,她的神情却平和了许多,那种淡定从容的气质自眉间蔓延,使她整个人宛然一副超脱红尘之外的感觉。她的神情中也带着一丝悲哀,还略有惋惜与同情之感,仿佛在为皇后感到不值,在逝后还要看着这些虚情假意之人在自己面前惺惺作态……
  婵儿心中明了,就是她了。因为,只有她才能拥有这般气质,虽然清冷,但是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接近、了解。就仿佛是一个谜一般,明知难以接近,但是却渴望着去征服……
  不错,那正是毓琳。
  其实,婵儿并不知道,就在她寻找毓琳的时候,毓琳也在寻找着她。因为现在已然身处后宫,即使自己本身有多么的厌恶和排斥这种感觉,也已经无力改变了。她再清高,再孤傲又如何?她难道还能拒绝皇上的临幸么?在宫中,若是被皇上赏识,是绝对无法想要抗拒的。
  那么她能够做的,只是“出淤泥而不染”,全力维持着自己的一惯高洁罢了。所以,她从来都不会去争宠,因为她根本就不希望得宠。她只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宫中,静静地生活着,不受任何人的打扰罢了。因为这样,她才可以得到一种自由之感,自由地活在思念之中……
  虽然身在宫中,但却无法抑制地想着那个小小的院落和那个令人无法忘怀的男子。同样也在想着,现在陪在他身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深宫中,她很难得知外面的事情。她只得知他娶的是两广总督的千金,但却无缘一见。而今日,她知道要臣家眷都会来服丧,便一直想找个机会见见这位少夫人。只是跪在后面的女眷太多,想从中找人简直就像是大海捞针,只能作罢。
  她对于容若的妻子,一直都是很好奇的。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容若是一个内心之分敏感脆弱的人。她一开始不敢给他任何希望的原因也是因此。若是给了他希望,然后再给他失望,这对于他来说,将会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一个男子,身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她也曾在皇上来的时候隐晦地问道过此事,皇上还道她只是小女儿家的好奇,所以仅说了一句,她自然是极好的,依朕看来,那卢氏绝对是一个配得上他的人。
  仅是这些,更是深深地挑起了她的好奇。
  下午的时候,皇上亲自过来了,这些服丧的人们马上伏地叩首,山呼“万岁”。偷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