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1-02-18 03:18      字数:4884
  虽然周妍在危急关头扯了个弥天大谎,暂时骗过了顺治,但是她并不以为她这个谎言会轻易揭穿。一来苏麻喇姑是千伶百俐的人,不可能当面得罪顺治,极有可能为她圆谎;二来苏麻喇姑的确未曾告诉她为什么要她入宫来,实在不行她就咬死说自己会错了意;三来董鄂妃的情形,确实需要人照顾;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趁着众人不备,在被人押下去前向董鄂妃做了一个手势暗示,她只要尚未变节,自然会想办法营救自己。
  果然,第二天周妍就被带到了顺治皇帝面前,听他板着脸叮嘱了一大堆督促皇贵妃吃药等等琐碎的事情。周妍面上自然一一应了,暗地里却对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关系更加好奇:董鄂妃显然是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才被秘密关在此处;可如果说董鄂妃是遗明内应的事情曝光,却也不像……
  周妍重新被带回董鄂妃处后,见传说中一个千娇百媚的人儿此时面色蜡黄,骨瘦如柴,不觉恻然。她刚刚低声将顺治的那些嘱咐在董鄂妃耳边说出,就见她伸出一只瘦的只剩下骨头和皮的手腕来,握住周妍的手说道:“你果然是从金陵来的?”
  周妍微微迟疑,她便抢先安抚:“别怕,此间更无外人。”周妍这才知道昨夜遇到的两个高手都是跟着顺治皇帝身边的,并非常驻在此,心中既觉得昨夜的窥视着实运气太差,又对后来的化险为夷庆幸不已,暗道老天保佑。
  周妍点头,沉声说道:“不错,我从金陵而来。”这句话中的含义,她不需要说的太多,董鄂妃自然明白。
  只听得董鄂妃声音细弱的开口问道:“可有凭据?”
  周妍的神色也变得郑重之至,她在董鄂妃的凝视之中,一字一句的吟出一首诗来,却正是名列明朝复社四公子的冒襄和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的定情之作:“白门柳色向江分;一棹烟波溅练裙。莫道啼鹃啼不歇;皋云犹得似巫云。”
  董鄂妃的神情瞬间变得激动起来,她紧紧握住周妍的手:“冒郎!冒郎现在可好?”
  周妍心中暗道:我怎知冒襄怎样?然而在此情势之下,自然不便实话实说,好在秦淮八艳的生平是极熟悉的,当下毫不犹豫答道:“他仍对他如夫人董小宛思念甚深,著有怀念。”
  董鄂妃闻言,眼睛里滴落了两滴眼泪下来:“是我对不住他……”
  周妍早知董鄂妃只怕是董小宛,却对她假死进宫的一段事情颇为不解,故意说道:“娘娘千金之躯,只有冒襄对不住娘娘,娘娘又有什么对不住冒襄?”
  董鄂妃叹道:“只因……只因我就是董小宛啊!”
  周妍心中却想:我自然知道你是董小宛,可是世间传闻,冒襄起初看上的是陈圆圆,所以对你各种冷淡;而你自从归了冒襄之后,温柔贤淑,对冒襄无微不至,又有哪点对不住他了?
  却听到董鄂妃幽幽叹道:“那日,柳姐姐哭着来找我,说只有我才能救大明,还有一干姐妹求我……我……我是个小女子,能有什么主见?冒郎安排我假死,我便假死了。”
  周妍听了不觉有些无奈:“既是冒襄安排你假死,你又有什么对不住他的?”
  董鄂妃不答,言语里弥漫着追忆的味道:“我自幼经人传授异术,面相本不易老,正巧鄂硕自己无女邀宠,有人穿针引线从中算计,我变成了鄂硕之义女,谎称年龄,在顺治十三年那年入宫。满清贵女和蒙古女子大多豪放,论争宠,她们自然远不及我,当年便被晋为贤妃,一个多月后,便成了皇贵妃。”
  周妍不由得劝解道:“你委身于贼,事出有因,更是得了你夫君的允诺支持,又有什么对不起他的?”
  董鄂妃抬头看了周妍一眼,目光之中说不尽的凄凉痛苦,她幽幽说道:“如果说,我背叛了他呢?”
  第79章 运去红颜亦穷途
  江南的春天;正是烟波水影、绿意盎然的时节。
  波光荡漾的水面上驶来小小一只渡船,船头上,两个中年文士负手而立,正在赏玩这无边的美景。
  突然其中有个中年文士开口感叹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可惜如此大好河山,竟沦为蛮夷之手;实在叫人义愤填膺,心气难平!”
  另一人便大声说道:“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苦木还要再复春。怕他怎地?你听说没有;朱舜水先生已经从日本国归来了;郑经也已率陈永华等人于厦门北征,现在大军已临金陵城下。我辈还愁盼不到王师北定中原之日吗?”
  原来;这已是清兵入关后的十几年后。此时满清八旗兵早已攻占了北京,唯有南方战局仍然胶着不定,在经历了剃发易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之后,仍有爱国义士不畏淫威,反清复明。
  云南有李定国等奉永历帝流亡于缅甸。夔东十三家农民军在李来亨、郝摇旗领导下,拥立明韩王朱本铉为帝,年号定武,立足荆襄、川东的群山中,抗击清军。东方沿海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据点,一度江张煌言等发动了一次大反攻,从海道溯长江,直达南京近郊,占领了镇江、芜湖等四州三府二十四县,引得顺治皇帝大为恐慌。
  江南自古风物秀丽,气质温婉,然而在满清八旗铁蹄的淫威之下,誓死不屈,坚持宁死不剃发的却也是他们。市井之中仗义屠狗之辈秘密结社,成立了天地会、洪门等反清组织,而文人墨客们也大多时刻不忘国耻,一旦有南明的风吹草动,都会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一番。
  此时两个中年文士兴致勃勃,慷慨激昂,就连在一旁摇浆的船夫都颇有敬佩仰慕之意。正在这时,旁边突然飞也似的掠过一艘快船,快船之上,有四名壮汉娴熟的摇着浆。
  中年文士所在船上的船夫慌忙侧船避开,却仍是被那快船溅了一身的水花,慌的他忙高叫一声道:“两位先生没有被水花溅到吧?”
  那快船原本是向前疾驶的,听了这声喊,突然又调头回来,紧接着,一人从船舱之中缓步走出,冲着船夫笑着说道:“真是对不住了。一时急着赶路,有失计较。这里有几两碎银子,权当酒钱茶钱,聊表歉意。”
  船夫家境贫寒,何尝见过出手这般阔绰的人,不免有些惊呆了,一边用手抹着脸上水花,一边大声说道:“不碍事,不碍事,不是不知道有没有惊到两位先生。”
  那人闻言,便又向两位中年文士深施一礼道:“学生余姚王和尘,因急着赶路,冲撞了两位先生,多有得罪。还望两位先生告知名号,他日必上门赔礼。”
  两个中年文士闻言,便凝神看快船之上说话的那人,只见他年纪甚轻,不过十一二岁模样,却眉目清秀,谈吐大方。两个中年文士原本是微有恼怒之意的,此时见他态度诚恳,把心中那点气也尽消了,摇摇手,微笑着隔船叙了几句话,将一切消弭于无形。
  于是快船继续向前行进,两个中年文士继续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却不知道方才和他们叙话的就是大明崇祯皇帝真正流亡民间的龙子凤孙,朱三太子之长子朱和尘是也。因其父朱慈焕惧祸,隐居余姚,一家人都改姓王。
  王和尘于是回到船舱之中,正欲开口说什么,坐在他对面的一名少女便娇声笑道:“不过是略微冲撞了几个文人,何必谨慎成这副样子?”她的声音有如黄莺出谷一般,容色清丽,不可逼视。
  这便是周妍了。她此时年纪甚小,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却已是三度为人,心境沧桑老练,旁人不可轻易与之比肩。
  第一世,她在现代社会之中,熟知满清闭关锁国、近代列强入侵、落后挨打几个世纪的华夏屈辱血泪史;第二世,她穿越为大明崇祯皇帝之女长平公主唯一的女儿,原以为国破家亡之后尚可苟延残喘,谁料想因婚约之迫嫁与表弟王和尘之后,貌合神离、历尽艰辛数十载,最后居然还逃不过断头台上斩立决的命运。
  第三世,周妍满腹仇恨,不惜以九生九世幸福为代价,得到幻境之中则天女帝的帮助,手持秘法,卷土重来,为的便是颠覆满清气运,重树华夏旗帜,以雪前两世国仇家恨的耻辱!
  但是她对面的王和尘却明显谨慎许多,拘束许多。他自儿时起,就私心恋慕表姐,对她说的话奉若神明,虽然为了男儿尊严计,时常在表面上和她的意愿背道而驰,但内心深处,却是时时刻刻把她的话挂在心头,一刻不敢懈怠。
  王和尘听了周妍这不以为然的话,忙为自己辩白道:“江南多的是反清文人。他们为了我大明河山气运,上下奔走。我虽然有苟安之心,却也对他们的义举满怀感激。况且明明是我们有错在先,不过道歉而已,你何必大肆责怪?”
  周妍听了,心中不喜,说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真正想要反清复明,还得大家一起努力。更何况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我要事在身,便是略有冲撞他们,也是顾不得了。”
  王和尘听了急的满头冒汗,心中却暗想:父亲早看出我对表姐倾心相恋,是以暗中传授我训妻之法,这头一遭,便是掩饰自己的心意,第二遭,就是要压制她的傲气,否则她恃宠而骄起来,我又舍不得她真正受苦,岂不是处处屈居人下,有损我朱家威严?
  但是王和尘看着周妍娇艳明媚的样子,怎能开的了口去训斥她?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细声慢语的问道:“你说了一大通话,可口渴了不曾?喝一口茶,润润喉咙。”
  周妍挑眉道:“我才不喝六安茶。”
  原来,朱慈焕老先生尽管已经落魄,却龙子凤孙的习气不改,自以为高人一等。而六安瓜片,是历朝历代的贡茶,又是当年崇祯皇帝的最爱。是以朱慈焕老先生改名王老先生,隐姓埋名之后,合家便认准了六安茶,哪怕吃的寒酸、穿的落魄也非要去搜寻六安瓜片不可。
  周妍跟着王和尘喝了六安瓜片几十年,结果居然喝出一个斩立决的结局,是以生出了叛逆的心理,此番重生之后,就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人申明,她不爱喝六安茶。
  周妍自小父母双亡,天山派的一帮人受人重托,将她养大。因知道她和王和尘的婚约,曾经狠下心来每天灌她六安茶,周妍却毫不示弱,每每趁人不备用手去抠嗓子眼,将茶水吐得遍地都是。天山派上下只当长平公主生她之时早产,体弱多病,秉性和六安瓜片相克,只得无可奈何,由着她去了。
  王和尘听她这么说,不知怎地,心中就是一痛。
  他知道天山派传来消息之后,父亲曾经为周妍不喝六安茶的事情大发雷霆,母亲更是暗中有了否认婚约的打算,亏得自己一力苦求,才把二老稳住了。
  如今王和尘听周妍昂然说自己不喝六安茶,言语之间毫无羞愧为难之意,理直气壮的很,心中又是难过,又是忐忑,面上却勉强笑道:“知道。此番你重返江南,我特意为了你准备了上品的祁门红茶。此茶芬芳醇厚,回味甘美,正合你喝。”
  周妍听他这般说,心中好奇心起,暗道:前世里我只当他另有所爱,大家不过凑合着过日子而已,因此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他深夜不归,我阳奉阴违,大家形如怨偶。但他临死之时曾对我那般说话,如今又观其言,辩其行,并不像毫不在意我的样子。究竟他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如使出则天女皇所授秘法,看个分明。
  周妍一念及此,心中默念了一个口诀,手中暗暗结了一个奇怪的手印,闭一闭眼睛再睁开之时,眼前的景象便大不相同了。
  只见王和尘还是那个面貌清秀、却略嫌懦弱的少年,然而他头顶之上,浓浓的绯红色桃花劫云恍如实质,分明是情至深处才有的景观。桃花劫云的顶端,生出一枝青翠欲滴的枝条来,枝条之上,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直朝向周妍的方向。周妍向左,花枝便也向左,周妍转到右边去,花枝便也跟着向右,甚是好玩。
  周妍心头暗道:则天女皇传授秘法之时分明说过,桃花劫云的颜色越浓,此人的情意就越深。桃花劫云的顶端生有几条枝条,此人便同时恋着几个人。而此时王和尘头顶唯有一枝花枝,花朵又直直指向我的方向,分明是对我苦恋甚深,深情不渝的迹象。古代的孩子还真是早熟啊!我还没来得及施展高深法诀,就成这样子了?当真是无趣之至。
  原来周妍恨王和尘在上辈子和自己做夫妻时候,时而冷漠疏离,时而殷勤在意,将自己当做猴子一样耍。此番得了秘法重生之际,她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再嫁入王家,受那些窝囊气,却总想着凭借秘法调戏他一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