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节
作者:悟来悟去      更新:2021-02-18 03:18      字数:4956
  “可是……可是这样与你又有何好处?徒增因果而已!”玄青子大声说道。
  “因果?”杜子君昂然道,“因果可是你玄青子结下的,我这么做,才是了却因果,平息道心的唯一方法。至于业力,自然是她一个人领受了。横竖凡人不过百年,又有何妨呢?”
  “子君!”玄青子暗自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闭着眼睛上前,将杜子君抱住了,“我们是双修道侣,理应以大道为重,何必和凡人女子置气呢?你我一同回天山,待我向师门请罪,我们便……”
  玄青子的话还没说完,脸上早挨了火辣辣一巴掌。
  杜子君柳眉倒竖,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鼻子,破口大骂道:“统共就皮相长得好些,便似青楼里的小倌似的,卖弄起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中怎么想的,抱过别的女人的脏手,也敢往本姑娘身上碰!你以为你算什么东西?”
  玄青子一愣,继而赔笑道:“子君,是我不好。我……”
  恰在这个时刻,周妍请安归来,走进房来。见到这个势头,先是呆了一呆,继而笑道:“是我来的不巧了,倒打搅了两位。要不,我再出去逛逛御花园?”
  杜子君面上一红,冷笑道:“这当子又逛什么御花园?卖弄风情也是要看时候的,裕亲王不出现,你逛园子给谁看?”
  周妍低头道:“眼下我手中能用的人,实在还是太少了些。我想着,前些时候我信口开河说入宫前有位表哥……如今秦聪便在乾清宫当差,不如索性……”玄青子明明就站在她身边不远处,然而她却平心静气,将这些一般人难以启齿的事情一一道来,仿佛吃饭睡觉那般简单。
  杜子君嘲道:“你以为一个小小侍卫能大胆到和宫妃有染?好叫你拿住把柄?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周妍道:“若非如此,怎能探明二十四方宝玺的下落?”
  玄青子在旁边听着,又是震惊又是心酸,忍不住脱口而出:“我知道宝玺的下落!”
  周妍低头道:“如是便偏劳师兄了。我便不打扰两位了。”说罢,竟掩上房门,悄然退出了。
  杜子君在一旁先是觉得好笑,想了一想,继而怒道:“这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手段而已!你小师妹好毒的心肠,想拖你下水!”
  玄青子看了她一眼:“这不都是拜你所赐?”
  杜子君伸出手想抓住他,不料他身子一侧,却扑了一个空。“凡人性命不过百年,纠缠业力也就罢了。你我俱是修道中人,若堕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晚了。”这才却是轮到玄青子说这句话了,“我已经答应满清皇帝,助他稳固皇权,诛灭鳌拜,肃清慈宁宫的势力。”
  杜子君闻言,呆了一呆,忍不住又流下泪来:“你……你好傻。你难道没有发现,你的小师妹已经变了吗?是……是我教她变成这样子的……”
  当天晚上,康熙想起前约,命周妍侍寝。
  欢。娱之余,周妍不免有些心虚,未及康熙开言,抢先将玄青子抱怨了一通:“不知道使了什么障眼法,隐在半空半隐半现的唬人……”
  康熙笑道:“这个你不必惊疑。朕幼时是见过的,倒不是什么障眼法,记得唤作什么法器。”
  周妍听了暗自留心:难道满蒙之中,也有此种修道之人?却见康熙紧紧揽住了她,在她耳边说道:“还记得从前你做宫女时,那个和你住在一个屋子的小宫女吗?仿佛是叫小什么的……”
  “小叶儿。”周妍提醒他道,心中暗自叹息,寻常宫女的一条性命,在康熙眼中果然什么也算不上。
  “若非朕使了李代桃僵之计,只怕死在慈宁宫的,便是你这傻姑娘了。”康熙在她耳边低低笑道。
  周妍又想起小叶儿初承恩之时的嚣张和愚蠢,心中恻然,迟疑着问道:“那日……那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康熙将她抱的更紧一点:“皇奶奶宫中,有个怪人。他……他逼着朕,非要朕杀死临幸的第一个女人不可。说是这样可光大大清国运。朕才不信这个邪!他整日里把慈宁宫搞得乌烟瘴气,等再过几年,朕便要他好看!”
  周妍于是模模糊糊知道,只怕慈宁宫中,藏匿着一个像玄青子和杜子君那般古怪的修道者了。幸而康熙对此人观感不佳,否则,若是真依了那人之言,自己焉能安然活到现在。她这般想着,便觉得后怕。
  康熙仿佛觉察到了她的恐惧,于是将她抱的更紧了:“傻姑娘,你怕什么,朕会护住你的。朕护得住。朕有汤若望辅佐,如今上天又送来了疏桐子道长,蒙古人执掌了那么多年的后宫,也该换一换了!”
  周妍听得似懂非懂:“皇上认为博尔济吉特氏势力太大,有意遏制。这个妾身倒也略懂一二。只是,这却同汤若望有什么相干?那个新来的疏桐子,他却有能做什么?”
  康熙显然兴致颇好,不嫌弃她愚笨,耐着性子解释道:“我且考考你,汤若望不远万里,背井离乡,来到我大清,是为何而来?”
  周妍低头想了一想。一个外国人,万里迢迢跑到中国来,教授康熙皇帝天文、算术诸学科,难道是为了皇帝好吗?必然有其他的动机。
  “汤若望是为了传教而来。”周妍想到此处,抬头答道。
  第38章 愿力
  汤若望是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在明末由澳门登陆中原;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以天文、历法等知识换取了明清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借此传播他的天主教教义。
  然而,汤若望所带来的西方科技受到了明清两朝统治者的重视;他信奉的天主教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至清兵入关以后,汤若望传播天主教的最大阻碍;便是蒙古人所信奉的密宗佛教。
  据周妍所知;清世祖顺治皇帝固然对汤若望礼遇有加,但他本人,便是佛教的信奉者;以禅门宗匠自居。而出身蒙古的孝庄太皇太后更是佛珠不离其身。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汤若望的天主教传播,一直处于被搁置的状态。
  “嫣然,你信不信鬼神之事?”康熙突然问周妍道。
  周妍沉默了。在经历了一次穿越,一次重生之后,若她说不信鬼神,便是自欺欺人了。只是和杜子君以及玄青子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一切却愈发令她感到恐惧。她看得出杜子君看她之时,那种居高临下、睥睨众生的态度。
  “嫣然,你莫怕。”康熙仿佛感到了她的恐惧一般,“连汤若望都说朕有神灵庇佑,等闲宵小近身不得。只要你在朕身边,就不会有事。”
  周妍便幽幽一叹:“皇上你有三宫六院,更有皇后娘娘,妾身只怕……”
  康熙却不欲她说下去,笑着转移话题道:“故而朕将疏桐子道长安排在你咸福宫中,未尝没有要他护住你的意思。你可知疏桐子道长的来历?”
  周妍一惊,连忙摇头道:“妾身哪里知道?”
  康熙得意地一笑:“前几日京城地界久旱无雨,朕听闻此人主持祈雨之事,颇有章法,遂深谈了几句。便是他告诉朕愿力之事。”
  “愿力?”周妍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康熙此时有意在他的妃子面前卖弄,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故而解释道:“疏桐子道长言道,凡人虽渺小,然心愿亦是有力量的,即为愿力。而祈雨之过程,便是他们这些道德之士聚集万众愿力,上达天听。”
  他见周妍一副认真受教的样子,不由得心中一动,伸出手来在她头上揉了一揉,这才继续说道:“所谓信仰,便是最纯粹的愿力。故而汤若望和南怀仁等积极奔走,慈宁宫中寸步不让,皆是为了愿力争夺而已。”
  “既有愿力,妾身每日日里盼夜里盼,盼着皇上多看妾身几眼,怎地这愿力未能上达天听呢?”周妍想起杜子君的叮嘱,不失时机地说道。
  康熙不觉有些飘飘然。望着周妍美丽而认真的脸,他再也禁不住心动,扑上去亲了几口,又上下其手了一番,这才喘着气,调笑一般地说道:“若是如此,定然是爱妃心愿不够纯粹的缘故。又或许,宫中尚有其他女子,日日思朕望幸,爱妃之愿力,比起她们来只怕远远不如了。”
  周妍急忙表白忠心,嗔道:“难道皇上非要让妾身把心剖出来看一看,这才肯罢休吗?”
  康熙听得这等甜言蜜语,只觉怀中佳人如玉,哪里还按捺得住,于是不免又动了兴头,行云布雨,恩施甘露。如是折腾了好一阵子,康熙才又叹道:“朕有意拔擢你位分,只可惜你出身包衣,却是师出无名。除非……”
  他目光炯炯盯住周妍平坦的小腹看了一阵子,这才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朕临幸你,亦时日匪浅。怎地……怎地到现在还音讯全无?皇祖母常以皇嗣为由,逼朕广纳后宫。只是那群博尔济吉特家的女子,朕却是毫无兴趣。”
  周妍听他提起子嗣之事,颇有几分心虚,忙道:“皇上春秋正盛,这子嗣之事,何必忧心忡忡?犹记得昔年的汉武帝,亦是大婚多年方有了子嗣,却成为罕有的英主,青史留名。”
  康熙为了当个好皇帝,也是颇费苦功,连汉人的历史也熟记于心,此时听周妍此语,便接口道:“汉武帝那是娶妇不贤,以陈氏为后。陈氏娇蛮善妒,且无子嗣。嫣然你该不会……”
  周妍见康熙对他自己如此自信,一转头反而怀疑起她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是心中也因为此,彻底放下心来,于是继续耍赖道:“陈氏是长公主之女,汉武帝之元后。妾身只是包衣出身,承蒙皇上皇后娘娘厚爱,这才成了贵人。身份高下何止云泥之别?何况皇上你明明在坤宁宫过夜更多,怎地反而疑心妾身?”
  康熙一愣,正想说什么,周妍又说道:“其实皇上春秋正健,不宜早立太子。以免重蹈汉武时卫太子之祸。”
  卫太子即汉武帝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年近三十方得。刘据少时很是得刘彻宠爱,只是随着刘据的长大,和刘彻政见不一,父子相疑,以身陷巫蛊之祸、父弄子兵而畏罪自杀。简直和史书上康熙晚年九龙夺嫡之盛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妍拿这个劝阻康熙,固然是知道因所谓仙丹的影响,康熙只怕子嗣不旺,但亦有感叹九龙夺嫡的喜中带悲之意。生的儿子太多,一个两个太能干,挑花了眼,不知道该选哪个当皇帝,自然是一种悲剧;年纪轻轻生了儿子,儿子长大,老皇帝还没死,导致父子相疑,这又是另一种悲剧了。
  是以康熙听了此语之后悚然而惊,面色倒正经了许多,肃然道:“想不到嫣然竟能有如此见识,倒是提醒了朕了。”
  他这么一说,周妍心中也是一惊。
  杜子君一向觉得周妍又蠢又傻,几番悉心教导,均觉得不尽人意。后来她也烦了,便向着周妍道:“傻一点蠢一点也好。男人见你又傻又蠢,一则不会用心提防,二则也会因你蠢得无可救药,生出几分怜贫惜弱的念头。”
  周妍虽然觉得她说的话太难听,但是转念一想,自作聪明的时候,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倒不如再装疯卖傻一些,只怕是傻人有傻福。于是索性一路装傻到底起来。
  如今一时心慌,难得聪明了一把,她看到康熙神态和平日不尽相同,便有几分自责,生怕他起疑心。
  于是周妍便又娇声开口道:“话虽是如此说,不过妾身仍想向皇上讨个恩典,最好能得一位格格,好终身有靠。”
  这却是后宫女人们正常的想法。康熙听了大悦道:“这个容易,朕不是正在给你恩典吗?”当日他正巧吃了仙丹,是风头正健的时候,当下便意气风发,再逞少年之勇。
  两个就这样做做停停,说说话,调笑几句,不知不觉半夜已经过去,周妍这才知道,康熙竟然是欲以天下民众的愿力为诱饵,引得天主教和西藏密宗互斗,好令蒙古势力大伤,自己好得渔翁之利。因怕外来的和尚斗不过在中土根深蒂固的佛教,还特意拉拢了疏桐子,意在利用他所代表的道门力量。
  然而,康熙固然有心算计,雄心勃勃,蒙古人又岂是会善罢甘休的主?数月之后,朝中便以“邪说惑众”之罪逮捕了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康熙皇帝虽然号称已经亲政,但是却没有实权,掩面救不得,眼睁睁看着一群官员言之凿凿,说要将汤若望凌迟处死。
  康熙私下里气的破口大骂,却无可奈何,只有朝后宫的宫女太监们乱发脾气的份儿。就连周妍,也受到波及,在侍寝之时被指责了几句。
  正在这时,玄青子却径直面圣,说他有办法,或许能够救汤若望和南怀仁一条性命。
  康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