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连过十一人      更新:2021-02-17 23:48      字数:4803
  么?除了送人大概就不会有别的可能,咱们知道宫里的东西都是记档的,可是她不知道啊,以为这就像宫外的大户人家的财宝,她只是来宫里‘走动’了一下,‘取’走了些东西而已。”
  说着,在走动和取字上面加重了语气,容嬷嬷见多识广,立刻就明白了和珏的意思,对着有些茫然的皇后道:“奴婢听着郡主的意思,这位还珠格格的手脚,似乎不太干净。”
  皇后更加不安了:“那可得赶紧告诉皇上,宫里住了个贼,这怎么可以!”
  和珏想朝天翻白眼:“娘娘,您觉得皇上会信么?俗话说捉贼拿赃,她现在拿的只是皇上赐给她的东西,一切都能用不懂来掩盖过去,但是如果她拿了别人的东西呢?”
  “你的意思……陷害?”
  “不!再高明的陷阱也会有漏洞,请娘娘一定要记得这句话,但是您可以利用一个人的弱点来引导她做出错事,再把她做的错事扩大影响,到时候就是皇上想放过她,估计也不能了。”看看你整的那个巫蛊案,一下子就给人瞧出破绽了。
  沉默了半响的吴扎库氏道:“你这孩子懂什么,在这里教训娘娘?”
  和珏惊出一身冷汗,老天爷,忘了这位在旁边了,这般算计别人,这位会怎么想自己?于是连忙撒娇:“额娘,人家就是看不惯她嘛,要是人家都以为女儿跟她一样,那女儿不是冤死了!”
  “你呀!”吴扎库氏叹口气,心里却对女儿有这份儿心机很满意,最起码这证明,以后嫁了人她能少操些心。
  皇后瞧着这母女俩,若有所思。
  和珏本来还想见见永璂小正太,不过人家上书房去了,见不着,让她可惜了半天,这个可怜的孩子要从小培养才行啊。
  临走的时候,和珏又把容嬷嬷拉倒一旁叮咛了半天,预防她撺掇着皇后再去办什么傻事,把办了事情以后的后果说的非常严重,容嬷嬷应了,她现在俨然已经当吴扎库氏和和珏是隐形主子了,因为自打听了这二位的话,皇后可是好过从前太多了。
  后来和珏听说皇后果然再也没去找过小燕子,自然也就没有发生打板子和容嬷嬷请罪事件,紫薇的生活则是回到了平常,拉了肚子之后她也留了心眼儿瞧两个丫环自是察觉出了问题,生活起居就小心了起来,加上尔康也不是经常去找她,自然恢复了平常。
  当她从五阿哥的嘴里知道小燕子现在只能布衣素服的替她给她娘守孝的时候,穿着旗装,雍容华贵圣母娘终于觉得有些尴尬了,因为福伦和福晋看她的眼神已经变了,她不由得暗暗的恨上了始作俑者皇后,她也不想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娘的死才对吧?
  咱们不提紫薇知道小燕子承认是假格格后面上的震惊和内心的狂喜,也不提圣母娘拿小燕子的“画信”来卖弄自己的才情,更不提紫薇知道真相后的“大度谦让”,还是来说说和珏这些日子的生活吧。
  说的狠一点儿,就是“水深火热”。
  为什么呢?还记得小燕子和五阿哥尔泰令妃在亭子里喝酒的时候说过的小燕子要学的东西么?礼仪、满文、蒙文、书法、诗词、还有那些庞大复杂的亲戚关系,东西多的和珏喘不过气来,老天爷,宗室女子十几年要学的东西她得在几年内掌握,任凭她不是小燕子也得疯啊。
  好在她还有喘息的时间,就是出门串亲戚,说是串亲戚,其实也算是认亲,去的也都是对和亲王府来说比较重要的人家,重视和亲王府的人自然会来串门儿。
  这去的头一家,便是怡亲王府。
  弘昼小的时候因为胤祥的及时药才被救活,当时他爹雍正就说了,你这条命是你十三叔救回来的,所以即使胤祥早逝,和亲王府和怡亲王府也是亲密无间的,更何况胤祥的嫡福晋兆佳氏老王妃还健在呢。
  知道第一个要去拜访的是怡亲王府时,和珏超级兴奋的,基本来说,清穿迷们没有不喜欢十三爷的,也没有不惋惜十三爷的早逝的,虽然现任怡亲王只是胤祥的小儿子,可是见见胤祥的子孙们也好啊。
  怀着这份兴奋和期待,吴扎库氏带着她去了怡亲王,跟他们一同去的,还有她的“孪生哥哥”永琨。
  兆佳氏看起来依旧还算健朗,在场的人也不少,基本都是康熙的小儿子们的女眷,偶尔也有几个小辈的,大家围着和珏看了看,惊异于与和婉容貌相似的同时也打趣着说吴扎库氏好有福气,而和珏的这幅样子,令女眷们之间传闻的“外室说”不攻自破,若不是同父同母,能长的这么像么?
  和珏百无聊赖,一大堆的亲戚称呼,记住是能记住,可是就是对不上人脸,基本一个模子,衣着打扮又都跟流行,能印象深刻才有鬼了。
  兆佳氏人老成精,瞧出了这位侄孙女的无聊:“丫头,陪着我们这群老太婆没意思了吧,去找你的兄弟姊妹们玩吧,都在外头呢,正好你们也认识认识,亲戚之间不讲那么多规矩。”
  和珏推辞了一番,由兆佳氏的一个嬷嬷领着去找到了永琨,她径自退了。
  永琨瞧着那嬷嬷走后自家小妹一下子放松下来垮了肩膀就笑道:“累了吧?”
  “是啊,够呛!”老天保佑,她最不擅长那种场合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傻傻的笑,脸都笑僵了。
  “慢慢来吧,大伙儿都知道一口气吃不了一个大胖子,谁叫咱家人口多呢!”
  “是——”可恶的老康,生那么多儿子,累死后代人啊!
  “永琨哥,原来你在这边啊?”聊了两句,二人所在的回廊的一端就传来一声叫唤,和珏扭头一瞧,一个十二三岁的的少年带着一个约莫二十岁的青年边说边往这边走。
  “永琅,你怎么才来,等你半天了都。”永琨说着,跟和珏介绍,“小妹,这是弘晓叔的二儿子永琅。”
  和珏点点头,心说这位就是下一任怡亲王啊,现在好小哦,后面那位是谁,跟班儿?
  永琅跟和珏抱拳嬉笑道:“哎呀,早就知道弘昼伯伯新得了个女儿,宝贝的不得了,今儿永琅才算见到了,永琅见过和珏姐姐了。”
  和珏亦笑着回了礼,眼光还是止不住好奇的瞅着永琅身后的青年,心里觉得奇怪,为什么他看起来这么年轻,周身却沉淀着一种非常温和安定的气息呢?这个年纪的人,不都应该是血气方刚的么?
  那青年亦是看着和珏,听得永琅的称呼,有些许的讶异,却没有直接开口问。
  永琅朝永琨偷偷的挤眼睛,惊呼道:“哎呀,我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我最近才认识的,阿必达,他阿玛是阿桂。”
  和珏纳闷的问道:“他姓阿?他们家是满人么?”
  永琨和永琅齐声大笑,永琨笑道:“他不姓啊,是满人,姓是章佳,不过他们家已经四代跟阿字较上劲儿了,从他的高祖父到他,名字的第一个字全是阿!”
  和珏皱眉,这俩人怎么就不知道别的名字不能拿出来说事儿呢!朝阿必达看去,却发现,那一双温润黑亮的眸子里,有无奈也有笑意,却没有隐藏着的怒意和难堪。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和珏有些疑惑了。
  看有人欢喜有人愁
  几个年轻人说笑了一阵,永琅说:“永琨哥,你前几天不是问我找那本诗集么,我找着了,一起去看?”
  “好啊,小妹你等我一下,一会儿带你去见其他的兄弟姐妹。”永琨一口气堵住的和珏的嘴,和珏十分哀怨,姑娘我想去怡亲王府的书楼找《红楼梦》啊,甲戌本(乾隆十九年)可是从这里流出去的呀。
  不等阿必达发表意见,永琅就拍拍他道:“在这里保护郡主,我和永琨哥去去就来。”说着,二人偷笑着走开了。
  阿必达十分无奈,瞎子也看得出他们打得主意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和珏郡主是个什么脾气的呢。
  和珏上辈子虽然没有结过婚,但是相亲也是有过的,自然是看出来了,只觉得十分无奈:要不要这么急啊。
  不过因着对阿必达有些好感,她倒是率先毫不羞涩的开口了:“刚才我哥他们拿你的名字说事儿了,真是对不起啊,跟着我阿玛他有时候都没大没小的。”
  “没事儿,我也知道四阿哥和二阿哥没有恶意的。”阿必达淡笑道,觉得这郡主不像是妹妹,反倒是把永琨当成了弟弟。
  和珏终于忍不住问出口:“你真的一点儿都不生气么?”
  阿必达见和珏问的郑重,于是也正色道:“第一次听到如此的打趣的话,说真的不生气,那是假话,可是我的名字以及长辈们的名字已经如此了,就要承担别人有可能的议论,如果对每一个人都生气,那岂不是生不完的气了?恶意取笑的当然要反击,但是像四阿哥他们这样的,完全只是为了增进情谊,生了气岂不是开不起玩笑了?”
  和珏只觉得十分奇异,这人倒是十分大度,只是不知道是真大度,还是隐藏的太深。“要是真大度的话,嫁给他也不错。”她不自觉的将这句话喃喃出口。瞧见阿必达怔然的神色,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太“开放”了!
  阿必达好笑的见对面的女子四下寻找能给自己解围的东西,倒是对她不同于时下闺阁女子的坦率十分赞赏,这个年代当然也不乏有痴心追爱的,可惜附带着的,通常都是娇蛮的脾气,让人十分吃不消。
  于是主动拿起挂在身侧的萧道:“郡主若不介意,我吹个曲子如何?”
  和珏一瞧那萧,下意识的去看他身子的另一侧,还好还好,没有剑:“我不懂萧,不过我听说箫声都是挺凄清的,吹这个不大合适吧?”
  阿必达只是笑,将萧放在唇边,一首欢快的曲子就流淌开来,节奏轻快的让人想跳起舞来,不过和珏还没忘情到直接蹦跶起来,但是手指已经在廊上随着简单的曲调弹动着。
  具有穿透力的箫声很快都传遍了半个怡亲王府,所有人听到之后,都会会心的一笑,似乎它把人情绪中好的一面全部都带动了起来。
  女眷们也听到了,都开始静默着微笑着听,想的东西自是不同的,兆佳氏脸上反没有了笑,只是怔怔然的坐着,待箫声停了,才打发人出去问是谁在吹箫,下人回了,说只有二阿哥带来的一位公子爷带了萧。
  一个女眷道:“王妃的耳朵就是好使,我就听不出那些萧啊笛啊的有什么分别。”一句话众女眷纷纷点头称是,兆佳氏道:“我原也是分不清的,王爷还是阿哥那会子,常在家里吹,听得多了也就容易辩了。”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吹箫是胤祥在康熙朝的后十几年中最常做的是,他的箫音中总带着苍凉和苦闷,常常一曲吹毕,或泪流满面,或痛哭失声。
  大家都笑着说原来如此,都知道兆佳氏这说的是老怡亲王胤祥,晓得是这音调让她想起了老王爷,也就不在这个话题上打转了。
  回和亲王府的路上,永琨悄悄的问起和珏对阿必达的感觉,和珏倒是挺大方的表示人很不错,永琨正待打趣小妹,和珏突然道:“要不然让阿玛帮忙参详一下好了。”
  吓的永琨连忙讨饶,要是让弘昼知道他帮着别人拐带他刚认回去的闺女,弘昼非得发飙不可!
  而永琅问起阿必达对和珏的印象时,阿必达只一句“郡主自是很好的”。多的一句不说,让第一次牵红线的永琅小少年十分的郁闷。
  阿必达在怡亲王府吹曲子的时候,学士府的尔康大少爷,也因为紫薇的要走,终于向他心目中的女神表白了,紫薇心中狂喜,在她佯装犹豫而尔康以为没有希望说要送她回大杂院儿时,紫薇终于放下了矜持,应了尔康,两人就这么定情了。
  与两边的好气氛不同,小燕子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皇后和容嬷嬷听了和珏的劝告,在乾隆说要教小燕子礼节的时候,将这件事,推给了在慈宁宫留守的桂嬷嬷。
  乾隆带着桂嬷嬷去漱芳斋的时候,小燕子正在跟奴才们聚赌,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对小燕子印象已然跌至谷底的桂嬷嬷教起礼仪来,严厉程度自是不在话下。
  小燕子聚赌的事,则是通过桂嬷嬷跟容嬷嬷的抱怨,传进皇后的耳朵,于是,皇后对付小燕子,或者说是令妃,就又多了一张底牌。
  受着桂嬷嬷严厉的教导的小燕子终于受不了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