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作者:着凉      更新:2024-05-13 20:07      字数:5059
  059 是他!
  059是他!
  玉龙国圣上正是而立之年,一袭绣有绵龙的明黄玄袍,身形微微发福,正坐于御桌前,低头批阅着奏折。
  听见传来的脚步声便抬起了头,瞧向老太师和如锦。
  “参见陛下。”老太师是夙天啸的老师,因此不必行跪拜之礼。
  “民女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锦跪下身子,嗑头行礼。
  夙天啸点点头,看着如锦:“你便是沐如锦?”
  “回陛下,正是民女。”
  “起来罢。”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太师微笑着点点头,小女娃虽只是一介富商之女,却有如此礼态,见到当今陛下还能如此镇定从容,当真不易。
  “老太师说你沐家有龙凤玲珑陶瓷,且此次有携带进京,可真?”夙天啸对如锦也有些另眼相看,这不过及笄的小女孩倒是有些勇敢沉稳。
  如锦点点头:“回陛下,正是,龙凤玲珑陶瓷正在千华门处老太师的马车上。”
  “你可愿意将龙凤玲珑陶瓷献于朕?若不愿意,朕不会强求,你可将其带回,朕亦不会为难于你。若你愿意,那朕便以七色夜明珠做为交换。”夙天啸开口问道,昨日于老太师的对话之后他也有好好思虑,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多为百姓多做考虑,而他竟然想将百姓的祖传之物占为已有,又怎佩做一国之君。
  老太师听罢,脸上的笑意更明显了,不愧是他认定的明君。
  如锦微微吃惊,眼光一闪:“陛下,家父心甘情愿将龙凤玲珑陶瓷献于陛下,无需交换,只是如锦却有一个请求,望陛下成全。”
  夙天啸将手中的有奏折折起叠到了一边,抬头:“你所说的可是魏海之事?”
  “回陛下,正是。”
  “此事朕已听老太师说及。”夙天啸说着站起身,负手:“只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单据你与郑远一面之词,并不能将魏海定罪。”
  如锦眼光一闪,又跪下了身子:“陛下,民女所说句句属实,若有谎言并遭天谴,民女知此事不能单凭民妇一面之词,但是民女恳请陛下,能下旨彻查。”
  夙天啸脸色微沉,挥了挥手:“你先起来罢。”顿了顿,负手走到御桌旁:“此事有老太师上报,又有郑远之词,可魏海乃朝廷官员,没有实足证据,便是朕也不能将他轻易定罪……不过你也不必着急,昨夜朕已让人去收集魏海的罪证,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如锦闪了闪眸光,跪下了身子:“民女拜谢陛下。”
  “起来罢,先到御书房外静候,朕与老太师还有些事相商。”
  “是,陛下。”如锦嗑了头,缓缓退出了御书房。
  “陛下是派了何人去调查?”待如锦走出去后,老太师便开口问道。
  夙天啸微微一笑:“宸儿。”
  老太师眼光一闪,有些惊讶的道:“那孩子…”
  夙天啸点点头:“朕也有些奇怪,昨日宸儿随皇兄进宫时,听及朕与皇兄谈到此事,便主动要求去调查魏海那厮,倒是将朕与皇兄吓了一跳,那孩子向来不爱管闲事,便是朕为他安排的官职也不要,如今竟会主动要求。”
  老太师缕了缕胡须:“自从那件事情之后,那孩子就变得让人琢磨不透了。”
  “唉…”夙天啸听后叹了口气,很是无奈:“那件事对宸儿的伤害甚大,怕是这辈子都不能磨灭的。”
  “陛下莫担忧。”老太师微微一笑:“那孩子迟早有一天能遇到可以让他打开心扉的人。”
  “但愿如此……”
  “陛下有何事与老臣商议?”
  “哦…是双儿的事…”
  “双公主?”老太师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还请陛下直言。”
  “老太师莫装糊涂,朕所说的自是双儿与宣儿之事。”
  老太师恍然一笑:“原来如此……”
  夙天啸点点头:“双儿与宣儿自小青梅竹马,如今双儿至及笄之年,朕希望待双儿及笄之礼过罢,便定下与宣儿的婚事,老太师以为如何?”
  老太师有些头痛的缕缕胡须:“陛下,老臣知陛下瞧得起宣儿,所以才会想将双儿托付与宣儿,只是……”
  “只是如何?老太师有说但说无妨。”
  “陛下,您应有所听闻,宣儿那孩子在外老爱胡为,甚至被论为风流,让双公主与宣儿成亲,难免太过委屈双公主了。”
  老太师所说不假,宣儿便是他的孙儿尹墨宣,是个俊俏的男子,只是甚爱粘花惹草,因此有了风流之名。老太师想管教却也无法,因此从见了如锦后便打了主意,想让如锦嫁给自己的麻烦孙儿,依着如锦的能力定能调教好宣儿那孩子。而双公主生性高傲,虽自小对宣儿有好感,只是宣儿却是瞧不惯双公主的性子,这两个孩子若在一起,定是十分头痛的。
  夙天啸听老太师说罢却是摇了摇头:“无妨,宣儿是朕看着长大的,虽有些胡为,本性却不坏,朕相信假以时日,那孩子定会变得沉稳,出人头地的。”
  “这……”老太师听夙天啸说罢,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老太师可还有何难处?”
  “陛下,老臣只怕双公主和宣儿的性子会不和。”
  “老太师…朕也知双儿的性子,太过倔强,那是因为双儿生于帝皇之家,难免会有些脾气,朕希望老太师能够海涵些。”
  “陛下言重了,老臣定是无妨,只怕双公主会受委屈。”
  夙天啸听出老太师的推脱之辞,沉默了片刻,道:“朕也不想为难于老太师,不若如此,朕亲自寻问宣儿,若宣儿愿与双儿成亲,便此定下。”
  老太师点点头:“是,便如陛下所言,若宣儿应下,那老臣自无推脱之词了。”
  “好。”夙天啸爽朗一笑,瞧向御书房外:“宸儿应该也快来了。”
  外面的如锦安静的站着,心中微微紧张,不知陛下将此事教于何人调查了,若那人屈服于魏海与娴贵妃的权势该如何是好。
  正想着,台阶处缓缓传来脚步声,如锦眼中闪过一抹光芒,转眸望去。
  眼光一顿,是他!那日救下她的人!虽是是夜晚,如锦却牢牢的记下了那冷淡的面容,心下微微惊异,闪过一抹不知明的心绪。
  再看向后面,是那日与他一同的侍卫洛天,而那侍卫压着的……正是魏海……
  060 完美解决
  再看向后面,是那日与他一同的侍卫洛天,而那侍卫压着的……正是魏海……
  “公子,陛下正在里面等候。”守着的太监见走来的男子,急忙上前道。
  白衣男子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走过如锦身边,微微一顿,进了御书房。
  如锦愣了愣,方才她好像看见他…笑了…如锦眨了眨眼眸,虽是侧面,虽是微不可见…但是,她确定他笑了…
  被洛天压着的魏海走到了如锦面前,恨恨的瞪了如锦一眼,他想不到这臭丫头竟有这等本事,竟能见到陛下,甚至让陛下对他进行彻查。只是,这满是恨意的眼光却隐瞒不了他此刻的惊慌恐惧之意。
  “沐如锦面圣。”御书房内传来太监的声音。
  如锦敛下眼眸,未看魏海一眼,便走进了御书房,如今她心已松,即魏海是以这番模样前来,那便没有什么问题了。
  “带罪臣魏海面圣。”紧接着传来太监带了些尖锐的声音。
  “进去罢。”洛天说着,一推魏海,进了御书房。
  夙天啸已坐回御桌前,刚让如锦起了身,便瞧向魏海,沉声道:“大胆魏海,你可知罪!”
  魏海大惊,一个踉跄,圆胖的身子摔在地上,却是抬起头大喊:“陛下饶命啊,臣是被冤枉的!”
  夙天啸怒极,重拍桌子,喝道:“好你个魏海,事到如今,还敢嘴硬,朕手中已有你以往的犯罪证据,简直是贪污受贿,强抢逼迫,诱娶良女,无恶不作!”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竟信任了如此奸臣,险些又让其铸成大错。
  魏海见夙天啸如此怒目的样子,身子不自觉颤抖了起来,却还是不肯松口,颤着声音:“陛…陛下…微…微臣真的是…是冤枉……”
  夙天啸瞧着魏海,帝皇的威严尽发,沉声:“事到如今,你竟是还不肯认罪!那朕便让你瞧瞧。”说着,将御桌上的一本名册与夹着的几张纸扔向魏海:“这是那些受害之人的连名书,连名之人有为官之臣,有富商,亦有平民百姓!这是你府中管家交出的账本,这些巨款你是如何得之!还有你府中管家的供认状与你后院的妾室做证!你竟还想抵认!”
  魏海轰的一声,无力的摊在地上,额头冒出阵阵细汗,心知再不能抵赖,他以往所做之事都已暴露,这次怕是难逃一死了。
  “陛下,娴贵妃求见。”
  进来御书房禀报的太监声,让御前前的几人皆是变了眼光,只白衣男子依旧平淡。
  魏海的眼中又浮出一丝光芒,定是他的妻子见他被抓便进宫救助姨娘了,虽是唤做姨母,却是与他年龄相仿,与他一同长大,定会救他的。
  如锦心中闪过一抹担忧,抬眸瞧向殿外,无意见对上白衣男子的眼光,与其说是平淡镇定,不如说是莫不关已的模样,只是不知为何,那样的眼光又似乎又带了些令人安心的力量。
  老太师瞧向夙天啸,缕了缕胡须不语,娴贵妃乃是陛下甚为宠爱的妃子,当年宫闱之乱中救过陛下一命…不过他相信陛下是贤明之君,定会处理好此事的。
  果不其然,夙天啸只敛了敛眸光,沉默片刻后便开口吩咐:“请娴贵妃回宫!”
  “喳。”太监应了声退出御书房。
  魏海瞪大了眼睛,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没想到陛下竟是连有救命之恩的宠妃的面子也不卖分毫。
  “宸儿,将魏海与这些证据,还有一干人等全部交由刑部处置,你在一旁督办。”夙天啸虽不卖娴贵妃面子,却不想亲手处置了魏海。
  “是。”白衣男子云轻风淡般应了,又道:“宸儿告退。”待夙天啸点了头,便让洛天拖着魏海往御书房外去了。
  如锦没想到事情会进行的这般顺利,瞧向白衣男子的背影,他的名字中有宸字吗?
  “沐如锦,此次能定了魏海的罪,你功不可没,可要什么赏赐?”夙天啸朝着如锦问道。
  如锦转过头,朝着夙天啸行了礼:“谢陛下龙恩,民女只是想保住沐家家财,做了该做之事,无权接受陛下的赏赐。”
  夙天啸赞赏一笑:“虽是富商之女,却无丝毫金银之味,礼态万全,有此气质与胆气,实乃难得…无论如何此次你有大功,朕便赏下金钗一支!”说着,吩咐了边上的太监去取金钗来。
  如锦眼光一闪,上前跪谢:“谢陛下龙恩。”这支金钗算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此对付沐府那些人便好办多了。
  夙天啸点点头:“起身罢。”
  如锦应了站起身来,又屈了屈身:“陛下,民女甘愿奉上龙凤玲珑陶瓷,这也是家父的交代!龙凤玲珑陶瓷在沐家不光是埋没了,还会给沐家带来不该之难。”
  夙天啸想了想,点头:“即如此,那朕便收下了,依圣旨所言,赏你沐家万两黄金,再有御画一幅,稍后在千华门领赏。”又吩咐了门外的侍卫,随如锦去将马车上的龙凤玲珑陶瓷搬至御书房。
  如锦又谢了恩,与老太师一同退出了御书房。
  至千华门,领了赏赐,让御门搬走了那几个装有龙凤玲珑陶瓷的箱子,随着老太师出了宫。
  “小女娃,你藏宝的方式倒是别具一格。”马车上,老太师打趣的道,方才看到沐安从马车的暗格中搬出那么几个箱子,他可谓是大吃一惊。
  如锦微微一笑:“老太师取笑了,那是家父所设,在马车左右两边、后面与下面都设有牢固的暗阁,因此马车外面看着甚大,里面却不大。”
  老太师笑着缕了缕胡须,瞧着如锦:“小女娃也算了了此事,如今可要回江南?”
  如锦摇摇头:“如锦要参加两个月以后的红女节,因此还要在盛京滞留两个多月。”
  “哦…如此…”老太师眼光一闪,道:“小女娃打算这两个多月都住于客安居?”
  如锦点头:“正是,不瞒老太师,客安居乃家父所开的客栈,所以如锦可以安心住下。”
  “即是如此,客栈总归是客栈,终是不能长久居住的,更何况小女娃要呆两个多月之久。”顿了顿,笑着道:“小女娃不若住到老朽府中可好?老朽膝下两个孙女都已出嫁,还有一个孙子总是瞧不见人影,如今见小女娃很是投缘,所以想小女娃到府中住一阵子,便当是做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