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2-17 23:33      字数:4752
  照说,他该叫郭倩霞一声霞妹才是,可是她很快就将成为他的大师嫂,所以在称呼上,他只好称她郭小姐。
  简又青望了郭倩霞一眼,笑道:“‘潜龙丸’自上次出事之后,小妹就不放心,一直带在身上,想不到还是我自己监守自盗,现在我统统还给你,还是你自己带在身上吧。”
  说着,取出“潜龙丸”,交还给李中元。
  李中元打开瓶盖,倒出一粒“潜龙丸”,小心地将“潜龙丸”捏破,仔细检查了一番,便要郭倩霞立时服用。
  郭倩霞这次服用之后,一切正常。大家宽心地又谈了一会,李中元与简又青才告辞回寓而去。
  次日,李中元一早,又单人独骑出了长安,向嵩山少林寺走去。
  一路上,因为李中元又易容化了装,同时也没人料到他会前往嵩山少林,所以风不吹草不动,无惊无扰,平平安安地入了河南境。
  这天,他在日行夜宿,兼程赶路之下,到了离山不远的偃师,找了一处客栈,休息了一天,同时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打听了一下少林寺的近况情形。
  原来,现任少林掌门人昙云禅师这一辈人才鼎盛,高僧如云,名动武林的共有十八人之多,号称少林十八罗汉。
  身为少林掌门人的昙云禅师仅序列第五,上有旦云,听云,昭云,晟云四位师兄,下有文云,星云,丙云,见云,昶云,希云,景云,高云,旬云,方云,智云,牟云,晖云等十三位师弟。
  目前少林十八罗汉身居要津的,除了掌门人昙云掸师外,有经院掌院大师文云大师,药院掌院大师昱云大师,罗汉堂掌院大师丙云大师,左院大师见云大师,有院大师希云大师,监院大师景云大师,护院大师智云大师等七位大帅。
  其余还有执事的十位长老,一齐聚居在长老院,有的留院清修,哪几位长老云游在外,那就打听不出来了,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李中元要找的那位禅师乃是掌门人的师兄,而掌门人的四位师兄,无一身兼俗务,其在长老院无疑,只不知是否留在院中罢了。
  这日,中午时光,李中元到了嵩山脚下,面临着巍峨雄什,扬名武林的少林寺院。
  李中元进,人少林寺,通过前院,院后是一片浓密的松林,松林之中有—条白石铺成的大道,那大道穿林而入,深入林中而去。
  李中元正待举步入林,忽听一声:“阿弥陀佛”在一株大树之后,现出两个身躯高大的和尚,拦住了他去路,一齐合掌当胸,但由左边一位和尚发话说道:“林后乃是敝寺僧徒休息之处,谢绝参观,有请施主却步。”
  李中元打量二僧一眼,抱拳道:“在下李中元,求见贵寺长老院一位长老,有重大之事相商,有烦二位师父代为通报一声。”
  二僧互相望了一眼,显然因为李中元求见的是长老,身份崇高,非比等闲,不敢一口回绝,心意交换之下,还是那位和尚发话道:“但不知施主要见那位长老,请先赐称号,以便通报。”
  李中元歉然道:“对不起,在下只知那位禅师乃是贵掌门人师兄之一,至于佛号如何恭称,在下却是说不上来。”
  那二位和尚微微一怔之后,现出极有礼貌的微笑道:“敝寺位居掌门人师兄身份长老有四人之多,施主如不能道出求见长老名号,小僧实有未便通禀之难,请施主赐有。”
  李中元皱着眉头苦笑道:“在下乃远自长安而来,实有非见贵门长老要事,我这里带得有信物一件,有烦二位师父,大开方便之门,替在下向四位长老禅师禀问一声如何?”
  说着,取出了郭老夫人交给他的那半条缎带,向那发话的和尚送去。
  那和尚犹疑了一下,终于接住缎带,点头道:“施主远道而来,小僧于理难却,勉力为施主查禀,不过四位长老各有坐息入定时间,也许相当费时,有请施主前院待茶稍候。”
  接着,向他身旁那和尚微一点头道:“师弟,你送李施主到前院去。”
  这位和尚通情达理。态度和善,少林寺领袖武林,群雄敬服,实非偶然,李中元虽然未能马上见到要见的少林长老,但心中却是更增好感。
  他随着另外一位和尚,转回前院,另有前院知客和尚招待奉茶。
  李中元来的时候,约在中午时光,但这一等,却等到将近黄昏时份,依然没有回音。
  接待室的宾客,一个一个的少了下去,最后只剩下李中元一人。
  接待室的和尚似乎也替李中元着起急来,连连派人到后院去替李中元查问。
  最后,才见一个和尚带着他的半条缎带走来,告诉他道:“对不起,施主交办的事,小僧们只见过了二位长老,那二位长老都不知其事,另外二位长老尚入定未醒,未便惊动他们,不知施主是留在敝寺候信呢?还是明日再来?”
  缎带带来了当然是准备还给他,只是并没马上还给他,望着李中元,等侯他的决定。
  少林寺如此名门大派,对人却是如此周到有礼,李中元虽然等了半天没有结果,反而因此更佩服他们做事认真,绝不敷衍搪塞,当下一笑道:“在下乃是专程而来,别无他事,如果贵寺不麻烦的话,在下留在贵寺等候。”
  那和尚道:“敝寺乃是十方施主所布施,向例备得有客房接待本寺施主,施主如愿留下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条缎带暂仍由小僧带回去,待问过两位长老之后,再行壁还,小僧告退了!”
  说着,合十告退而去。
  李中元另有执事和尚为他准备食宿住处,将他送入宾馆。
  进入宾馆之后,李中元才看出住进宾馆的客人,并不止他一人,当前便有六位之多。
  除他自己之外,另外五人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读书秀才,二个四十上下的威猛壮汉,一个五十多岁身材瘦小猥琐的老头子和——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
  卧房是各自一间,吃饭是六人共坐一桌,没有酒肉,只是素食,但素食做得很精致,充分显出了少林寺待客的诚意。
  席间,少不得各自通名道姓,李中元说了真名实姓,李中元默察他们的反应表情,对他李中元三字,毫无震惊疑讶之色,那六人要不是孤陋寡闻.定是城府极深,深到不现形色的程度,也许其中两者都有。
  那六人:读书秀才叫史旭初,两个威猛大汉一个叫陈蛟一个叫李龙,猴琐老汉叫张百万,那大孩子叫赵复。
  彼此谈话,显得都有一见如故的熟络,但是李中元眼睛雪亮,六个人连他自己在内,就汉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无不鬼话连篇,不是吹就是骗。
  尤其那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最叫李中元佩服.看他年纪不大,表现得毫无逊色,不亚于任何一位。要是平时,按照李中元的为人,少不得就要了解了解这六个人,可是,现在是在少林寺,少林寺高手如云,用不着自己管这闲事,同时,自己有自己的要事,也怕因此引起少林寺的误会,所以只有敬鬼神而远之,饭后便独自一人,离开他们,在寺外欣赏丁一下晚霞山景。
  当他回到宾馆时,已是夜暮低垂,灯火闪烁了。
  宾馆之内,所有宾客都已各自归房,显得一片沉寂。
  李中元枯坐了一阵,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停止在他房门之外,接着只听来人间声道:
  “李施主安息了么?”
  李中元精神一振,口中答应着道:“没有!没有!大师父可是有消息了?”一面打开了房门。
  还是那位见过一面的和尚,把那半条缎带又带来了,李中元敏感地道:“莫非四位长老都不知道这条缎带?”
  那和尚将缎带一面还给李中元。一面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不瞒施主说,有一位长老知道这缎带来历,但是他老人家无意再过问尘世俗务,因此请施主原谅,请施主不要打扰他老人家清修。”
  这是委婉的拒绝,但他说的是实话,而且言语态度都非常诚恳。
  不过,从他语气上可以看出,这是无可改变的决定,李中元长叹一声,收回了那缎带,道:“在下抱着万分诚意而来,但不知……”
  一语未了,那和尚已是一摇头截口,道:“施主的诚意,敝寺完全明了,因其如此,所以小僧才实话实说,万望施土成全则个。”
  李中元微一沉思道:“贵寺苦衷,在下理会得到,唉!……但不知师父能否将那位识得此缎带的长老名号见告,在下回去,也好有所复命。”
  那和尚歉然合十道:“请施主原谅,小僧也不知道那位长老。”
  李中元剑眉微微一皱道:“师父能否替在下—查?”
  那和尚道:“敝寺门规严谨,小僧不敢领命,以身试法。尚请施主明察。”
  说得在情在理,李中元要是讲理的话,便不能强人所难,李中元一连吸了好几口长气,把心情和缓下来,双拳一抱道:“如此多谢师父了!”
  那和尚见李中元知礼识趣,暗暗吁丁一口长气,合十一礼,告退道:“施主宽宏大量,小僧多谢见谅,不打扰施主休息了。”
  说着,转身出房而去。
  可是,当他身形刚退出房外,只听一声闷哼传来,只听那赵复的声音骂道:”好一个无礼的和尚,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求见,不见也就算了,连名号都不肯告诉人家,未免欺人太甚了,小爷可要打这抱不平了……”
  骂声之中,只见那十七八岁的大孩子赵复扣着那和尚腕脉,拖进房来。
  少林寺执事僧众,在武功方面,都有相当火候成就,不知怎的竟然不闻打斗之声,便被赵复出手所制。
  这时,只见那和尚已是满面通红,头项上汗珠大如黄豆,一脸痛苦之色。
  李中元睹状之下,大惊道:“赵兄,请快放了这位师父!”
  赵复松手放了那和尚腕脉,望着那和尚冷笑一声,道:“和尚,你服不服气,要是不服气的话,小爷可以再露一手,给你看一看。”
  那和尚活动了一下手腕,脸上不现怒色,合十一礼,道:“小施主身怀天山奇学,小僧不敢言勇,心口均服。”
  李中元暗自点头一叹道:“少林派到底是名门大派,这份过人的修养,就远非常人能及。”
  赵复瞪目道:“谅你也不敢不服!”
  说完话,接着又是一声冷笑道:“咱们现在评评理吧,这位李兄远道而来求见一位长老,你们不见也罢,你们为什么连名号也不告诉人家一声,这算是什么待客之礼,可是你们少林和尚,恃仗人多,虚名在外,欺负人家无可奈何,是不是?”
  那和尚合十道:“小施主问得是,但小僧只是奉命传话,作不得主。”
  赵复“嗯!”了一声,道:“好一个‘奉命传话’,那小爷就给你一句话,叫那该出面的老和尚,出来见见这位李兄,否则,莫怪小爷要放火烧了你们这座少林寺!”
  那和尚一欠身道:“小僧领命!”转身出房而去。
  宾馆之中,本来还有其他执事和尚,但其他和尚各司其事,视而不见,闻而不听,没有任何一个和尚前来横加干涉,把事情闹大。
  可是这时宾馆大厅之中,已有人点起了所有的灯光,照得全厅如同白昼。
  赵复一拉李中元道:“李兄,他们马上就有人来,我们到外面大厅上去等他们,你放心,一切由小弟替你出头。”不由分说,拉着李中元走出卧室。
  接着,史旭初,陈蛟,李龙,张百万都纷纷走出房来,围住赵复你一言我一语迫问不休。
  赵复一张小嘴更会说话,三言两语之下,便说得其他四人无不都为李中元愤愤不平,认为少林寺欺人太甚,非向少林寺要个公道不可。
  李中元本来自己有自己的打算,被赵复这样一扰,不由得暗暗叫苦不迭,只有走一步是一步了。
  大约等丁半盏热茶时光,只听一声:“阿弥陀佛”的佛号传来,一个身披袈裟,面色红润,身躯高大的老和尚,领着四个中年和尚,出现在宾馆厅前,合掌说道:“贫僧了尘,见过各位施主。”掠目一过,然后落在赵复身上,脸色微微一动。
  李中元才待答话,那赵复已是抢先一步,冷笑一声,道:“了字辈,又是一个作不得主的和尚,回去,叫你们云宇辈的和尚出来,再和小爷答话。”
  了尘和尚口宜佛号“阿弥陀佛”,带笑道:“时有春夏秋冬,事有先后始末,贫僧忝掌敝寺知客总务,敝师侄年轻不知进退,待客不周,得罪了各位施主,责在贫憎一人,贫僧理当代表敝寺前来向各位施主道歉,并亲为各位施主效劳,少施主有什么话,但请吩咐就是,贫憎尚能担待一二。”
  少林了字辈和尚,乃是掌门入座下一代弟于,不但在寺内身份地位很高,就是在江湖上也是名动天下,不在普通一方霸主之下。
  如今他亲自出来,说话依然委婉有礼,显出了佛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