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桃桃逃      更新:2024-04-29 11:08      字数:4960
  巴郡板楯蛮叛,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
  十二月,光禄勋杨赐为司徒。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河间王利薨。洛阳女子生兒,两头四臂。
  三年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二月,公府驻驾庑自坏。
  三月,梁王元薨。
  夏四月,江夏蛮叛。
  六月,诏公卿举能通《古文尚书》、《毛诗》、《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议郎。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
  八月,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冬闰月,有星孛于狼、弧。鲜卑寇幽、并二州。
  十二月己巳,立贵人何氏为皇后。
  是岁,作毕圭、灵昆苑。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二月,郡国上芝英草。夏四月庚子,大赦天下。
  交阯刺史朱俊讨交阯、合浦乌浒蛮,破之。
  六月庚辰,雨雹。秋七月,河南言凤皇见新城,群鸟随之;赐新城令及三老、力田帛,各有差。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卫尉许为太尉。
  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司徒杨赐罢。冬十月,太常陈耽为司徒。
  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放效。
  五年春正月辛未,大赦天下。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太常袁隗为司徒。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巴郡板楯蛮诣太守曹谦降。癸酉,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八月,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许罢,太常杨赐为太尉。
  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遂巡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幸太学。
  六年春正月,日南徼外国重译贡献。
  二月,复长陵县,比丰、沛。
  三月辛未,大赦天下。
  夏,大旱。
  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
  始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
  冬,东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大有年。
  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壬子,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诏公卿出马、弩,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讨颍川黄巾。庚子,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
  夏四月,太尉杨赐免,太仆弘农邓盛为太尉。司空张济罢,大司农张温为司空。朱俊为黄巾波才所败。侍中向栩、张钧坐言宦者,下狱死。汝南黄巾败太守赵谦于邵陵。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五月,皇甫嵩、朱俊复与波才等战于长社,大破之。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张曼成,斩之。交阯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遣交阯刺史贾琮讨平之。皇甫嵩、朱俊大破汝南黄巾于西华。诏嵩讨东郡,朱俊讨南阳。卢植破黄巾,围张角于广宗。宦官诬奏植,抵罪。遣中郎将董卓攻张角,不克。
  洛阳女子生兒,两头共身。
  秋七月,巴郡妖巫张脩反,寇郡县。河南尹徐灌下狱死。
  八月,皇甫嵩与黄巾战于仓亭,获其帅。乙巳,诏皇甫嵩北讨张角。
  九月,安平王续有罪诛,国除。
  冬十月,皇甫嵩与黄巾贼战于广宗,获张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尸。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
  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黄巾于下曲阳,斩张角弟宝。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军帅,攻杀护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陈懿。癸巳,朱俊拔宛城,斩黄巾别帅孙夏。诏减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
  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是岁,下邳王意薨,无子,国除。郡国生异草,备龙蛇鸟兽之形。
  二年春正月,大疫。
  琅邪王据薨。
  二月己酉,南宫大灾,火半月乃灭。癸亥,广阳门外屋自坏。
  税天下田,亩十钱。黑山贼张牛角等十余辈并起,所在寇钞。
  司徒袁隗免。三月,廷尉崔烈为司徒。北宫伯玉等寇三辅,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讨之,不克。
  夏四月庚戌,大风,雨雹。
  五月,太尉邓盛罢,太仆河内张延为太尉。
  秋七月,三辅螟。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免。
  八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
  九月,特进杨赐为司空。
  冬十月庚寅,司空杨赐薨,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
  前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坐直言,下狱死。
  十一月,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鲜卑寇幽、并二州。
  是岁,造万金堂于西园。洛阳民生兒,两头四臂。
  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庚戌,大赦天下。
  大尉张延罢。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
  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又铸四出文钱。
  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六月,荆州刺史王敏讨赵慈,斩之。车骑将军赵忠罢。
  秋八月,怀陵上有雀万数,悲鸣,因斗相杀。
  冬十月,武陵蛮叛,寇郡界,郡兵讨破之。前太尉张延为宦人所谮,下狱死。
  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四年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
  二月,荥阳贼杀中牟令。己亥,南宫内殿罘D66D自坏。
  三月,河南尹何苗讨荥阳贼,破之,拜苗为车骑将军。
  夏四月,凉州刺史耿鄙讨金城贼韩遂,鄙兵大败,遂寇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没。扶风人马腾、汉阳人王国并叛,寇三辅。太尉张温免,司徒崔烈为太尉。
  五月,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六月,洛阳民生男,两头共身。
  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攻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等。举自称天子,寇幽、冀二州。
  秋九月丁酉,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长沙太守孙坚击斩之。
  十一月,太尉崔烈罢,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是岁,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
  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丁酉,大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遂与南匈奴左部胡合,杀其单于。
  夏四月,汝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太尉曹嵩罢。
  五月,永乐少府樊陵为太尉。
  六月丙寅,大风。
  太尉樊陵罢。
  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郡,杀郡守赵部,益州从事贾龙击相,斩之。郡国七大水。
  秋七月,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司徒许相罢,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刘弘为司空。卫尉董重为票骑将军。
  九月,南单于叛,与白波贼寇河东。遣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瓚讨渔阳贼张纯等。
  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E771兵于平乐观。
  十一月,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右将军皇甫嵩救之。
  遣下军校尉鲍鸿讨葛陂黄巾。巴郡板CF48蛮叛,遣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公孙瓚与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
  是岁,改刺史,新置牧。
  六年春二月,左将军皇甫嵩大破王国于陈仓。
  三月,幽州牧刘虞购斩渔阳贼张纯。下军校尉鲍鸿下狱死。
  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太尉马日磾免,幽州牧刘虞为太尉。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上军校尉蹇硕下狱死。
  五月辛巳,票骑将军董重下狱死。
  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
  雨水。
  秋七月,甘陵王忠薨。庚寅,孝仁皇后归葬河间慎陵。
  徙渤海王协为陈留王。司徒丁宫罢。
  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段珪杀大将军何进,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诸宦者。庚午,张让、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幸北宫德阳殿。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苗败,斩之。辛末,司隶校尉袁绍勒后收伪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及诸阉人,无少长皆斩之。让、珪等复劫少帝、陈留王走小平津。尚书卢植追让、珪等,斩数人,其余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
  并州牧董卓杀执金吾丁原。司空刘弘免,董卓自为司空。
  九月甲戌,董卓废帝为弘农王。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论曰:《秦本纪》说赵高谲二世,指鹿为马,而赵忠、张让亦绐灵帝不得登高临观,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则灵帝之为灵也优哉!
  赞曰: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征亡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卫。
  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
  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董卓杀皇太后何氏。
  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一人为郎,以补宦官所领诸署,侍于殿上。
  乙酉,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为太尉,加鈇钺、虎贲。丙戌,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甲午,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遣使吊祠故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等。
  冬十月乙巳,葬灵思皇后。
  白波贼寇河东,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
  十一月癸酉,董卓自为相国。
  十二月戊戌,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都护。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辛亥,大赦天下。癸酉,董卓杀弘农王。
  白波贼寇东郡。
  二月乙亥,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免。庚辰,董卓杀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珌。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丁亥,迁都长安。董卓驱徙京师百姓悉西入关,自留屯毕圭苑。壬辰,白虹贯日。
  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幸未央宫。己酉,董卓焚洛阳宫庙及人家。戊午,董卓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夷其族。
  夏五月,司空荀爽薨。
  六月辛丑,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
  大鸿胪韩融、少府阴脩、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脩、越骑校尉王瑰安集关东,后将军袁术、河内太守王匡各执而杀之,唯韩融获免。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
  冬十一月庚戌,镇星、荧惑、太白合于尾。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孙坚杀荆州刺史王DE43,又杀南阳太守张咨。
  二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月丁丑,董卓自为太师。
  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轸军大败。董卓遂发掘洛阳诸帝陵。夏四月,董卓入长安。
  六月丙戌,地震。
  秋七月,司空种拂免,光禄大夫济南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罢,太常马日磾为太尉。
  九月,蚩尤旗见于角、亢。
  冬十月壬戌,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