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披荆斩棘      更新:2024-04-29 10:25      字数:4779
  ,你做你的豫章王,我做我的王妃,纵然不能举案齐眉,至少可以相安无事!”
  他默然良久,缓缓用手拭去我满脸的泪,可那泪水涟涟不绝,泅湿了他的掌心。
  “有些事情,也许并不如你当时所想”,他抚过我脸庞,“如果不是贺兰箴把你劫到这里,我恐怕会一直以为,这桩姻缘只是与你们家族的盟约。”
  我不想再听到往日的宿怨,他却径直说下去,“大婚当夜不辞而别,你可知是谁的授意?”
  ——那个红烛空燃的夜晚,是我此生无法忘却的悲哀。
  “是你的父亲,我的岳丈,左相大人。”
  心口骤然抽紧,我仿佛被人狠狠抽了一鞭。
  “皇上忌惮我已久,朝中一半是你父亲和皇后的外戚势力,一半是右相温宗善与皇族的势力。我与你们家族联姻结盟,令皇上坐立难安。温老儿向皇上献计,趁我回京之际,密调温氏亲信大将邓恩赶赴宁朔,执皇帝手书,接掌我军中大权。如果当晚留在王府,次日一早,圣旨就会传到,任我为太傅,表面上晋为三公之列,实则将我架空兵权,留困京城。”
  他深深看着我,眼中怜惜歉疚交织,“皇上与温相苦心密谋,更借你我婚事为幌子,将此事隐瞒得密不透风,连王相知悉此事,也已经是大婚当日了。他火速传信于我,假称叛军入关,令你叔父手下禁军打开城门,助我连夜出城。恰逢当时天意助我,突厥北犯,我适时赶回宁朔,以守城不力之名,将邓恩以军法处斩。若非如此,今时今日,你恐怕已经寡居王府了。”
  我全身犹如浸在冰水之中,寒彻筋骨。
  父亲骗了我,姑姑也骗了我……
  我所有的亲人,他们一个个,一次次欺骗我。
  我以为至亲至爱之人,恰恰是亲手把我推入不幸深渊之人。
  这世上,还有谁可以相信,还有谁值得依托?
  “阿妩”,他唤我,将我轻轻拥入怀中。
  他的手触痛了我伤处,我却忍住痛楚,不肯出声,唯恐一出声,就会失去这个温暖的怀抱。
  “也许这些话对你太过残忍。”他的下巴轻轻触到我脸颊,些微的胡茬摩娑在肌肤上,隐隐刺痛而又甜蜜,一如此刻心中的感受,“然而,你终究是要面对,不能一生一世躲在深闺。你是我的王妃,是与我共赴此生的女人,我不许你懦弱!”
  今非旧
  这一夜,他没有离开。
  或许是酒醉之后,人会变得格外脆弱,也或许是亲人欺骗的真相,让我最后的倔犟彻底瓦解……我在他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家中亲人的百般娇宠,千般呵护。
  宫阙重阁,飞红滴翠,曲觞流水,华赋清谈……曾经在我心中,那个完美无暇,高高在上的琉璃世界,终于跌落到尘土里,化为飞灰。我不能怨恨,也不愿怨恨,无论亲族家人做了什么,即便他们将我彻底放逐于大荒之外,那也是我对这个家族的责任,是我不可逃脱的宿命。
  出嫁之前,姑姑的话言犹在耳。我记得她说过,离开了家族的庇佑,我将一无所有。
  可是,另一个人却告诉我相反的话。
  ——你是我的王妃,是与我共赴此生的女人,我不许你懦弱。
  我赫然抬头,心中的懵懂,终于被他灼灼目光唤醒,一念之间,恍如大梦初醒。
  从嫁给他那一天起,我就已不再是皇城中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郡主,不再是父母膝下娇痴任性的小女儿,不再是家族庇护下的恋巢雏鸟……不再,永远不再。
  我已经嫁为人妇,成为这个男人的妻子,这一生,我都将站在他的身边,冠以他的姓氏,和他荣辱与共,一起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无论是边塞长风,还是朔漠冷月,我都已经踏入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的确一无所有,仅有的,只是这个男人。
  如果他愿意,随时会用肩膀为我支撑起一个天地。
  如果他走开,那么,我的这个天地,是否也会瞬间坍塌。
  连父母亲人都会转身离去,还有谁会不离不弃——
  我舍不得离开他的怀抱,即使睡着了,也紧紧牵着他的衣襟。
  如果可以,我愿意缩短十年生命,去换一段不离不弃的姻缘。
  可是心中,仍有一个不甘的声音在怀疑挣扎。
  我不能,不敢,也不甘心把此生最后的期冀,尽托付给一个男人,我已经输了家人亲族,再也输不起更多。
  天色刚刚泛亮,我被细微的声响惊醒。
  方才隐约听见远处大营传来呜咽的号角声,那是军中众将已经齐集大帐,等他升帐议事。
  他已经起身,换上一身戎装,由下人侍侯着盥洗整装。
  我掀开床幔,轻悄悄下地,只着贴身丝衣,长发散覆,赤着双足,轻轻走到他身后,接过侍女手中的风氅,想给他披到肩上。他竟然那么高,我右肩无力,不能抬高,只得踮起足尖。岂料他霍然转身,我一下子立足不稳,跌进他怀抱。
  “这时候投怀送抱,似乎太早了些?”他揶揄我,眼中笑意深深。
  我顾不上脸红,却被他眼中的血丝吓了一跳。
  昨晚哭得筋疲力尽,醉后又是睡意沉沉,我早忘了什么娇羞,紧紧牵着他衣襟,一步也不让他离开。他就一直揽着我,倚躺在我身边,整夜和衣而眠。
  “你……一夜没睡着么?”我仰头,看着他眼底的红丝,有些心虚。
  他也不理会,看了看我赤足散发的模样,二话不说将我打横抱起,放回床上。
  “先学会照料自己,再来侍侯我”,他皱眉,却怎么看都不觉得严肃,大概是已经看习惯了,不再害怕他皱眉的样子。
  我试探着伸出手指,触摸他的眉心,他似乎并不习惯这样亲昵的举动,下意识往后一躲,却又顿住。我的手指迟疑片刻,终于轻轻按上他眉心,那里有浅浅一道皱痕,宛如刀刻一般。
  他一动不动看着我,神情温柔和煦。
  号角呜咽声远远传来,又在催促主帅升帐了。
  他直起身,脸色肃然。
  “你去吧”,我对他展颜一笑,复又垂眸叹息。
  他突然抬起我的脸,深深吻了下来……天旋地转,仿佛一阵炽热的风暴将我席卷,强烈的男子气息,不容抗拒的力量,侵袭了我隐秘深藏的情怀。
  一滴眼泪滑落鬓间。很久以前,久远得我几乎已经忘记——曾经有一个少年,也曾温柔亲吻过我……在摇光殿的九曲回廊下,薰风拂衣,新柳如眉,那个温雅如春水的少年,俯首轻轻吻上我的唇,酥酥的,暖暖的,让我惊奇得睁大了眼睛。
  那个初吻,终结于我那一声大煞风景的尖叫,“啊,子澹,你敢咬我——”
  子澹,子澹……
  今非旧,那个温雅的少年已经同我的昨日一起远去,恍如隔世。
  久久,久久……他终于放开我,头也不回走了出去,一众侍卫随在后面,渐渐去得远了。
  四周烛光渐熄,窗外天色微明,边塞的清晨格外孤清寂寥。
  他的气息似乎还缭绕在四周,我怔怔坐起,有好一阵子恍惚,直到玉秀轻声唤我。
  “梳洗更衣”,我召来玉秀,一众侍女随即鱼贯而入。
  天色终于亮开,侍女推开南窗,晨风透帘而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我走到立地铜镜前,镜中映出一个衣袂翩跹,素颜如莲的身影。
  凝视着镜中的自己,黑眸深处燃起明亮的,灼灼的光彩。
  弃我去者,已如昨日之日,不可挽留,就当作从前的记忆已经死去。
  而我还活着,历经艰险,满身伤痛,依然活着,活在当下,活在这一片明媚晨光之中。
  从这一刻开始,我要抬起头来好好看看这一片新的天地。
  我立誓,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摆布我的命运,再也不让任何人夺走我的一切。
  “王妃请用茶”,玉秀奉上一盏紫毫银针。
  我接过茶盏,淡淡扫了一眼跪在堂下的妇人。
  这妇人一身新绸夹衣,腕上戴一只金钏,虽然此刻面如土色,仍不失镇定。
  “在府里执事几年了?”我略带笑意。
  “回王妃,奴婢进府侍侯有两年了。”
  这凌刘氏是萧綦身边一名凌姓参事的夫人,两年前才续的弦。当时萧綦刚刚从京中北返,内有朝廷相逼,外有突厥犯境,恰巧身边随侍多年的老管事又病亡,王府内务无人打理,仓促间便让凌参事在宁朔新娶的夫人,暂时进府执事。这凌刘氏出身富家,念过些书,人也精明能干,又是宁朔人士,渐渐将王府打理得有理有条。前些日子,我伤势渐渐好转,她曾率府中其他管事一同来请安,当时倒也不曾在意此人。
  “本宫不在这两年,倒是辛苦你了。”我笑意更深。
  凌刘氏连连叩头,“娘娘折杀奴婢了。”
  “你怎能自称奴婢呢,尊夫也是王爷身边将官,堂堂从五品参事的夫人,在我府中为奴为婢,非但不合礼制,更是委屈了凌夫人。”我愈发客气谦和。
  凌刘氏面有得色,口中仍然自谦。
  笃,我将茶盏随手搁上案几,“你们夫妇二人对王爷忠心耿耿,说起来,早该嘉赏才是。我听说尊夫也是一员将才,做个参事可惜了,不如明儿就让王爷调他去那摩,做个镇边守将,你看如何?”
  凌刘氏脸色骤变,“娘娘,这……外子恐怕难当大任!”
  我扬眉一笑,“有你这个贤内助跟在身边,必定不负本宫厚望。念在你们夫妇年长,本宫特许你的家眷亲人,一同随行。”
  “娘娘开恩!老奴蠢笨无知,冒犯了娘娘,万望娘娘息怒!外子年迈体衰,去那边远苦寒之地,只怕命不久矣……求娘娘饶了奴婢一家老小!”凌刘氏脸色惨白,匍匐在地,叩头不止。
  “你既知有错,倒说来听听,是犯了哪一桩?”我轻抿了一口茶。
  “老奴未将杏儿拨到娘娘房中侍侯。”凌刘氏怯怯回道。
  “本宫吩咐下来,你既然知道,为何违命不尊?”
  “杏儿一直在王爷房里服侍,此事恐怕还得禀报王爷,老奴不敢擅自做主。”凌刘氏提起王爷,仿佛声气足了两分。
  “这么说,本宫的话,你就可以当作没听见?”我曼声问她,“并且忘了向王爷禀报?”
  “老奴不敢,老奴不敢”,凌刘氏磕头如捣蒜。
  我一扬手,将茶盏劈面摔到她跟前,瓷片四溅,茶叶茶水泼了她一脸。
  “娘娘饶命啊”,凌刘氏膝盖一软,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发抖。
  “饶你什么?饶你私下将两个侄女送进府来,妄想有朝一日做了侧妃,攀龙附凤?饶你将府中油米供应交给娘家商行采办,从中渔利?饶你目无主子,欺上瞒下,对本宫不敬不尊?”
  我每说一句,她面色惨淡一分,料她万万想不到,我在府中不过半月,养伤期间足不出户,竟能将府中一切底细查知得清楚明白。
  那个杏儿,还有另一名萧綦房里的侍婢,都是这个凌刘氏从亲眷中挑出来的美貌女子,故意送入王府,只盼得了宠眷,封个侧妃,从此飞黄腾达。可惜她打错了算盘,萧綦忙于军务,根本无暇顾及女色,只将两个女孩儿纳为侍婢,也不见得怎么宠爱,更无收房之意。
  那凌刘氏已经整个儿瘫软在地,痛哭流涕,哀告求饶。
  我不再与她多费唇舌,唤来侍卫,将凌刘氏杖责二十,连同那两名侍婢,和与她们沾亲带故的下人,一并逐出王府,永不得踏入王府一步。
  大约是凌刘氏仗势骄横,早已犯了众怒,一众人哭哭啼啼离开王府时,众人竟拍手称快。
  收拾完这些琐碎之事,总算觉得整个府邸清净舒服了。
  那两个侍妾临走之时,哭成个泪人儿,口口声声要见王爷。
  她们不是不可怜,只是投错了胎,生错了命,自己又打错了主意。
  或许人生便是如此,有人一出生就是错,有人到最后才犯错。
  有些人生错了命,往后步步为营,或许也能走出一番新的天地;而有的人原本可以乐天知命安度一生,偏偏心比天高,谋求太多,最终落个命比纸薄。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铁石心肠,或许从我一出生,骨子就流淌着世代权臣之家冷酷的血液。
  我立在前堂,不觉摇头微笑,饶是萧綦英雄盖世,却也难断这琐碎家务。
  若让他来管教这一众婆子丫鬟,只怕他立时头大如斗,恨不得通通关入大牢,眼不见为净。
  想到他,心中顿时柔软,这几日他军务越发繁忙,总是整天不见人影,一旦回府又有堆积如山的文书……纵然如此,他仍然每晚过来陪我入睡,待我睡着之后,才回书房披阅文书。
  隔着书房虚掩的门缝,看见他皱眉伏案,全神贯注盯着一张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