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卡车      更新:2021-02-17 23:24      字数:4902
  来,迎上她的目光。妙姐儿一楞,没想到这女先生胆子还挺大的,便用更加严厉的目光打量着莘菲,莘菲也不惧,心里想:“好歹我前世也当过将近8年的班主任呢,还怕你这个小丫头不成。”于是目光坚定,嘴角微杨,正视着妙姐儿。妙姐儿的眼里的严厉慢慢变成疑惑,最后变成轻笑,“嗯,我看这位姐姐倒也不错,只不过不知道她才学怎么样。”说罢揉到老太夫人身上,“曾祖母且让我考考她吧。”“你这个猴儿,如此岂不是无礼吗,看你莘菲姐姐笑话你。”
  “妙姐儿说的也对,无妨,太夫人。”莘菲镇定自若。
  “那好,我问你,你准备教我学些什么?”妙姐儿不客气的问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切皆可学。”莘菲慢慢答来。
  “好一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妙姐儿,还不快给你莘菲姐姐行礼,这个女先生咱们要定了。”老太夫人满意的拍拍妙姐儿的手。
  妙姐儿又愣住了,这答案出乎她的意料,也让她感到一丝期待,或许这个先生真的可以给她带来不同的感觉吧。也赶紧下榻给莘菲行了个大礼,莘菲也半蹲着身子回了礼。知道这事就拍板定了下来,心里有了些雀跃,不知道这府里的束修怎么算,莘菲还想着能讲价吗?大概不好吧。
  妙姐儿行完礼又回榻上坐好,老太夫人吩咐一旁立着的一个嬷嬷,“荣嬷嬷,把春华居收拾出来,安排好下人们,给妙姐儿作书房,也好和韩丫头一处认字。另外,府里以前给先生的旧例是怎么算的?”荣嬷嬷50来岁的样子,身材瘦小,但穿着打扮干净利落,看来是老太夫人身边的老人了,“府里以前都是给先生四季各4套衣裳,冬天2件厚毛衣裳。每月5两月钱银子。”“嗯,那就照旧例给韩丫头准备着。”
  莘菲听着,心里暗暗打着小算盘,这世的普通小户人家一个月2两银子便足够生活花销的,现在一个月5两银子,衣裳也都是府里做,可算是高薪了,这下母亲也可以好好安养了。
  “这会也快午时了,韩丫头就在这用完饭再回去吧。”老太夫人吩咐着,“谢老太夫人用饭,莘菲不敢辞,只是家母身体不好,莘菲还得侍奉母亲用饭,请老太夫人见谅!”莘菲蹲下身子道。“嗯,可怜你小小年纪这般孝顺,也好,那你去吧。红菱,吩咐门上的婆子好好侍候着。”老太夫人也没有坚持。
  莘菲慢慢退着出了门,心里顿时轻松了大半,看来生计问题是解决了,接下来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四章 立威
  从侯府回到自己家的小院子,虽然自己的这个家又小又旧,但却让莘菲无比的心安。果然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啊,一步一步的,小心谨慎,就怕行差踏错。但想想再怎么艰难也要这样走下去时,莘菲也就释然了。
  先去见了韩张氏,将侯府定下来的束修也说与母亲听了,韩张氏也非常高兴,高兴之余又拉着莘菲的手,“只是苦了我儿了,都是娘没用……”还没说完就哽咽了起来,莘菲赶紧拍拍母亲的手,“娘,您这是干什么呢,女儿哪里辛苦了,女儿在侯府也不过是陪大小姐读书罢了,好吃好喝的呢。”周嬷嬷也在一旁劝道,“是啊,夫人,姑娘能得这份差事,也是咱们姑娘的才华得了侯府太夫人的看重,咱家的日子眼看着要好起来了,您快别伤心了。”
  “是娘老糊涂了,菲儿你也累了半天了,快回房去换衣服,一回来陪娘用饭吧。”韩张氏拿帕子擦了眼睛。莘菲答应着回了自己的屋子。
  换下了见客的衣服,莘菲换上了家常的半新的素白的裙子禙子,陪母亲吃过饭,说说话消消食,就服侍母亲午睡了。看着母亲睡过去的苍老的容颜,眼角还没消逝的泪水,秦澜轻轻放下帐幔,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走出母亲的屋子。
  三天之后,侯府派了人来接莘菲入府。按照事先与太夫人商量好的,莘菲每天辰时三刻入府,申正离府归家。
  这次来接莘菲的骡车的档次明显高了一个级别,骡车的里面铺着厚厚的棉褥,车里的车壁上都包着厚绒布,角落里还摆着张小几,上面放着食盒,篆儿好奇地打开来,原来里边还放着两碟点心。莘菲制止了篆儿接二连三的惊呼声,坐正身体,车子朝侯府驶去。
  与上次一样,莘菲还是先被迎到庆安堂,拜见了太夫人,才跟着妙姐儿一起去往春华居。
  春华居,离着庆安堂不远,一处不算大的院子,转过月拱门,就是一面爬满各式藤萝的绿墙,看上去令人神清气爽,正面有三间厢房,在妙姐儿的带领下,莘菲走进正中一间,当地放着一张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这正堂与旁边的厢房并不曾隔断,东厢房里是歇息饮茶的地方,西厢房是给妙姐儿和莘菲更衣洗漱的地方。靠窗摆着一张软榻,旁边立着一幅花鸟的屏风,屏风后面就是净盂之类的用品。
  妙姐儿带着橙香、橙玉上来请莘菲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便行了叩拜之礼,“给先生请安。”莘菲知道这是规矩,只得受礼之后扶起妙姐儿,“今日便罢,日后这些就免了罢。”
  妙姐儿答应了,边立在一旁,问道:“那么,先生,我们今天从哪开始呢?”莘菲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妙姐儿,“那么妙姐儿你想学些什么?”
  妙姐儿嘴里“哼”了一声,“我倒不知先生是什么意思。”
  莘菲知道这小屁孩心里其实还是从心底看不起自己的,回想起自己前世时,每接一届新的学生,都会在第一堂课上对学生先进行一个精神喊话,立威之后再教授知识,效果奇好。
  于是收起脸上的笑意,严肃地说道:“圣贤曾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咱们身为女儿身,固然不用科举致仕,但也要知道仁义礼智信,在家要孝顺服侍至亲,友爱兄弟姐妹,出嫁能尽心服侍夫君、侍养翁姑。不仅要独善其身,更需有兼济天下之心。”
  这一番话说完,妙姐儿已经完全楞住了。在此之前,从未听过有这样的话,“女子要独善其身,还需有兼济天下之心。”这简直是违背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了嘛。
  莘菲看着妙姐儿的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大部分女子固然只能安于家庭,尽为人女、为人妇、为人母的职分,但一旦有所需要,还是要能受得住,担得起,挺得住,看得开。不知妙姐儿把自己的心安放在何等的高度?”
  莘菲的问题,妙姐儿一时无法理解,自然半晌也没回答出。只是低着头,皱眉思索。
  莘菲也不催促,端起旁边案几上的茶碗,慢慢喝了起来。
  堂中无人说话,只有茶的香气似有若无的弥漫着。
  妙姐儿不说话,旁边立着服侍的丫鬟婆子也没有人敢说,都眼观鼻,鼻观心地挺着。
  良久,妙姐儿抬起头来,咬了咬嘴唇,“我要做人上之人,做我想做之事。”
  莘菲这才笑道:“好,有志气。那我们就来学能使人成为人上之人的。可吃得苦?可捱得累?可受得屈?”
  “嗯,妙姐儿能。”
  “好,那我们就此说定,如若日后有所反悔,我必辞去。”莘菲说罢,抬起右手掌迎向妙姐儿,看妙姐儿不明所以,便抓起妙姐儿的右手掌,与自己的击了一下,“击掌为盟。”莘菲说道。
  妙姐儿这才笑了起来,“嗯,我听先生的。”
  看着妙姐儿信服的眼神,莘菲在心里笑开了花!小Boss也搞定!
  第五章 初次见面
  按照前世当老师的经验,莘菲本打算先给妙姐儿打个识字的基础,临帖也同时进行,等腹中有了三五千字的底子,再讲讲诗词曲赋文章等。因不知这世的教材是什么样的,莘菲还特地向韩张氏要来了去世的父亲的一些书籍,才发现大概是时空不同的原因,这世有《三字经》、《千字文》,也有四书五经,却没有李白、苏轼、杜甫这些文豪,既如此,那么教授的工作倒也好做多了,不过就是厚着脸皮将这些人的作品皆用罢了。
  出乎莘菲意外的是,妙姐儿并不是不识字的,因此莘菲的教授就从《论语》开始,从最简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始,莘菲先是口述一遍,然后让妙姐儿自己读上一遍,记上一遍,然后再写上一遍。三遍过后,莘菲也不讲其意思,只让妙姐儿自己尝试着理解,说说其意,有不足之处,莘菲才进行补充。待到妙姐儿完全理解之后,再让妙姐儿举一反三试着从自己生活中举例。
  这种学法不仅妙姐儿觉得新鲜有趣,就连跟着妙姐儿服侍的人也都交口称赞。这样,每日上午,莘菲都给妙姐儿讲一则论语,下午午睡之后再讲讲诗词或是临临帖。这样的安排在莘菲的前世倒算不得什么,要知道莘菲以前的学生一天得上个8节课呢。不过在这世,像妙姐儿这样的千金大小姐,能有如此的好学之心,倒是少见的。莘菲也颇觉欣慰。虽然这只是个差事,但能让人身心愉悦也是好的。
  日子就这样如水地过去了大半个月,有了这份差事,韩家的日子也明显好过多了,莘菲的脸色也日渐红润了些。
  这日,莘菲与妙姐儿讲了《论语》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妙姐儿自己理解时,妙姐儿沉思了颇久,“先生,我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您暂且听听。”
  “说来听听。”莘菲点点头。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要想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必定要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说的对吗?”妙姐儿说道。
  “嗯,妙姐儿很聪明,你理解的很对。那你用这句话来说说看身边的事。”莘菲笑着端起茶碗。
  妙姐儿略思索了会就说,“就像我现在这样,想要达成我的心愿,就必须先明道理,知大义。您说对吗?”
  “嗯,如此理解甚好。去把这句话写写吧。”莘菲站起身来,妙姐儿也赶紧起身,跟着莘菲走到大理石大案几前,妙姐儿的大丫鬟橙香早已磨好了墨,莘菲拿起狼毫在压好镇纸的雪浪纸上写下这句话。
  将笔递给妙姐儿,妙姐儿看了看莘菲写的,不由得心生赞叹,“先生,妙姐儿什么时候才能像您这样写得这样一手好字呢?”莘菲在前世也酷爱书法,她的字自成一体,写来笔锋俏利,潇洒利落。
  “只要有耐心,坚持每天练,总会有写出自己风格的时候。”莘菲微微笑着。妙姐儿的字还有些稚嫩,毕竟还只是个6岁的小姑娘呢。
  妙姐儿提笔将这句话写好。搁下笔,朝莘菲行了礼,“先生,您略散淡些,妙姐儿去更衣。”莘菲点点头,这上午的课程就到这里了。
  往日莘菲都是在西厢房休息,看看书歪一歪打发时间,今天看着外边的天气挺好,莘菲就想着去花园逛逛。莘菲的丫环篆儿还在为午膳准备着,莘菲就自己走出了春华居。
  出了春华居的大门,向左和向右都各有小径,莘菲想去花园逛逛,然而却并不知道花园的具体位置在哪,立在门口想了想,“算了,信步走走吧。”向左走?向右走?
  莘菲抬脚往左边的小径走去,4月份的天气,太阳还不毒辣,莘菲就没有沿有花草藤蔓的长廊走,而是专拣铺着鹅卵石的弯弯曲曲的小径走,顺便给自己的脚做做按摩。
  穿过一道月亮门,走过一个垂花门,莘菲似乎是走进了一个园子,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园子里一眼望过去满是桃树,此刻,枝头上挂满了花蕾,莘菲闭上眼睛深吸了口气,空气里全是桃花的香味,沁人心脾。
  越往前走,莘菲才发现内里是越有乾坤,绕过这一大片的桃林,竟然有一曲流水,水流宽阔处还有一座小桥,桥边一座八角小亭,亭子当中石桌石凳有几分古朴之意,莘菲走过去,坐在亭边的圈木上。
  美好的春日,优美的景致,自从来到这个时空,莘菲时时都在担心,时时都在紧张,还得为生计谋划。这一刻可以说是最放松的时候了。不由得想起自己穿来之前的一切,想起了慈爱的父母,可惜再也不能侍奉于前了;想起了不多却知心的死党,可惜再也不能一起喝茶聊天了……
  不由得泪就滴了下来,不由得就吟起了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真是好诗!”低沉的嗓音在耳边响起,莘菲吓得几乎要跳了起来,马上回到了现实,想起这是在侯府当中,自己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