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节
作者:飘雪的季节      更新:2024-04-18 10:51      字数:5122
  沿着被踩的很光滑的台阶,他们一起拾阶而上。
  刚开始怕的时候。都很还有劲头,渐渐地有些气喘了,接着出汗了,再接着走不动了,再接着坐在地上休息。
  走不动的时候,田晓园会拿出水杯。喝点水,接着就像换个人似的,精神百倍地爬山。
  快到目的地时。常乐轩好奇地问田晓园她的水杯里是不是装有兴奋剂。要不然怎么累的时候,喝了就不累了呢。
  田晓园回应给常乐轩一巴掌。
  终于到达长城的顶端了,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美丽的大好河山,每个人的心胸都变得很开阔。
  田晓园心中忽然生出一股豪气,她忍不住唱起歌来《万里长城永不倒》。
  这一首男人的歌被她唱的豪迈十足。而又多了一股女性的柔情,颇有一种江山与美人同在的感觉。
  她优美的歌神吸引了游人。游人纷纷鼓掌喝彩。
  就在这一刻,常乐轩心跳忽然快了几下,他梦中出现很多次的身影和天晓园的身影渐渐地合二为一,他好像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人。
  原本和田晓园在一起时,抱着玩乐心态的他,忽然变得正经起来,再看向田晓园的眼神,也多了一丝丝情意。
  猛然一正经,猛然一严肃,这让平时吊儿郎当,游戏人间的他还有些不适应,脸有些发烫,他狠狠地灌了几口酒,心情这才好点。
  “你怎么了,常乐轩?”田晓园发现自从她唱歌后,常乐轩看向她的眼神变了。
  “没,没什么……”常乐轩话语有些紧张,说话声音颤抖。
  “那你说话声怎么变了?”
  “可能是嗓子不舒服。”常乐轩咳嗽了两声,又灌了两口酒。
  他走到田晓园身旁,轻声道:“你挺好看的,我有些喜欢你。”
  “你说什么?”站在长城之顶端,风呜呜地吹着,常乐轩说话的声音又小,田晓园没听清他说的什么。
  在田晓园的注视下,常乐轩嘴里的话又咽下去了:“我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嗯,确实很美。”田晓园点头附和。
  其实常乐轩心里还有一句话“你人更美”。
  “我们回去吧。”在长城上游玩了会儿,赵爱琴说道,站在风景如此壮阔的地方,她心情好了很多,心里憋着的那口气也顺畅了。
  “好。”田晓园担心赵爱琴累了,连忙同意。
  常乐轩张嘴想说等会儿,可是他没说出来,她们人已经走了。
  他连忙跟过去,他跟在田晓园的身后,一直在打量田晓园,仿佛要把田晓园印刻在他脑子里。
  从长城下来,他们就分开了,田晓园带着母亲去下一个景点游玩,常乐轩去牛栏山了。
  常乐轩望着田晓园离开的背影,心说道:“我还会回来的,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第二卷 第一三零章 杏花村
  “娘,咱们去颐和园玩吧,那里以前是皇帝太后去的地方,里面修建的可好了。”
  和常乐轩分开后,田晓园又带着赵爱琴去了颐和园。
  雕梁画栋、飞檐走石、假山溪流、垂柳夕照……
  走进颐和园,就像走进了美妙的历史世界,坐看风起,笑谈云飞。
  赵爱琴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嘴里一个劲地念叨着还是老一辈的工匠们厉害,建造出如此壮美的园子。
  晚上,田晓园又带赵爱琴去了老北京的夜市。
  就这样,在京城玩了三天,他们继续去下一个地方旅行。
  至于下一站去哪里,田晓园并没有计划,而是从售票口随机买了两张车票。
  买到车票后,一看竟然是到京城的南大门保定府的车票。
  田晓园也就随缘带着赵爱琴去了保定府。
  这是一座古城,一座散发着浓浓大清遗韵的城市。
  总督府、古莲花池、袁世凯的书院等等历史遗迹,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除了历史的风云,保定府的小吃也是很有名的,驴肉火烧就是这里最著名的小吃。无论南来的还是北往的,到了保定府,一定要品尝下驴肉火烧。
  这不是慕名而吃,不是为了吃而吃,而是真的好吃。
  驴肉火烧的美味,在于美味劲道的驴肉,更在于驴肉汤做的肉冻,吃起来凉凉的,软软的,滑滑的,在炎热的夏天,在嗓子冒烟的时候,吃点驴肉冻。那感觉美极了。
  田晓园拿着手机,搜着网上的旅游攻略,带着母亲赵爱琴来到军校广场。
  这里是保定府著名的地标,传说袁世凯曾经在这里练兵过,建国后首位最大的贪官张青山刘子善就是在这里被枪决的。
  曾经的刑场,如今已经被改造一新,成为了市中心,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
  在这里,老保定府的风味保存的最为完整。
  田晓园母女走在这座广场上,欣赏着广场上的风景。
  “晓园。你看那个卖驴肉火烧的,就这一会儿,他就卖出了二十个驴肉火烧。一个五块,二十个就是一百块。”赵爱琴一算账,吸口冷气:“这生意看着不大的,没想到这么赚钱。”
  田晓园一副想当然的表情;“你以为呢,十几年前人们说当教授的没卖茶叶蛋的挣钱多。现在教授挣钱多了,可买茶叶蛋的挣钱也不少。别看这些小本买卖,其实他们赚钱起来很快的。娘,你回去后,说说我哥吧,别让他在建筑队上班了。还不如买个肉夹馍呢。”
  田广新就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时,从高楼上摔下来,致死的。田晓园对建筑队的活有些抵触,就动了心思,让赵爱琴说说田晓光,他还在建筑队干红呢,田晓园担心某一天田晓光出事。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可真是完蛋了。太倒霉了。
  赵爱琴嗯了声,她心里盘算了下,觉得这建议不错,准备回家后和田晓光说说。
  在保定府呆了一天,田晓园和赵爱琴又启程了。
  旅行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城市间游走,感受不同的风情,体验不同的生活。
  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呆的时间长了,人会腻歪的,游玩的兴趣会降低的。
  这次田晓园依然是随缘买票,这次买的车票去的地方的山西汾阳。
  这个城市的名字看起来很陌生,可是如果说另一个名字相比大家都会知道,杏花村。
  没错,杏花村就属于这座城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随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流传,杏花村,杏花酒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兴趣点。
  现在杏花村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的杏花村酒已经畅销海内外,借着这首诗歌的影响,酒的影响也很大。
  田晓园母女来这里,不是来喝酒的,而是来观赏的。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从这首诗歌里,感受到清新的,淡然的田园之美。
  田晓园母女是晚上到的汾阳,在酒店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她们又乘车去了杏花村。
  如今的杏花村尽管还叫做村庄,可是一点村庄的味道也找不到了。
  这里俨然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小镇,各种现代设施,各种旅馆、酒店的招牌随处可见。
  随着杏花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搞起了旅游生意,都在想法赚游人的钱,已经没多少人为淳朴的杏花村努力了。
  刚走进这座村落,田晓园眉头悄悄皱了皱,她感觉这里不再像是诗歌里的清新村落,而是成为了一座充满铜臭味的小镇。
  有了这样的心理,她龛影的兴致大打折扣,走马观花的游览着。
  “晓园!”
  突然,田晓园感觉背后有人叫她。回头看了一眼,果然看到一个熟人,竟然是常乐轩,他也出现在这里。
  他脸上挂着喜悦的微笑,这偶然的相遇让他很高兴,这充分说明了他们是有缘人。
  常乐轩心里开始了丰富的联想,越想他越觉得他和田晓园是天生一对。
  “常乐轩?!”对于在这里见到才分开几天的常乐轩,田晓园也很惊讶,当然也有惊喜。
  常乐轩摸摸脑袋:“是啊,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他礼貌地对着赵爱琴打招呼。
  赵爱琴淡淡地回应一声,看来她对常乐轩还有成见。常乐轩想追到田晓园,丈母娘这关要好好想想办法了。
  “走,我们去那边的酒店聊聊。”常乐轩指了下旁边的酒店,带着田晓园母女进去了。
  入座后,他点了几道菜,要了一瓶饮料一瓶酒。
  “你们喝饮料,我继续喝酒。”常乐轩为自己倒满一杯酒后,举起被来。向田晓园母女示意。
  “你请便。”田晓园先为赵爱琴倒满一杯饮料,又给自己倒满一杯,她也举起饮料杯,回应常乐轩。
  轻轻抿了口饮料,田晓园问常乐轩:“你不是要去牛栏山二锅头酒厂吗,怎么来这里了?”
  常乐轩笑着解释说:“本来是要去牛栏山酒场的,实际上也确实去了,但是呆了一天就走了,没有计划的时间长。”
  于是,他就来到下一个有酒的地方。来到杏花村,他想品尝下杏花村酒是何种味道。
  “原来你是要去拷问历史啊,带着我吧。”田晓园也想跟着去看看杏花村酒是如何酿造的。她听别人说酒是由五谷杂粮酿造的,可是她一直想不明白,好好的粮食怎么突然变成了酒呢。
  这次听常乐轩说要去探究杏花村酒的历史,她就想跟着去看个究竟。
  对于田晓园的提议,常乐轩自然不会拒绝。
  赵爱琴白了田晓园一眼。显然对田晓园做这事不满。
  见此,田晓园就先把赵爱琴送回入住的宾馆,然后又出来,和常乐轩汇合。
  常乐轩打着田晓园走街穿巷,像是游商小贩。
  走到杏花村的东南角,在一条窄小巷子最里面的一扇小破木门前停下。
  常乐轩用手敲下木门。嘴里吆喝道:“有人吗?”
  看着颤巍巍的木门,田晓园担心木门被他敲掉,幸好这扇木门尽管看起来危险。不过没从门扇上带哦下来。
  过了会儿,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谁啊?”
  “是啊,常乐轩,老爷子。”常乐轩像是在和同龄人打招呼一样,从他的话里听不到他对老人的尊敬。
  门后面哦了声。过了会儿,木门打开。一个满脸皱纹,岁月在他身上留下无数道痕迹的白发老人走了出来。
  “常小子,你今天来做什么,酒不是已经喝到了吗?”
  常乐轩笑着道:“老爷子,我今天来不是喝酒的,是来看你酿酒的工艺的,正好我这位朋友对酿酒也有兴趣,于是我就带她一起来了。”
  白发老人浑浊的眼睛扫了田晓园一眼,无神地说道:“难道又女娃对酿酒有兴趣,你们跟我进来吧。”说完他率先走进去。
  常乐轩对田晓园示意下,他们两人并肩走进小院。
  走进院子后,田晓园才发觉别有乾坤,这处小院绝不像它外表给人的印象,从破落的木门,任谁也不会想到,院子里面格外的宽敞,几间屋子的门都是用铁板做成的。而且,院子格外宽阔,田晓园估计这院子怎么着也有一亩地大小,最让人好奇的是,在院子中间,有一条小何经过。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这处院子是建在小河上的,小河水哗啦啦地流淌,像一曲美妙的音符,为这座院子带来流动的生气,更为酿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田晓园见到如此神奇的院子,脸上写满疑问,拉住常乐轩,想问他几个问题。
  常乐轩却用眼睛示意田晓园不要问问题。
  田晓园听话地跟在他身后,他们跟着白发老人。
  白发老人打开了一间铁门,瞬间一股刺鼻的酒糟味传来,田晓园不自觉的抖了抖鼻子,似乎想将这种味道拒绝鼻子之外。
  常乐轩却猛吸了几下鼻子,好像很享受这种味道。
  他们走进了铁门后的房间。
  看清房间里的摆设后,田晓园激动地双手乱指,却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
  ps:好长时间不求票票,书页上光光的,别刚洗的那啥还要白,这也太难看了吧,同志们有力的出力,有票的出票,让本书好看些吧。
  第二卷 第一三一章 孤男寡女共一室
  田晓园如此激动的原因,是因为她被眼前看到的景象震惊到了。
  在那一扇铁门后面,却是一宽阔的大敞篷,里面的空间足够大,足有百十平米。
  地上放着的全是酒缸,就是司马光砸缸的缸,将孩子放进酒钢里,根本找不到孩子在哪里。
  在这个空间里,放着的全部是这种酒缸。
  常乐轩嗅着鼻子,猛吸几口,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