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那年夏天      更新:2024-04-18 10:48      字数:5007
  惚ㄑ暗取!?br />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8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9。现在手机很多软件很好用
  10可以用来谈恋爱
  11中学生拿手机可以摆酷
  12如果是音乐手机 可以在课间放音乐大家欣赏不是件好事吗
  13手机可以录音,录下有用的东西,譬如老师上课讲的东西
  14手机可以用来作弊发信息。
  15手机可以上网聊QQ 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躺床上也可以
  16对于家远的同学 回家晚家长可以电话问问 可以不用担心 学生回家可能会晚可以提前通知家长
  弊:
  1 手机辐射大 对身体不好
  2手机容易丢。中学生的生活方式不是很机警平时容易丢三落四
  3上课手机玩手机可能会被老是没收
  4手机可能会被别的同学羡慕 嫉妒 容易招惹人家伸出3只手
  5手机消费高 中学生有时不注意电话费就交不起
  6手机晚上玩游戏 玩的太晚会影响睡眠
  7手机作为高科技对于学生来说 要求好机子 肯定是一笔很大的消费
  8用来作弊的话很容易被抓
  9手机不是万能工具。中学生喜欢爱玩手机 手机很容易磨损
  10手机对于中学生谈恋爱的弊处就是,容易产生太多不必要的骚扰电话 和短信
  11中学生容易对一些陌生短信产生好奇 容易上当受骗
  据某市教育部门对其下属的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用途的为5%,上网聊天21%,通话聊天48%(包括谈恋爱),玩游戏11%,下载图片铃声12%,拍数码照片3%。而另一项关于学生持有手机的动机调查则显得更是离谱而近乎荒唐。40%的学生认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不论需要与否,都应当配备手机;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21%的学生认为,持有手机是为了除学习外的其他娱乐消遣;只有10%的学生是从实际联系的需要,考虑购买手机;另外10%的学生认为学生无须拥有手机。
  利: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8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利 ——中学生用手机,一是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随时可联系掌握,同时,对子女嘘寒问暖也方便;二是有利学生与老师沟通,有时课业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及一些不方便与老师直面交流的问题,通过手机交流免去了胆怯和尴尬;三是有利于同学间交流,有不愉快的事或烦恼,可以与同学发发短信,聊聊知心话,既可聊一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又能加深同学间的友情。
  首先,让孩子带手机无助了解孩子的动向。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几乎都做过对着手机说瞎话的事,无论是善意抑或恶意的谎言,如此“言传身教”势必会影响孩子。面对家长的查岗,孩子们为掩饰真实情况自然而然地讲“大话”,比如放学网吧玩游戏,却说在同学家学习,明明想去北京路逛街,却说是学校临时要补课。这样,就远远背离了家长利用手机加强监管的初衷。
  其次,增加学生的攀比心理。如今手机更新换代很快,几乎三两月就有新机型问市,从彩屏到可视摄像,从MP3下载到上网玩游戏,最前沿的科技都运用于这个“掌中宝”上。而一部新机动辄三五千元,过万元的也不鲜见。舍得为孩子投资的家长们自然不会给孩子买过时的机子。孩子们有了手机自然要炫耀,要比较,要当最酷最时尚。中小学生比书包、比文具、比波鞋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一旦手机开禁,势必会吹起另一股高价攀比风。
  第三,增加学生不安全的隐患。手机被偷被抢的事常见诸报端。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不惜动武动刀达到抢劫目的。如果学生带着价值不菲的手机在路上走,难保不成为歹徒的目标。手机没了倒是小事,身体受到伤害则是大事。
  最后,沉迷玩手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曾有报道,一些年青人沉迷于用短信聊天不仅影响了学习工作,还得上“拇指综合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中小学生,短信聊天的吸引力自然不小;还有上网下载铃声、画面、歌曲,以及上网玩游戏等手机功能也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家长往往忽视手机作为“游戏机”的功能,其结果是疏于监控和引导,令孩子如果长期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电影《手机》中一句经典的台词就是“手机是手雷”,对成年人况且如此,对于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的中小学生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和家长应认识到手机的潜在弊端,防患于未然。中小学生还是禁用手机为好。
  我们的计划:
  一.简要背景说明: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手机,大学生玩手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现在的中学生也玩起了手机,在校园内,在大街上,随时可以看见使用手机的中学生。中学生使用手机做什么?有利还是有弊?老师有什么看法?教育局有什么意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我我们学校部分班级,采访了部分学生和老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做了一番调查,反对者有之,赞同者也有之。
  二.课题目的和意义
  让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让手机真正为我们带来帮助。
  三.活动计划
  1 访问专家:
  2 上网:王逸成、孙英俊、方赟
  3 图书馆:全体
  4 总结论文:全体
  四.活动步骤
  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的
  1    1周    查找资料  了解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2    1周    成果汇总  让中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合理使用手机
  五.活动所需条件
  1 图书资料:无
  2 其它:电脑上网
  3 预期效果:论文
  4 表达形式:文字
  六.我们对课题价值的认识
  来源:现在社会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十分普遍
  创新处: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最正确的方式
  可探究性:使每个中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手机来帮助自己
  实用性:手机已经进入大部分的生活中,教会中学生如何使用手机很有实际意义
  七.希望出现的特色
  突破口: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着手
  闪光点:使用手机也能经常帮助学生
  创新点:让每个参与的中学生谈谈自己如何理解正确使用手机的含义
  八.初步研究想法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作为时尚的物品也走进了我们学习的领地——校园,而且校园手机的使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为了了解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调查小组在本校和附近的四中作了一个小调查,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数据: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情况表
  项目  访问人数  有手机人数  百分比
  中学生    50     17     34%
  小学生    50      4      8%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在我校和四中各年级里共访问了100位同学,据调查结果显示几乎一半的中小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其中中学生的比率较高,占访问者的34%;而小学生的使用率稍低,只占8%,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机率要比中学生低26%个百分点。 手机对我国中学生来说,主要用途是收发简讯(SMS)、玩游戏、上网,真正用手机来打电话的不超过30%。
  根据三名学生所进行的中学生用手机调查,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52。17%)、能玩游戏(19。13%)、能上网(8。99%),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膝上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38。55%)、方便使用(26。09%)、可以通简讯(23。77%)、非常轻便(20。58%)、是个人身分地位的象征(10。14%)等。
  调查显示,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有超过一半(55。66%)一个月发出50至100通以上的简讯。利用手机传简讯,可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28。7%),也以闲聊(44。1%)为主,用来问功课的只占10。14%,父母给他手机,要求他能经常与家人联系的也只占25。22%。
  调查导师刘泽权说:“这些简讯无论是纯文字或图片、或图文并茂,很少与学业有关,也很少与家庭成员有关,显示了他们与学业和家人疏离的现象。” 深受家人影响。另一方面,从拥有手机中学生的家长使用手机的状况,也可见学生用手机的习惯,深受家人影响。
  受调查的学生里,家长拥有手机的人数占84。67%。而家里拥有三部更更多手机的,占了54。78%,其中四部或更多的竟然有31。3%。至于家长每月的手机通话费,有41。44%的学生认为肯定或有可能比自己的贵。
  三点结论
  刘泽权说:“从这个调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在新加坡这个富足社会,手机这个现代化通讯工具,已普遍到大多数中学生都能人手一机。“其次,中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主要是出于与人攀比或赶时髦的不良动机。”“第三,中学生在购买和使用手机时,由于受攀比和追求潮流的思想驱使,大多把价格和经济负担能力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不加考虑。”他认为学校或有关教育机构,有必要组织更多人对中学生的消费趋势和观念作一次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以便发现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消费现象与错误消费观念。
  》》 GO TOP
  三、我们的论文
  关于中学生是否该使用手机的问题
  也许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中学生是否会因在上课玩手机游戏而影响学习。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有手机的说(我也有)
  不过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人玩手机游戏
  他们基本上都在玩文曲星之类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
  中学生可以用手机
  因为如果一个学生真的不爱学习,不玩手机也可以去玩别的东西
  如果他真的爱学习,有手机也不会去玩
  而且有的时候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要晚点回家的可以及早和家长联系
  有时候就是这样的……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
  手机毕竟只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一个高科技的产品罢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是必定会在中学生中普及的
  中学生使用手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那些直接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手机短信,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希望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
  的确,用手机订阅短信既方便又便宜,但里面的内容却鱼龙混杂,有笑话,有节日祝福,甚至还有一些格调低下的黄色信息。对喜欢收发短信的中学生难免会产生消极影响。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