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京文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5257
  录湓谧羰辣#⊿asebo)海军船厂进行了改装。取消了艏部飞行甲板,机库向前延伸,主飞行甲板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用左舷的岛式上层建筑替代了原先的较小的右舷岛式上层建筑,还对舰炮进行了重新调整改进。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动力为蒸气轮机,19台锅炉,4轴,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武备为6座单管203毫米主炮,6座双管120毫米副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72架(最多可载91架)。
  【作战履历】
  1942年6月5日夜,大和号战列舰安祥地的沉浸在中途岛西北300海里的海面上。作战室中,平时一向头脑冷静指挥果断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此时却犹豫不决了,因为在他手中的一纸电文是那样的沉重,“赤城号中两颗炸弹,丧失战斗力,请定夺”,他完全明白南云在何种情况下会发出这种电文,但在作出这必然的决定前还是不禁回想连篇。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航空战队的旗舰,她也是日本航母的皇后。作为“八·八舰队计划”(8艘战列舰和8战列巡洋舰)的一部分,赤城号的原始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于1920年12月开始制造。1923年11月在其完成前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舰。
  1927年3月赤城号服役之初,飞行甲板为上中下三段。下层甲板的前部供大型舰载机起飞,中层甲板供轻型舰载机起飞,上层甲板供飞机降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多载飞机。估计飞机在中层甲板起飞时就想现在的动画片中的宇宙飞船一样,在狭窄的通道中加速,而后冲入太空。不久在赤城号的使用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这种设计并不实用,且交通管理较复杂。于是,赤城号于1935年进行了改装,三段飞行甲板联到了一起,前端由两组圆柱形支柱,并且在飞行甲板左侧增加了岛式上层建筑,以便于观察。
  山本五十六曾任赤城号舰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种没有巨炮的战舰对海战将产生的本质影响。尽管这种思想在海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赤城号之中。
  9。18事变的次年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山本曾率领赤城、加贺号轰炸上海。1937年7。7事变爆发,赤城在长江流域、华南、支那、海南更是大开杀戒。
  作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赤城号上有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年,日美局势日趋紧张,美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年初,山本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号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1941年12月,赤城号作为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山本的思路在珍珠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山本的地位在帝国海军中达到了入日中天的程度。
  开战6月内,由赤城号领导的第一航空舰队横扫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山本如何也想象不出赤城号在中途岛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知道他必须作出什么决定。天皇的照片转移出来后,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在水面上挣扎的巨型战舰赤城号带着没有起飞的舰载机很快消失在其惊动了的这片海洋之中。舰上幸存的舰员被派往了太平洋的前哨基地。
  【性能诸元】
  标准排水量 33,000吨(改装后)
  动力 131,0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821英尺
  航速 最大31节
  火炮 主火炮8英寸(200mm)6座、高炮25mm28座,13mm22座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99舰爆(21),97舰攻(30)(1941年)
  舰员 标准2000人(海军1200人,航空800人)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赤城号
  二战军事 日军篇 第7节 日本加贺号航空母舰
  (更新时间:2007…1…9 11:38:00  本章字数:1986)
  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
  ——加贺号(Kaga)
  【建造简史】
  加贺号航母,由川畸船厂(kawasaki)建造。1920年7月19日开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2年暂停,原计划是作为快速战列舰,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改为航母。1923年后重新开工并改造为航母,1928年3月21日服役,但没有马上投入使用。服役早期作为岛式上层建筑试验舰。1934至1935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之后排水量为42,541吨,8台锅炉蒸气轮机,127,400马力,最高航速28节,武备为10座单管20毫米单用炮,8座双联127毫米两用炮,22座25毫米高射炮,舰员编制人数2016人,载机81架(最多可达90架)。
  【战争历程】
  加贺号是日本最初的重型航空母舰之一,她与赤诚号的起源很类似,原始设计是战列舰。加贺号服役之后,与赤城号一同编为第一航空战队,此后两舰一般共同执行任务,两舰的命运也很类似。
  加贺号是侵华海军的主力。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中,加贺号和赤城号一起完成了轰炸和制空任务。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号的数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配备的舰载机为90舰战和89舰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配合陆军更加疯狂地袭击中国大陆,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1932年8月15日,加贺号约30架舰载机企图空袭中国空军学校-笕桥机场。被中国21架飞机拦截,结果日机被击落13架,这是加贺号在中国最惨的一次失败。随后,加贺号一直活动在中国海域,轰炸的目标也扩展到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市区。1939年后,加贺号返回太平洋海域。
  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作为六艘航母之一参与偷袭珍珠港。随后,1942年1月,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空袭爪哇南岸芝拉扎港。而后,加贺号回本土修理,没有参与4月在印度洋对英海军的作战。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参与中途岛战役,全部战沉。加贺号于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附录】
  发现于中途岛外海的航空母舰残骸被鉴定属于日本航空母舰加贺号
  2000年7月22日 明尼阿波利斯,MN
  Nauticos 公司和binedFleet网站在今天宣布已确切证实一件重要的人造物品属于在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里被击沉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加贺号。1999年9月,由海军海洋学部及Nauticos公司组织的一支联合探险队在中途岛外海发现了一些被认为是来自航空母舰的残骸。经过去年在海军海洋探测船USNS SUMNER(T…AGS…61)上的协同探测和研究,探险队已经收集了该残骸的声纳图形和照片。
  随后,binedFleet派出三位历史学家(Jon Parshall, Tony Tully, and David Dickson),通过研究对比,确认该残骸属于加贺号航空母舰。加贺号于6月4日上午10点20分被美国舰载机击中四枚炸弹并立即起火,在海面上燃烧了九个多小时后沉入海底,814名舰上人员阵亡。另外三艘日本航空母舰赤城、飞龙、苍龙也在这次战役中被击沉。
  该残骸上包括两座防空炮台及飞行甲板的一部分,原位置在船尾右舷的高射炮阵地。残骸沉没在17000英尺的水底,可以清晰看见连接炮台的走道,一座观测平台,及一座降落指示标志(帮助飞行员在甲板上安全着陆)。今后的分析将着力于这块残骸的来源,并期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加贺号的主舰体。
  这块残骸是太平洋战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中途岛战役是历史上至关紧要的海战之一,这块残骸的发现对于发现加贺号的主舰体非常有帮助,并可能最终发现其他三艘沉没的航空母舰的位置。
  【性能诸元】
  标准排水量 35,000吨(改装后)
  动力 127,4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812英尺
  航速 最大29节
  主火炮 8英寸(200mm)火炮14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25+座,13mm高射机枪30座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99舰爆(30),97舰攻(30)(1941年)
  舰员 1400-2100人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加贺号
  二战军事 日军篇 第8节 日本苍龙级航空母舰
  (更新时间:2007…1…9 11:41:00  本章字数:7208)
  论坛 …东线战场 …西线战场 …太平洋战场 …陆战武器 …海战武器 …空战武器 …精锐部队 …二战名人 …美女酷图 …软件下载
  日本海军中型舰队航空母舰
  ——苍龙级(Soryu)
  【建造简史】
  “苍龙”号航母,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母,有双层机库和全通飞行甲板,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并采取巡洋舰的主机以便获取较高航速。日本海军以后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参考该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198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2000马力,最高航速34。5节,编制舰员1100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3架(最多可达71架)。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飞龙”号航母,由Yokosuka海军船厂建造,1936年7月8日开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是苍龙号的改进型,和苍龙号比,进一步加强了舰体结构强度,提高了舰艏,改进了装甲,最大的改变是岛式上层建筑改到了左舷。满载排水量219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3000马力,最大航速34。3节,舰员编制1101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31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4架(最多可达73架)
  【战争历程】
  【苍龙号Soryu】
  日本海军在完成号称世界最早的航舰凤翔号以来,又陆续的计划建造了由战舰、巡洋战舰改造而来的航舰加贺号与赤城号,并有小型空母龙骧号的建造计划,因此,在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限制下,当时的日本海军航舰保有允许量就只剩下21000吨。
  在伦敦海军条约中,规定了巡洋舰种的保有量中,容许拥有不超过25%吨位的具有航空机发舰甲板的巡洋舰,于是美国海军遂提出了将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的航空巡洋舰计划,而日本海军与之相对应的,也在昭和七年(1932)提出了所谓的G6计划,本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造型奇特,在如同航舰般的外型上,于飞行甲板前端下面布置了三座渐高的8吋连装炮塔,预计性能如下:速度36节,排水量17500吨,舰载机70架。
  在昭和九年(1934)开始的第二次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军令部要求以G6计划为参考,将剩下的21000吨航舰保有量使用来建造两艘所谓的航空巡洋舰。该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性能如下:排水量10050吨,主炮8吋五门(装备在中心线上),12。7cm高射炮20门(连装十基),防空机枪40挺以上,搭载机100架(半数置于飞行甲板),速力36节,预计于昭和十一年(1936)完成一号舰,而于隔年完成二号舰。
  此计画的舰容比起G6计划起来更像是一般航舰,不过在前段飞行甲板下却装备了两座炮塔,一座三连装一座二连装。不过毕竟要在10050吨的排水量内完成所有上述要求实在超出当时技术水准太大,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将主炮改成6吋,高射炮减到连装八基,并将舰载机减少到70架。即使是如此,也难以达成要求,为了减轻重量,只有在少数地方装上了能对抗8吋炮的装甲,剩下地方都施以只足以对抗驱逐舰级的防御。在运用上也有极大的问题,炮力既不足与当代条约重巡相敌,防御力又不够,加上背着大型机库,怎么有办法在海战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