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九十八度      更新:2024-03-30 10:53      字数:5048
  胸,直道,老天爷要亡他!”
  “二婶子,这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江氏的夸张措词,把李春儿逗笑了。
  不过是种的辣椒突然断了销路,也没必要一副天塌下来的样子吧!
  “春妮儿,二婶子可是一点也不夸张,那都是别人学着在那里说的。”江氏瞪了她一眼,又道,“对了,你刚刚不是说要做什么辣椒酱,需要辣椒吗?我看,这倒是个好机会。我估摸着,这个时候只要有人买老李头家的辣椒,哪怕是价格压到最低,他也肯。”
  不得不说,江氏的想法与李春儿的想法不谋而同,“那就麻烦二婶子帮着去问问,最好能定下来。至于价钱方面,可以商量。”
  李春儿嘴里说着这事,可心里却是想着另外一件事。
  想了想,还是问道:“二婶子,您可知县城那关门的酒楼叫什么名字?”
  江氏刚从她说到价钱方面,那爽快的模样中回过神来,这会儿听她这样一问,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把听来的告诉她,“我听人说,好像叫什么望江楼,那酒楼,似乎是建在江边的。”
  闻言,李春儿若有所思。
  沿江而建,那酒楼的风景想必不错,又是在县城,如果买下那酒楼,不知要多少银钱?
  可是,这都关门三天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抢了先。
  随后又一想,辣椒酱的事情才开了个头,她就想着开酒楼,这想法是美好,会不会太超脱现实了。
  想来,还是自己的心太大,太急了。
  心思又一转,既然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没钱买下那酒楼,去看看也不为过吧!再说,她也没去过县城,就当是去县城见识见识也好呀!
  思及此,李春儿便朝着李大业和赵氏道:“爹,娘,我想明天去县城瞧瞧那望江楼。”
  李大业微微一愣,一时不清楚她意思,但还是道:“你二婶子刚不是说,那酒楼关门了吗?一间关了门的酒楼,有啥好瞧的?”
  “是啊,这里离县城可是远得很,就是坐牛车,来回也得三四个时辰,没事儿去那里做什么?”赵氏也附合道。
  而此时的李三元则是陷入了沉思,他,大概猜到李春儿的意思了,想了想,便道:“爹,娘,既然妹妹想去看看,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正我明日也没什么事,不如,我去借一辆牛车,载她一起去县城瞧瞧,顺道去镇上问问坛子的事情。”
  如果换作是以前,李三元绝不会说出这些话,因为向村子里的人借牛车用,那可是很贵的,一天,至少得三十个铜板,抵得了他去镇上做两天的活计。
  说到底,还是上次李春儿在聚文轩赢来的那笔彩头给了他说这话的权力。
  听到他的话,李春儿很感动,果然,家里还是三哥最了解她的心思。
  036闲聊一会
  李春儿也知道趁热打铁,为了让李大业同意她去镇上,不等他开口,就急忙道:“爹,我只是想去县城看看,有三哥陪着我去,不会有任何事的。再说,咱家到时候做出来的辣椒酱,不也需要一条往外销的好路子吗?正好趁这个机会,可以四处打探一下,有哪些酒楼,或者大户人家需要长期供应辣椒酱的。”
  李大业静默了片响,觉得李春儿的话不无道理。
  想到三儿子的精明,女儿的聪慧,谨慎,家里现在也有这个条件去县城走一趟,就这两点,李大业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那成,去县城瞧瞧也好,见见大世面。”
  见他松口了,李春儿和李三元很有默契的相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谢谢爹!”
  李大业也不答话了,只是皱皱的脸上爬满了笑容。
  看着父亲与儿女互动的这一幕,李大福和江氏满脸寂寥的相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里的羡慕与酸楚。
  这样一家人围坐一桌,高高兴兴商量着事儿的场面,在他们家,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的。这种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感觉,他们也无法去体会。
  唉,想想,老天爷也真是不公平!
  李大福和江氏两人本来还好奇李春儿他们口中的辣椒酱,这会儿,心里藏着事儿,也不愿开口去问了。
  气氛总是容易传染,两人身上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孤寂感,实在让人无法感受不到。
  堂屋里的人都是知道他们家里情况的,一瞧他们这神情,就知道他们又想起了什么事儿。
  可这安慰的话,硬是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只能在内心叹息一声。
  真是作孽呀!
  最后,还是李春儿打破了这悲伤的气氛,问道:“二叔,二婶子,这么晚了,你们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尽管从他们一进门,停留在她身上的视线,李春儿就猜到了他们来所为何事。本来,他们不问,她也不想提的,可现在,估计也只有关于她和周天楚的流言这事儿,能转移他们的心思与情绪。
  果然,听她这样一问,江氏和李大福就收起了悲伤的情绪,这才想起他们今晚来此的目的。
  江氏背过身,悄悄擦了擦眼角,随后笑着道:“也没啥事,就是白天听到有关于你和村长的那些流言,便和你二叔过来问问,到底是咋回事?”
  顿了顿,又道:“这些流言,自是不可信,就怕你们听了,放进心里去,想着来安慰安慰你们。不曾想,你们根本没当回事,倒是我和你二叔白担心了。”
  她的话音一落,憋了一个晚上没有把这话问出口的李一元和李三元这时也齐声问道:“这好好的,怎么就传出这么难听的流言?”
  “还能怎么的,不就是村子里一些好闲事的人,喜欢乱嚼舌根头。”赵氏有些气愤的说着话,想她懂事孝顺,清清白白的女儿,就这样让人给坏了名声。
  “大嫂,你也别气,不管到哪,都有一些好是非的人。谁家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就能传得家喻户晓。咱呀,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成,管外面那些胡说八道的做什么。”江氏笑着安慰了赵氏一句,而后又对着李春儿道,“春妮儿,这事儿,你也别往心里去,过个几天,这流言自然就散了。”
  “二婶子,我没事。俗话说,身正不怕身子斜,别人要说,我们也没法去堵了他们的嘴。”李春儿倒是淡然的很,一点也不受这事儿的影响。尽管她没有去外面听那些流言,但猜也猜得到那些所传的内容。只是,这些流言蜚语,怕是对她身边的人有些影响,好在,家里的人都相信她与周天楚之间的清白,不将这事放在心上。
  “成,既然都没事,天色也不早了,你们早些休息,我们也该回去了。”见一个个看得开,江氏也不纠结于这事,扯了扯身边一直闷不作声的李大福衣袖,笑着起身。
  转而又拉着李春儿的手道,“春妮儿,辣椒的事情,二婶子记着。明天,我就去村子西头那老李头家问问。”
  “那就麻烦二婶子了。”李春儿客气的笑了笑。
  “不麻烦,不麻烦。”江氏笑得眼都眯起来了,还想再说些什么,不想,身边的李大福就朝着李大业和赵氏道,“大哥,大嫂,我们就先回去了。”
  说着,就拉着江氏出了门。
  望着两人相携消失在夜色中的孤寂背影,堂屋里的每人都感触颇深,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翌日,早早吃过早饭,李一元便去镇上做工去了。而李三元,则是去了村子里一个交情好的光五叔家借牛车,准备和李春儿一起去县城。
  可是,李春儿在家等了半天,也没见着李三元牵着牛车回来,不禁纳闷了。
  不是说,光五叔家不远吗?
  怎么去了那么久,也不见回来。
  “这老三都去那么久了,怎么还不见回来?”赵氏也有些坐不住了,嘴角里面开始念叨起来。
  “婆母,可能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做为李三元妻子的刘氏也有些担心,但还是边做着绣活,边安慰着赵氏。
  “娘,不如我去瞧瞧。”准备跟着一起去县城的李二元站起身,就往外走。
  刚出院门,就见李三元一脸失望的回来了。
  见李三元那样,又没见到他驾着牛车回来,李二元忍不住开口问道:“三弟,咋啦?没借到牛车?”
  李三元摇摇头,道:“没咧,跑了三家,都说牛车借给别人了。不熟悉的,又不好意思去借。”
  “那么巧。”李二元眼睛瞪得老大,边走,边嘀咕,“今天是啥日子?平时也没见这么巧?”
  李三元拉了拉他的衣角,凑到他耳边,小声道,“二哥,我估摸着,是因为妹妹与村长那事,别人不愿意借。等一下妹妹要是问起,你可别乱说话。”
  闻言,李二元一愣,随后点点头。
  心里却忍不住骂娘,这都是什么事儿?
  借牛车,与妹妹和村长之间的流言有啥关系?
  两人一进堂屋,李春儿就敏锐的感觉到什么,最先开口问道:“三哥,怎么去了那么久?”
  李三元解释道:“五光叔家的牛车在昨天就借给别人去用了,没有借到牛车,心想着,县城也去不了,就在他家聊了好一会,所以去得久了点。”
  “哦,那就算了。”李春儿内心一阵失望,看来,县城是去不了了。
  罢了,反正这时也没钱去开什么酒楼。现在,还是安安份份的把辣椒酱做起来吧!
  于是,李春儿也歇了去县城的念头,留在家里陪着林氏三人做绣活,等着明天和她们一起去镇上。
  这边,李春儿因为不能去县城大失所望。
  而周家那边,周天楚却是风尘仆仆的从县城回来。
  一踏进客厅,就见到周夫人正和江氏聊得欢快。
  “楚儿,回来啦!”见到他,周夫人就停了与江氏的话题,柔声的问着。
  江氏急忙起身,笑着打招呼,“村长回来啦!”
  见到江氏,周天楚便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反而热络的道:“江婶子也在啊,我娘又拉着你聊天了吧!”
  对于江氏,先不说她是李春儿的二婶子,就是单单她这个人,周天楚是熟悉得很。原因无它,周家厨房所需要的豆腐,都是江氏家送的。说来也巧,有一次,周夫人亲自去厨房检查膳食,刚好遇到来送豆腐的江氏,两人一聊天,发现很投缘,久而久之,周夫人就喜欢时不时的留江氏在家,和她一起聊些家常,特别是在周老爷过世之后。
  昨天晚上,江氏和李大福那么晚去李大业家,除了关心李春儿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想确认李春儿和周天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江氏也是猜到,她今天来周家送豆腐的时候,周夫人必定会因为村子里的那些流言,拉着她聊一些关于李春儿的事情。
  这不,还真给她猜中了。
  她一进周家的厨房,周夫人身边的丫鬟——巧儿就来跟她说,周夫人叫她去话话家常。
  在周天楚回来之前,她和周夫人聊的都是一些关于李春儿的事情。
  037上门请罪
  听周天楚那语气,周夫人就忍不住埋怨起来,“你整天整天的不着家,家里连陪着娘说话的人都没有,也就你江婶子人好,时不时来陪着娘说说话,谈谈心。”
  “娘,是我疏忽了。”听到这里,周天楚很是内疚。
  十八岁之前,他都是跟着师父游历四方,也就每年回一次家。
  十八岁之后,爹亲自接他回家,他还来不及尽孝心,爹就跟着嬷嬷走了,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后来,他又被选上村长,一直忙于村子和家里生意上的事情,倒是把娘给疏忽了。
  想到这里,周天楚的心里越发内疚。
  周夫人叹了一口气,幽幽的开口,“楚儿,娘知道你忙,所以从来不曾怪过你。娘现在也没别的要求,就只盼着你早点娶个媳妇回来,让娘早日抱上孙子。这样,娘也知足了。”
  “娘,您不是说,在终身大事上,不逼我的吗?”周天楚嘴角抽了抽,很是无奈。
  这话题,不是前段时间才提起来吗?
  怎么?娘这会儿居然不顾还有外人在场,旧事重提,这可一点也不像她的性格。
  周夫人露出一脸的难色,语气中尽是责怪之意,“娘也不想逼你,可是,你现在坏了人家姑娘的声誉。你要是不娶她,这让她以后在村子里如何抬得起头来。”
  “我坏了谁的声誉?”周天楚满头雾水的看着自个儿的娘亲,一脸不解。
  他才刚刚从县城的酒楼回来,好端端地,怎么就莫名其妙坏了人家姑娘的声誉。
  “你想想,前段时间,你跟村子里的哪家姑娘家走得最近?”周夫人也不直接说,而是问着他,然后悄悄的朝江氏递了个眼色。
  “是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