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换裁判      更新:2024-03-18 14:44      字数:4907
  唐宪宗时,戌族和羯族进攻中原地区,皇帝下令,调动南梁的5000 人马,前往京师驻镇。南梁军队刚要出发,众人叛乱,赶走了他们的统帅。聚集起来抗拒王命。这种状况持续一年多。
  唐宪宗深为此事感到不安。这时候京兆尹温造请求单人匹马前往处理此事。他到了南粱境内,南梁人看见只是来了一个儒生,温文尔雅,便认为不会掀起什么大的风波,对他的到来没当一回事。
  温造到了以后,只仅仅宣读了皇帝的诏书,安抚和问候大家,对作乱的事一句也没提,仿佛没有此事发生一样,连南梁军队中那些挑头作乱的人全副武装,进进出出,温造也装做没看见。
  有一天,温造在操场中设置乐队演乐曲,全军战士都前往操场听乐曲,温造叫军人在长廊下边吃饭,饭桌的前边正对着长廊的台阶,南北两行设置了两根长绳,让军人各自在面前的长绳上挂上他们的刀剑,然后吃饭。酒宴刚开始,忽然响起了一声鼓,温造手下的人站在长廊的台阶上,从两头齐力平举两根绳索,于是南梁军人们带来的刀剑一下子离开地面三丈多高。这些军人拿不到自己的武器一下子就乱了起来,没有办法施展他们的勇武。这时温造把门关上,命令手下的人斩了这些叛军。从此以后,南梁地方的人不再谋反了。
  在这里温造先用既往不咎,若无其事的态度稳住敌人,等他们松懈之后,再突然袭击,将他们一举歼灭。温造这一计策;也表现了外柔内刚的一面。
  (五)散势'原文'散势法鸷鸟①;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②。意失威势③,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
  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注释'①鸷鸟:一种猛离。《孙子》中有鸷鸟之声,至于毁折者,节也。
  ②夫散势者,心虚志溢:虚怀若谷就能包容一切,踌躇满志就能决断一切,所以要好好发挥这种势。
  ③意失威势:志意一旦衰微就会丧失优势。
  '译文'(在战争中)发展各部分的威力,要效法鸷鸟。分散自己的实力,要在一定思想原则的指导下,实施时,必须按着一定的空间顺序活动。威武严正,实力充实,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操作,这样各部势力就能得到发展。达到这一目标,就能心胸广博,包容一切,意志力就会充溢丰沛。
  如果意志力不强,势威衰弱,精神不专,那么就会把话说漏,引起对方疑心而导致时局变化。
  因此要善于观察人的志向和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揣度关系,谋划事体,持方圆规矩之理,合乎变化法则,求得事情的尽美,没有关联和空间,则无法发展各部势力以用之,欲发展各部势力需得循序而行,而一旦行动起来,各部势力也就发展了,其作用也可以发挥。
  如此说来,善于发现对方漏洞的人,必须修炼自己的五气,观察对方的虚实,行动时才能达到分散使用力量的效果。行动起来,才能本着我方意图,并确知对方的计谋(而不败)。
  所谓控制势力。是决定胜败的大事。威势溃败,往往是不能凝神观察所致。
  '解析'鬼谷子在本篇指出了善于用人,统御各种势力的问题。
  鬼谷子说:散势,即要发挥各部分的威力而严正实力要充实,要有意志力,能控制一切。
  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个谋略过人的开国君主。他能够在西汉未年的乱世之中,打败群雄,力挽狂澜,奠定东汉王朝的基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人善任。
  昆阳之战之后,刘秀率领军队进入河北,命祭遵为军市令,负责纠察军纪,祭军执法非常认真,全军上下,无论职位大小,有违法的必受惩罚。一次刘秀宠信的一位贴身侍者触犯了军法,论律该斩。祭遵毫不顾及刘秀的情面,根据律条,处死了那位违法者。刘秀听到此讯后,十分生气,命令把祭遵抓起治罪。这时主簿(典领文书的官职)陈副劝阻说:“您不是常想整顿军队的纪律吗?现在祭遵执法不询私情,就是保证军令贯彻执行。”刘秀见他说的有道理,不仅赦免了祭遵,而且还把这位铁面无私的执法官升为刺奸将军。为了表示对祭遵严明执法的支持,刘秀告诫其它将领说:“你们要防备祭遵呀!我的贴身侍卫犯法他都敢杀掉,对你们他是不会讲私情的,”不久,刘秀再拜祭遵为偏将军,平定河北的战争结束后,刘秀论功行赏,封祭遵为列侯。
  要控制和使用具有各种势力的人,善于观察对方的虚实,发现对方漏洞的人,确知对方的计谋,在等到对方出现漏洞时,立即采取行动,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要重视人心背向,善于观察人的志向和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揣摩人事关系。把自己的意志贯通于众,与众人同喜好,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与众人同憎恶,就没有不可倾覆的敌人。要善于用人,统御有术,驾驭有方,要有勇有谋,奖罚严明,要谦虚谨慎,明察秋毫。
  公元前203 年,韩信采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大破赵军20 万,又攻占燕,尽取三齐之地。这时,他遣使面陈汉王刘邦:“齐人历来伪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又与楚相接,我不以假王名义不能镇抚齐地,请大王赐予我假王称号。”刘邦看了这封信后,大骂道:“我被困于此,从早到晚都盼望他前来相救,而他却要自立为王。”
  谋士张良一直认为韩信的向背,对刘邦取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现在韩信远在齐地,他想自立为王,你刘邦根本无力阻止。
  张良听到刘邦骂完后,马上在桌下轻轻踢了刘邦一脚,还附在刘邦耳旁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怎么管得住韩信称王呢?不如立他为王,使他能够自守其地。否则他会谋反生变的。”刘邦顿时醒悟,又改口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呢?”
  于是,刘邦派张良到齐地,封韩信为王。张良安抚韩信的计策,居然笼住了韩信的心,使刘邦能够顺利地征调韩信大军到河南去攻代楚军,为第二年韩信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六)转圆'原文'转圆法猛兽①;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②,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
  智略计谋,各有形客③,或贺机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④,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庄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⑤;方者,所以错事⑥;转化者,所以观计谋⑦;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⑧。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注释'①转圆法猛兽:圣人的智慧就像不停转动的圆珠,操纵自如,不过这类似猛兽的动作,寓动于静,先伏后动,一旦跃起威猛无比。
  ②有圣人之心:圣人的心像镜子一般。
  ③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智略计谋并无固定形态。
  ④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天地广阔无垠,人间也有无穷的吉凶循环。
  ⑤圆者,所以合语:圆变化无穷,因此使语言自由旋转。
  ⑥方者,所以错事:四角确立之后就会稳定,因此适合于对有为之事的处置。
  ⑦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所谓转化者就是转祸为福,以此适用于观察计谋的是非得失。
  ⑧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如果接物能通达人情,所以适合物的进退和是非等。
  '译文'实施“转圆”法,要效法猛兽扑食,行动迅速。所谓“转圆”,是指能构想无穷计谋。而能构想出无穷计谋的人,必定有圣人之心,并用心灵推究难以测出的计谋,而那难测度的知谋是与自己心术相通的。
  理道本是混沌的万物之始,以变化之理研讨万物,内容是无穷无尽的。
  因事而生成计谋也各有不同的形式,或有圆谋,或有方略,有阴谋、有阳谋、有吉策、有凶智。事事各不相同。圣人以此为法,设计出许多计谋,以求切合实际。所以开始造化大地的圣人,其行为无不合乎自然大道,以观神明之奥妙。
  天地之大无极无垠,人事之繁无穷无尽,又有各类的区别。各种智谋也各有其形,从中也必然会知道事物的凶吉成败了。
  所谓转圆者,有的转为吉祥,有的转为凶险。圣人掌握规律而先知存亡之理,然后再“转圆”“从方”,应顺规律。
  所谓“转圆”,就是要语言灵活,合乎要求,所谓“从方”,就是使事物依规矩而行。“转化”就是为了观物设计,“接物”就是为了观察进退。
  如果能融汇方圆转化接物之理,就可以分析综合,统一其学说了。
  '解析'鬼谷子在本篇中指出以速取胜的问题。
  鬼谷子说:“转圆意思是效法猛兽扑食,行动迅速。
  以速取胜是兵家秘诀。快速用兵,要善于捕捉和创造战饥;指挥上要果断决策,切忌优柔寡断,犹疑不决。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
  公元249 年春,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90 里的高平陵(魏明帝陵)去祭祀,曹爽和其弟中领军曹羲等人陪同,司马懿看到时机已到,便迅速部署人马关闭了洛阳所有的城门,占领了武器库,接管了曹爽和曹羲的军营,又派兵到了洛水的浮桥上,这些都是以皇太皇的命令行事的,一切完成之后,司司马懿又写了一个奏疏给曹芳,历数了曹爽的罪过,要求罢去他的兵权,不得稽留。
  曹爽拿到奏疏,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自然不给曹芳看,惶惶然手足无措,不知所为。这时司马懿又派人劝说曹爽早早归罪,还指着洛水发誓说,这次行动只免曹爽的官,其它一切如常,让他不必多虑。
  当时有一名叫桓范的,担任大司农,是曹爽的同乡,这人有点智谋,他劝说曹爽当机立断,把天子带到许昌,然后再以天子的名义征发四方人马,可是懦弱的曹爽犹豫不决。桓范说:“这件事是明摆着,如果你能和天子相随,号今天下,谁敢不响应呢?而曹羲另有军营在外,可以随时调遣,从这里到许昌,不过是一天多点,许昌兵库中的兵器足够我们使用,要说提心的也就是粮食,可是大司农的印在我们这里,你还怕什么?”从黑天说到天亮曹爽兄弟还是不敢行动。五更时分,曹爽把刀朝地上一扔说:“我就把兵权交给司马懿,仍然有爵位在身,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桓范一看大哭着说:“曹子丹(曹爽之父曹真的名子)这样一个出色的人物,怎么生出你们兄弟俩,比猪还蠢,我也要受你们连累而罪至灭族。”
  于是曹爽将奏疏送到曹芳那里,免官后回到洛阳家里,司马懿马上派人将他软禁起来,又在他住宅四角筑起高楼,派人日夜监视其行动,有时曹爽拿着弹子到园子里打鸟,角楼上的人就高喊:“故大将军朝东南方向走了。”
  曹爽至此已是一筹莫展。不久,曹爽等人以阴谋叛逆的罪名被下狱处死。
  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懿所以能战胜曹爽,除了足智多谋,还因为他果断行事,而曹爽呢,才智低下,遇事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如果他听了桓范的计谋,也许就是另一种结果。
  快速用兵,要善于捕捉和创造战机。
  公元233 年,魏国西北边疆地区出现险情,原来宗属曹魏政权并为曹魏戍守边塞的鲜卑人首领步度根,与一向抗拒曹魏政权的鲜卑人首领轲比能暗中往来,相互勾结,但尚未发展到举兵反叛的程度。隐情为并州刺史毕轨探出,遂部署部队,欲实现对外威慑轲比能,对内镇抚步度根的目的,并上疏表奏了朝廷。魏明帝看完毕轨的表奏,大惊说:“步度根不过一时被轲比能所诱惑,对于反叛心中尚存疑惧,毕轨现在出兵,只能使二人如惊弓之鸟,迅速合二为一。这等于是逼着步度根反叛,怎能实现内镇外慑的目的呢!”
  于是速下诏书,命令毕轨出兵不要过快,应以句注之地为界,不得越过,以便给步度根留下悔改回归之地。
  明帝的见识果然不凡,毕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