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作者:孤悟      更新:2024-03-05 17:17      字数:4712
  苡兴黄啤H擞邢蛏闲墓倘皇呛檬拢Х鸱ㄒ驳娜沸枰5侍饩驮诰貌坏梅āR话闳怂氲木煌獯蜃⒛罘稹⒍辆⒉戊鹊取U庑┧淙灰捕己芎茫捕际悄苁剐扌腥私降闹担蠹也豢赏苏庑┲皇恰爸怠倍选U庑┓椒ū旧恚敲挥腥魏我谎厝豢闪钊丝蚧蚪馔训摹K嵌贾皇且恍┯邪镏姆椒ǎ懿荒馨锏蒙厦Γ允且扛魅俗约旱闹腔邸7鸱ㄖ薪驳闹腔郏饕木褪橇私庾约杭白约涸谒枷肷稀⑶楦猩系母髦种粗A私饬司湍苄兄械溃涝谧约菏恰叭绱恕钡那樾蜗拢绾涡扌胁攀呛侠淼摹⒂行У模簿湍芏┏銮惺档男扌心勘辍P扌腥巳裘挥辛私夥鸱ㄖ兄腔鄣淖饔米钪饕诹私庾约海晕土业刈瞿切┦拢ù蜃⒊种涞龋┚褪蔷头噶恕耙钥臀鳌钡拿。晕戳私馑内校比灰簿托胁涣酥械懒恕?br />
  另外像有些人卷入一些佛学教理的争辩,去研究如“十地菩萨在量后成佛一刹那是仍有业力还是没有”、“在家人到底有没有可能证涅槃”之类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合乎中道修行的表现,也都不是老实修行。老实修行的人只知道自己是已登地或未登地。若未登地就已在和人辩论十地的情形,你说这人不是好辩是什么?我学佛至今从未见地知中道者卷入这种论争。学佛不是不能问问题,但修行人不妨自问:“我问的这个问题真的和我的修行有关吗?”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在做一样不切实际,不合乎中道的事了!
  学佛人高谈心性玄理而不能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之中,是佛法衰微的原因之一。我欲再强调一点的,就是我认为中道之所以不能被普遍地了解及应用,和四念处法门的被忽略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基于以上的探讨,各位应该能了解所谓的中道是建立在修行人的智慧上的。一定要能用智慧看清自己的情形,才能知道对自己目前而言,什么是二边,什么是中道。而四念处透过身、受、心、法的观照察觉,正是使一个人直接了解自我的方法。四念处一旦被忽略了,正是“以客为主”。修行人会变得不能行中道,而在修行时有一种无力感 ,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9)
  中道的人生态度,不仅包含接受自己,也包含“接受别人”。如能接受自己是解脱道的起点,那么接受别人就是菩萨道的起点了。
  接受别人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真正的包容与接受,除了要有认清真相的智慧,还需要有真情流露的慈悲。一般人对人的感情,往往不能智慧与情感皆充分地同时存在。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往往就会完全对对方的缺点视而不见。“情人眼里出西施”及“癞痢头的儿子是自己的好”,就是两种最常见的例子。相反地,当一个人真的有洞察力而能深知人性的贪婪与卑劣面后,许多人就成了厌恶人类的隐士,无法再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共处,而走上明哲保身的避世道路了。所谓菩萨道的难,也就难在这里。真的菩萨有智慧而能深达人性的善恶面,却不为善恶二相所动摇。直见一切众生的贪瞋痴,却犹在心中起“难忍大悲”,愿在红尘之中打滚。接受且包容一切,从劫至劫,无怨无悔。这种智慧与情感皆已升华且汇归为一体的无二境界,实在是鲜能为一般人所了解的。
  一般人往往在爱自己周遭人的同时,也对周遭的人有许多要求与意见。有要求与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不好。但许多较有“侵略性”或“主宰性”性格的人,就会对他人有许多不切实际或超出当事人可能范围的要求,或让对方感受到负担的意见。这样就不好了。就不是行中道。
  能行中道的人不会把不必要的负担加在自己身上;同样地,他也不会把它加在其他人身上。他能看出自己的有限性而不对自己作无理的要求,也会推己及人地了解别人的有限性。而不对别人作无理的要求。他懂得关心,鼓励别人,但他也会了解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的道理,而去了解及尊重那一个世界中的每一个“缘”。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以缘起观的看法,能了解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你能够了解一个心灵,才能真正看出其中的问题而提供帮助。才能知道如何做才是那一个生命的二边与中道。没有这一个了解,所谓的帮助也只能到一个程度而已。
  故真正的“菩萨”应是有耐心倾听别人的人,有诚意了解别人的人,而不是只是想把一套思想蜮行为模式加在别人身上使其接受。不分青红皂白只希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佛教徒的,是有“侵略性”性格的人,是“我执”学生的表现。谈不上中道,更遑论菩萨道了!
  十、中道的人生观——缘起法则之体现(10)
  能接受中道的人,除了能接受自己与他人外,还能接受世界及世界所有的一切。他既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也不是个乐观主义者。他是个关心世界,了解世界,具有爱心及热心的中道实践者。他一定是个负责任的人,因为他深知缘起实相及因果律,而知道不负责任真正的后果。他一定是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是个入世者而不是个隐士。他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均了解缘起无自性的道理,而不会以眼前的情况为实有而抱着悲观、绝望的态度。但他也深知自己及世人若不努力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幸福的未来,这个世界是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故他也不是对事事都“乐观”而把一切都像若干基督徒般地“交付给主”或命运,简而言之,他只是个实际的人。而对人生中无数的起落,他喜悦地接受一切而参与一切,这就是中道。
  希望诸位不要以为本章讲的这些事不是佛法,或以为和修行没有关系,事实上这些才是佛法。修行若不懂这些,佛法根本修不起来,更不要说深入了。佛法流传了二千多年,已和许多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多元化的面貌及传统。其中不少传统是颇不合乎缘起中道的。我大略地提出了其中两个极端——神秘主义与玄学化——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反省,看看这两个东西在20世纪的今天是不是已成为佛教中的“二边”。
  这个看法并非出于佛经或论典,而是我个人修学的浅见。当初佛在世的时候,修行人的心态及整个修行的文化环境,和现在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当时许多现有的教派尚未成立,佛教也尚未和中国及其他文化相融和。故以整体的修行环境而言,当时的“二边”和现在的“二边”可以说并不完全相同。举例来说,当时有无数的人修苦行,苦行就成了当时佛所说的二边之一。而今天的佛教已发展出了大乘诸教派,而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性格已成了大乘佛教中相当可观的影响力。中国文化一向是有温柔敦厚的传统的,中国人也早已经历过儒家中庸及王道文化的洗礼,而早已有了不走极端的性格。故当佛法传到中国时,中国人把它和自己本有的文化相融和,而给予再发挥和再整理。当整个大乘文化成熟时,修行环境及修行心态已和当初佛在世时有很大的不同。
  故我以为今天讲“中道”,若真要讲得深入,就一定会有和原始佛教不一样的地方。倒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自成一家而讲得不一样,而实在是因为中道所依的现实环境不一样的缘故。讲得不完全一样并没有关系,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该做的是用佛所发现一切无碍及深观缘起的智慧,去了解时代,认清在当代佛教中存在的二边,并在认清后能远离此二边,如实地行中道,才是在20世纪的今天弘扬佛法的大着眼处。我所言,也许有未臻完全之处,但我认为大家应往此一“找寻时代之中道”的方向努力。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1)
  不要轻易地评判任何人及任何事,是科学及做学问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修四念处的基本精神。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讲得太过了,或认为我把佛法及世间法混为一谈。事实上,此点的确是我自己的见解。但我认为它不但符合缘起法则修行的要义,而且的确是修四念处时非常重要的态度。故仍不揣浅陋地把它指出来,希望对大家的修行有所帮助。
  四念处修行的指导原则是如实观。佛要修行人如实地在身、受、心、法四个地方观察种种起落的现象。一样东西若升起了,则修行人当知它升起了;若落下去了,则修行人当知它落下去了。能清楚明白地知道一切身、受、心、法等现象的起落而不执著,就是四念处修行的真义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要说不要轻易作价值评判呢?这和如实观又有何关系呢?
  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一旦在作价值评判,他已经不在“如实”观了。
  我们在前面身念处的章节中提过修四念处最主要的原则是要学会“放松”,也就是因为这个相同的道理。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有颇强的一种价值评判倾向时,只要他一碰到那件事,身心自然就会紧张起来,而去做一种“排拒”动作。这个动作不只是会造成身心上的一种紧张而形成疲劳,最主要的缺点是它使修行人不能如实地认知这个东西的性质和真面目,而使其智慧不能增长。以法念处的原则看来,修行人只有在轻松柔软的身心状态下,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才有可能充分了知万法的“本来面目”。否则一个念头才刚出头,就把它压下去,其真正的结果是修行人从没有真的了解这个念头是什么。这样子的修行,永远像是在打仗一样,既费力又紧张,而且不能深入到佛法中智慧之学的核心。故佛法中虽也有道德家及宗教家所喜欢的那一面,但毕竟佛法真正的核心——智慧——是“不共世间”的,其原因也就在此。因为佛法主张若真欲解决人世间的这些问题,光是靠高尚的道德律或纯洁的宗教情操,是不够的。佛老早就指出了这样一个体认,也就是《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是建立出来的东西,终归是为因缘所设定的。用一个因缘设定的东西来打击另一个因缘设定的东西,终究无法体认到佛所发现的那种生命中的喜悦安定。以佛法看,修行人只有用一种“接受生命”的态度,让这有生有灭的东西起落来去。放松身心,立定脚根,仔细看清楚,才有可能会加深对自己一切行为背后真正动机的了解。人若无法放松身心而真的对自己有所了解,法念处的修行是连开始都无法开始的。就好像在一个高压政治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的老百姓皆无法知道社会中许多事情的真相一样,因为新闻及传播媒体皆为统治者所控制,而警察人员又非常有力地在控制人民的活动。对一切事物有强烈价值评判倾向的人,事实上正是自己的秘密警察,一个言论才刚出来就派兵把它消灭掉。这样会使自己成为“无知的老百姓”,不是很自然合理?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2)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价值观的“被设定者”(即由他人或外在文化等而主导他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设定者。我们不自觉地由小到大,经由教育、双亲、社会等等,而接受或认同了许多的价值观念。这其中包括了一个人对家庭的看法,对国家民族的看法,对金钱的观念,对爱情及两性关系的看法等等。
  一个人本身的性向及经验,当然也是影响他价值观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因素正如由外而来的因素一样,是在他不充分了知的过程中而影响了他,“塑造”了他的。如仅就他们的影响和作用而言,我们几乎可以不用去区分那些是来自内,那些是来自外的。
  我并没有意图要大家放弃或否定任何价值观,也不在尝试建立任何价值观。我所欲指出的,是人若尚未充分了知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有哪些价值观,也尚未了知是哪些“缘”(因素)而使那些价值观产生的话,以佛法的理论而言,这人仍在“迷”中。若很精进地修行,他最多只能做一个很能控制及约束自己的人。他有可能修养很好,不会乱发脾气,但毕竟他仍还没有沾到佛法中真正所谓解脱道的边。他若修过四念处,也仅是在身念处、受念处及心念处的范围内,而尚未触及到法念处。因为修行人要能真地见到自己的思想、观念,实在是较难的。但毕竟法念处是佛法中较深但不可省略的部分。修行人若没有见到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价值观念及因那些观念而生的执著,修行仍不算完全。他只能当问题“来”的时候用一套方法去“解决”它,或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