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节
作者:匆匆      更新:2021-02-17 21:58      字数:4733
  “嗯,”丹西的脸色好一些了,顺手从大沙盘上拈走五枚插着黑松旗帜,标识库姆奇军队的兵棋,“阿尔古的一万水兵,吸引走了五万库姆奇人,这还算值价的买卖。”
  “阿尔古兵力不足,凭借突然袭击才出其不意地拿下象牙港,”贝叶道:“时间久了,只怕对方会看穿他的虚张声势。”
  “先不要急,等德尔玛无法回头再说。”丹西点头,“告诉阿尔古,主力谨守象牙港,派少数人马骚扰腹地。情况不对时,马上从海路撤离。”
  “威达、孔狄发来密信,”安多里尔汇报,“大军已经秘密地集结完毕。安德鲁外长也不负使命,已完成交涉,达成协议。”
  “嗯,”丹西神色转好,“告诉威达,稍安毋躁,等待我的指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立刻动手,绞死柯库里能!”
  “据河港水文人员分析,再过十天左右,靛河春汛将临。”查理道:“届时,大军横渡将遭遇困难。”
  “浮桥和水运体系完成得如何了?”丹西皱眉。
  “一切就绪,”查理信心很足,“领主如果有令,可以随时行动!”
  “唔,”丹西满意地颔首,“河面乃是这次战役的关键……”
  “好消息!席尔瓦回报,于双泉荒漠大破呼兰苏来尔联军,斩毒蛊彭萨、鬼影客索琴!”肩负飞天大将军的巴尔博,飞奔着闯进军议密室,打断了丹西的话,“敌军败溃,逃亡大沙漠,估计只有九死一生,十不存一。通往黄金之都的大道被打通,苏来尔王室震撼,急忙从前线抽调五万将士回防首都!”
  一石激起千层浪,听闻北线大捷的消息,军议室里欢声雷动。
  这个突然到来的胜利消息,彻底扭转了讨论的气氛。会议室的基调和轨道,也完全改变。
  猛虎军团一直把呼兰人视作头号假想敌,慑于柯库里能及其部下们的可怕名声,众将一直战战兢兢小心对待敌方兵马。但两方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手,却是毒蛊和鬼影客被斩,北线十数万敌军被歼!
  猛虎军团一直遵循实战是检验能力的试金石这一原则,经第一次交锋后,呼兰人的战斗力水平,在众将内心的天平上,迅速贬值!
  他们心里都不免开始嘀咕,红发魔鬼可以把十几万呼兰人杀得大败而逃,自己肯定也能够做到!
  这种观念、这种气氛,连丹西也不免受到影响。
  “好极了!”听完介绍,丹西兴奋地一拍巴掌,又从沙盘上拈走五颗插着苏来尔苍鹭旗帜的兵棋,“终于等到了这个久违的胜利!”
  “鬼影客索琴带五万呼兰骑兵奔袭北线战场,苏来尔和库姆奇又各自抽走五万人马。连续调离之后,靛河东岸兵力大减,仅剩五十五万呼兰人和五万苏来尔边防军。”贝叶红光满面地分析道:“虽然仍旧是敌众我寡的局面,但差距已经缩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可以用质量优势加以弥补。”
  “不错,贝叶先生分析得很透彻。现在可以说,万事具备,一切作战条件都已成熟,”丹西一把将沙盘东岸的几十颗青色啸狼兵棋攥入大掌,将它们揉成粉末,“我军明日做好一切准备,后天即渡河与柯库里能决战!”
  “我方还有数万水师配合,再加上一支他们绝对意想不到奇兵的协助,”贝叶也是信心满满,喜悦之色溢于言表,“柯库里能的战神之名,将在后天终结!”
  筹划了几个月时间的战役即将开始,自治领所有的军政要员尽皆鼓掌拍手,军议室沸腾起来。众将既为红发魔鬼的胜利所激励,又被友军的捷报所刺激,都摩拳擦掌,准备跟呼兰人大干一场!
  丹西、贝叶,都是自治领最高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以足智多谋著称,还有着煌煌战绩做资本,说话份量极重。连他们都这么有信心,大家对于胜利即将到来一事,再无任何怀疑!
  喧闹的军议室里,惟有安多里尔保持着冷静。
  第三十三集 第八章
  读完北部战场的战报,柯库里能面无表情,但拿着纸的手,却也略略地颤了一颤。
  北线战场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自己的左膀右臂、柯门四老之一的彭萨战死,六骏之一的鬼影客索琴化为灰烬,仅花枪莫林带万余人虎口余生,逃入大沙漠中跋涉求存,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面对这样沉重的打击,无论内心如何翻江倒海,柯库里能依旧保持着不喜不忧的平和表情,仅手指微微一颤。
  这等超强的自制力和冷静的指挥心态,身旁的布朗尼自愧不如,亦不能不敬服。
  “这就是所谓的意外了。”布朗尼轻叹一口道:“索琴的行军路线,是大将军、四老和我一起研究制定出来的,既可以避开天眼的追踪,又可以绕开敌军的所有防线、据点、明暗哨所和游动斥候。而且我们特意进行了保密,连红纱帐成员都不知晓,亦无向外泄漏之虞。”
  “况且,这次行动由鬼影客索琴执行,隐匿藏踪是他的拿手好戏,比这更困难的任务他也完成过。按理说,怎么也不会出差错。”布朗尼心有不甘,似乎仍无法相信眼前的战报数据,“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竟然会暴露行踪,让红发魔鬼提前窥出虚实,然后反加利用。”
  “真应了你上次所讲的,天道无常,世事莫测,意外情况在战争中频仍发生。”柯库里能缓缓点头,“毒蛊这回之所以兵败身亡,除了意外,也确实找不到其他可以解释的理由。”
  “小子彼时不过表达内心的忧虑,却不料一语成真……”
  直接在帐下听命多月,布朗尼愈来愈习惯柯库里能的独特作风。战神的语气越是平和舒缓,神态越是亲善慈祥,其实越反映他内心杀机盛起,直欲生擒丹西,活剐此獠给彭萨献祭!
  “能成大事者,必有殊常运气相随,但全凭运气者,却绝不可能成就大业。丹西不可能一直这么走运的。”刚刚接到噩耗,失去最亲密战友和十余万子弟兵的柯库里能,连最后一缕忧伤和悲愤之色,也从深邃的黑眸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刻,他冷静得像一个雪人,不带任何感情成分的平和语调,也令人感到他仿佛在讲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彭萨战死,北线失利,未尝不是塞翁失马。丹西的大本营获悉战报,必然滋生乐观情绪。敌军的跨河进攻,估计很快就会开始。布朗尼,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一切就绪。”布朗尼翻检著作战计划,回答简短有力,充满自信。
  “那好,我们在此静候丹西渡河。”柯库里能站起身来,“从明天开始,我再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
  靛河西岸,猛虎军团指挥总部。
  “战争形势确实开始向我军一方倾斜,”安多里尔捋须提醒道:“但尚不到可以断言必胜的程度,尤其是面对柯库里能这等人物。我觉得,何时发起总攻,还是等一等再定的好。”
  “老军师啊!谨慎固然很好,但果决更为重要。”独眼龙军团长巴维尔道:“有位军事家说得好,再优秀的军队也不可能时刻处于最佳备战状态,如果一味等待完美计画、物资与条件,只有一切因素皆对自己有利时方才敢与对方开战,那么最终将坐以待毙。这样的将领,必然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被勇敢果断的敌人所击败。赢得胜利的,总是那些能最充分、最高效率运用手边资源的人。”
  “巴维尔所言不错,”凯鲁接话,“兵棋推演已进行了这么久时间,能想到的我们都已想过,所有的可能性也都在筹划之中。现在,也该到行动的时候了。”
  “根据水文资料,再过几天,靛河汛期将至。”查理也主张进攻,“水位上涨,将影响我们渡河。那时再行动,估计就会困难得多了。”
  “安德鲁外长虽然已经达成秘密外交协议,但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事。”贝叶道:“盟友那头有些焦急,如果拖得久了,难免会夜长梦多啊!”
  ……
  猛虎自治领的军政要员们大多是与丹西年纪相仿的小字辈,年龄段大多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尤其以丹西这种二十八九、三十出头的人最多。他们是走廊军界的新生代将官层,未曾经历过呼兰入侵的黑暗时代,对柯库里能及呼兰军队没有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
  这些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斗志旺盛,军旅经验也不能说不丰富,大多数人都有近十年的征伐生涯,而且是在常胜之师——猛虎军团里效力。他们构成了一个生机蓬勃、敢作敢为的团体,具有逼人的锐气、乐于创新的精神和藐视一切权威的勇气。
  正因为这个年富力强的核心指挥群的存在,猛虎军团才得以飞速发展,超常规扩张。但长期的胜利、骄人的战绩,也让他们难免产生轻敌情绪。
  在这个团体中,像李维这样年近半百的将领都比较少见,遑论安多里尔这类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不过,这些为数不多的老将老臣,作用非同小可,他们起了很重要的制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约束着麾下战将的盲动情绪,负责把年轻人的锐气和张狂引导到最合适的方向上去。
  这是一种很理想的年龄结构,一种非常巧妙的内部平衡机制,丹西也乐于摆出不偏不倚的态度,兼听则明,手腕纯熟地调控一切。
  不过今天,会议的气氛和风向似乎有所转变。
  首先,红发魔鬼的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猛虎军团将领们的斗志。起初他们确实非常重视呼兰强敌和柯库里能的可怕名声,谨慎对待,小心应付,不敢发什么狂言妄语。但与对岸敌军进行一系列小规模冲突后,大家猛然发现,呼兰新兵蛋子们的战斗力,根本比不上本方这支有近十年作战经验的部队,难免产生“呼兰人不过如此”的念头,希望与对手速战速决的求战呼声,开始小范围地兴起。
  这些建议,被丹西委婉地拒绝了。少壮派将领们虽然血气方刚,但也都有多年的沙场经历,知道主力决战与前哨战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同,在没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下,他们亦不再坚持。
  不过,刚刚传来的战报,北线战场上可不再是什么小股接敌,而是真正的主力兵团之间的生死激斗。席尔瓦不仅获胜,而且是战果辉煌的歼灭战!
  在军队这个特殊的团体里,极度重视实战成绩,胜利就是一切,失败就意味着失去发言权。在少壮派军官们看来,北线的战报,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自己过去判断的正确性,速战速决的呼声当然更加坚定,更加理直气壮起来。
  对于安多里尔,诸将是以一种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这确实是一个睿智而值得尊敬的老头,但未免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都几十年时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走出失败的心理阴影!当面对几十年前曾击败自己的老对手,昔日那个指挥若定的老军师,竟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如此胆小怯懦!
  柯库里能是个几十年没再指挥作战、半截入土的老朽了,只是昔日的光环太过耀眼,盖住了满身的陈腐尸臭。今趟,这头牙都掉光了的呼兰老狼,带着一群刚刚断奶的狼崽子来犯边寇境,正好趁这个机会加以消灭,把所谓的战神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其次,这套作战方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虽不能说完美无缺,至少也是无懈可击,方方面面都做了细致而详尽的考虑。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千锤百炼的成果,无论横看竖看,无论用什么方法检视,都很难再有完善的地方,几乎挑不出什么瑕疵来。
  军人大多是行动派,战争的过程远比坐在屋子里谋划要有意思得多。谋定必动,战略策略确定,则应该立刻起而行之,果断贯彻──多数将领将此奉为信条。多谋寡断,在武将们看来,这是文官的通病,也经常遭到兵将们的诟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仅自治领的另一名主要谋臣贝叶站到了他们这一边,连最高决策者丹西也倾向于立刻进攻,这大大激发了众将的信心和野心。
  当然,丹西做此决策,也有他自己的考虑,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结果……
  “北线大捷,确实值得庆贺,但大家是否过分看重最后的结果而忽视了其中的偶然因素呢?”娃娃们一齐安多里尔在继续劝解,“若没有菲尔误打误撞的发现了鬼影客行踪,只怕埋尸荒漠的就该是红发……”
  “我的老军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丹西笑着打断安多里尔的话道:“谨慎小心,我也非常赞同。不过,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一味等候,我们或许永远等不到合适的总攻时机。或许,完美的出击时刻会在耐心的等候中出现,但更有可能的是,将来再也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进攻机会了。”
  “其一,席尔瓦和阿尔古在北线陆地和南线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