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卡车      更新:2024-02-15 11:16      字数:4728
  胤健?br />
  在他的枕边,放着我的那缕头发的匣子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于我而言,在军中的这些日子里,我会经常不由自主的思念起念安,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长得更大一点,没有母乳吃的日子习惯不习惯。至于娘、师父、舅舅、舅妈、外公、外婆他们,我估计他们除了有些担忧我之外,应当都还能过得不错,所以,我也无须太担忧。
  除此之外,我倒是有些珍惜这段与皇帝相处的日子,因为我认为以后再有我与他单独同处一室的机会就不多了。现在,赵公公为了预防会发生什么突发状况,请求我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待在皇帝的厢房之中,一时之间,我俨然成了皇帝的专属医士。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与大师兄相认的原因,他最近除了有时精神有些恍惚,会盯着我发呆、发愣以外,以前我能经常从他身上发现的邪魅之气也少了很多,人也变得和善、平易近人多了。
  可能是因为本身对我感到一种亲切感,有时候在我替他诊脉之时,有军中将领进来向他禀报事务,他也不避讳着我,看着他处理事情的方式,这又让我发现了他身上英明、果决以及雷厉风行的一面。
  让我感觉到有些害怕的是,通过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我有时也会趁他不注意时,不由自主的偷偷的将眼光放在他脸上寻找和捕捉,他的这张大脸和念安那张小脸的相似之处。而让我内心感到更害怕的是,我觉得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我对他似乎又多了一种莫名的、更强烈的情愫。
  在这些时日中,杏儿与大师兄倒是经常起早摸晚的去军中替那些在应战中受伤的将士们疗伤。只是,可能是确实对大师兄这个皇弟比较怜爱,皇帝隔三差五的便会让人将大师兄喊去,叙上一些家常,询问他一些他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因也不是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倒也没有避讳着我。
  只是,皇帝不知道的是,有时候我与大师兄四目相对时,会不由自主的有些尴尬。大师兄对我可能还是一如既往的那般充满了怜爱与宠溺,而变的可能只是我的心境,因着我觉得有些愧对大师兄,也知道自己这样朝夕与皇帝同处一室,会让大师兄感到心痛吧。
  幸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半个月后,皇帝的身体便完全康复了,这距离他御驾亲征的日子已经有三四个月了,因为有些担忧离开朝堂时间太久,会引起前朝局势的动荡不安,皇帝决定速战速决,早点解决了金源国,然后尽快返回朝堂。
  于是,皇帝开始频频让人向金源国下挑战书,要求他们出来应战,怎奈金源国的城门一直是紧闭着的,迫不得已之下,皇帝决定使用一些卑鄙一点的手法,那就是利用在牢中关押的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来威胁呼隆贝尔,在挑战书中说明,如若呼隆贝尔三日之内再不开城门应战,那么敦煌朝将将呼隆达儿与呼隆迭儿一天杀一个。
  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是呼隆贝尔的亲弟弟,呼隆贝尔自是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呼隆贝尔在皇帝限定期限的最后一天终于出来应战了。
  这一次,皇帝执意不肯让我与大师兄再出城门应战了,他命我与大师兄押着那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守在城墙之上,这与战场相比,是一个相对安全一点的位置。而且,就算那金源国的士兵攻上城来,因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在我们手上,他们也会投鼠忌器。
  皇帝自己则佩戴好盔甲,自己担任战事的元帅,亲自上阵。
  我与大师兄命完一干士兵看完城门,又让人将那不断从嘴中吐出污秽言语的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的嘴巴给堵上之后,便一起静静的立于城墙之上,观看着下面的战事。
  远远的,我看见皇帝的对面迎来了一个身形与呼隆达尔与呼隆迭尔比较相似的金源国将领,估计长相也好看不了哪里去,这名将领身后插上了一杆旗帜,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帅”字,估计此人应当就是此次金源国的统帅——金源国北地王的大世子呼隆贝尔了。
  只见他骑着战马,立于距离皇帝大约十五尺左右,停顿了一会,估计是在相互叫骂,大约过了半刻钟左右,呼隆贝尔与皇帝交战了起来,随即,两方的将士也相互混战了起来。
  我的眼光定在皇帝的身上,那呼隆贝尔的身手好似不弱,一时之间,与皇帝难分上下,我的心越看越纠结,就怕皇帝万一有个闪失,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金源国一个将领模样的人竟然趁着皇帝与呼隆贝尔交战之际,从皇帝的背后刺出了一剑。
  “啊……”我大叫了一声,浑身的汗都吓得冒出来了,随后,我准备不顾一切的使用凌波微步跃下城楼,赶去皇帝身边,看看他究竟怎么样。
  “莫急,皇上已经渐渐占了上风了。”这时,大师兄突然用手拉住了我,劝阻道。
  我有些疑惑的往下一看,只见此时赵侍卫已经与那名偷袭的金源国将领酣战了起来,估计方才也是赵侍卫挡住了那一剑。
  可能是皇帝身边的侍卫们也感觉到了方才的那一幕太凶险,纷纷围拢在皇帝的左右前后,防止皇帝再被偷袭。
  而在与皇帝的交战中,那个呼隆贝尔已经由方才的势均力敌渐渐转为有些体力不支,手中的长枪在架住皇帝挥舞过来的长剑时,身体坐在马上有些呈现摇摇欲坠状。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很难战胜皇帝,呼隆贝尔趁皇帝不注意之时,偷偷的掉转了一下马头,准备与自己城门边撤掉。
  皇帝身边的赵侍卫发现了这一幕,悄悄的将手往呼隆贝尔的方向扬了一下,片刻之后,奇迹发生了,呼隆贝尔从马背上坠了下来,早已等候好的赵侍卫立刻跳上马来,用绳索捆绑住了他,并将呼隆贝尔座骑后的那个标有帅字的旗帜扯下,扔在地上。
  我猜到赵侍卫可能是在衣袖中暗暗放入了迷幻药,将呼隆贝尔给迷倒了,心里不禁暗暗称赞赵侍卫做得好,对付无耻之徒就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否则,等这呼隆贝尔逃走了,这场战事又不知要被拖到什么时候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论功行赏
  那些本来在与敦煌朝将士交手中,并未处于下风的金源国将士,见到了这风云突变的一幕,自己的元帅被擒,帅旗被人踩于脚下,士气不禁大落,一时之间,竟然成了乌合之众,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意志。没多会功夫,便被敦煌朝的将士们收枪缴械,进而逃的逃,降的降。
  随后,皇帝便带着身后的将士,一股作气,打进了金源国的城楼,攻占了金源国的城池。
  那北地王可能在金源国还有相当大的权势,现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在敦煌朝的手中,恰好皇帝以提出以金源国的十座城池交换呼隆贝尔、呼隆达尔、呼隆迭尔三兄弟,为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北地王自然想同意皇帝提出的交换条件。
  在北地王的胁迫以及敦煌朝军队的震慑作用下,三日后,金源国的皇帝被迫向敦煌朝递来了投降书,同意以金源国的十座城池来交换呼隆贝尔、呼隆达尔、呼隆迭尔三人,并愿意向敦煌朝俯首称臣,每年按时向敦煌朝的皇帝朝见、进贡。
  虽然这场战事耗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还是让皇帝喜不自胜,在高兴之余,让他连连夸赞了我与大师兄一番,又犒赏了全军将士,并封赏了在战争中牺牲的人的家属。
  不过,在这中间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那日我、杏儿、大师兄那日在京郊的那个茶棚碰见的那两名回京城寻求御医来边关救治皇帝的将领终于回来了,并带回了一名御医,这名御医竟然也是我往日所认识的一个人,那就是对太后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林御医。
  太后殡天之后,我因为心中有些悲伤,再加上有些心灰意冷,也就没留意林御医这种小人的下场了,不过,我倒是好像也听说了,林御医好像离开过御医院一段时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得知自己与林御医的事被太后知晓之后,姜太妃竟敢还让林御医回到御医院,如果不是胆大包天,就是见冷宫被烧,以为我已经葬身在火海,她已经有恃无恐了。
  在凌云师姑夜闯冷宫,欲行刺于我的那夜之后,虽然她没有明说是谁指使她的,但是,若我没猜错的话,那个幕后的指使人一定就是姜太妃了。而她让凌云师姑前来将我灭口的最大原因,可能还是怕太后将她与林御医之间的丑事的证据告之了我,为了避免这种丑事外泄,她肯定欲将我除之而后快。想必,得知冷宫起火,我被葬于灰烬之时,正是她心情快畅之时。终于拔掉了我这根她眼中的刺,现在的她,成了后宫中最尊贵的太妃,受着皇帝与妃子们的尊敬,享着受不尽的荣华富贵,难怪她有恃无恐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她此次派林御医前来是真的关心皇帝的身体,只怕是打探情况、见风使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皇帝在谋害太后的事情上,曾经与林御医合作过,所以他与林御医也算得是旧时相识了。
  皇帝看见林御医前来,倒是诧异了一番,询问道:“林御医,前段时间,你说家中老父病重,要回家尽孝,侍奉他余下的日子,便从御医院辞官回家了。怎么现在又突然来边关了呢?”
  林御医作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看着皇帝的眼睛,显得非常诚恳的说道:“老父再重要,也不及皇上的万金之躯重要啊!皇上的肩上挑着的是江山社稷和千千万万的黎明百姓,能为皇上解忧,微臣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万死不辞的,更别说只是暂时离开老父床前一段时间了。姜太妃娘娘挂念着皇上的身子,加上比较信任微臣,听到皇上中毒的消息后,就赶忙着人去微臣的府上,让微臣来替皇上把把脉。可是,因那时微臣正去外地的山上替老父采药去了,因而耽误了一些时日。得知皇上中毒的消息后,微臣心急如焚,恨不得能多生出几条腿来,早点赶来边关,来尽快减轻皇上的一点痛苦。可喜可贺的是,来到边关之后,竟然让微臣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健健康康,并且刚打完胜战凯旋归来的皇上,这真是我敦煌朝之福啊!”
  说完,他还假惺惺的流出了几滴眼泪。
  我看着他,心中充满了不屑一顾,什么老父生病,只怕是害怕东窗事发,丑闻泄露而丢了性命,先找个地方躲藏起来吧。而现在才来,只怕是为了与姜太妃商量出一个完全之策而浪费了时间。
  被蒙在鼓中的皇帝倒是被感动了一把,还感激的说道:“尽管朕中的毒已经被解了,但是朕还是要感激你不辞辛苦的赶来边关。这样吧,你也不用离开御医院了,朕封你一个正六品的院判,赐你一座院判府,无事时你便在家陪伴你的父亲,如若有事,朕便派人去唤你。”
  御医院的最高长官是正五品的院使,然后就是两名正六品的院判,林御医听见皇帝的这话后,自是正中心意,忙不迭的跪下谢恩:“多谢皇上恩典,多谢皇上恩典。”
  我虽然对林御医这个人已经非常的厌恶,但是,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听而任之了。
  因为思念着念安,我本不欲与皇帝一起回京,打算抄条小道,尽快的回到京郊,就在我带着杏儿一起去向皇帝辞行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不喜欢受羁绊的大师兄也前来向皇帝辞行。
  谁知道,我们的要求都遭到了皇帝的拒绝,皇帝竟然执意要对我们进行论功行赏,首先,他将我封为御医院正五品院使,将杏儿封为御医院正六品院判,也给我们赐了两座相邻在一起的府第。并且还一定要将我带回宫去见秦蝶儿,也就是我本尊。
  而随后,他又说与大师兄一见很投缘,要认大师兄作义弟,只是,皇帝这样对大师兄说的时候,眼中充满了内疚,他可能是怕认回大师兄会带来新的流言蜚语,这些会伤着大师兄,并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弥补大师兄,他执意要将大师兄封王,却遭到了大师兄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皇帝只得取消了这道圣旨,只是给大师兄也赐了一座府第,并以王爷的礼仪相待。
  论功行赏完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班师回朝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师回朝
  这样一来,我与杏儿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我们终究是女扮男装而来,如若是短期以男子面目示人倒也还罢了,平时提醒自己留意一下即可。可是,如若做了御医,就只能一直以男子的面目示人了,时日久了,就怕难免会留下破绽了。
  到时候被人发现了,可能不仅无功,说不准还要被摊上个欺君犯上之罪了。
  不过,事已至此,皇帝的话又违抗不得,就只能走一步,是一步,静观下一步的事态发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