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节
作者:负债赌博      更新:2023-08-28 11:38      字数:4848
  良久不得脓,以食肉膏、散着兑头,纳痈口中。人体热气歇,服术散。五日后痈欲瘥者,服
  排脓内塞散。
  《千金方》云∶论曰∶凡发背皆由服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
  又有生平不服石而自发者,此是上世有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起,初如粟米大,或痛
  或痒,仍作赤色,人皆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不救。其临困时,方圆径三
  四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之中脓皆乃出,寻即失音不言。
  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痛痒有异,即取净土水和作泥,捻作饼子,径一寸半,浓二分,
  以粗艾作炷,灸泥上灸之,一炷一易。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即瘥。若如榆英大,灸七七炷
  即瘥。若至钱许大,日夜灸不住乃瘥,并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又恒冷水射之,
  渍冷石熨之,日夜勿止,待瘥住手。此病忌面、酒、肉、五辛等。
  凡肿起于背胛中,头白如黍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者,名发背。不灸治即入
  内,灸当针疮上七八百壮。
  又方∶饮铁浆三升,下利为度。
  又方∶鹿角灰,酢和涂之。
  排(步皆反)脓内塞散主大疮热已退,脓血不止,疮中肉虚疮痛方∶
  防风(一两) 茯苓(一两) 白芷(一两) 桔梗(一两) 远志(一两) 甘草(一
  两) 桂心(二分) 人参(一两) 芎 (一两) 当归(一两) 附子(二枚) 浓朴
  (二两) 龙骨(一两) 黄 (一两) 赤小豆(五合,熬)
  十五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今按∶《范汪方》云∶非酒则药势不宣。)
  《广济方》疗钟乳及五石等发背毒热方∶
  黄芩(三两) 白鸭屎(五合) 白蔹(一握) 香豉(五合)
  切,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经心方》疗发背方∶
  以冷石熨肿上,验。
  又方∶马粪敷,干易之,妇人发乳亦瘥。
  《范汪方》治发背及诸痈肿已溃未溃方∶
  捣豉小和水,令如强泥作饼,饼可肿大,浓三分所,若有疮孔空遗之,勿覆,令汁得出,
  得以艾罗灸豉上欲燥,若热则易,令大热剥烂皮也。痈痛寻当转减,便得安。为灸或有
  一日、二日、三日,疮孔中当汁出。(《千金方》同之。)
  治痈肿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二升(成末)〕 甘草(五两) 冶葛(二两) 桂心(四分) 当归(四
  两)
  凡五物,冶合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葛氏方》治痈发背腹阴匿处通身有数十方∶
  取干牛屎烧,捣细,重绢筛下,以鸡子白和以涂之,干复易。秘方。《刘涓子方》同之。
  又方∶用鹿角、桂心、鸡矢,当别烧,合之捣,以鸡子白和,涂之。秘方。
  又方∶生栝楼根细捣,以苦酒和,涂上,干复易之。
  又方∶赤小豆涂之亦良。
  《刘涓子》治痈发背发房初起赤方∶
  其上赤处灸百壮。
  又方∶捣苎根,少水解以薄上。
  又方∶灶黄土、鸡子白和,涂上。
  又方∶树上不落桃子,末,以好苦酒和,敷上良。
  又云∶欲使速溃方∶水研半夏,鸡子白和涂之,亦能令消。
  卷第十五
  治附骨疽方第五
  内容:《病源论》云∶附骨疽者,由体热当风入骨解,风与热相搏,复遇凉湿;或秋夏露卧,
  为冷湿所折,风热伏结,壅遏附骨成疽。喜着大节解间,丈夫及产妇、女人,喜着鼠膝、髂
  头、髀膝间,婴孩、嫩儿亦着膊肘、背也。其大老子着急者,则先觉痛,不得转动,按之应
  骨痛,经日便觉皮肉微急,洪洪如肥状,则是也。其小儿不知字名,抱之才近其身便啼唤,
  则是肢节有痛处,便是其候也。大老子着缓者,则先觉如肥洪洪耳,经日便觉痹痛不随也。
  其小儿则觉四肢偏有不动摇者,如不随状,看肢节解中,则有肥洪洪处,其若不知是附骨疽,
  乃至称身成脓,不溃至死,皆举体变青黯也,其大老子,亦有不别是附骨疽,呼急者为贼风
  ,其缓者谓为风肿而已。皆不悟是疽,乃至于死。
  《短剧方》云∶附骨疽一名 (许及反)疽,其无头附骨成脓故也。又名痈疽。以其广
  大,竟体有脓故也。附骨急疽与贼风实相似也,其附骨疽者,由人体盛有热,久当风冷,入
  骨解中,风与热相搏。其始候为欲眠沉重、惚惚(音忽,恍恍也)耳,急者热多风少,缓者
  风多热少也;贼风者其人体平,无热,中暴风冷则骨解深痛。附骨疽久者则肿见结脓。贼风
  久则枯消,或结瘰 。以此为异也。是附骨疽而作贼风治,则益其病深,脓多也;是贼风而
  作附骨疽治,则加其冷风,增遂成瘰 偏枯挛曲之疾也。
  附骨急疽者,其痛处壮热,体中乍寒乍热,痿痿恶寒,不用热,小便或赤,大便或难,
  无汗也,即得治下去热,便得消也。纵不消尽,亦得浮浅近,外易得坏溃,其不复附骨也。
  贼风之证,但痛应骨,不可按仰痛处,不壮热,体不仁,乍寒乍热,但觉体KT 以冷,砍
  得热,热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也,即得针、灸、熨,服治风温药便效也。初得附骨疽即服
  漏芦汤下之,敷小豆薄得消也;下利利已虚,而肿处未消者,可除大黄,用生地黄及干地黄
  也;热渐退,余风未歇者,可服五香连翘汤,除在黄也;余热未消可敷升麻膏佳;若失时不
  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如治痈法也。(今按∶漏芦汤、升麻膏在第十七卷治丹之方;五香翘
  汤在第十六卷治恶核肿方,皆出《短剧方》。)
  《千金方》云∶候附骨与贼风为异者,附骨之始未肿但痛而已,其贼风亦痛不热,附骨
  则其上壮热。
  凡初得附骨疽即须急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散得消,可服五香连翘汤。
  治骨疽方∶
  又方∶末芜菁子敷,帛裹,一日一易。
  《葛氏方》治久疽附骨以积年,一合一发汁出不瘥方∶
  火烊饴以灌疮中,日三。
  又方∶以白杨叶屑敷之。
  卷第十五
  治石痈方第六
  内容:《病源论》云∶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气血,结聚所成。其肿结确实,至牢
  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坚如石,故谓之石痈也,久久热
  气乘之,乃有脓。
  《短剧方》云∶有石痈者,始微坚皮核相亲着,不赤头,不甚尖,微痛热,热渐自歇,
  便极坚如石,故谓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初作便服防己连翘汤,自针气泻
  之,敷练石薄,积日可消,若失时不得治,不可消,已有脓者,亦用此薄,则速溃。脓浅易
  为火针,诸痈溃后用膏散,依治缓宜法,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也。
  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者方∶
  鹿角八两(烧作灰),白蔹二两,粗里黄色磨石片一斤,烧石极令赤,纳五升苦酒中复
  烧,烧竟复更纳苦酒中,令减半止,捣石作末,并鹿角屑、白蔹屑,余苦酒和如泥,浓涂痈
  上,才干更涂取消也。
  《千金方》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方∶
  生商陆根捣敷之,燥则易。又治漏疖。(《医门方》同之。)
  又方∶酢和莨菪子末敷,极亦得。
  凡发肿至坚而有根者曰石痈。
  又方∶当上灸百壮,石子当出。
  又方∶梁上尘、葵茎灰分等,酢和涂。
  又方∶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消胶,以酒和桑皮敷上,敷上即拔出。
  卷第十五
  治痤疖方第七
  内容:《病源论》云∶痤疖者,由风湿冷气搏于血,结聚所成也。肿结如梅李也。
  《养生方》云∶人汗入诸食中,食之作痈疖。
  又云∶五月勿食不成核果及桃、枣,发痤疖之。
  《太素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疽。注云∶痤痈之类,然小也,俗谓之疖子。
  《短剧方》治痈及疖始结肿赤热者∶
  水摩半夏涂之,燥更涂,得皱便消也。山草中自可掘取生半夏乃佳,神验。
  《千金方》治疖子方∶
  凡疖无头者,吞葵子一枚,多服头多。
  又方∶牛矢封之。
  《徐伯方》治痈疖方∶
  捣商陆根和糟敷之。
  又方∶捣百合根敷之,食之亦得蒸。
  又方∶捣苦苣叶敷上。又生仓食苦苣。
  《徐伯方》云∶捣商陆根和糟敷之。
  又方∶捣生牛膝根敷之。
  《范汪方》云∶痈疖初生即灸其头数百壮,即愈。
  又云∶痈疖初生尚微者,取如鸡子所石若瓦十余枚,烧,以布帛裹熨之,重按令极热,
  热微者辄易,二三十枚则消。
  《删繁论》云∶治痈疖方∶
  捣生苎根以薄肿上乃止。
  《救急单验方》疗初患似疖后破无痂,疼痛不可忍,名猪啄(竹角反)疮方∶
  烧猪鼻作灰,附立瘥。
  《陶景本草》注∶伏龙肝捣筛,合葫涂甚效。
  《刘涓子方》治痈疖虚肿方∶
  当归(二两) 草(二两) 赤石脂(二两) 升麻(四两) 白蔹(四两) 芎
  (四两) 大节〔(黄)四两〕 干玄参(三两)
  上八物,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故布上,随肿所大小作帖贴,燥复易之。
  卷第十五
  治疽方第八
  内容:《病源论》云∶ 疽之状,肉生小黯点,小者如粟米豆,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乍青
  乍白,有实核,惨痛应心。或着身体,其着手指者,似代指,人不别者呼为代指。不急治,
  毒逐脉上,入脏则杀人。南方人得此疾,皆斩去指,恐其毒瓦斯上攻脏故也。
  又云∶十指端忽然策策痛,入心不可忍,向明望之,晃晃黄赤,或黯黯青黑,是 疽。
  直斩后节,十有一冀。
  又云∶风疹痛不可忍者, 疸也。 疽,发五脏俞,节解相应通洞, 疽也。诸是 疽
  皆死。又齿间臭热,血不止, 疽也,七日死。治所不瘥,以灰掩覆其血,不尔着人。
  又云∶诸是 疽皆死,唯痛取利,十有一活耳。此皆寒毒之气客于经络,气血痞涩,毒
  变所生。
  《短剧方》云∶瘭疽者,肉中忽生一 子如豆粒,小者如米粒粟,剧者如梅李大,或赤
  或黑,或青或白,其黯状实核,核有根而不浮肿也,痛 应心,其根极深达肉肌也。小久不
  治,便四面悉肿,疮黯KT (丁甚反)紫黑色,能烂坏筋骨也,毒流散,逐脉走入脏腑,
  则杀人。南方人名为 ,着毒得着浓肉处皆即割去之,亦烧铁令赤,烁 上令焦如炭,亦灸
  黯疮上百壮为佳。单舂酸摹(和名之)叶薄其四面,以防其长也。饮葵根汁、蓝青汁、犀角
  汁、升麻汁、竹沥汁、黄龙汤诸单方,治能折其热耳,内外治法依治丹毒方也。
  瘭疽着指头者,其先作黯疽,然后肿赤黑黯,(丁甚反),KT 痛入心是也。代指者,
  其先肿欣欣热痛,色不黯KT 也。(以上《千金方》同之。)
  《千金方》云∶瘰疽秘方世所不传,神良无比方∶
  夜干(二两) 甘草(二两) 大黄(十分) 麝香(二分) 干地黄(二两) 枳实
  (二两) 犀角(六分) 前胡(三分)
  八味,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瘥止,不限剂。
  治瘭疽着手足、肩背,累累(良伪反)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复发方∶
  黄 (六分) 款冬花(二分) 升麻(四分) 赤小豆(一分) 附子(一分) 苦
  参(一分)
  六味,下筛,酒服半钱匕,渐渐增至一钱,日三。
  又方∶熬芜菁子,熟捣,帛裹,辗转其上勿止。
  又方∶熬麻子,末,摩上,日五。
  又方∶鲫鱼(三寸长者),乱发如鸡子大,猪脂二升,煎涂。
  《病源论》云∶凡疽发诸节解及腑脏之俞,则猝急也;其久疽者,发身体闲处,故经久
  积年,致脓汁不尽,则疮内生虫,而变成 。
  《范汪方》治久疽众医所不能治方∶
  沸饴灌疮中,三灌即愈。《葛氏方》同之。
  治久疽恶疮连年不瘥方∶
  黄连(二分) 赤小豆(二分) 附子(半分,炮)
  凡三物,各捣为屑,合药之,若疮有汁,以屑敷之;无汁皆以猪膏和屑,铜器中火上使
  一沸,以敷之。
  《录验方》治 疽方∶
  烧铁令赤烁之。
  又方∶蛭KT 尤佳。
  又方∶饮葵根汁。
  又方∶饮蓝青汁。
  又方∶饮犀角汁。
  又方∶饮黄龙汤。
  《龙门方》治瘭疽彻骨痛方∶
  取狗粪,当户根前烧作灰,涂之。烧时勿令患人知,验。
  卷第十五
  治久疽方第九
  内容:《千金方》治久疽方∶
  取鲫鱼,破其腹,勿损肠脬,纳上白盐末,以针缝合,于铜器中火煎令干,末,着疮中,
  无脓者以猪脂和敷,小疼痛,勿怪也。
  《令李方》治久痈疽漏夕药散方∶
  夕药(三分) 大黄(三分) 白蔹(三分) 莽草(二分)
  凡四物,冶合下筛,和调之,以酒服半钱匕,日二。不知可稍增至方寸匕。
  卷第十五
  治缓疽方第十
  内容:《病源论》云∶缓疽者,由寒气客于经络,致营卫凝涩,气血壅结所成。其寒气盛者,
  则肿结痛深,而回回无头尾,大者如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