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3-08-22 20:50      字数:4735
  要说这孙达,本来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可是和莫迟重逢的第一日,就被对方大胆直接的一个“青楼”问题给惊到,后来又被李恪派去跟着莫迟办事,整天事无巨细被莫迟问得头晕脑胀,搞得他不敢丝毫大意,连风流快活的时间都没了。他起初知道莫迟身份,总还把她当作在慧文苑里那个让自己慕名已久,而后又间接由自己介绍给王爷的小小妓/女,可今时今日相处下来,心中早已把她当作和自己一样的男子看待,相信不论什么情况,她都有能力应对得来。
  不过事情确实顺利的一塌糊涂,倒也没有什么麻烦需要莫迟解决。这次的圣旨确实是为赐婚而来,赐婚的对象,也的的确确就是吴王李恪。
  这道圣旨一下,莫迟的身份顿时从投奔相府的孤女,成了在萧家待嫁的准王妃。唯一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圣旨也不知是真没搞清楚,还是皇帝想要给儿媳抬抬辈分,居然把莫迟写成了萧瑀的侄女。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尴尬,倒是来宣旨的宦官看到萧家人脸色古怪,主动问道:“那位萧莫迟萧小姐,可是上次随独孤夫人一并进宫拜见娘娘的?”
  “是。”
  “那杂家这旨意,就是给她的。”宦官起初还以为自己搞错,现在知道没错,顿时松了口气,把旨意郑重其事的交给莫迟,就告辞去了。独孤夫人打发人送了这位传旨的宦官,看着自家丈夫。“老爷,这是……”
  “陛下真是……”听了这圣旨,萧瑀也有些哭笑不得。李世民本来就是自己的外甥,结果偏要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生生拉平了两人之间的辈分。谁知如今为了继续保持平衡,竟然连莫迟的辈分也给抬了上来,这可算是什么事啊,好歹这莫迟丫头现在还是萧家人呢!
  “罢了……”萧瑀虽然有些古板,但是面对皇帝,终归是古板不起来的,反正自己已经有了个本是孙女辈的儿媳,如今莫迟这个远房的孙女突然在圣旨上变成了侄女,也不算太过难以接受了。反正这事真深究起来,皇帝大可以自己写错为由推搪过去。他几次被罢官,如今对于有些无需深究的事情,也不太介意了。
  “不管辈分如何,这婚事,终归是我萧家主持。”萧瑀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对妻子说道:“剩下的事情,就劳烦贤妻了。”
  如今距离除夕剩的时间不多,各官署也安排不出足够的时间和人手再给李恪这位王爷筹备婚事,李世民索性选择把莫迟和李恪的婚期定在新年过后再议。这个安排深得独孤夫人之心——过年前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很忙的,要真是赶在年前就要办喜事,那需要准备的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萧郑氏是最高兴的,听说皇帝终于赐婚,莫迟总算如愿以偿、终身有靠,她从见到李恪起揪着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整日都是笑呵呵的。本来独孤夫人和她处得就不错,如今看独孤夫人新年事忙,不时的也去帮忙。只是,不管婚事还是新年,莫迟这个主人公,反而没了事情可做,只有借着采购的引子再次找机会出门。
  独孤夫人和萧郑氏只当她年轻姑娘贪玩,并不反对,但要求莫迟只要出门就必须带上萧安一行家仆保护。可有他们在一旁,莫迟想去看看长安的慧文苑这个计划也就无法实现。无聊之际,莫迟再次逛到了上次的那家酒楼,看到酒楼热闹依旧,顺便就走了进去。
  才刚进了酒楼,莫迟就见一个陌生的布衣女子,主动凑到自己面前,行了一礼。
  “贾小姐,我家主人请你过去叙话。”
  莫迟顺着她的眼神望去,坐在一边主动和自己招手的人,正是她怀疑是李世民的那位穆老爷。只不过今天的他身边却不见了他那位白面的妻舅,只有几个侍从站在身后,除此之外,便是多了眼前这个来邀请自己的美貌丫鬟。
  “老丈,我们又见面了。”见到李世民,莫迟也不扭捏,主动的走到他的面前行了一礼。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贾小姐可否赏光与老夫同座?”
  李世民今天故意没有带上长孙无忌,自己独自到这酒楼来,身边又带了侍女,盼着的就是能和莫迟再次会面,同席聊上两句,如今见到莫迟真的进来,心里十分高兴。如此有趣的姑娘,在李世民这个天下尽在股掌间的皇帝看来,也是很稀罕的。
  那一日,他嘴上没提,心里却隐约猜到了这个贾小姐的真实身份。说来也是凑巧,那天萧安在外面听到来找人的萧家家仆提起要莫迟回去接旨,圣旨二字对李世民来说,算是个敏感的字眼,看对方急急火火的样子,就知道是要急着回去接旨。
  要说别的事情,还不敢叫李世民武断的猜出对方身份,可是那日接旨的女子,整个长安却只有一人,就是他那好儿子绕着弯子求来的新王妃萧氏。再加上杨晏筠曾形容过莫迟有些像那位武才人,虽然没见到这姑娘清晰的容貌,但听了莫迟这样利落大胆的说话风格,倒是确和那个有些肆意大胆的武媚有相似之处。
  至于那次没能说出口的,其实是李世民觉得,比起武媚,还有另一个人和莫迟更为相似,他本想问问长孙无忌的想法,但想到武媚毕竟是后/宫的嫔妃,拿出来与大臣讨论甚是不妥,何况还是拿来与自己儿媳相比较?这才把话咽了回去。
  如此联系起来,李世民倒也对自己的猜测有了八成信心。他起初本想叫萧氏进宫来询问一番,可是后来一想,转不如借机在民间以普通的身份和这萧氏接触,她表现的也必然更真实些。于是这几日,李世民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侍卫,观察萧氏是否出府,这才有了今次的重逢。
  莫迟一时有些踌躇,两人交谈倒也无妨,但同桌饮食似乎不妥,可是要错过这次接触这位“李世民”的机会,又有些可惜。
  见莫迟有些犹豫,李世民遂道:“小姐不必担心,既然我们如此有缘,老夫托大,就认小姐做个侄女相称如何?想来我们叔侄相称,同桌饮食也无不可。”
  “穆伯伯!”莫迟本就不打算错过这次接近李世民的机会,当即从善如流。
  “好侄女。”李世民哈哈大笑,点头应下。他心里倒是有一丝恶作剧的念头:这个聪明的小丫头,将来进了宫,看到自己的穆伯伯原来是皇帝,不晓得会有什么反应?
  岂不知莫迟心里想的和他也有几分相似:如果李世民将来发现自己选的儿媳会在酒楼里和陌生男子同桌饮酒,不晓得会不会龙颜大怒,把自己这个王妃赶回家去?
  五十八 京中九成是皇亲
  更新时间2013…6…22 23:49:25  字数:3166
  莫迟坐下之后,又暗暗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李世民。大约是前次被莫迟点明了许多问题的缘故,今天的他打扮得低调多了,光看这穿着,倒是和这店铺里的其他商人相差不多,只是那股子与众不同的气质,实在不是那么好隐藏起来的。
  相比之下,反倒是莫迟,今天打扮的比前一次还要鲜亮些——独孤夫人前不久为莫迟添了新装,还特地强调并非为新年穿用,只是日常的装扮,要莫迟出门时穿的光鲜些,也不至于被人小看慢待。。
  “侄女,上次我们见面时,你曾说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心有向往,莫非侄女平日也喜研习治国之道么?”李世民把玩着手中酒杯,像是信口提起般问道。
  “说研习却是不敢。”莫迟微微一笑:“侄女读过些圣贤书,也知道一些道理,平日在家无事思索,偶得一些想法罢了。”
  “喔?可否给叔叔讲讲看?”李世民心生好奇的问。他阅人无数,感觉得出这个小丫头并不是那种喜欢自吹自擂的类型。她坦率,但并不张狂。
  “是。”莫迟点了点头,“其一,劝民农桑,且轻徭赋。如今天下虽然已经太平,但距离战乱结束时间不久,百姓们尚需休养生息,此乃国本,不可不重视。”
  “这话虽然不错,但也简单的很了。”李世民沉吟一下,评价道。减轻人民负担只要说说而已,但是减少了徭役和赋税,国家的收入减少,许多政策便无法推行。
  “不错,若是全国一起减免,则国库有空虚之险,所以侄女以为,此策适宜轮换,减赋税、减徭役,同一地区可暂行一策。三辅一带,环绕都城,正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所在,尤宜减除徭役,使万民心向大唐。”莫迟说着,大发感慨:“永安、翠微两宫,吾皇昔年曾为孝道而建,如今为百姓而停,万民有福。我这点微末想法,大约吾皇也想得到。”
  李世民听的眼前也是一亮,他做皇帝做了十几年,日常献媚阿谀奉承的大臣也有不少,但是这个小姑娘随口提起的称赞,显然让他觉得更为受用。而且莫迟所说的轮换制度,听起来也很是新鲜有趣,一个闺阁少女,能说出这种想法,已经确实证明她说的偶有所得确有其事了。
  其实莫迟哪里是随口提起,永安宫和翠微宫的事情,那是她私下向孙达打听过消息,做过功课的,此时拿出来一试,眼前这穆老爷听了这话两眼放光、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差直接跟莫迟承认自己就是她口中那个让万民有福的明君了。
  其实都说皇帝往往深有城府不假,但是在这脸面上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那大多当皇帝之前练习的,当了皇帝,少有什么人能直视天颜,也得偶尔喜怒形于色些,大臣们才能更好的揣摩圣意嘛!
  “侄女能有这般想法,就比寻常男儿还要有见地了,还有么?”李世民笑眯眯的捻须问道。
  看着李世民的模样,莫迟强忍着想要笑的冲动,继续认真道:“其二,广言路,杜谗言。这条说来简单,做来却是极难,自古伴君如伴虎,又有几人愿意为了天下万民,不惜忤逆圣意大胆直谏?幸好如今吾皇身边有一位魏征魏大人,正是这样的人物。”
  莫迟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这条说起来,侄女倒也不必提了,吾皇对魏大人的直言进谏,向来从善如流,自古天子,能做到这等地步者,唯当今天子。只是如魏大人这般谏臣,性格太过耿直,目的虽然确是为天下,但人非完人,或有思虑不及,好心反而办了错事,碍于其谏臣直言之名,吾皇又往往不得不纳,此是大忌。”
  这次,李世民的脸色也郑重了许多。他起初听到魏征之名,又听到贾小姐说起民间都知道他这个皇帝从善如流,心里本来欣然无比。但后来听了莫迟的话,竟然感同身受。魏征固然是为自己、为天下进谏不止,但有时候过则不美。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就说魏征之前硬是劝谏李世民拆掉宫中那座能看到长孙皇后陵寝的小楼,这事就是李世民心头的一根尖刺。至于其他国事,此类情况亦非没有。这个小姑娘,远离朝堂,却也能想到这点,这就不得不让李世民对她更加重视起来。
  “其实谏臣奸臣,一字之差,皆看皇帝如何驾驭……”李世民才开了个头,就有些尴尬的闭上了嘴。这眼前之人,不过是自己未来的儿媳,自己怎么不自觉的就对她说起这帝王之术了?只是这次他也收起了闲谈的心思,想要认真听莫迟继续说下去。“侄女见解,果然非一般女子能比,不知老夫可能继续听侄女还有何高见?”
  “其三……”只是这次,莫迟的话却没能继续说下去,而是终究被一旁的男声打断了。
  “二弟,你瞧,那个小丫头的身材,这酒楼里的女人还没一个比得过!”
  “岂止,我看昨夜平康坊赵四娘家里的姐儿也是远远不如!嘿嘿!不知道是谁家的姐儿,想不到还有这样身材标致的小姑娘,就是不知面纱之下她长得如何?”
  旁边一桌的两个男人盯着莫迟谈论了已经有段时间,终于是越来越大声了。
  李世民年轻时也是习武之人,耳音极好,之前他能听得出萧家家仆提到圣旨二字,如今一旁这两个登徒子大胆的议论声,自然也传入了他的耳朵。而且这两个人眼下并没有刻意压低音量,不如说根本是故意扯着嗓子,把这话说给莫迟这边的人听的。
  萧安忍耐又忍耐,唯恐自己一时冲动,给莫迟惹出麻烦来,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而瑶华也是气呼呼的冲那边直瞪眼,唯有莫迟神色如常。
  虽然隔着面纱看不太清楚,李世民却依旧看的出来:这个少女,是当真没有因为那两个男人的议论,就引起什么情绪波动。
  “侄女,这……”李世民眯了眯眼睛,故意皱着眉问。
  “身正不怕影子斜,穆伯伯,无碍。”莫迟的声音也依然沉稳,果然是丝毫没放在心上,“伯伯不是想听后面的么,我们说正事吧,没的因为这些无聊的人耽误时间。”
  “是极,是极。”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满意之色更盛。
  杨晏筠曾说这个萧家的女孩子很有大家之风,李世民?